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风雨情-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妃宫内室,侍卫把洪承畴扶进内宫,按坐在一张软椅上。皇太极示意,众侍卫退下。洪承畴举目四望,惊讶地发现四壁皆是汉人书籍,一排排密布。此外,文房四宝和琴棋书画,也一应俱全。他不禁探身细看,表情十分惊讶皇太极微笑:“哦,这些书嘛,并不是为你准备的,原先就这样。”洪承畴不由敬佩地说:“陛下读过这么多汉书。”皇太极摆摆手:“朕不行!朕连汉字都写不顺畅。这永福宫是庄妃的寝宫,她听说洪先生来京了,非要把自个的宫寝让你住不可。朕也就由她了。”“那这些书”洪承畴有些不解。皇太极道:“都是庄妃平时读的。”洪承畴大惊,再看四壁书籍,手指向一处――手有些发颤,叹道:“陛下,这些汉书经典,即使是在关内,即使是书香门弟的女子,也很少人读得懂”
皇太极惊讶:“真的?怪不得庄妃总跟朕吹牛,朕还不信!”洪承畴道:“确实如此。”皇太极做大悟状:“难怪非要让你住她的宫呐!朕知道了,范仁宽不在了,她想再绑一个先生来呀!这么着吧,洪先生呀,你闷着也是闷着,不妨读读书。庄妃肯定有好些糊涂地方,也烦您指点指点。”这时候,庄妃一身宫廷素服,笑盈盈步上,折腰:“学生拜见洪先生!”皇太极笑道:“这就是庄妃,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洪承畴欲起身:“贵妃娘娘”庄妃急忙上前按住:“洪先生有伤,别起来!”洪承畴只得在椅上颔首:“在下失敬了。”庄妃已经奔忙起来了。她从书案上端来茶具,又不停地翻出大大小小各色茶叶盒儿,兴致勃勃地:“洪先生在家时喝什么茶,西湖龙井还是黄山毛尖?嘿,这还有福建铁观音哪!要不我给您沏功夫茶?!”洪承畴直眼看着,目瞪口呆,半响才回过神来:“谢娘娘!娘娘还是请陛下旨意吧。”
庄妃且嗔且笑地:“皇上不行!他只会把茶叶搁奶里煮,那叫什么?糟塌事儿。您来了,总算有个会品茶的人了”皇太极笑道:“爱妃说得是,说的是,洪先生,朕还有事,你们喝茶聊天吧。”
皇太极表情满意地离去。
皇太极步出永福宫,只见多尔衮与豪格立于阶前等候已久,面色沉闷,显然都憋了一肚子气。皇太极先笑,再把脸一板:“朕知道你们想说什么。‘一个败军之将,倒享受起亲王的待遇了’,是不是?”豪格上前一步揖道:“是!皇阿玛何必对他费那么多心思。没他,大清照样能破关南下,入主中原。”
皇太极斥道:“你忘了范仁宽的告诫吗?他生前说过,大明再弱,也有疆域万里,人丁二万万。大清再强盛;立国不过十几年,人丁不过几百万。你想想,入关之后,如果二万万汉人都来反抗我们,我们就等于进入了茫茫黑夜,随时会有灭顶之灾。”豪格依旧不服气地说:“就算如此,儿臣也不信一个洪承畴能管什么用。”
皇太极道:“洪承畴如能归顺,那就是一盏灯,一盏灯就能照亮整片黑夜!朕可以用他引路,避开各种各样的危险――不瞒你们说,有些危险,朕今天根本就想不到,非得大难临头才知道!洪承畴这个人哪,本事比范仁宽大多了。朕,情愿不计一切代价,也要收伏他!”
豪格虽不情愿,口里也只得说:“儿臣明白了。”多尔衮沉呤着,上前奏道:“皇上,有件事儿臣弟可能多虑了。”“你说吧。”多尔衮犹豫着:“臣不敢说。”皇太极奇怪地看他,口中“咦?”了一声,接着强调地:“朕让你说!”多尔衮红着脸,颤声说:“洪承畴孤身一人,庄妃也是孤身一人。洪承畴满肚子墨水,庄妃可是色艺双绝。皇上让这一男一女住一座宫里”多尔衮不敢再言。
皇太极惊讶地盯着多尔衮,突然愤怒:“行啊你,能想到这些事上去!朕告诉你,两人都没那个心,更没那个胆!”多尔衮羞道:“是,是”皇太极斥道:“再说,汉人的伦理道德比咱们满族讲究多了,越是读书识字的人,在这种事上胆子越小!不像咱们有些满人,一碗酒下肚,连自家嫂子都敢扑!因此,汉人才老把咱满人叫做蛮夷!”多尔衮面红耳赤,羞窘不堪地:“是,是!臣弟糊涂”
皇太极仍不甘心,转而盯着豪格,沉声问:“你知道什么叫蛮夷吗?”豪格吱吱唔唔:“就是骂咱们满人凶呗。”皇太极一叹:“不光是骂,更多的是蔑视!在汉人眼里,咱们茹毛饮血,一半是人一半是兽!”豪格咬牙切齿道:“蛮夷两字原来有这么恶毒?儿臣非割了他们舌头!”皇太极冷笑:“干嘛割人家舌头啊。不要多久,他们自个会明白自个的愚蠢!”

