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全力支持他,无非就是要他把这两个国家打残然后好方便他们侵略,作为棋他自然有棋的觉悟,该自己干的活儿是一定要干的。
  为了索菲亚的大会战,他已经在普罗夫迪夫集结了整整四十万大军,无数的物资源源不断从伊斯坦布尔用火车送过去,而他的敌人也紧急拼凑起十万大军,准备在这座城市和他决一死战,考虑到两个国家总人口也就八百多万,这个数字已经可以说非常恐怖了。
  当然数字并不代表战斗力,这十万人里面,只有不到三十万是有战斗力的,剩下的全是在最近一个月内匆忙拉来的壮丁,别说军事训练了,很多人连枪都没有,十万大军里面顶多有四十万支枪,剩下的五花八门什么武器都有。虽然尼古拉在幕后支持他们,但也不可能无偿地支持,送他们几万支枪倒是可以考虑,几十万支那就开玩笑了,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的军火运输现在已经不是那么容易。
  奥斯曼海军已经彻底封锁了保加利亚沿海,因为有德撑腰这些家伙连俄国商船也检查,有军火就直接亢,以前还可以通过罗马尼亚给保加利亚送过去,可随着战局变化,很明显这场战争保加利亚已经输定了,现在争的只不过是输多输少而已。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尼亚人自然不会再淌这趟浑水,万一惹火了哈米德二世接着来揍他们就不划算了,而且外面还有德奥威胁他们,所以罗马尼亚禁止了俄欲火从他们国内通过。这样实际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的对外通道已经彻底断绝,所以哈米德二世才有恃无恐,他很清楚自己的对手打不了几天就弹药耗尽了。(未完待续)


 第四零四章 牺牲品

  正当七国外交官在罗马,为了向交战双方提出一个什么样的谈判条件,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的时候,规模空前的索菲亚大战也拉开了序幕,四十万奥斯曼军兵分三路,首先向着索菲亚外围的萨莫科夫,伊赫蒂曼,杜普尼察三个战略要点发起了猛攻,这座城市四面环山,这几个地方是通过山区的缺口。
  背后就是首都的保加利亚人这时候倒也爆发出了极大的勇气,凭借着这一带多山的地形,死死阻挡着侵略者前进的脚步,就连那些前来助战的塞尔维亚人,在明白这一战对自己国家的意义后,在战场上也拼了命,因为他们的顽强阻击,奥斯曼军的进攻开局并不是很顺利,毕竟他们这段时间打得太顺了,严重缺乏攻坚的经验,第一天就伤亡超过五千。
  不过这对哈米德二世来说,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再顽强,等他们弹药耗尽难道用刺刀来对抗自己部下的速射步枪,冲锋枪,乃至机枪大炮吗?十万大军的消耗可是一个恐怖数字,尤其是对那些新兵来说,一天打上百发弹都是有可能的,就他们这些军队连机枪冲锋枪每天得几千万发的弹消耗量,这只是说弹,还不算炮弹手榴弹,现在塞保两军所有的外来供应都被掐断,就算他们国内还有点军工产业,想供应这样的大战也纯属天方夜谭。
  但奥斯曼军队却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从德国和奥匈帝国,再加上瑞典运来的军火源源不断在伊斯坦布尔登岸,还有国,虽然英国人以立为名义在苏伊士运河上,拦截了所有运送军火的国商船,但人家大不了不走就是了,直接在亚喀巴卸货。然后用卡车运到雅法港在那里装上奥斯曼帝国自己的商船运到伊斯坦布尔。
  这场战役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从后勤供应上就已经决定了谁是胜利者,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另外也多少抱有点天真幻想,比如说要求他们的盟友希腊出动海军封锁奥斯曼的海运之类的,可惜的是他们这个聪明的盟友再次拒绝了他们。当然也不是真得拒绝,只是答应了没办而已,因为就在这时候,瑞典杨氏船厂给哈米德二世建造的两艘完美战列舰完工了,虽然作为立国。这样招摇的军火没法现在就给,但却直接开到了同样立的奥匈帝国港口的里雅斯特。
  另外一批负责接收的奥斯曼水兵也到了这里,很显然如果需要的时候,会出现这些水兵盗取战舰然后离开的传奇故事。
