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__________
本书中对三种丹法均有所涉猎,以人元丹法为主。
——————————————————————
内家拳法
内家拳法,源于中华道家,武术界向有“武道同源”、“拳道合一”之说。真正内家拳法的精髓,其实和修炼理法相通。修炼在于自我身心性命之圆满,内家拳法讲“用于人者十之一二,用于已者十之七八。”
“养灵根而静心者,道艺也。”其要皆归之于大道一途。所以以道为体,以拳为用,以道悟拳,以拳证道,这就是拳法与修炼的内在关系。
一般来说,太极拳、武当拳、武当剑、形意拳、八卦掌、大成拳等,都是公认的内家拳法。这些拳法流传至今,虽然得其深义者甚少,有些较其本来面目有所变化,但是根据古来前辈留下的拳谱,以及传下的拳
法拳理,可知这些拳法的根本原理,来自道家哲学和内丹修炼。
内家拳法讲究“柔”、“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快打慢,以软打硬等等,这些理法,来自《道德经》中“柔弱胜刚强”、“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等中华道家哲理。内家拳法注重锻炼腰肾和丹田,乃元炁(命)之所在;注意修养心性和清静,乃元神(性)之所系。
故此内家拳法之道,实即性命双修之学。拳法与修炼,殊途而同归,道本一理,法无二致。试看炉火纯青的内家拳法大师,无一不是熟谙道家之学。如果没有“道”的证悟,内家功夫绝难出神入化。其实内家拳法本身,就是修炼。内家拳法的上层功夫,所炼的是无形的“炁”和“意”,这就是“大道无形”的境界,拳归于道,道融于拳。故此拳道合一,并非虚言。
中华道家修炼,根本原则以“守中”为要,偏阴或是偏阳,皆不合于大道本体。故不可执着于一味死静,或一味死动,均非善法。有些人一辈子专习打坐,甚至只坐不卧(号称“不倒丹”),到了晚年,身体就容易落下毛病,腰腿不灵便,出现痼疾等等;有些人只炼动功,不养静功,性情容易暴躁,心地难以操持,极易损折寿命,难得延年。
这些都是过去修行人留下的经验教训,我们应当努力避免。所以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静为主,而辅之以动。如此则内家拳法之锻炼,可使修炼人终身受益。
——————————————————————————
中华道家修炼的阶次与品位
中华道家修炼的阶次
中华道家修炼,其丹法包括筑基炼己、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进虚、炼虚合道等五大阶次。下面作以简要介绍:
筑基炼已
天元丹法称为筑基,人元丹法称为炼已,其实均为筑基之意。此步功夫如同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是丹道修炼的基础。筑基的功夫越深,往上修炼的层次也就越高。此步功夫的内容一般包括止念、入静、存想、
回光、调息、吐纳、咽津、导引等等,因师传不同而各有差异。筑基的作用是为了补足精、炁、神三宝,作为修炼内丹的药物,达到祛病健体、调和身心的目的。
炼精化炁
炼精化炁,是将自身元精化为阳炁,通过任督二脉,采入丹田,使神炁合一,又称“小周天”。以上两步功夫主要针对中老年人说法,补足后天亏损,达到返老还童、恢复青春的目的。
炼炁化神
返还童体之后,周身关窍进一步打开,经脉俱通,称为“大周天”。此时人身之炁开始与天地之炁相通,天人感应,而后采取太虚中先天一炁,配合自己元神而修养之。使神炁合一,氤氲于中、下二田之间,和
合凝集之后,结为大丹。丹经云:“金丹一粒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内丹成就,可证肉体长生。此时神炁相抟,进入混沌,如同胞胎婴儿,可称返童还婴。
炼神还虚
此时由肉体修炼(仙功)转入精神修炼(道功),进一步涵养本命元神,归于虚无,可谓返婴还虚,又称真空炼形。这步功夫,元神出离肉体,谓之出神。
炼虚合道
又称“粉碎虚空”。进一步将先天虚无之元神,合于遍布万化、无所不在的大道,成为“百千万亿化身”,即庄子所云“上与宇宙同体”。此时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可谓返虚合道,功成道备。
————————————————————
中华道家修炼的品位
中华道家对于修炼有成的人物,称为“仙”或“仙人”,亦称“神仙”。根据修炼品位不同,将仙分为五等,即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和天仙。五种品位的分别如下:
鬼仙
鬼仙,指修炼仅限于基础的性功,未得命功口诀或者命功无成。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内守,悟入顽空。撒手了结之时,定中能出阴神,乃属清灵之鬼,非为纯阳之仙,故名鬼仙。有些人修炼之时,肉体
已衰,今生修成无望,乃出阴神,亦属鬼仙。可以投胎夺舍,称为“末后一着”。鬼仙为修炼之最下成。
人仙
人仙,指完成炼精化炁的功夫,返老还童,肉体坚固,必然长寿,称为人仙。又且修炼之人,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持久而能成功,益寿延年,亦曰人仙。如绝谷、忘情、纳津、持戒、吐纳、守静、存想、
采日月精华、导引、闭息、自然、无为等等道功道法,如能信心坚志,终生不移,可以保命固形,安乐延年,均可成就人仙之果。人仙虽能做到肉体长寿,但是有形躯体最终必坏,故为修炼之下成。
地仙
地仙,较人仙的果位更进一步,能够在长寿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到长生,但是尚无神通,在丹道中特指完成炼炁化神的胎养阶段。地仙未能出阳神,因而只能在地上行走,此时尚有呼吸,有饮食,形质掺有重浊,
未化全部纯阳,没有冲举变化的能力。此时容光焕发,步履轻捷,寿增无量,高于人仙。但是离地仍是一步而不能行,故为修炼之中成。
神仙
神仙,道家指修炼中体变纯阳、阳神已成、具有神通的品位,丹道上已进入炼神还虚的乳哺阶段。神仙是在地仙的层次上进一步用功,远居尘世,炼形成炁,胎仙变化,脱质升举。即修至地仙层次,再用大周天之火候,炼炁合神,神炁为一,心无生灭,息无出入。重浊之形,化为纯阳之体;轻清之炁,化为虚无之神。神仙品位在地仙之上,为修炼之上成。