第二十六章 皇太极“无疾而终”(二)

一阵马蹄声响起。皇太极抬头看,一骠骑将军飞至。那骠骑将军跳下马,急步至皇太极面前叩拜:“皇上,关内传来消息。李自成领着五十多万义军,连占数省,现在,已经杀入河南境内了。”皇太极一怔:“哦?这些中原流寇,竟然发展得这么快!”骠骑将军秉报:“是。据报,他们已不是以前的草寇了,李自成已经组建马步三军,下一步,可能要攻打省城洛阳。”
皇太极沉思片刻,道:“告诉关内的人,从现在起,更要密切打探李自成的进军消息。每隔十天,就得向朕秉报一次。”骠骑应声而去。
皇太极思索着走了几步,突然一阵头痛袭来,他双手抱头,摇晃了几下,差点摔倒。多尔衮与豪格扑上前扶住皇太极,惊叫:“皇上皇阿玛”皇太极脸色惨白,冷汗如雨,浑身战抖。过了一会,皇太极松了口气。低声说:“好了没事了。刚才不知怎的,脑内猛疼了一阵,像抽空了似的。”
多尔衮关切地:“皇上,臣弟叫太医来看看。”皇太极扭了扭头颅,感觉自己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微笑道:“不用,朕确实没事了。刚才,也许是听到李自成的进军消息,朕急了一下。奇書∧網”豪格有点不解:“皇阿玛跟李自成急什么呢?”
皇太极沉声道:“朕担心,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李自成会和咱大清争天下!”
洛阳城,雄伟的城关陷入激烈交战,炮声鼓声喊杀声惊天动地。义军将士勇猛地冲向城关,城楼上射下阵阵飞箭
许多云梯搭靠在城墙上,一个个义军将士口中叼着战刀,不顾死活地往上攀登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陷古都洛阳。同年,张献忠破重镇襄阳。
武昌,城内街道挤满义军的骑兵,每一排都是四匹战马并进。道两旁,无数百姓呐喊欢呼骑兵最前方,飘扬着巨大的“闯”字旗。旗下,李自成高居坐骑,身披战甲,威风凛凛,不时朝百姓们微笑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克武昌。随之率军六十万,向长安挺进。
长安城,城关上,无数面大纛迎风飘扬,每面大纛都绣着一个巨大的“顺”字。城下,义军排列成威严的阅兵阵容,接受李自成检阅。
鼓乐声中,李自成身着帝王规格的金盔银甲,骑骏马,缓缓从义军阵容前驰过。黄玉、刘宗敏等文臣武将自豪地伴随着他。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陷长安。建都西京,国号大顺,改元永昌。随后亲率八十万大顺军北上,直逼北京城
猛烈的马蹄声,大地似在震动。片刻之后,才看见山坡后升起三十匹黑衣黑甲的关宁铁骑,他们像一片钢铁乌云,席卷而来。骑手个个是壮汉,几乎每人的脸上、脖子上都带有深深的刀痕!
吴三桂在关宁铁骑当中率先骑行,他与众骑一样,也是黑衣黑甲,但坐骑是一匹骠悍的白马。关宁铁骑远去,留下一片被踏烂的草地。
紫禁城。城楼上,一阵沉闷的鼓乐响起城门下,正在进出的官吏、百姓等人立刻肃然,纷纷伫立,昂首朝城楼上看。鼓乐声止,出现身着内臣素服的王小巧,他气势不凡地展开了手中的诏书,沉声喝道:“今日辰时初刻,皇上第三次发布《罪已诏》。以此向天谢罪,安抚民心。现周知天下臣民人等”
城门下,所有的官吏和百姓们纷纷跪地,不敢举首,沉默静听。王小巧沉声宣道:“诏曰,年来,闯贼荼毒河山,祸乱百姓。蛮夷屡屡入关侵扰,越演越甚。各省灾情并起,致使无数饥民背井离乡”
城门下,官吏和百姓们低声窃语。城楼上,王小巧昂声宣读着:“朕每念及此,俱是肝胆欲碎,痛不可当”王小巧忽然听到什么声音,不禁举目望向天边。
天边,关宁铁骑正像一片钢铁乌云,蹄声如雷,朝紫禁城飞驰而来
城楼上,王小巧两眼惊骇地盯着越来越近的铁骑,但口中却一字不错地继续念着:“国势衰败,贼势猖獗,皆是朕之过!朕,德不足于邀天眷,恩不足以安民心”
吴三桂领着关宁铁骑雷霆电驰般飞至,官吏百姓惊觉,他们惊呼着,张皇失措,纷纷避让。两个避让不及的官员,竟然吓得原地趴下,紧紧抱着自个的头,簌簌发抖。一匹战马从这两个官吏头上腾空跃过!再一匹战马腾空跃过!第三匹战马腾空跃过!