  如果说以前希腊人可能会存在一定侥幸心理,但在这两艘战列舰到达后,他们已经彻底不存在任何幻想了,那支柴油机舰队别说出去攻击奥斯曼人了,甚至连军港都不敢出,如果他们敢出去挑衅。奥斯曼海军肯定很乐意把这个隐患彻底掐死。
  好在这时候深陷绝境的斐迪南一世还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的,就在奥斯曼军以铺天盖地的炮火夷平伊赫蒂曼,打开通往索菲亚的通道时,在罗马的七大列强在英法俄三国强硬表态。如果再研究不出结果,他们就单独组团调停地威胁下,终于研究出了公平公正的谈判条件。
  奥斯曼帝国和巴尔干同盟四国维持战前边境,另外四国向奥斯曼帝国支付三千万英镑战争赔偿。
  研究出结果以后。七国调停团正式将这份谈判建议分别交给了正在交战的五个国家,巴尔干同盟四国自然是没有丝毫迟疑地接受停火和谈的要求,不过当这份建议交到奥斯曼人手里的时候。他们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因为夙夜忧心,操劳过度,尊敬的哈米德二世陛下不幸病了,目前卧床不起,已经无法主持工作,像停战和谈这样重大的事情,他的那些大臣们自然是无法决定的,所以需要等一等,现在杨氏医疗心的专家正在为陛下进行会诊,估计多则一个月,少则半个月就一定可以勉强能够处理政务了。
  这个消息传到索菲亚的时候,斐迪南一世都差一点快哭了,尼玛,这是非要玩死我呀!
  可他再着急也没用,人家堂堂一个皇帝,都病成那个样了,就算七大列强也没有理由去把他从病床上拖起来,然后强迫他同意开始和谈,大家都是明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野蛮的行为,哪怕就是都明白他在装病也是要当他真病来对待的。一时间各国君主纷纷派出什么皇王储之类跑去探望,据说传回的消息是这位皇帝陛下正浑身插满管一幅不久人世的状态,让人不禁怀疑他这半个月的康复期到底够不够。
  不过哈米德二世这一病,也释放出了一个消息,他就准备打下索菲亚为止,不准备继续向前进攻塞尔维亚了,至少在目前还不准备,实际上这一点可以理解,虽然他不介意帮助约瑟夫皇帝把塞尔维亚打瘸一条腿,然后好方便奥匈帝国南下侵略塞尔维亚,但如果要是帮他把四肢都砍掉,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就算不上什么好事了。
  他可以把塞尔维亚打残,但彻底打废,让他们面对奥匈帝国侵略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就不符合他的利益了,毕竟他也需要间有个人把他和约瑟夫皇帝隔开,这些年在侵蚀奥斯曼帝国的道路上,奥匈帝国走得并不比俄国或者英国慢多少。
  所以说一个拥有一定反抗能力的塞尔维亚,对他是很有好处的,至于保加利亚就不一样了,这个国家必须彻底打垮,他们的地理位置对奥斯曼帝国来说太危险了,说句夸张点的,一个冲锋就能打到伊斯坦布尔城下,这样的国家必须彻底打垮,打得永远不能翻身才行。
  他释放出的这个消息,让英法俄松了口气,虽然保加利亚被彻底打垮对他们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好消息,但至少还给他们保留了塞尔维亚,有这个国家在,奥匈帝国同样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对付,而且只要塞尔维亚国内没有受到战火波及,以后想重新发展并不困难,经此一战之后,他们也不可能再有开疆拓土的勇气了,可以说英法俄的部分目标依然达到。
  对奥匈帝国来说,这样的结果虽然不算完美,但也是可以接受的,塞尔维亚人已经为这场战争付出了超过二十万人的伤亡,就算没有被打垮,也算是断了一条腿。
  当各方势力都默许了哈米德二世的目标后,保加利亚就成了注定的牺牲品,可惜这时候斐迪南一世还不知道呢,他的首相天天往英法俄三国使馆跑,希望他们能够拉自己一把,只要哈米德二世肯停战,哪怕多掏点赔偿也行。
  可惜他的努力是注定没有结果的。
  就连和他并肩作战的塞尔维亚人都看明白了形势,在哈米德二世有可能半个月后康复的消息传到塞尔维亚后,正在索菲亚外围的十几万塞尔维亚军,明显心不在焉起来。
  奥斯曼军依然如同压路机般向前缓慢推进,随着战斗的进行,塞保联军的弹药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等奥斯曼军打出山区,进入索菲亚外围的平原后,就算保加利亚军主力,也不得不在没有弹的情况下,用刺刀来迎战侵略者了,至于像炮弹和手榴弹这种高档货就更稀罕了,甚至连机枪都开始因为没有弹被砸毁在阵地上。
