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风卷残云-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淦魇鞘至竦⒉角辜吧偈厍梗易拥嫒薄5持醒朊蠖治隽舜酥智榭龊缶龆ǎ涸菔狈牌影玻谀弦蛔粘牵盟称稹鞍ぁ薄N揖蚶蒙卤钡娜褐诨 ⒌匦翁氐悖粤榛罨恼铰哉绞踔鸫蔚叵魅跻灾琳绞は鸬腥恕�
  3 月12日,彭德怀从前线回到延安,向毛泽东汇报了南泥湾、金盆湾、临镇等地前线部队防务情况。他强调了三点:一是部队弹药太少,需要尽快解决;二是中央和延安各机关疏散速度要加快;三是立即建立西北战场的指挥机构。
  他说的第三个问题,正是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此时彭德怀很诚恳地对毛泽东说:“在贺龙同志未来延安前,陕北几个旅、后勤人员也不过2 万人,是否由我暂时指挥。”
  毛泽东握住彭德怀的手说:“很好。老彭啊,在危难之时,你总是把重担往自己肩上放,很叫人佩服哩!你这是临危请命,为党分忧,肝胆昭日月,忠心垂千古啊!好嘛,我们三个人都同意了,回头再召开一个会,作出决定,再正式任命。现在你可以先开展工作了。”
  西北战场从党中央毛主席撤出延安至瓦子街战役,我军在特殊困难又特殊有利的条件下转战陕北,党中央毛主席一直没有离开陕北,每次重要战役,彭德怀都向党中央毛泽东报告请示。同时他又以其长期的战斗经验和对革命对毛泽东的无限忠诚,神机妙算,指挥若定,出色地实现了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思想。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毛泽东为西北战场选了两个极好的统帅——彭德怀和贺龙。他们一前一后,紧密配合,相互支援,共同写下了西北战场的胜利史诗。正如毛泽东在“小河会议”上所说:“彭老总、贺老总,你们两位,一个在前方,一个在后方;一个当韩信,一个当萧何。”毛泽东对彭德怀在西北战场的功劳大加赞赏,而且对他们俩的合作非常满意。他曾多次说:在保卫陕甘宁和解放大西北的整个时期,彭老总和我合作得很好。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制定第一野战军向西北进军的部署时,总揽全局,为加强一野的兵力,决定将原华北野战军第18、19两兵团划归一野。
  其实,这一重大决定早在1949年3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就已敲定。
  七届二中全会之后,毛泽东将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派往太原前线,临时接替病中的徐向前指挥太原战役的总攻。当时,在各兵团首长参加的一次会议上,彭总说:我这次来太原前线办两件事,一是总攻太原,二是来带兵的。打下太原以后,18兵团和19兵团将调西北战场参加对胡。马匪军的决战,争取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全部解放大西北。
  4 月24日,太原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13万余人,解放了国民党在华北的重要据点太原,彻底摧毁了阎锡山集团在山西38年的反动统治。次日,毛泽东即致电徐向前。周士第。罗瑞卿等并告彭德怀:“18及19兵团改隶第一野战军建制,尔后行动整训及补给等统听彭德怀同志指挥处。”
  大军西调,用心可鉴。这样,在大决战开始时,西北战场解放军总兵力不但在数量上由20万人增至40万人,与胡、马兵力旗鼓相当,改变了西北战场长期以来敌多我少的状况,而且由于进行了整编,原西北野战军的六个军分别组成第1 、2 两个兵团,奠定了大兵团作战的基础,形成了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的有利条件。同时,由于我军具有强有力的统一指挥和集中使用兵力的优势,而敌军则分散在西北各地,且各怀鬼胎,各行其是,即使有统一指挥,也是有名无实,难以奏效。因此可以说,我军已具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直至彻底消灭胡、马集团于西北战场的能力。加之第18。19 兵团是直属中央军委指挥、具有光荣历史的两支劲旅,这两个兵团挺进西北,势将加速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当胡宗南获知太原被解放的消息后,闻风丧胆。他估计到华北将有大部队西调,加强一野,立即于4 月26日和27日将其主力部队开始向西南方向撤退,形成跨径河、渭河,保守西安的弧形防御地带,企图与二马配合,以陕中、陇东为防御重点,阻止人民解放军西进,确保西北,屏障西南,一旦发现华北部队西渡,即退居陕南、川北。
