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作者:糯米水晶糕(晋江银推vip15-03-09完结)-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瘛妒媛穹防锵寡鄣男∶锰枘茄印N溲站醯米约阂材芄惶歉觥都讶饲妨耍还敲徽业交嵯园凇怖恋孟园凇4忧笆俏髁贺┫啵旧砭屯蛑谥跄棵槐匾俨┭矍颍蝗缃袷乔俺涛疵髅橙怀龇缤吠蛞槐涑晌洳湃司涂尴梗
    武颜练习了很久才有了如今的手艺,除了在投壶上显示有天赋之外,再也没显摆了。这一手手艺当年练了整整一年,这还是有jj大神开挂的结果,果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事后李明达把武颜的这一番关于“手熟”的话说给父皇和母后听。
    长孙皇后赞叹了一句:“武士彟的这个女儿心性倒是不错。”
    李世民却说:“可惜了是个女儿身,不然凭这份毅力,也可以去战场上博一个功名。应国公之位何愁后继无人?”
    长孙皇后笑道:“可是那应国公夫人杨氏是继室,先头的相氏留下两个儿子,俱已成年,若是武元华真是男儿身,只怕应国公府不得安宁了。”
    “对了,那桩婚事还是太上皇亲赐的。”
    说着说着,帝后二人就说起了给太上皇建造的永安宫了。
    小小国公嫡次女,能被皇上和皇后念叨几句,在别人眼里也是莫大的福气了。
    …………………………
    兜兜转转到了中秋。
    大唐的假日真是棒棒哒,中秋也能休息。
    武颜八月十五一大早,收拾了东西,由腊梅领着,往两仪门外走去。
    门外有应国公府的牛车早早在车马处候着了。
    武颜与一众小娘子们别过,再次回家。
    应国公府。
    准备哺食的杨氏把两个儿媳和大女儿、小女儿支使得团团转,看到武颜回来了,倒是没有让她来帮忙,反而说:“元华回来了?先去歇下吧。等到了时候,我让元芳去喊你。”
    武颜当然是要假意客气一下的,毕竟整个应国公府的女眷都在忙碌着,就独独自己去休息,有些说不过去。
    可是小相氏和赵氏也附和了婆母说的话:“元华才刚从宫里回来,快去洗漱歇歇。”
    既然娘亲和嫂子都这么说,武颜从善如流地去休息了。
    此间,武元芳倒是也很想和二姐一起离开,可是被杨氏瞪了一眼,又不敢说要走了,只得心里想着:不知今晚能不能再和二姐姐一起睡?前些日子二姐姐回来,都不肯我与她一起睡,说是天热,凑在一块儿腻得慌。现在都入秋了,许是没问题了?
    武元芳越想越开心。
    武颜不知道小妹又想要和自己挤在一张床上了,她回到屋里,见到奶娘徐氏并大丫鬟青桐、翠柏也在忙个不停。
    徐氏见到小姐回来,自然是要上前行礼的,武颜挥挥手让她们各自去忙自己的事去。
    这一边武颜回府,悠哉得很。
    那一边宫里的李治却没能如此惬意。
    你道为何?
    却是长孙皇后今儿一大早开始发动,要生了!
    长孙皇后今年三十又三,在现代也可以说是高龄产妇了。虽然之前生育了太子、魏王、晋王、长乐、东阳、晋阳六个孩子,按照民间的说法“一回生、二回熟”,这一回是第七个,该是瓜熟蒂落很顺利的了。
    但是自从这一胎怀上之后,长孙氏就一直身子不利爽。她又有气疾,为了不伤害胎儿,暂缓了用药。
    按理说小皇子/小公主还没足月,可是偏偏迫不及待要出来了。

  ☆、第十四章

孩子迫不及待要出来了。
    那有啥办法,接生啊!
