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骄帝女-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洵帝接近年关,歌舞升平没有动静传出,太子元晟在朔方督军,安阳王卧病。”斜睇她的神色又道:“世子元旭身受重伤,返回长安了。”
    明昭思忖他的话中之意,元旭不是到了郤谷关?怎么就回长安了?原先还道有他在此,明彰领兵会有劲敌,派了莫雷去襄助,他回长安养伤?调兵遣将才是真吧!此番征战,洵帝想必已有对策,北面派元晟领军拒敌,那么南面就是元旭了。
    元旭,你我终究要在战场上一见高低!
    我很期待!
    墨白见她不语,又道:“此次皇上增兵襄阳,陈大将军坐镇建州,明彰殿下已经领兵逼近郤谷关,看来皇上是要三地同时挥戈北进。”
    明昭淡淡道:“既然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必还要畏手畏脚呢!魏国现在背腹受敌,东北靺鞨也是虎视眈眈,天赐良机下,一举倾巢灭之有何不可?”
    墨白隐晦道:“我等正面迎敌倒还不惧,只怕朝中倾轧会令我们无功而返”
    明昭不待他说完,断然打断话语道:“父皇会处理好这一切,人心昭昭,日后真相大白,明德哥哥之死自有定论。”
    墨白掩口,暗自叹息道:你是信任你的父皇,但一个帝王自有他的帝王权衡驾驭之术,而你的父皇深谙此道。
    一行人默默到了野鹿坡御风行扎寨之处。御风行老远迎接出来,按照军中大礼相互见过了,领着明昭到下榻的帐篷。见她满脸不豫之色,遣开旁人道:“你在为了明德的事难以开怀?”
    明昭默然。
    御风行慨然道:“多行不义必自毙,昔日他不曾顾念手足之情,落到此等下场你还要为他神伤黯然?”
    “也不尽然如此,虽然伤心是有难免,但我更忧心的是其中的阴谋。此番战事一起,我把你们尽数拖累进来,有些瞻前顾后。”
    御风行爽朗大笑:“你若是顾虑这些,大可放心。别人我不敢打包票,墨白是书生满腹经纶弯弯肠子不好定论。但莫雷沈青白尘他们十几年前未能追随先主而去,已是偷生,是不忍弃你年幼孤零无依傍。你既有雄心万丈,承继先主的志愿,我们自当是死而后己。”
    “北伐是母后的遗愿?”明昭如惊雷灌耳。
    “先主自寿阳签下城下之盟,呕心沥血筹划三年,誓要夺回中原广袤江山,重振天朝赫赫声威,怎奈天忌英才早早夺去芳华。此事洵帝居功甚伟,我们矢志要为她报仇雪耻。”
    “母后之死与洵帝有关?”惊雷是一个接着一个来。
    “若非他使反间计,先主怎么会情伤欲恨,黯然香消玉殒。”
    洵帝?那日在安阳王府见到他一副对母后款款情深的样子,他使用反间计杀了母后?
    又是什么样的反间计居然能让聪明计绝的母后束手?在父皇的书房看过母后的手札,在谈论天下大势的言论中,那恢弘的气概让自己赧颜三分;在阐述排兵布阵的兵略规义上,有谁能出其之右?
    元旭曾说过,母后真正心仪之人是元浩,元浩又做了什么?难怪元浩和兄长洵帝交恶,有水火不容之势。
    正自后悔没有打开姚长老交付的锦盒看看,当年有着怎样一段爱恨情仇的公案。
    御风行见她沉默遐思,想是墨白没有跟她说起过这些,咋然听闻一时难以接受判别,拍拍她的肩膀,微然叹气道:“本不欲跟你说起这些陈年往事,白白来扰乱你的心思。此番出征最忌三心二意,你若是拘泥明德的死因,我看未战已是先输三分。”
    “我是看着你长大的,人人都说你是绝情断欲的刁钻魔王,我却看是优柔寡断的实心傻子。从你小时跟着莫雷练功就看出了,莫雷曾暗暗摇头恐怕你是不堪大任。”
    最后做出总结道:“明德的死是他咎由自取!”
