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一等!”
杨纪拧强压着心中的震动。拧了拧眉心道:
“你们刚刚提到德行殿是什么地方?这和我有什么关系?而且鉴品官又是什么?”
四人带来的消息太震撼,杨纪感觉自己必须先理清其中的络脉。
“德行殿独立于地方的治权和军伍,是朝廷设立的考验历届中榜学子品德操守的地方。里面设有鉴品官,负责整个考查的过程。”
王弦犹豫了一下,继续道:
“朝廷重视武功,但也重视文德。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一些品行不端,大奸大恶的武者混入朝廷之中,败坏朝廷的名声。”
“德行殿完全不受地方节制。拥有独立的考察权。不管是地方的城主还是将军,都无法干涉到德行殿的运行。”
卢有象在一旁补充道。
“只不过,能考中武童生、武秀才的能有几个大奸大恶的?所以德行殿设立之后,有近于无,七八年估计也难得办一宗案子。所以大家几乎都淡忘了他。只有极少数的情况,才会出现被德行殿剥夺功名的情况!”
四人你一言我一句,把德行殿的资料大致告诉了杨纪。随后一脸忧虑的看着杨纪。
这个消息太突然,就连四人得到消息的时候都是极大的震撼。更别说杨纪了。
“十年磨一剑”,平川城的学子为了能够在三年一届的武科举中高中,不知付出了多少艰难。
要想从成千上万的学子之中脱颖而出绝对易事。四人几乎是看着杨纪是一路实打实。冒着很大的风险,才达到现在这个位置。
突然一夕之间要被剥夺资格,四人担心杨纪可能会受不了这个打击。
“杨纪,这件事非同小可,你必顺尽快的行动起来。否则的话,一旦让他们贴出榜文。就来不及了。武童生资格一旦被取消,你就无法加入宗派深造。”
“不止如此。凡是被德行殿废除的人,朝廷都有备案。从此以后,你永远无法参加任何级别的武科举!也不会有任何的宗派敢招收你!”
…………
四人沉声道。
在一个武道显圣的世界,如果同时被朝廷和宗派拒绝,那就等于是毁灭性的一击。不论杨纪有怎么样惊人的天赋,一旦被打上这样的烙印,就永远出头之日。
这种时候,哪怕是沈铜都紧紧的闭住了嘴巴,一言不发。
“咝!”
杨纪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冥冥之中,杨玄览离去前的话隆隆如雷,再次在耳边响起:“杨纪,这是你自己选择的。希望你不要后悔!”
“杨玄览!”
杨纪狠狠的攥紧了拳头,额头上隐隐一抹青筋。
四人带来的消息就像一颗炸弹,投入了杨纪的心湖,引发一片惊涛骇浪。不过,杨纪心中清楚,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冷静。
良久,杨纪睁开眼来。
“王弦,你对朝廷最了解。如果被德行殿弹劾,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影响德行殿,让他们改变注意?”
杨纪道。
“事无绝对,现在的情况。这位新科武举人是利用了自己特殊的身份,影响了德行殿的判断。大汉皇朝的规矩,如果弹劾的意见是来自于朝廷内部的高官,弹劾就有很大的成立。这就像是一名朝廷将军可以轻易弹劾一名武卒一样。”
“唯今之计,你必须要在平川城里找到足够份量的人证明自己,使得德行殿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否则的话。这件事情就成定局。我们已经派人去请吕凌了,其他的还要靠你自己去解决。”
王弦沉声道。
杨玄览是朝廷的“武举人”。地位几乎是镇远将军秦炎平起平坐。这种级别的人物进入德行殿指证一名武童生德行有亏,对杨纪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杨纪闭着双眼,电光石火间脑海中转过无数的念头。时间紧迫,杨纪从空气中闻到了浓浓的危机感。
杨玄览这次有备而来,绝对不会给他太多反击的机会。杨纪必须倾尽全力。抵挡这次恶毒的攻击。
“王弦,我即刻就去拜几位都尉大人。不过有件事情,还需要麻烦到你们。”
杨纪心念电转,很快就有了注意,附耳细说了一遍。
“好,你放心。这件事情包在我们身上。”
王弦道。
从住处离开,杨纪首先找了校尉“李义”。当日武殿喋血,杨纪冒着风险救下李义。赢得了平川城军伍的好感。
这件事情,李义也是最可能帮助他的人。
果然,李义一听说事情的严重性,二话不说的和杨纪一起去觐见“丁都尉”。
“这么说,这位武举人杨玄览其实就是你同族的堂兄。这次进入德行殿,就是假公济私特别为了对付你的?”