轰隆隆马蹄声震耳欲聋。所有的关宁铁骑都冲进紫禁城门,他们对森严的城卫视若无睹。而那些城门守卫惊惧不已,谁也不敢阻拦。他们眼睁睁看着铁骑们驰入皇城。这时,那两个官吏才心惊肉跳地抬起头来,惊讶地发现自己全身上下竟然毫发无伤!
城楼上,王小巧看见下头听众们乱了,突然发出爆炸一般怒喝:“朕,每日三醒吾身”这声音令城楼下的官吏和百姓一惊,于是他们再度恢复恭顺姿态,跪地静默听旨。
城楼上,王小巧也恢复了庄严的音容:“朕不敢自我宽容,今日起,布衣素食,戴罪理政,于宫中默告上苍,誓必剿灭南贼北寇,扫除内忧外患,以赎罪责。钦此!”
平台上,崇祯独坐,说话间竟然是垂泪泣声。身着战甲的吴三桂则跪在崇祯面前。崇祯道:“吴三桂呀,大明王朝,已经到了开国二百年来最危险的关头!朕思来想去,只能连夜召你来平台赐见。”吴三桂恭敬地道:“末将身在宁远,心系皇宫。无论皇上有何旨意,末将都万死不辞!”“朕的《罪已诏》,你听到了么?”吴三桂道:“末将进城时听到了。”

第二十六章 皇太极“无疾而终”(三)

崇祯痛声道:“那是朕亲手拟的。朕在写那道诏书时,心在流血呀!你知道吗?前天,皇太极竟然给朕发来一道‘诏书’,命令朕,率满朝大臣及京城军民归降大清”崇祯愤怒地抓起身边矮几上一帧文书,掷在吴三桂面前:“你看看!”吴三桂拾起那道‘诏书’,一目十行看过去,颤声道:“可恨!可恨”崇祯吼道:“可恨么?还有更可恨的呢!昨天,那个李自成竟以‘大顺皇帝’的名义,也给朕发来一道‘诏书’,命令朕,率满朝大臣及京城军民归降大顺!”吴三桂惊怒万分:“什么?”
崇祯抓起矮几上另一文书,掷到吴三桂面前。痛苦摇头:“李自成说,朕如果降了,他赏朕一口饭吃,一座房子住,还格外恩准朕保留一后一妃”吴三桂抓起那帧文书,一目十行,怒火冲天,竟然疯狂地将那文书撕碎,嘶声喊着:“狂贼!狂贼!末将誓把他碎尸万段”
崇祯垂泪道:“现在你知道了吧,朕在贼寇们眼里,成了什么人!?堂堂的大明江山,冒出个‘大清国’不说,又冒出个更狂妄的‘大顺国’!在他们眼里,大明王朝简直就是粪土!”吴三桂气喘吁吁地奏道:“皇上,有我吴三桂在,有关宁铁骑在,清兵休想入关!闯贼休想进城!”
崇祯拭泪道:“朕叫你来,就是告诉你。大明安危要靠你了。朕把山海关以外全部防线都交给你!你万万不可辜负朕崇祯痛哭失声。”吴三桂跳起身,朝平台外一指,大喊:“皇上请看,关宁铁骑,天下无敌!”
崇祯起身,步至平台边一看,不知何时起,三面都跪满黑衣黑甲的关宁铁骑。这些壮汉个个按刀挺胸,昂首怒目。烈日照在他们厚厚的战甲上,使他们大汗如雨,却个个巍然不动。这就是吴三桂带进京的骑士!吴三桂沉声:“秉皇上,关宁铁骑共有甲士三万。三十位标统,随末将共同见驾!”众黑衣骑士声势震天地吼道:“拜见皇上!”
这一刻,崇祯的脸上才有了晴天的颜色,他高兴地连声道:“好,好呵!”吴三桂冷冷地道:“秉皇上,任何八旗军,都不是关宁铁骑的对手。锦州一战,末将只率六营铁骑,就击溃了正红旗两万精兵!”崇祯激动地大叫:“好,好哇!如果朝廷将士个个都像关宁铁骑,那早就天下大定了”
崇祯高兴地走下平台,走入关宁铁骑队伍中去。巡视着那些标统。标统们一个个挺立不动,显露出脸上、颈上道道战伤。崇祯着着看着,不禁伸手抚摸他们铁甲,感动地说:“朕真想重赏你们哪,真想!可朕现在没银子了但朕会给你们一人一道铁券丹书,上面记载圣旨,退敌之后,你们就是朕的恩人!不但朕要报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