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淞沪抗战》
*序言
日军侵入上海街道吴淞铁路蒸汽机车怡和洋行 很少有人知道,更少有人会想到,一段蜈蚣状爬行的只有16。1公里的铁路线,会和中国现代史联系起来,特别是和淞沪会战发生某种必然的联系。可能这样的联系有某种偶然的因素,但绝不是牵强附会或者故弄玄虚。要想知道淞沪抗战的始末原由,那就不妨先从了解纵贯这片战区的淞沪铁路开始。或许,它会告诉我们许许多多令人回味、令人深省的东西
…
淞沪铁路的兴衰与淞沪抗战
…
让我们在阅读1937年8月13日开始到11月12日结束的整整3个月的淞沪会战的篇章之前,先翻阅到比1937年还要早65年的1872年,即清朝同治十一年的这一页。
1872年在中国现代史上是值得重视的,这是新兴的洋务年代。这一年,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历史最久的第一张中文报纸《申报》。这一年,一个叫陈启源的南海人引进现代技术办了一家继昌隆缫丝厂,它开创了中国民族资本和机器工业的先河。也是这一年,李鸿章奏请清廷试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这一年的盛夏,曾为曾国藩筹建上海江南制造局的容闳带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横渡重洋去美国求学,30个留学生中有一个人后来成为中国的铁路之父。
就在30个留着小辫子的中国学生踏上美利坚的土地学习西洋文化的时候,美利坚在上海的势力代表在上海北郊的吴淞组建了一家〃道路公司〃,他们宣称要在吴淞至上海市之间,造一条〃寻常道路〃。他们故意隐瞒了兴建铁路的企图。他们明白10年前的事,当美国和英国的洋枪队协助清军击溃了江浙的太平军后,他们乘机向李鸿章提出要求筑造一条从苏州到上海的苏沪铁路,李鸿章不敢做主,便与上海道台黄芳一起奏请同治皇帝。皇帝龙颜大怒,颁下圣旨称:〃筑造铁路乃奇技淫巧,不合大清祖宗成法!〃
这一次的呈文既骗过了上海道台,又骗过了同治皇帝。于是,黄头发、蓝眼珠的美国人立即扛着沉重的测量器材,从闸北开始沿河南路桥、宝通路、天通庵,在江湾、张华浜一线架起标杆和三角架,勘测和规划了1年。终因成本太高一时无法筹集到大笔款项,便将这项开创性的工程转让给了实力雄厚的英商怡和洋行经办。
怡和洋行是靠一本万利的鸦片贸易输入上海的最大暴发 户。接到筹建淞沪铁路工程资料后,便立即联络另外一些英商,组成了〃吴淞铁路公司〃。当年便委派美国人玛礼逊为筑路总工程师,并从英国运来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庞大的铸铁机车和像房屋一样的车厢来到上海。他们根据美国人勘测的线路征地打桩、填土筑路。
沿线的乡民像赶庙会一样到工地旁看热闹。他们听说外国人要修路,由原先的坎坷泥路修成平坦笔直的大路,而且挑土筑路每天还能挣几文的工钱,人人皆大欢喜。
路基垒成了,泥路上又铺上鸡蛋大小的石块、石片。清廷的政府官员也来看新鲜了,他们惊讶路为什么要高出地面,他们看不懂路两边像山一样一堆一堆的庞然大物是什么东西。
〃这是用来平整道路的机器。〃极有绅士风度的英国人彬彬有礼地告诉说。穿着宽大官服的清朝官员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斜插在官帽上的一支支花翎随着信以为真的主人也一齐认真地叩首。
路基上排起一根一根的枕木。中国的劳工觉得用这样粗壮的木料铺路实在可惜,他们认为这样上好的木材应该制作门窗和农具。随着上百人山呼海啸,黑亮的铁轨压在四方形的枕木上,铺设铁轨的乡民们不知道这样的路上怎么开汽车。
仅1个月就铺好从闸北到天通庵的轨道。根据美国人玛礼逊的指令,英国的工程师们指挥蚂蚁般的中国人用绳索和撬棍,将山一样重的火车头撬上轨道,接着升火试车。当车头的烟囱冒出金星般的火星,随着震天动地汽笛长鸣,车轮铿锵铿锵地飞转起来的时候,乡民们吓得抱头乱窜,中国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场景?清政府的官员们这才如梦初醒地下令江海关道台冯俊光立即停车,理由仍然是〃坏了祖宗的成法〃。冯俊光不敢在洋人面前传令,他只是小心地婉转地告诉英国人,说附近乡民害怕轰隆隆作响的声音,怕要发生意外,央求洋人停工、停车。
英国人在口头上答应考虑的同时,一面继续抓紧时间筑路,半年后铁轨铺到了江湾。又过了4个月,路轨延伸到了长江口的吴淞镇。