大殿里,听完杨纪的话,“丁都尉”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这些事情。他还是第一次听杨纪提及。宗族之中确实有些“苟且”,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只是丁都尉没有想到,这两个人一个会是朝廷的新科“武举人”。一个则朝廷的“武童生”魁首。
这种事情太不寻常,平常也太难以遇到。
“大人,学生品性如何,大人明察秋毫一辨可知。我真要是大奸大恶之辈,武殿之中又岂会和绿林中人为敌,差点死在那里。”
杨纪诚声道。
“大人。学生和杨纪相处也有一段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学生也可以作证。杨纪绝非那种大奸大恶之人。”
一旁的卢有象也道。
“这件事情我倒不是不相信你们。甚至我也可以向德行殿为你说几句话。只是德行殿历来独立于军权与治权之外,不受我们的影响和管辖。而且武举人的信誉在朝廷极高,我的话,只怕是影响有限。”
丁都尉沉声道。
杨玄览虽然还只是一个“武举人”,没有实际的官爵封赐。便毕竟地位是相当于将军的级别,单单是这一点,就比“丁都尉”要高级。
“只要大人能够为学生作证那也就足够了。其他的,学生再另外想办法。”
杨纪道。
“那好吧。”
丁都尉取出纸笔,在白纸上龙飞凤舞的写下几行苍劲的大字,加盖了自己的印信,随后交到了杨纪手里。
“杨纪,你和吕凌熟识。其实这件事情,你可以让吕凌请动平川城主为你作证。以他的身份地位,在德行殿的影响,其实完全可以和一名武举人抵消扯平。虽然还不足以完全改变德行殿的决定,但至少可以让他们重新审视这件事情。”
丁都尉道。
“多谢大人指点。”
杨纪诚声道。
从都尉府出来,王弦等人迎面走来。
“德行殿还在印制榜文,我正在想办法影响他的印制。我已经通知道吕凌去德行殿了,时间紧迫,我们赶紧行动。”
王弦道。
杨纪点了点头,急匆匆的往德行殿而去。
德行殿的位置非常的偏僻,位于城池东面的边缘,几乎靠近城墙上。这座大殿远离权利中心,几乎和整个平川城的军权和治权系统显得格格不入。
杨纪刚到德行殿附近,就看到一条鹅黄的身影风急火燎的赶了过来。
ps:
不好意思,发晚了。继续努力码。
第一百四十七章 德行殿的弹劾【下】
“杨纪,事情我已经听说了。你放心,我一定帮你。——那个混蛋太卑鄙了,居然做出这种事情。”
吕凌拧成两条好看的眉头,咬牙切齿,人还没走近,立即远远骂道,一脸怒火中烧的神情。
昨天在都尉府她就憋了一肚子气。杨玄览对杨纪下手,她也是全程知道的。只不过相隔一天,杨玄览就利用德行殿对杨纪以难,再次挑起了吕凌心中的怒火。
“吕凌,这件事情麻烦你了。”
杨纪一脸歉然道。
“不要说这种话。那种小子就算没有你的事情,我也饶不了他!”
吕凌满脸怒火,一拉杨纪,立即往德行殿走去:
“走,我带你去见那些鉴品官!”