    避忌着男女之嫌,太医是没有办法亲自给皇后娘娘接生的,只能在旁边的屋子里候着,由早就准备好的医女(家世清白、政审过关)搀着皇后进入侧殿产房。
    这么一来,李世民也没心思过中秋了,长孙所出的孩子们也都赶过来,包括已经嫁人的长乐公主李丽质。
    李二陛下看到围在外面的小屁孩一堆,又有来做忠心状的后宫妃子,还有表示孝心的庶出子女,眼花得紧,挥挥手让宫妃们回去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又把年纪最小的李治和李明达也赶走了:这两个一个六岁一个五岁,还是不要在产房外面呆着了,万一看到什么冲撞了就不好了。
    虽然晋阳公主李明达担心母后,很不想离开,但是看到父皇已经是一副心烦意乱的样子了,扁扁嘴,顺从地让许尚仪牵着走了。
    李治看着一脸担忧的小妹妹,念在毕竟里面躺着的是这具身体的亲生母亲,自己虽不是夺舍,但毕竟欠了血缘之情,便开口安慰:“兕子放心,母后必定会平安无事的。”
    小公主锁紧的眉头显示了她有多么担忧,可是还是肯定地点头:“雉奴哥哥说得对。”
    李世民倒没有把两个最小的孩子弄出立政殿。而是让他们去了远一些的院子。
    李治觉得干坐着不是个事儿,让阿保去承庆殿给自己取来惯用的文房四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算不算是矫枉过正呢?从前的旃檀功德佛,如今能把道家经典倒背如流。
    李治一面默写,一面分神关注着长孙皇后的情形——早先他与武颜说过,没有办法改变一个人的寿数,却在被武颜一再嘱咐要早日吃透金蝉子传承下来的功法之后,发现,一个人的寿数固然是很难改变。譬如说,命定应国公明年会一命呜呼,在他即将呜呼之时替他续命,便是逆天改命,代价极大;而若是这长孙氏,命定后年寿终,却不是没有办法更改的。
    且听细细分说:其一,长孙氏与李治关系密切,天长日久的接触频繁胜过从未谋面的应国公;其二,命定寿数不能更改,可是一个人的运势能变动,日积月累的运势量变,最终会产生质变。
    当然,量变引起质变这类辩证法的观点,李治自然是没有办法精辟地说出来,这是武颜听闻小包子李治前些日子讲解了运势与命定之间的关系后,脱口而出的。
    因为知道武颜最担心的就是入宫为才人,李治想要试一试改变长孙皇后的运势。
    武颜劝说不住,最后只能一再嘱咐李治,不可莽撞行事,毕竟事关什么因果、什么天理的,对于武颜来说,太高大上了。
    李治答应武颜不会做出有损自己修为的事。
    此时,长孙皇后那边的情形不是很好,李治不太懂医女和太医说的话,但是能看出来长孙氏快力竭了。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李治不好贸贸就对着长孙皇后施展法术,写完整卷《道德经》之后停笔。
    三两下之间,李世民派人去请来了袁天罡,为皇后开坛做法祈福。
    袁天罡确实是有神通的,他召唤来福禄寿喜之气,往产房传去。
    不过,凡人毕竟是凡人,气息却是不够充裕,李治原先不会道家法术,见到袁天罡施展,居然能够依样画葫芦做出来——实在是艺高人胆大。
    袁天罡只觉得忽然有一股高深莫测的功法助自己召唤各方吉祥之气,也没有时间细细分辨来自哪里,反而借势催动着往产房送去。
    等到医女对着御医又一次报出皇后娘娘的脉象之时,太医说皇后娘娘的情况已经好多了。
    在场之人哪个不佩服袁天罡的高超本事!
    唯有知道内情的钦天监台正袁天罡知道,这是有高人相助。
    天师暂休息之时,悄悄问了身边的太监,立政殿东南院子里住的是谁。
    小太监从来就是听着宫人们说天师的各种故事长大的,今日一见天师作法,更是瞬间变成脑残粉。因为天师问的也不涉及什么辛密——即便是这么问不妥当,当时激动不已的小太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刚才陛下的吩咐很多宫人都听见了,小太监说:“因为晋王殿下和晋阳公主年岁尚小,陛下让他们去了东南边的朝阳阁。”
    袁天罡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贞观八年中秋,皇后娘娘生下一女,这便是日后得封新城公主的那一位,也是长孙皇后最后一个孩子。
    因为皇后平安生产,李世民大喜,想要大赦天下,被小老头魏征给拦住了。
    于是李二陛下又说要拨款翻修终南山的楼台观——魏征还是反对。
    李二一怒之下说削减自己日常开支,也要翻修道观。
    魏征小老头这才答应,还一本正经地说:“望陛下信守承诺。”
    弄得李世民想要等到这事儿不在风口浪尖之时,悄悄从国库补上自己的开支都不行。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
    不管怎么说,皇后平安无事,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比如,与父皇李世民日渐离心的太子李承乾。
    比如,皇后的家族长孙一脉。
    比如,真正为皇后担心的李二陛下以及其他的子女们。
    当晚,李治就和武颜说起袁天罡这个人:“有些神通。”
    武颜自然也知道这个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袁天师——后世还有一个刘伯温,也是个传奇人物。
    “你说你今天试着使了道家的功法?你也太莽撞了吧?虽然我不知道你们修炼是怎么来的,可是既吃甜的又吃咸的会腹痛这个道理你也不懂?”武颜有些担心,觉得李治的做法太不谨慎了,枉费了自己之前的再三叮嘱。
    李治弱弱地提问:“原来甜食和咸的一起吃会腹痛么?”