    明昭昏昏沉沉,纠结在母后的死因不明中,元旭说自己是蒙在鼓里长大的孩子。累气坐在行军椅,不顾耳边他的聒噪,闭目奄然道:“御三叔,让我静静。”
    御风行微微停顿,心下释然,你终究还只是个孩子啊!慢慢走出帐篷,唤来软红绿娥叮嘱道:“天色已晚,你们好生伺候殿下用膳后梳洗了安寝,这行军打仗的不比在宫中安逸,今后更是一日只比一日劳顿。”
    御风行不比是墨白在宫中常见到的,可以偶尔嬉笑取闹顶撞,软红绿娥赶紧唯唯诺应。
    墨白看到御风行走出来了,埋怨道:“你这一剂药别下的太猛了。”
    御风行笑笑道:“我自有分寸。”
    北魏都城长安。
    各路进京面圣的诸王将侯也要领旨出藩了。安阳王抱病只在府中静养,一切国宴谢绝参与。世子元旭倚着有伤在身,递了伤情折子在府里陪着父王看书弹琴品茗,深闭院门谢客拜访。





    正文 068
     更新时间:2012…1…20 11:06:31 本章字数:4784

    藏香阁,梅花迎风傲放,满目的皑皑白雪中点缀着片片花蕊,淡淡香风若隐若无的飘渺着。元旭坐在亭中,看着侍婢红泥炭火煨茶,轻握古香古色的茶盅慢慢品茗。
    三天了,元一送来的密报报知明昭已经到了襄阳。明德的叛乱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反而更加剧了她在朝中的实力,江东世族不是把封邑和府兵建制都拱手相送了么?看来齐国已经做好准备蓄势待发了,她屯兵襄阳,是想从襄阳进军?那么郤谷关呢,她从郤谷关返回齐国不是顺道去侦察地形?
    她从不做无谓的事,,屯兵襄阳而去攻袭郤谷关?舍近求远了。心里猛的一激灵,她还真是一个赌徒,想着三地同时发兵!那一步险棋就下在郤谷关,用建州和襄阳作幌子,真正的目的却是郤谷关!
    谁会是统兵主将?细细筛过齐国的战将,陈天鹏帅大军二十万驻守建州,与寿阳遥遥相持,麾下的几员大将也跟随着,那架势他是主力;萧明昭驻守襄阳,辖制着江夏一带的驻军十五万;其余的只有各州府的府兵,人数有限,统兵之人又是谁?齐国有后起之秀的少年将军?
    四皇子明彰!在所有的密报中均没提到的明彰!被策封为蜀王的他在成都开府建衙,还因私自阔招五万府兵遭到弹劾。五万新兵居然想攻下郤谷关?天纵奇才的军事天才也做不到吧!
    “来人!准备车驾,吾要进宫面圣。”
    萧明昭,你还真是一个赌徒!元旭被自己大胆的推测惊呆了。
    所有的部署都错了!尤其是对襄阳的部署!萧明昭,你在襄阳跟我玩了一出空城计啊!
    未央宫,洵帝听完元旭的报告,浓眉攒成一团,注视着桌上的地图,现在无论从哪里调兵去救郤谷关都是远水解不了近火。而郤谷关是长安的西南门户,郤谷关一破,大军直入,长安岌岌可危也。
    “唯今之计只有从寿春调来兵马防守渭南关,那是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
    “放弃郤谷关?”
    “再增兵已是徒劳,如果不出所料,两天内就会有军报传回,郤谷关已被攻陷。”
    没有看错,小丫头是个人才,不愧为梁萌的女儿,难怪当初一见之下就有杀了她的未雨绸缪。“难道你急急忙忙赶来就只有这么一个建议?”
    元旭微微一笑,老狐狸这是请将不如激将啊。纤长的手指轻轻定在襄阳,“臣请命带兵去攻打襄阳。”
    “多少?”
    “三万!骑兵!”
    “三万够吗?”洵帝有些迟疑。
    “皇上还能匀出多少?”元旭轻笑着反问。这三万骑兵已是最后的家底了,你是不放心交给我吧。
    “萧明昭不是善与之辈,你有几分把握攻下襄阳。”如果不能迅速拿下襄阳牵制住明彰的北上大军,一切将毫无意义。
    “臣只有五成胜算,要知道,她既然布下此举,肯定也想到了我们的后招,襄阳城高水阔,易守难攻,她只要坚守住十天半月,我们就是前功尽弃。”
    “如你所言,这襄阳是可无之战?”
    “不!是必须之战。建州是建康的门户,由齐国素有战神之说的陈天鹏统兵驻守,外加长江天崭,说明萧明昭赌的还不过大,建康是她的大本营,她不敢掉以轻心。”
    “你要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姿态去攻袭襄阳?”洵帝了然悟到。
    “就不知道她入不入彀?”围魏救赵但愿行得通。
    一切还来得及吧,谁会想到她居然兵行险招启用乳臭未干的明彰作为主力。她将这诺大的功劳拱手送给他,是想将他扶上储君的宝座?烈帝有三子,长子明德已亡,次子明远悲悯淡薄疏于朝政不甚得欢心,四子明彰名不见经传未闻其心性如何。这个女儿倒是极好,心性、手段、智计得了真传,可惜了,偏偏是个女子。
    若是我儿有妇如此,这祖宗留下的弊端掣肘还不一扫而光?