一行人踏上台阶,立即往德行殿里面走去。
就在杨纪等人进入德行殿的时候,一条人影也风风火火也赶到了城主府的附近,大步跃上台阶,在一条欣长挺拔的年轻身影面前停了下来。
“大公子,你所料不差。那个吕凌真的去德行殿帮杨纪了。”
杨虎低着头恭声道。
杨玄览站在台阶上,大红袍服烈烈舞动,听到杨虎的话,脸上现出了若指掌的神情。
“即然如此,那我们也该行动了。”
杨玄览手中把玩着一枚绿玉扳拇,眼中闪过一丝诡秘的神情,然后转身走入了城主府中……
……
德行殿中,文案罗列,五六名青白两色袍服官员正在誊写着什么。
“青”、“白”。代表的真是“清白”二字,也是德行殿的职责和追求。和其他的官署相比。这里人手明显不足。
当吕凌等人打开大门,走进来的时候,几人明显一怔,立即就有一名鉴品官大步走了上来。
“你们干什么?谁叫你们闯进来的?快给我滚出去!”
中年鉴品官显得怒不可竭。
德行殿非常特殊,由于独立于治权和军权之外。平常除了一些朝廷官员和涉事的“学子”外,其他严禁非相当的人进入。
王弦、卢有象等人明显一看就不是有功名有身的人。
“哼!你们这些庸官是不是要剥夺杨纪的武童生资格?”
吕凌正在火头上,说起话来怒气冲冲,没有好脸色。
“嗯?”
中年鉴品官眉头一跳,立即意识到了什么,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厉声道:
“你们谁是杨纪?”
“学生正是。”
杨纪立即上前一步。
“哼,来得正好。”
中年鉴品官手掌一挥。一张墨迹未干的榜单立即扔向杨纪:
“我们刚刚收到你们家族中武举人杨玄览的投诉。说你以下犯上,殴打宗长,而且人品败坏。按照朝廷的规矩,现在正式取消你的武童生资格。”
杨纪接过看了一眼,榜文上加盖了德行殿的大章,所说内容和王弦提到的一模一样。若不是他得到消息,及时赶到,只怕已经张榜全城了。
“德行殿剥夺我的资格。就因为一句话?”
杨纪强压着自己的怒气道。
“武举人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他们说出的每一句话字字千金,极有信誉。如果不是品性正直。又如何能中举?不待“举人试”就已经被朝廷罢黜了!而且,这位武举人还和你是同族。由他来指证你,你还有何话可说?”
中年鉴品官说的毫不客气:
“朝廷虽然重视武功,但同样重视文德。一个歪魔邪道是不可能获得朝廷封赏的。”
“这位大人,杨纪曾经在武殿救下许多人,还帮助朝廷击退了绿林中人。立下大功。这样难道都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卢有象在一旁说道。
“那只是他的‘武功’,说明不了什么。”
中年鉴品官铁面无私。
“那一城的都尉呢?”
杨纪从众人中越步而出,突然插口道。
大殿之中,突然静了下来。其他几名鉴品官本来还在抄写榜文,听到这句话,齐齐看了过来。
“你有都尉为你作证?”
中年鉴品官眉头深皱,这个可不在他的预料之中。
杨纪也没有多说,将丁都尉的亲笔信递了过去。
“大人仅凭一面之辞,就认定在下是歪魔邪道,难道歪魔邪道还能获得朝廷都尉的信任吗?武举人代表朝廷的脸面,难道都尉就不代表朝廷的脸面吗?”
杨纪沉声道。
信件上有都尉的印信,自然是假不了。看完这封简单的证明信,中年鉴品官呼吸紊乱,眼中也阴晴不定。
在德行殿的历中外,不乏许多伪装得正气凛然的“大奸大恶之徒”,直到最后恶行曝露才被拆穿。
所以德行殿向来都不怎么“以貌取人”,哪怕你说的天花乱坠,自己如何的正直,德行殿也听不进去。
总之,好的并不一定会听,但坏的一定听进去。所谓“空穴不来风”,来风必定有其缘由。更何况指证杨纪的还是朝廷一位地位显赫的“武举人”!
一位朝廷的“武举人”指证一名“武童生”,这样的事情在德行殿的历史上都不是很多。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但是现在,丁都尉的这封信产生了效果,影响到了他最初始的判断。
“没有用的!这封信只能做为参考。德行殿的规矩,除非你找到一位和杨举人相同地位的人证明你的清白,否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