天仙
天仙,又称“金仙”或“大罗天仙”。天仙为中华道家修炼的最上一成,丹道指炼虚合道的大成阶段。由神仙品位,用功不已,至于大定,炼至圆满,真空觉照,化身万千。元神通乎宇宙,毫光普照大千。一得永得,一证永证,神通无碍,法力无边。天地闭时,而不同闭,天地开时,而使之开。所谓“天地有坏,这个不坏。”此乃长生久视之不灭元神,谓之天仙。天仙为修炼之最上乘。
————————————————
谭子云:“虚化神,神化炁,炁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重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修炼之功,即从虚无之中夺取生机,而可不死,然后返老还壮,返壮还少,返少还童,返童还婴,返婴还形,返形还血,返血还炁,返炁还神,返神还虚。一切修为,皆在返还之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道藏》,也就是《正统道藏》总为五千四百八十五卷。上面许多话出自田诚阳道长,下面这段为南怀瑾先生所言。
然因世人不知《道藏》之内蕴为何事,往往误以画符念咒,捉妖拿怪之法术,即谓此即为道家与道教之学术思想,卑陋浅薄如原始之巫医而不足道者,诚为可怪。
假设《道藏》为一毫无价值之丛书,试想历三千年来我辈之先贤,皆为有目无珠,胸无点墨,而盲然为此者乎?积数千年前人学者之累积,而不经悉心研究阅读,动辄斥为卑陋,恐贻识者有非狂即愚之诮矣!
宁不见每当国家板荡之秋,若干命世之才,其匡时救世之韬略兵机,阴阳钩距,纵横捭阖,建功立业而措变乱于安定者,靡不学宗道术,德操中和,重如伊尹、姜尚、张良、孔明、以及刘秉忠、姚广孝、刘基等辈,此皆彰明较著者;他若功成身退,没世而名不称者,比比皆有。
至如南面君人之术,无为至治之道,若不知黄老之学,未有成功而不败者。故须略加说明其内容,望吾民族国人与国际人士之有明见者,应当更加珍惜而推广流之。上则可以对先民及吾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下则使我后世人类之子孙,或可由此藏帙中温故而知新,藉得启发而光大之,对于人类生存之未来大计,将大有裨益矣。
盖《道藏》中所列诸经,汪洋渊博,只需去其宗教神话色彩之外衣,则可由此了解东方古代文化思想中,对于宇宙形而上之形成万物根元,早已另有发现。此则凡研究东西方哲学与宗教之士,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天文推步,日月星宿运行之原理与现象,要亦为东方原始天文气象学之渊源。故凡研究天文学说,以及了解印度、阿拉伯与中国天文之沟通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阴阳术数,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等学。故凡研究奇术异能者,此中尤多原始渊府,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河渎名山,神仙洞府,则为中国三千年前对于地球物理之基本观念。故研究自然科学如地球物理,欲参考先民远见之资料者,不得不读。其中有关于五金八石,烧铅炼汞,捣药凝丹,则为三千年前人类远祖之化学端绪。故研究药物化学与矿物学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灵芝奇卉,本草仙葩,足以治疗身心寿命。故研究中国医药以及医学与药物发展史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符箓咒术,神通天人之际。故研究三千年前中国音声瑜伽,与印度梵文,以及埃及符箓之关系,与乎催眠术与心灵学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修身养性,志存长生不老之仙道,坎离交媾,姹女婴儿会合,河车旋运,九转丹成等。故研究神仙丹道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堪舆风水,奇门择日,九宫紫白等术。故研究山川地理,与地质学、气象学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日月奔璘,飞腾变化。故研究三千年前中国学术思想之追求太空宇宙,与探寻其他星球之理想者,不得不读。
至若研究周秦以前儒道同根之源头,与欲了解汉魏以下,佛教思想传入中国以后,其与固有儒道学术
之沟通踪迹,对于中国文化儒、佛、道三家之汇通者,尤其不可不读。
佛家一些理论
人生八苦
佛说的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共有:
(一)生苦
有五种,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二)老苦
有二种,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三)病苦
有二种,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四)死苦
有二种,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五)爱别离苦
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六)怨憎会苦
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
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阴盛苦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五盛阴”也作“五阴盛”,“五阴”即“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色指身,受想行识指心,五阴就是人的身心。
这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这样,苦就具备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