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琢玉成华(h,虐,he)作者:南栖-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狄虽经年骚扰,却并无强取领土之意,如今圣上尚年轻,政事多由丞相代理,郭怡以为,为今之策,三五年内,还是以和为贵,维持现状,不宜大举动兵。”
  郭怡说得理直气壮。
  “那么,三五年后呢?”
  定襄王笑着问他。
  “三五年后,郭怡再献当时之策。”
  他翻一白眼,竟然回来坐下,不说了。
  定襄王愣在那里。
  我展扇掩口而笑。如今丞相揽权,圣上孱弱,三五年后,谁当政都不知道,这郭怡心中雪亮,点到为止,好不聪明啊。

  王府夜对

  '收藏此章节' '下载' '送霸王票' '推荐给朋友'
  手机UMD下载
  电子书下载
  TXT下载爱她就炸她!送她霸王票!
  地雷(100点晋江币)
  手榴弹(500点晋江币)
  火箭炮(1000点晋江币)
  浅水炸弹(5000点晋江币)
  深水鱼雷(10000点晋江币)
  王府夜对 一时间,室内鸦雀无声。
  我忍不住去看四公子,四公子正意兴盎然的瞧着郭怡,感觉到我看他,转头一笑,凤眼弯弯,好不暧昧。
  我一呛,郭怡的油滑有那么让他开心么。
  前首顾公子清咳两声,站起身来。
  “郭公子所言,不无道理。但文古所虑,与北狄之大战,早晚不可避免。现今两国虽无全面冲突,毕竟是我一方以大耗损在维持平衡,于情于理,都不可长久。”
  “顾公子有何高见?”
  定襄王早恢复过来,又神气的问道。
  “文古是书生,不谙行军打仗之道,不过却以为强敌环伺,不进则退,时不我待。如今以我之力,进击北狄固然吃力,却好过他日两拳难敌四手。”
  顾公子声音平缓,一番话说得有理由节不卑不亢,却听得我心中一紧,不禁使劲抓住椅子把手。
  只听他又继续道,“今日我国虽与北狄直接交锋,西面强敌却也不得不防。西凉新王自三年前登基起,肃内宫,清外廷,一手加强王权,一手广开言路,实有兴盛之相。而自去年冬起,西凉王率军西征,已灭了西边四个部落,拓疆千里,实力不可小觑。西凉西征一毕,必将转战东线,其主时逢盛年,好狠斗勇,正值兵壮,又携胜势,而我与北狄胶着,牵制十万大军,国库空虚,如壮士先断一臂,彼时交锋,文古恐河洄平原危矣!”
  我好生佩服的看了这顾文古一眼。
  “……凤阐无甚实力,乃是前朝末年战乱时期土司据地自立,若非我朝长久放任不管,不会存至如今。本来凤阐偏安一隅,久无动作,我亦可忍得一时,但此时山雨欲来,蚁穴不除,恐招后患。文古所解王爷四国之题,即是先平凤阐,再征北狄,以抗西凉。”
  顾文古说完,灰袍一动,自回座位坐下。
  我“啪啪”鼓起掌来,也不顾旁边郭怡脸色凝重。
  世子几步踱过来,问我,“苏公子看来定是同意顾公子的精辟见解了?”
  “的确,顾公子所言,苏鹊万分佩服。”
  我立即点头称是,他说得本来就合我意,有什么不好承认的。我毫不吝啬的拍完巴掌,却看那顾文古,一张老成持重的脸上竟然有点红了。
  正想着这顾文古圣贤书读多了到底是皮薄,回头看见世子像看猎物似的一眨不眨的望着我,倒抽一口冷气。
  “不知苏公子自己,有什么看法?”他果然开始问道。
  我摆手:“没有了,刚才顾公子所言,苏鹊深以为然。”
  这么说好像有点无赖,不过却是真话。
  “元凛所见苏公子先前策论,何其精辟,何其犀利,苏公子若不是心中早有计较,不知那六字真言又作何解?”
  世子不依不饶,干脆站到了我面前,继续用那种猎人看见小白兔的目光考究我。
  “呵……”我一脸谦虚地看着他,心里开始暗骂,刚才做什么不好,偏要偷懒写的那么直白?
