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虹祁贵女-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氏莫名的怔住了。

    看看靖王爷,又看看韩侧妃。男人不过三十五六,即便略经风霜,也依然英俊潇洒;女子生的不算柔美温婉,却有一股子飒爽英姿。二十五六岁已经不小了,可或许是因为生性豁达,脸上的神采还是十五六岁少女般得爽气,叫人羡慕。

    或许,他们才是该并肩坐在一起的一对璧人。

    陈氏若有所思,靖王爷只当她觉得此时离去太失礼,也就没说什么。

    韩夫人匆匆进来,见王爷王妃和女儿都在,不禁微微一笑。从前听女儿说王爷王妃人都对她很好,一开始她只当是她人太单纯看不出什么来,可时间长了,她也不禁疑惑,真的有那样不吃醋的正室么?她自个就是个爽快的个性,还难免因为丈夫的小妾而生闷气,靖王妃难不成比她还大肚?如果真是如此,那为什么都这么些年了,王府里只那么几个孩子?

    后来见多了陈氏,她便明白了。陈氏不妒忌靖王爷的侧妃侧室,不是因为她胸怀宽广,而是因为她无心。

    既然无心与此,自然也不会去妒去恨,反而对着无关的人,更显得平和起来。

    “见过王爷、王妃娘娘、侧妃娘娘。”

    “韩夫人无需多礼,来人,给夫人赐坐。”靖王爷忙站起来扶了,怎么说这也是他女人的娘,是长辈,受半礼就行了。

    “谢王爷。”韩夫人笑着谢了,在韩侧妃身旁的凳子上坐下,笑盈盈的望着自家闺女。

    “大将军身子可好?上回听人说将军肩伤复发,可要紧?”靖王爷问起。

    “劳烦王爷关心,夫君他身子好多了,伤势也已经控制。太医说,只要再修养两个月就能好全,王爷不必挂心。”

    “韩将军是国之栋梁,要好好保重身体才是。”靖王爷含笑点头。

    “我何尝不是那样说他,可那倔老头,就是个呆不住的性子。若真把他拘在家里,还不憋出病来?没奈何,只得由得他去了。”韩夫人摇摇头,对自家相公了解甚深。几十年夫妻了,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

    “爹爹一向如此,娘您又何必说他。”韩侧妃想起父亲,不由笑了起来。

    “夫人是为了侧妃有孕的事情来的吧?”陈氏温和的随着笑笑,伸手端了茶抿了一口,才道:“您也是很少来我们府上,难得看看女儿,我和王爷就不打扰你们母女二人叙话了。”

    韩夫人一听就知道,陈氏是不想听他们说这些家长里短的话。不过她多少也能理解陈氏的想法,并不觉得扫兴,笑盈盈的谢了,扶着女儿小心翼翼的回了院子。

    “娘,我身子骨好的很,您扶着我像话么?”韩侧妃苦笑不得,娇嗔道。

    也就在父母跟前的时候,她才会这样撒娇。

    韩夫人瞪她:“我扶着我女儿怎么了?谁敢说半句不是?还有,你也改改你那毛糙的毛病,都要当娘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你爹看见了,又要说你”

    她怎么不稳重了?韩侧妃苦笑,她娘就是爱乱操心。

    不过,她爹却是极疼她的。

    从本质上来讲,她那大男子主义的爹其实是个护短的人。。。。 

308。逛街去    韩大将军是出了名的粗人,但是这个大老粗的人缘却很好,文武官员之间不可磨合的代沟因为此人的存在而模糊了界限——在蓝老爷子的时候,文武官员几乎是相生相克的两种生物,彼此看不顺眼,互相揭短暴丑,那是吃饭一样寻常的事情。

    当然,韩将军绝不是个文武全才,让两边的人都能服气。

    能如此混的开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口拙,另一个则是老实。

    文人善言,军人善武,本就是冤家对头。都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可这韩家完全不这样。他们既不会说,也不愿意跟人动手。朝堂上的明嘲暗讽起先是听不懂,后来是不想理。结果人家一瞧,自己巴拉巴拉说了一堆酸话,人家半点反应都没有,还特憨厚的对着自个笑,想想也没趣。欺负老实人算什么本事啊?有种你当着蓝家说这话去,看人家不整你个半残。

    韩家不像蓝家,祖上是当山贼的,本来武艺就不凡,后有盖世军功,成了实打实的世家,他们算是朝堂上难得的平民候(虽然无此封号,但基本属于默认的)。这家的祖上是本本分分的手艺人,工种比较辛苦也比较来钱——铁匠。铁匠在那时被统称为打铁的,一听就知道,他们的地位非但不高,还很低。