  在华北两个兵团人陕前,为打乱胡宗南的战略撤退计划,同时尽量截获其军用物资,并使古城西安不致被破坏,第一野战军于5 月发起陕中战役。5 月17日晨,胡宗南部全线西撤,一野各军立即按计划实施追击。
  解放西安是陕中战役的重要目标。为胜利完成这一任务,一野第6 军在军长罗元发的率领下,于19日夜间在敌人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徒步强渡渭河,然后分兵数路,激战一日,从四面八方攻人西安城。西北重镇、古都西安喜获新生,各族人民群众载歌载舞,欢庆解放。
  22日上午,阳光灿烂,微风和煦,一野第6 军举行入城式,全军官兵穿着崭新的军装,扛着油光锃亮的武器,在南门外集合,排成三路纵队,高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雄赳赳、气昂昂地从南门循序而入,然后转向东门。几十万西安人民涌上街头,敲锣打鼓,高呼口号,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进城。
  陕中战役总计歼敌两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装备和军用物资,给胡宗南集团以重大打击,使之不得不收缩兵力,退居秦岭;特别是西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安的解放和陕中广大地区的解放,对国民党军的士气打击很大。同时,陕中战役的胜利,对第一野战军尔后大兵团作战所需物资及其运输的保障具有重大作用,这不仅对歼灭胡宗南集团极为有利,而且为进军甘肃、宁夏、青海,歼灭青宁二马创造了条件。
  5 月23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各野战军的进军作出具体部署,赋予第一野战军的任务是:向西北进军,消灭西北地区之敌,解放并经营陕、甘、宁、青、新五省。要求年底前占领甘肃、宁夏、青海,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彭德怀率领,位于西北,解放并经营新疆;一路由贺龙率领入川,以便配合第二野战军,解放贵州、四川、西康诸省。
  24日,第一野战军发出歼灭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集团的动员令。
  25日,彭德怀从太原回到第一野战军司令部驻地陕西乾县秦家庄。
  26日,第18兵团在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率领下,从太原出发,经风陵渡西过黄河,向陕西关中地区进发。
  6 月初,第19兵团在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率领下,经禹门口渡过黄河,进入陕西。
  两个兵团由华北出征西北,从先遣部队开始行动到全部集结关中,历时一个半月,行程近千公里,车运、船运、徒步并行,冒着炎夏酷暑,战胜疲劳困顿,风雨兼程,艰苦备尝,但他们毫无怨言。抱着“转战大西北,追歼胡马匪”的急切愿望和解放大西北的崇高使命感,在沿途各地方党政领导、各阶层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和热情迎送下,他们始终保持着昂扬的革命斗志。至7 月初,第18、19兵团各部队全部到达指定位置,进入临战状态。西北战场上敌我兵力对比,我军已占相对优势,加上我军士气高昂,敌军士气低落,解放大西北的条件已经成熟,西北大决战、大追歼的帷幕正式拉开。
  为了进一步统一西北党政军的领导,更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中共中央于6 月8 日决定成立新的西北局,以彭德怀、贺龙、习仲勋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
                  
(2)
  17.胡马联合,同床异梦。钳马打胡,歼灭胡宗南4个军
  当第一野战军进军西安的时候,胡宗南集团为避免全军覆没,保存实力,将其主力退据凤翔、宝鸡一带,背靠秦岭。汉中,妄图凭借这一有利地形,争取一个喘息机会,然后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陕中战役之后,解放西安的第一野战军第6 军全体指战员斗志旺盛,一致要求乘胜追击,歼灭胡宗南主力。