  “还请苏公子不吝,当堂赐教一二。”
  世子不为所动,仍旧目光炯炯站在我面前。
  我心虚的转开目光,可惜,左手是定襄王目不斜视看过来,对面是四公子坐着盈盈而笑,右边的郭怡盯得我半边脸烫,就连站在正中的顾文古都走过来,等着我发言了。
  这一屋子,都不是好惹的。
  罢,罢,罢。
  今天正反是逃不过去了。
  我死心的站起来。
  “环伺三邦,孰强孰弱,解决之轻重缓急,苏鹊确实赞同顾兄所言。而我与北狄常年纠葛之因,苏鹊久居北方,深知郭兄所言,正中要害。”
  看看郭顾两人,我继续拱手道:
  “苏鹊窃以为,北狄扰我日久积年,边防人心低迷,实需一胜立威,方可振我雄风,退彼野心。而抛开数年积仇,我与北狄之争,无关领土,止乎利益,我国就算成功进击北狄,不过将其一时逼退,北狄牧人不事农桑,其一日需要我国粮食布匹,就有一日南下之必要,而我就将一日不宁。故尔,苏鹊以为,我应以战立威,而开和谈,闭黑市,开商渠,以粮食布匹,换购北狄牲畜。”
  “两国黑市古已有之,从不见其能阻隔北狄南下,苏公子这是何意?”郭怡插嘴。
  “苏鹊所说闭黑市,其意不在贸易,而在联系。”
  料到会有此一问,我解释道,“贸易虽可解决北狄之需,却难断番人掠夺之本性。而若能令所开商渠之中,指定北狄只得若干官商同我往来,则其必由北狄贵族执掌。而我与之贸易,官渠不比黑市,金银粮布大量流出,将是何等的财源,若我能因循利诱,授之以渔,便是何等的中饱私囊机会,比之开战掠夺,他们取之更易,得之更多。待贵族商号尝到甜头,难以罢休,他们本身便不敢轻易挑起战事,且应能以其在北狄地位左右番廷之朝议,自发维护两国商渠之通畅,此其一。”
  “其二,我虽对对方官商授之以渔,是否以伙伴之谊待之,却皆在人为。假若水长草肥,北方平稳,不如大肆发展关系,稳固北狄贵族。假若天有不测,北方牲畜年入短而有南下之意,不如提出与其牛羊最盛部落交易,并与以高利,引固有官商和新盛部落内斗,坐等其削弱实力。甚至,我可派出使节团队常驻狄廷,借口调停纠纷,行收买人心之实。”
  说到这里,我有些犹豫,通商之说实为表象,为的是铺垫后说,可后面这一计糜人心智,实在恶毒。
  算了,若要在死伤无数和引人堕落中选,我宁愿后者。
  “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两国边境之交,我为城郭,彼为荒野,轻重有如玉珏之于木石,我方实已立于不胜之境,是故争锋一起,唯我方耗损而已。”
  “若两国通贸易,则可因商渠建商城,引双方百姓聚居,兴繁华之所,筑奢靡之都,休戚与共,双方同举之。此计,上则可由北狄贵族藩领城镇,中可留北狄贵族居于城中,下可引北狄贵族常入城销金度日。上策得以实现,则北狄商城为我之屏障;中策若成,则北狄人质在我手中,南侵必多有顾虑;最不济下策,仍可成就一座北方销金窟,控制银脉,颓败贵族,消磨其人奋强之志……另外筑城亦通消息传递之捷径,例如其时北庭之风吹草动,我可由其族入城寻欢的人数、次数、停留天数、花销目数等等旁证细查。此乃其三。”
  “我与北狄,既相争不可避,则其中维持均衡之耗损,应由双方共举,断无一方长期任人予取予求之理。行贸易,建商城,并非为我方牟利,而在勾连利益。商城存,边境和平,则双方互利,商城毁,战火再起,则双方共伤。北人虽迟愚,长久亦应明此理,无形之中,又深陷此道,苏鹊以彼制彼之计既成,则北境平矣。”
  我一口气说完,周围静悄悄的,有点可怕。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皆作目光深远,若有所思状。
  抵狄五十载,北邑城池毁坏无数,民怨沸腾,我这送城一说……
  恐怕确实骇人听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过远虑,孰有近忧乎?
  “咳!”
  我咳嗽一声打破尴尬的僵场,呐呐说道,“苏鹊信口开河,诸位就当……”
  未及说完,顾文古一步跨到我面前。
  “苏贤弟大计安邦,文古拜服!”
  他说完便拜。
  “文古兄这是做什么!”
  赶忙扶起他,看这人脸上无比恳切,心中不免忐忑。他以为我当真是天纵英才,坐在这儿片刻间就想出平北大策?