    两国平静了二十年的边境如沸锅里的油,大军还未接锋,北地的百姓们不知从哪里听到的传言,纷纷逃难到了襄阳。明昭开始还打开城门接纳,渐渐已有人满为患的趋势,下令关闭城门,令逃难的百姓转去樊阳。
    这一日,明昭带着玉锦登上北城门,昨天明彰攻克郤谷关的捷报传来,灾民越发多了,像蝗虫一样涌来。玉锦看着黑压压的人群谑笑道:“你就不能学学刘备,在新野溃不成军还带着灾民逃难。”
    “何须学他沽名钓誉,我只需要这场战争取得胜利即可。”明昭望着天边愈聚愈多的乌云:“仁义这东西现在已经不流行了,胡虏早就颠覆这一切,谁能给他们饭吃谁就是救世主。”
    “司徒豫寄来的氐报说朝中弹劾你的人很多,桩桩罪名直指你妄自挑起边恤。”
    “这些不足为惧,明德的案子有新进展了么?”
    “没有,交趾侯遗孀已经到了建康,暂时幽禁在宗人府,皇上还没有明确指定由哪部来审查此事。”
    “建州有什么消息传来?”
    “没有啊,两军还在对垒。”
    明昭一丝笑意留在嘴角,用陈天鹏二十万大军牵制住魏国主力,元旭,你就等着疲于奔命吧,你的下一步棋在哪儿呢?渭南关是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你应该在那里等着和我决战。
    “报!斥候来报,发现魏国精锐骑兵出现在东北方向五十里地。”
    明昭和玉锦对视一眼,均在诧异魏国还有兵力派到襄阳来?两人匆匆回到大营,墨白和御风行已等候在此了。
    “看来元旭已经识破你的计策,断定此刻襄阳是一座空城。”
    “识破了又如何!我只要紧闭城门坚守,他自会退去,他敢抛下渭南关?”
    “他率领的骑兵不可小觑,胡人这千百年来就是依仗着骑兵千里奔袭,横扫中原如入无人之境。只是奇怪,攻城他用骑兵做什么?”
    是啊,骑兵只适用于两军厮杀冲垒,围城攻城并没有多大作用。“陈天鹏今天的军报传来了么?”
    “还没有。”
    “在寿阳的密探有两天没消息传出了。”
    明昭看着桌上的地图,设身处地以元旭的身份来想下一步棋,襄阳是一座空城,攻下后可以制住明彰的粮草后勤,若是越过襄阳直奔建州,拿下了建州,建康就是一座孤城,到时所有的军队都要回防,长安之危自然而然就解了。
    元旭,你这一步棋是不错,但是你已经失了先机,明彰的大军要比你先到渭南,只要攻下了渭南,长安就是囊中取物。你此举又有何意义?
    “令斥候再探,最好要探明元旭的大帐在何处!”明昭严厉吩咐下去。
    等待是一件很煎熬的事,明昭没有等来斥候的消息,倒是有军士来报,灾民吃不饱有暴动的迹象。
    墨白听了后道;“灾民中有奸细混进,这不迟不早的元旭大军一到就吃不饱了。”
    御风行冷哼道;“我去看看,若是真有奸细,就地处决。”
    明昭正愁没有元旭的消息,笑了笑道:“御三叔还是这耿介的脾性,先不忙着处死,押上来问完话再说吧。”





    正文 069
     更新时间:2012…1…20 11:06:31 本章字数:4507

    难民被安置在城中西北一隅,人群衣衫褴褛却神色愤涌,一些老弱靠着墙角坐着,一些青壮站立在前排与军士推攮。御风行走近了厉声道:“此时是战时,因殿下怜悯尔等,收容进了城,从士兵口中分出粮食来救济,还有什么不满,居然闹事!”
    难民人中有人回话道:“殿下的仁慈我们自然是感激,但大家都是难民,为何还分三六九等,齐国的难民分得的粮食要比魏国逃难来的多一些。”
    “这么说你是魏国人喽。”御风行阴仄仄看着那人道。
    “不错,听说齐国施行仁政,抚恤百姓,跑了过来却是低人一等。”
    御风行大手一挥,让军士带走带头的几人,对杵立着的人说:“殿下从未发出过厚此薄彼的旨令,你们是汉人,都是天朝子民,不要被别有居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