    但是铁匠天生就比旁人孔武有力,当年为了保卫家国,山贼都下山当小兵了,他们这些正经百姓自然也没能免俗,应征入伍。他家祖上运气好,莫名其妙护住了代父远征的太子性命,还一直以为那只是个被强征入伍的有钱人家的少爷,跟人称兄道弟的。身为太子,谁见过这样的鲁莽汉子啊?性情耿直的就跟铁块一样,偏偏还为了保护他屡次犯险引走搜查的敌军——这是何等情谊啊,年轻的太子乱感动了一把,从此认准了韩家人的忠心,一路提拔了上来。

    曾有人说过,若非韩家没生出个女娃来,或许当年太宗皇帝那时的后妃之中,或许会多出一位五大三粗的宫妃来。

    韩家的男人也不知是祖上缺德还是怎么回事,接连几代家中都只有男丁,弄得他们一家对女孩子都稀罕的不得了。到了韩大将军这一代,才有了这么一个掌上明珠,可不得全家当成宝贝似得宠着?而韩家人的基因似乎特别顽固,就连韩氏,也从小只爱武装不爱红妆,要她舞枪弄棒她便精神抖擞,一说起识字女红,这丫头就跟打奄了的菜苗似得颓了。

    这样的女子,谁家敢求取?不怕闹气别扭直接把夫婿给打得起不了床啊?

    这不,拖到了快二十岁,宸帝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指给了靖王爷。他倒也不算是乱点鸳鸯谱,顶天算个包办婚姻的家长,想着弟弟是行武的,柔弱闺秀或许好,但这样一个英姿飒爽长得也不赖的女子,似乎更适合。

    潜意识里,或许还是有些补偿的心态。弟弟和弟妹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怕没人比他更清楚了。所以这么些年来,他才纵着靖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连太后的不满都给拦下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大姑娘嫁了人,几年都没能整出条人命来。当父母的自然希望儿女过的平和幸福些,那是王府,没个孩子傍身怎么行?可着急没用啊,难不成他们还能让韩氏过继一个?人家靖王府可是有孩子的总算靖王爷待她很好,陈氏也能容人,渐渐也就放开了。没孩子就没孩子吧,这一生富足安乐尽够了。

    可是这个时候喜讯传来,韩家人还是很高兴的。

    韩夫人在侧妃房中一坐就是一下午,看着天色黑了,靖王爷拍了板,留岳母住一晚。安排母女两人住了一屋,说说心里话。

    吃晚饭的时候,锦甯和阿常便见到了韩夫人。

    与想象中的不同,韩夫人生的并不似一个将军夫人,反而温柔婉约,不说话的时候,倒是和王氏在气质上有几分相似。不过许是受了丈夫的影响,韩夫人说起话来比起旁人要直爽的多,眼神也干净的多,让锦甯一见面就对她很是儒慕。

    这年头,能活的简单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儿啊

    “这是世子妃吧”韩氏笑眯眯的见了礼,看的出来她心情很不错。锦甯只受了半个,又还礼——怎么说也是祖母辈的人——方才脆脆的应声:“甯儿见过韩夫人。”

    “真是可人疼的孩子,”韩夫人掏了见面礼,看样子是有准备的,笑的极柔和:“世子大婚那会子只远远的看了一眼,就觉得太瘦了,如今一见似乎胖了些,还是王妃会照顾人。”

    陈氏有点讪讪的,她照顾人?想起她和锦甯相处时候的场景,不禁有些脸红。

    锦甯笑了笑没说话。

    这要是接口称是,岂不是说固国公府待她不好?要是否认了,陈氏的脸又往哪里摆?不过她瞧得出来韩夫人是无心的,只不过想顺便捧捧王妃。只是她大约不怎么习惯奉承人,才有了这个小失误。她心里并不介怀,只是不好开口接话。

    韩夫人大约也是察觉自己失言了,连忙带过了话题。韩氏也忙帮着圆场,瞅瞅锦甯并没有不高兴的模样,也就笑开了,本就是个心很宽的孩子。

    和简单的人相处时气氛也就格外容易活跃起来,连陈氏都难得的说笑了两句,让锦甯感慨韩夫人的感染力确实强大。心里盘算着,或许真该请韩夫人多走动走动,盼着陈氏能多受些她的影响,多笑几次。