英国人修筑这条十多公里的铁路费尽了精力,来自清政府的旨令他们不怕,包括两江总督沈葆桢下令英国使臣威托玛停开火车的照会,威托玛只用一句话就把沈葆桢顶了回去:〃英商自行征地筑路,与中国政府无关!〃
英国人却怕中国的老百姓。他们埋怨中国的官员〃守旧〃,他们说中国人〃愚蠢〃。因为沿线的老百姓经常聚众起哄破坏筑路,白天勘测好打埋好的路桩夜里就被人拔走了。铺填路基时常有一批一批的农民哭喊阻拦,说妨碍他们行走妨碍了他们灌溉。他们要求补偿钱银。有的乡民坚绝不让他们祖上传下来的草棚茅屋和屋后的田园祖坟,迫得英国人只好一次又一次改道。
更难对付的,是沿线那一批靠肩挑背扛或用独轮车载客送货为生的苦力们,他们一看这房屋一样的车厢又能运货又能载客且又快速又便宜,这不是断绝他们生路是什么?于是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到铁路上扔工具、毁路基,弄得洋人们束手无策。
终于,火山又一次爆发!通车1个月后的1876年8月3日,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上发生了第一起被火车撞死的命案。死者是一位士兵,当咣当咣当的火车驶出天通庵路的站台时,为了跨越轨道,他与火车抢道,不幸丧生轮下。
//
…
吴淞铁路条款
…
这件极普通的交通事故当时震惊清廷上下,沿路民众火上加油,一致呼喊:〃不准火车开!〃刚刚即位的光绪皇帝派出督办大臣盛宣怀与英国使节梅辉力于10月24日在南京签订了《收买吴淞铁路条款》。条款规定:英人修筑的淞沪铁路作价28。5万两银子卖给中国政府,所有银两在签约之日起一年内分三期付清。
还没等到付清银两,从闸北至吴淞镇的铁路全线通车。可是从江湾到吴淞的民众又一次联合行动,直扑〃吴淞铁路办事处〃,把英国人的铁路公司捣得稀烂。
英国人请江海关道冯俊光出面干预。几经洽商,终于订立了不值一文的空头条款,即〃淞沪铁路车上只准搭客往来,不得运载货物,亦不得再向其他地段延伸〃
通车1年后的1877年8月25日,清政府付清了28。5万两白银,淞沪铁路交还给了中国。和同治皇帝有着同仇共恨的光绪,为了发泄对洋人的满腔怨怒和遵循〃祖宗成法〃,下令拆除淞沪铁路,并将拆下的铁轨和所有铁路器材,全部用海轮运往台湾。
欧洲的先进科技遭到了封建中国的顽强抵抗。上海至吴淞间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乘过火车的中国人重新肩挑背扛,奔波跋涉。
拆除铁轨的路基上,繁茂的野草冬枯春荣。
时光如梭,转眼60年倏忽而过。昔日的上海小镇早已脱胎换骨而为〃东方的巴黎〃,十里洋场尽情展示喧嚣与繁华,酒店咖啡馆歌舞厅飘溢迷沉如鸦片香,对酒当歌,醉生梦死,这里成为冒险家和摩登时尚追求者的乐园。
中国第一条铁路这时早已恢复,冥顽不化的守旧者最终无法抵挡历史转动的车轮,上海与吴淞之间客流熙攘,货运繁忙,这个千年前还是个小渔村的地方已成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和海港,铁路两端连接的淞沪地区因扼守长江门户,军事、政治、经济和地理上的战略地位招来了一衣带水的岛国邻邦的觊觎,那个自诩为〃天照大神〃后代的民族,自从19世纪下半叶崛起以来就像群兽中的一只恶狼,窥视着对岸的猎物,时刻准备择机而噬。
20世纪30年代,这只狼张开血盆大口,对准了长江南岸的这片沃土。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淞沪铁路再次被毁,占领了上海的日军拆走了蕴藻浜铁路桥及这里到吴淞的钢轨运往了日本,在那里回炉再造军火。
钢轨变为了钢枪,犹如犁化成了剑。直到抗战胜利,淞沪铁路才又全线修复通车。
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兴衰废盛,折射出近代中国从落后苦难走向文明自强的艰难历程。
如果说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有一个西部拓荒人的灵魂,那么,淞沪铁路及其沿线经过的每一存土地,每一块枕石、泥土和草木,都蕴埋着中国军队的鲜血,他们的血水已与大地凝为一体,与祖国同在,与山河共存。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记住这段铁路,记住它沿线发生的感昭日月的一幕幕壮烈故事吧!