    小小声的一句话,就让武颜刚才升起来的一丝丝怒气烟消云散了:“好吧,看在你没有出岔子的份上,这件事暂且记着。今日你施展了法术,也累了,早点歇下吧。”
    李治张张嘴想要说自己一点也不累,可是又找不出什么言语对着武颜说,就听到对面清脆的如同银铃一般的女声说到:“晚安,明天见。”
    于是他也说到已经说得很顺溜的:“晚安。”
    直到玉叶没有了反应,李治觉得有些委屈地扁扁嘴巴:自己明明做了好事,想要努力延续长孙氏的命,避免武颜成为李世民的后宫一员,怎么武颜一点也不领情?自己这次也不是莽撞行事啊,一直是跟着那个道人运气的,哪里会有什么危险?
    李治,因为你不知道武颜从前在现代但凡看到武侠文、仙侠文就会有“走火入魔”一说,放佛走火入魔已经如同大白菜一般随处可见——哦,如今大唐的白菜叫白菘。
    武颜的担心是否多余暂时还不得而知。
    可以确定的是,武颜的两个嫂子每一次见到她,都更比上一次要客气。
    不知道这是出于她们自己的考量,还是得到了武元庆、武元爽的示意?
    原本武颜想要和李治说一说应国公府的众生相的,结果一气一急,给忘了。
    中秋之夜,月圆人团圆。
    却有好多人辗转反侧。
    不提帝后再添一女的喜悦、皇子们心思各异、嫡出公主的庆幸;应国公府的杨氏和大女儿絮絮叨叨说起各种节日与各家各户的往来送礼、小相氏在和武元庆说起元华越发的有气势、武元芳眼见二姐姐又不肯让自己与她一块儿睡……
    真是一个乱纷纷的中秋。
    自从武颜进宫做了晋阳公主伴读之后,大姐武顺不知是因为忙于学习各种“为人妇”的技能还是怎么地,渐渐与二妹妹疏远了关系。不过这个一时半会儿没怎么显露出来,只是武颜毕竟是老黄瓜刷绿漆了,人老成精,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
    倒是武颖一直还是很爱戴、崇拜自己二姐姐,听到二姐姐夸自己做的牡丹花笺好用,忙不迭又要去做——被武颜劝住了,上次那一刀还能用好久。
    八月十六,一大早武颜又要进宫去了。
    去到百福殿安置好行李,到了崇文馆发现晋阳公主早就到了。
    原来是李明达昨个儿白日里为母后担惊受怕,昨晚熬不住早早就睡了,于是今儿一大早就起身。想要去看看母后和小妹妹,却被身边的许尚仪拦住了:“公主,皇后娘娘昨日必定是累的,小公主又年幼,恐怕这个时间不太适合去打扰了。”
    李明达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就干脆早早来了崇文馆。昨日里她是看见了,雉奴哥哥一直在默写道德经,李明达小兕子和李治的年龄接近,关系最好,觉得昨日里雉奴哥哥抄写经书的样子比自己瞎着急要强一百倍,心下默默决定,以后遇到了事儿,再不能这么六神无主了,依靠写字平心静气是最好的——抄写经书为父皇母后祈福更是极好的。
    李明达再怎么早慧也只有五岁,不太懂道德经和祈福其实没什么关系。
    晋阳公主见到了武颜,兴奋地说:“元华姐姐,我有妹妹了。母后昨日给我生了一个小妹妹。”
    旁边的许尚仪想要开口说什么,又止住了:武家的小娘子一向是个老成的,公主在她面前偶尔露出天真烂漫的样子是越来越多了,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武颜顺着李明达的话头:“当初我娘亲生下妹妹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