  此时,华北两个兵团尚未到来,彭总根据敌我情况,断然指示第6 军:不必穷追,应固守西安,待敌反扑。彭总在指示中说:“胡宗南现在后悔得很,感到跑得太快,丢了西安吃了大亏。据报告,他正积极拉马家军准备反扑西安。马家军是一支最封建最反动的军队,又骄横又残暴。马家军来了,我们要给他们一点苦头吃。假若胡马匪军联合反攻西安,野战军主力即将从外围给他来个反包围。”
  果然不出彭总所料,陕中战役后,由于胡宗南的撤退,陇东和陕甘公路完全暴露,马家军遂处于解放大军威胁之下,加之第一野战军主力进至西府,逼近宝鸡,直冲二马老巢,更使二马惶惶不安。为了免于孤立和被歼,二马便想拉住逃跑的胡宗南,合力抗击解放军,以保西北老巢。于是,便由刚刚被蒋介石任命为代理西北军政长官、正踌躇满志野心勃勃的马步芳出面,急电国民党广州政府,提出只要胡不撤退,并与其相配合,他将保证夺回西安,保住陕西。处于绝望中的蒋介石,正为丢了西安而恼怒不已,收到马步芳的请缨电,不禁喜出望外,犹如注射了一支强心针,顿时精神大振。他一面连忙复电马步芳对其嘉勉,一面电令胡宗南协同马家军迅速出击,务必收复西安。
  其实,丢失西安后仓皇退据秦岭山区的胡宗南,在极度沮丧之余,发现华北兵团并未入陕时即企图反扑西安。而当时一野只有第6 军驻守西安,形势顿形紧张。这时,尚在太原的彭总立即通过野司指示西安守军,采取一切办法迷惑敌人,造成假象,促成敌人判断失误。于是第6 军便在西安大摆“空城计”:首先,军部要求所属各部队派人在西安城内到处号房子,打着第18、19兵团各部队番号,做出大兵团即将入城的样子。同时,要求宣传部门大造舆论,到处张贴欢迎华北兵团人西北作战的标语。
  6 月初,当第6 军张贤约副军长带领的由北平起义军整编的两个师抵达西安时,军部即组织了一个热烈的欢迎仪式,16师宣传科长刘肖天带着一支天津解放时由收容孤儿组成的小军乐队,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其后,军保卫科赵福庚等同志带领一部分部队赶到西安。他们按照原计划把部队分成四路,都打着18兵团的番号。城内军民先在西门,然后在南门、北门和东门欢迎“华北兵团”,一时间小军乐队军歌高奏,此起彼伏,老百姓沿途到处设置了茶水站,军管会和城防司令部都派人去迎接。
  这些活动通过国民党特工人员和敌机侦察传给了胡宗南,使他终于未敢轻举妄动。
  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迷惑了敌人,也赢得了时间。华北兵团纷纷人陕时,胡宗南和马家军联合出动,反扑关中,给了一野以歼灭敌人的绝好机会。
  马步芳、马鸿逵按照预先制定的共保西安协议,组织宁夏兵团、陇东兵团和陇南兵团,由马步芳之子马继援率领,从6 月10日开始,分三路大举东进,会同胡宗南部,共20余万人,企图一举攻占咸阳,进而对西安实施联合反扑。马步芳疯狂叫嚣要反攻咸阳,收复西安,杀出潼关,横扫中原,摆出一副不可一世、志在必得的样子。马步芳部窜扰咸阳的步骑总指挥马振武13日在动员所部时曾大言不惭地说:“夺取咸阳,直下西安是长官(指马步芳)和军长(指第82军军长马继援)坚定不移的主张,我们要不惜一切牺牲在明天早晨将82军军旗插在咸阳城楼上,那时候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直入西安了。”国民党的报纸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其摇唇鼓舌,制造“国军边抵近郊,西安指日可下,咸阳亦即日可克”、“攻西北策应华中,战略系围魏救赵”等耸人听闻的谎言。
  面对来势汹汹的叨万胡、马联军,彭总精心运筹,指挥若定。他一面命令第18。19兵团马不停蹄地向关中挺进,一面部署现有部队,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分割歼灭的办法,给胡、马以迎头痛击。
  战前,彭总曾对此战中胡马诸军及其指挥官作了如下分析:“胡马两家历来明争暗斗,这次胡宗南丢了西安,打了败仗不好交待。而马家军请缨出兵,为的是攫取西安。胡、马两家是同床异梦,而马家军内部也有分歧。马步芳想打出潼关,野心很大;马鸿逢想保住他的地盘,不愿把本钱输光。马继援年少气盛,十分狂妄,自以为天下无敌,这次我们要集中兵力给他一点苦头吃。”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作战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正是彭总的克敌制胜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