//
*第一章战前局势
保安队员向日军射击8月11日日舰抵沪虹桥事件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频频开始向中国发动进攻。在北方,日军在鲸吞东三省、筹划成立伪〃满洲国〃的同时,进而又窥伺热河省;在南方,日本则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沿海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远东最大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日本人选择上海作为进攻目标,可谓煞费苦心
…
野心不死
…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战争机器正式启动,在〃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侵略国策支配下,调兵遣将,频频开始向中国发动进攻。在北方,日军在鲸吞东三省、筹划成立伪〃满洲国〃的同时,进而又窥伺热河省(包括今河北省东北部、辽宁省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区);在南方,日本则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沿海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远东最大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日本人选择上海作为进攻目标,可谓煞费苦心。一方面上海是西方列强在华利益的集中地,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地区也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占领该地区既可以掠夺经济资源,同时还可以直接威胁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另一方面,进攻上海可以转移国际社会对其占领东北、扶持傀儡政权的注意力。正是在这种情势下,1932年1月28日,以所谓〃日僧被殴事件〃为借口,日军悍然发动了对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进攻,〃一。二八〃事变爆发。
日寇进攻遭到中国守军第19路军的坚决抵抗。在蒋光鼐、蔡廷锴等爱国将领的指挥下,中国军队寸土必争、浴血奋战,为夺取上海,日军先后投入10万兵力、数百架飞机,并且更换了4名指挥官。此时,尽管蒋介石迫于东北丢失已经下野,但是以林森、汪精卫和何应钦组成的国民政府仍然奉行不抵抗政策。19路军和增援的第5军虽然英勇抗战,但得不到有力支持。3月,在日军从黄浦江岸突然登陆后,为避免陷入包围不得已撤退。第一次淞沪会战结束。
第一次淞沪会战,日军虽然在军事上获得胜利,但其行动却引起了英、美诸强的不安。日本此时也深感以目前国力,再进行战争一时难以为继,于是在英、美等国调停下,双方于1932年5月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协定规定:日本政府可以在上海派驻一定数量的海军舰只和海军陆战队,中国政府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不得驻扎军队,只允许由保安团队和警察来维持秩序。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不平等协定,中国人在自己的领土上,居然不能驻扎军队,这是何等荒谬和令人屈辱!而南京国民政府却竟然表示接受。中国主权又一次被践踏和出卖。
而日本帝国主义扩张和侵略的步伐一刻也没停下,1933年春,日军进占热河和长城各关口,5月,入侵河北省,占领滦东,威逼北平、天津。
1937年,几近疯狂的日本在经过数年准备之后,终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把战火烧向全中国。7月7日,卢沟桥事变打响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
7月底,日军占领平津,与此同时,日本海军也在紧锣密鼓蓄谋在上海再次挑起战争。对日军来说,攻占上海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显然比什么都来得重要。因此,自从第一次淞沪会战以来,其对上海的侵略野心一直不死。日统帅部曾指示:一旦战争爆发,务必尽力夺取上海,使其丧失经济中心的机能,切断其对外联系,并能极大地打击中国军队和民众的抵抗信心,迫使中国政府尽快投降。
而对日本海军来说,由于一直不甘心在侵略中国的活剧演出中扮演配角,觊觎打破陆军一再主导侵略政策的地位,故而急欲充当急先锋。〃七。七〃事变甫一爆发,日本海军军令部就迫不及待地制定出了一个对华作战的秘密计划,确定第一阶段配合陆军进行华北作战,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