  无可奈何的斐迪南一世顾不上脸面了,一面准备逃出索菲亚跑到塞尔维亚避难,一面向哈米德二世主动提出求和,不过可惜的是他的求和也没有得到回应,明白自己大势已去的国王陛下,在奥斯曼军的炮弹落在自己首都的晚上,悄悄登上了一列早就准备好的火车,带着王室主要成员和部分大臣逃往贝尔格莱德。
  就在他走后,还不知道国王已经弃他们而去的保加利亚军民,又继续在索菲亚城抵抗了三天,这座城市才最终陷落,攻陷索菲亚的奥斯曼军,因为在巷战死伤了将近一万人,为了发泄愤怒,就像他们当年那些打到维也纳城下的祖先一样,把这座城市洗劫一空,然后付之一炬。
  随着索菲亚的冲天大火燃起,此前已经据说奄奄一息的奥斯曼皇帝哈米德二世,在杨氏医疗心的专家全力救治后,居然奇迹般地康复了,而且很快就开始处理政务,他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同意七国调停团关于停战举行和谈的建议,而且据说皇帝陛下因为自己的生病,而耽误了巴尔干半岛的和平进程自责不已,甚至还严厉训斥了他的那些大臣。
  至于对索菲亚城,因为炮弹爆炸不幸引起的火灾,表示非常遗憾,并且督促占领这座城市的奥斯曼军队,一定要迅速控制住火情做好灾民的救治工作。(未完待续)


 第四零五章 分化

  随着哈米德二世的康复,巴尔干的战火逐渐平息,此时巴尔干同盟四国的军队,已经完全被逐出了他们开战后占领的所有土地,而且保加利亚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亡国,除了北部还有部分领土因为奥斯曼军顾不上,所以还依旧悬挂保加利亚的国旗以外,其他超过一多半的领土上飘扬的已经是,曾经凌驾在他们头顶几个世纪的新月旗。
  追击的奥斯曼军,在象征性进入塞尔维亚境内后,便停止了继续前进,和塞尔维亚人转入对峙状态,实际上他们这时候就是打到贝尔格莱德也没什么太大压力,塞军主力只剩下十几万,虽然正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动员,把能打仗的全调动起来保卫家园,但也仅仅是聊以自we罢了,这个国家目前已经完全被封锁,失去了外来供应,新征调的军队别说武器了,甚至连军服都配不上,绝大多数回到了冷兵器状态,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这时候扫荡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的奥斯曼军,也已经开始北上,也就是说塞尔维亚人现在需要应对两个方向上,超过五十万奥斯曼军的进攻,亚历山大和他的老寡妇王后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祈祷上帝保佑和谈能够顺利结束。
  至于其他方向上的战事也已经完全停下,奥斯曼军在南线止步于希腊边境,双方在边境线上保持对峙状态,斯库台的守军同样在黑山边境上保持对峙,双方都在等待罗马的和谈结果。
  不过和谈进行的并不顺利,哈米德二世要的实在太多了,维持战前边境这个他倒是很爽快地同意了,可就这个战争赔款难免狮大开口了,他原本是要五千万英镑的,但现在已经变了。他要四国赔他一亿英镑,用奥斯曼谈判代表的话说,他们后期的大反攻耗资巨大,这部分军费巴尔干四国必须得赔偿。
  这个数字差点把巴尔干四国的谈判代表吓死,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掏不出一亿英镑来,别说这时候了,就是战前也掏不出来,要是战前他们有这么多钱,还不至于落到现在这种地步。实际上他们现在已经彻底破产,保加利亚连王宫都被洗劫一空。无论给奥斯曼帝国赔多少,都只能向外国财团借款,三两千万咬咬牙也就认了,大家以后工作努力点估计十年也能换上。可要是一亿英镑,估计他们得还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谁都知道这种时候给他们借款意味着什么,那绝对不是雪送炭,那是趁火打劫。
  无论最终给他们贷款的是英国,法国还是俄国。目标都是控制他们的国家,想想未来几十年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