  惭愧啊,闻哥关心北方战事,去年他途径广平时多次聊起这个话题,之后我想了好久才略有所得,今日实在是气令智昏,竟至不管不顾,在这里侃侃而谈……
  郭怡沉吟半天,此刻释然插嘴,“城外之城,战外之战,此计可谓深谋远虑,行之得当,可以绝后患。”
  尚未答他,却见世子郑重过来拱手,“苏公子今日能以此策相授,元凛感之佩之。”
  今天这一屋子,果然都是人才。
  我越发后悔不迭,还没来得及跟闻哥说起,我跟你们这说的什么。
  “世子高看,郭兄客气,苏鹊话纸上谈兵,说得轻巧,只怕这……”知易行难,我哼哼,“执行起来也未必那么容易。”
  是不是我看错,世子那张板脸竟隐然动容。“苏公子安邦之良策,若他日真有机缘实行,元凛在此保证,定会择良人慎重执之。”
  那边四公子不知道在和定襄王咬什么耳朵,咬了几句,定襄王笑起来。
  “听几位文绉绉的说了这许久,也差不多够了吧?我这老粗,耳朵就要磨出茧子了。”
  定襄王说完走过来便拉郭怡的手。
  “听说过公子下得一手好棋,我早就手痒,不知公子可愿陪我去杀他几盘?”
  “定襄王若有如此雅兴,郭怡奉陪就是。”
  郭怡脸上老大不愿意,不过还是跟着定襄王走了。
  定襄王走了,世子拉了那位酷似廉王的洛南王,和四公子一起到前面和廉王嘀嘀咕咕,完全弃我和顾文古于不顾。
  我正在惊奇他们如此的待客之道,顾文古却无视他们,挪到我旁边坐下。
  “苏贤弟,刚才小王爷说你三条策论只有六个字,文古很是好奇,不知可不可以不吝赐教?”
  “顾兄切莫误会,小弟只是手懒,才写了区区六字。”
  说完我见他仍是恳切的盯着我,不由苦笑。
  “顾兄,小弟那六个字乃是少报,屯粮,常价。”
  顾文古听完,沉吟良久,“……愚兄此生自负,从未真心佩服过一人,贤弟今日已让我破例两次。”
  我脸上一热。
  这番称赞在别人听起来,未免觉得说的人太不知好歹,听的人与其说受了恭维,不如说受了揶揄,不过我知道他并无此意。以此人傲气,说出这样的话来,才是真心。
  “顾兄高才,方才一番见解,数语道尽苏鹊心中所想,苏鹊早已叹服。”我真心答道。
  顾文古闻言笑了笑,“文古他日能与贤弟这般人物共事,实在高兴。”
  心中对他又添了几分好感,想到早前莫名其妙的遭遇,我看看还在聚众商讨的廉王一家,不由得问出口,“顾兄切莫笑话,其实小弟到现在还不知这廉王府搞这许多花样,究竟为何,总不会真是为了听我们坐而论道吧。”
  顾文古奇怪的看着我,动了动嘴,想说什么,又没有说。
  “苏贤弟为何来此?”他最后问。
  “苏鹊乃是因接了府上四公子的帖子,说是有中秋灯谜会……”
  我不由得看了一眼那该死的骗子,他还在那边众人间嘀嘀咕咕。
  顾文古的神情变得更为古怪。
  “顾兄是因何来此?”我问。
  “……文古出身江南同文书院,此番前来,是受书院推荐的。” 顾文古说得有些犹豫。
  我大惊,同文书院,岂不是四年前,暄兆文祸……
  大概是看见我惊疑的样子,顾文古主动解释道:“天恩浩荡,免撤同文书院,但同文学子这些年,也确实受到打压。好在我早于暄兆文祸前就从书院出师,有道是前罪不追,因此出身还算清白。”
  我点点头。只因暄兆文祸三位大人皆出身同文书院,文祸之后,凡同文学子一律三试不取,天下皆知。
  “元凛仰慕顾公子高才,有几个问题,还望能与顾公子相谈。”
  世子从前面独自过来,望着顾文古说道。
  顾文古连忙起身,匆匆看我一眼。
  “顾兄请。”我说。
  他微微点头,便随世子去了。
  剩下我独坐厅上,看前面四公子和廉王洛南王兀自笑谈,觉得真正莫名其妙。
  好在我也没被晾多久,四公子就过来了。
  “走吧。”
  他笑笑,说的跟没事人一样。
  “去哪?”我实在没有好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