    梁偲美玉也在席上,韩夫人或许是因为女儿有了身孕,便格外的喜欢小孩子。不时给美玉夹个菜,给梁偲擦擦嘴——看的出来,韩夫人真是喜欢女孩儿的,她看美玉的目光明显比看梁偲时亮堂多了。

    小美玉也是个嘴甜的,脆脆的童音说着“谢谢韩奶奶”“韩奶奶尝尝这个”还伸出短短的小手要帮韩夫人夹菜,那殷勤劲,逗笑了大伙,也让韩夫人心中满是期待。

    若是女儿也生个这个可爱的外孙女儿就好了——她孙子一大堆,孙女一个没有,眼馋的。

    一餐饭散去,可谓是宾主尽欢。

    若要说有哪里不如意的,就是到了最后的时候,陈氏看韩氏两眼就盯着锦甯小腹的方向猛看,看得她浑身泛起凉意,身子骨都透着一种酥麻。

    这目光,咋这么渗人呢?

    回房的路上,锦甯摸摸吃的有点撑的肚皮,苦笑了一下。自己从来都是秉持吃饭七分饱的原则的,这回大概真是受气氛的影响,居然吃撑了,少不得要散散步消一下食。

    可外边天已经黑了,去哪里散步呢?

    伸手捅了捅身边的阿常,黝黑的眼珠子在浅淡的月色下灼灼生辉:“唉,夫君,我们偷偷的出去走走?”

    “怎么忽然想出去?”阿常一怔,锦甯可是个很能呆的住的人,恐怕只要给她供应吃的用的,就是在深山老林里,她都能快活的过着养猪一样的日子——为什么韩夫人说锦甯胖了?还不就因为这丫头成天都懒得动弹,应酬也不爱去,让管家送个礼应景就算了。可比在固国公府的时候更懒了,因为陈氏不是王氏,她不会硬逼着她去四处活动。

    就天天在房里发发呆看看书,整个的宅女作风,她能不长肉么?这还是控制了适量的结果。

    锦甯苦着脸比了比自个的肚子:“您看,今晚吃多了”

    一个响亮的叩头落在她的额头上,阿常道:“用什么敬语?想出去直说就是,何必偷偷的?”

    “这都这么晚了俗话说的好”锦甯偷偷瞥他一眼,清了清嗓子:“月黑风高杀人夜”

    阿常哭笑不得:“这都什么有的没得我叫人去备车。”

    锦甯耷拉了脸,这位真没趣。不过她的逛街大业怎么能让马车代替?那还能消食么?忙拉了阿常的袖子,轻声道:“王府边上不是有条街?听姚黄说那里有几家小吃摊子味道不错,咱们去尝尝。”说完对着他伸出了两根手指,那意思很明确,“就咱们俩?”

    这算不算是约会?阿常一怔,下意识便点了点头。

    锦甯欢呼一声,抱住阿常吧唧在他脸上落了个响。

    姚黄在身后听得满头黑线,主子啊,难道您忘了奴婢耳力比普通人要好的多么?

    说起小吃摊子,姚黄心虚了一下。

    一般大户人家的婢女,是很少会吃外头的东西的,更别提是这种小吃摊子上的玩意了。左不过让负责采买的仆妇小厮捎带些零嘴什么的,还得拣那老字号的买。宰相门房七品官啊,她们这样的婢女,在平头百姓眼里,跟那些金尊玉贵的小姐们似得,都是难得一见的。出府是要请假滴,准不准是看主子心情滴,有的丫鬟,一年当中也就那么两三次出府的机会罢了。

    可是姚黄不是一般的丫鬟啊她当暗卫时四处跑,性子早就拘束不起来了,偷溜出去那是家常便饭来着——有时候被锦甯逮到了,就只好老老实实的交代自己去做了什么,顺便提一提什么街边小吃也是很正常的嘛

    可问题是,主子知道了也就罢了,跟世子说了也没什么,可为啥非得说是她说的呢?

    这万一世子要是计较起来,她是承认啊还是不承认啊?

    姚黄很郁卒。。。。 

309。豆腐脑    京畿是繁华的,不同于一边的小村落,天刚黑便静无人声,也不同于偏远却富足的雁乐城,每每夜半三更还能听见闲散人等嬉闹取笑的声音。京畿自有一套属于它独特的作息、风貌,这边是所谓的人文气息,城市文化。

    至少在靖王世子与世子妃偷摸溜出门的此时,京城中几条重要的街道还挤着满满当当的人,万家烛火与伫立街边的套着琉璃罩子的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