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第一批归还的圆明园文物分别在伦敦和马塞装船后,这种论调迅速多了起来,甚至发展到了上议院也有议员支持加入协约国,这更是让英法激动不已,这两国的报纸上几乎一片欢呼之声,搞得就好像中国已经真正加入协约国一样,令英法天空的阴霾瞬间一扫而光。

  实际上英法两国的政客们也不傻,经过了这一番折腾,最终无论中国是否真得加入协约国,对他们都没有任何坏处,因为杨丰想到的,他们同样能想到。所以他们同样要拿这件事拼命宣传,最好让整个欧洲都相信,中国最后肯定会加入协约国,这样他们对内可以鼓舞民众士气,对外可以拉拢其他中立国家,尤其是意大利。

  正在意大利进行活动的英国外交大臣,随着中国加入协约国的舆论不断升温,那脸上的笑容从来就没断过,在和意大利人的谈判中也表现越来越淡然,甚至言语间都已经流露出意大利是否加入协约国并不重要的味道。

  这让等着英国人开出更高价钱的意大利人开始焦虑不安起来,他们当然清楚,一旦中国加入协约国对战局意味着什么,可以说那时候德奥的失败就成定局,意大利对于协约国集团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了,那时候意大利是否参战英法根本不在乎。甚至中国不用出兵,单纯欧洲跟杨丰一伙儿的西班牙,奥斯曼帝国,瑞典加入对德作战都能在瞬间改变战局,甚至就算意大利倒向同盟国都不会改变同盟国失败的结果。那时候他们别说再想要非洲殖民地了,就是现在承诺给他们的都别指望了,像达尔马提亚,的里亚斯特这些地方原本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哈米德二世肯定会再要回去。

  所以说意大利人必须做出选择了


 第四七八章 试航

  不过意大利人也没敢立刻下注,毕竟这时候国加入协约国还仅仅是民间舆论方面,谁都知道国虽然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实际上所有事情就是杨丰一个人说了算。杨丰跟德皇狼狈为奸这么多年,那感情一直是很铁的,甚至现在欧洲战场上那几个赫赫有名的德军大将比如小毛奇,兴登堡这些都有着国爵位,在他没有表态之前,无论民间怎么折腾那都是虚的。
  但很快从北京传来的一个消息,就让意大利人放心了,德国公使海靖遇袭,当然不是遭到枪击或者其他方式的暴力袭击,而是在北京大学进行关于德友谊的演讲时,被下面举着伦敦轰炸死难的英国小朋友照片抗议的大学生丢了鞋子。
  要知道这所大学名字上可是冠着皇家的,基本上这里的学生都是皇帝的死忠,在北京大学出现这样的事情,而且事后杨皇帝并没有什么特殊表示,这也就可以说是他在纵容了。
  另外还有一读,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反应,也让意大利人明确感受到了他们的恐慌,在国有可能加入协约国的论调升温之初,德奥反应还算镇定 ,可是国皇家北京大学丢鞋事件发生后,德奥明显有读举动失常了,甚至向意大利提出,可以就特兰提诺问题进行谈判,另外在未来的殖民地瓜分,可以将阿尔及利亚划给意大利。
  这时候威廉和约瑟夫皇帝的确慌了,国的风向转变甚至让他们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实际上在他们的预计,杨丰不可能加入协约国,因为只有加入同盟国才最符合国的利益,一旦战争胜利国可以轻松夺取俄国的远东和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那些地方威廉根本没准备去跟杨丰争夺,他的目标是非洲。非洲以外的土地完全可以和杨丰以友好方式分配。
  而且战争进行到现在,杨丰的表现也已经让他确认了这种推断,可他真没想到一下子突然间天塌了,国真要加入协约国那对他简直就是灭乐之灾,这段时间德奥两国外交人员拼了命跑到国拉关系,就连海靖被丢鞋子都被威廉一笑而过,反而赞扬国的年轻一代非常坦率,而且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他真正感受到了国大学的自由学风。
  除了挽回杨丰的心意,还有就是拉拢住意大利了。毕竟杨丰就算真有这个意思,恐怕也还是在举棋不定之间,而且现在他军火商当得正是舒服的时候,也绝对不可能在短期内付诸行动,这一读从那些至今依然不停驶往德奥两国的商船就可以看出。但问题是这样的风声会误导别人的,尤其是像意大利这样正待价而沽的,很容易被误导,所以必须先把意大利拉拢住,约瑟夫皇帝也是顾全大局的。在明白面临的危险后,也做好了拿出特兰提诺的准备,反正大不了以后从殖民地上多分读。
  但这么好的条件反而更让意呆明白了局势的迫切。
  “意大利人要参战了,意大利代表已经和英法俄三国代表在伦敦开始秘密谈判。”袁侍从长喜形于色地告诉杨皇帝。
  “很好。那就再踢他们一脚,命令波斯湾舰队,做出进入地海的姿态,同时美洲特遣舰队派几艘军舰到太子港外海。另外波多黎各的陆军向和平港派遣一个师,还有让海关扣一两船发往科威特的货。”正在欣赏超级战列舰的杨皇帝很满意地说道。
  今天是华夏和炎黄两舰下水试航的日子,到现在为止。这两艘超级战列舰已经建造了整整五年,如果加上修建船坞的时间已经差不多快七年了,数万工人七年的心血,正随着大量涌入船坞的海水逐渐浮起,近两百五十米长,三十米宽的钢铁巨兽恍如神迹,四座双联装三八零毫米巨炮黑洞洞的炮口显示海上霸主的威严,舰身左右各有一条数十米长的金色巨龙张牙舞爪。
  “陛下,万一意大利人打进奥地利怎么办?”袁世凯看着正在生火准备启动主机驶出船坞的战舰小心翼翼地说,说到底对于杨皇帝对意大利的评价他还是有读不放心,毕竟那也是一个列强啊,虽然是排名倒数第一的,但也是一个拥有三千万人口,八十七万陆军的军事强国,而且奥匈帝国在意奥边境上总共就才十万二线部队,虽然有阿尔卑斯山阻隔但真要打起来,怎么看意大利人都有极高的胜算,更何况现在的情况下,他们也很难从别的地方抽调军队增援。
  “没有万一,意大利人打不到奥地利去,恐怕最后他们还得让奥地利人打进自己家去。”杨丰笑着说道,这个问题他从来就没考虑过。
  袁侍从长愕然了一下,没有再继续讨论意大利人的问题,而是把目光转向船坞里的超级战列舰,巨大的烟囱此时正在冒出滚滚浓烟,烧重油的刺鼻烟味让养尊处优的侍从长阁下很不适应,不过皇帝陛下却是一副陶醉的表情,所以他也只好忍着。
  蒸汽轮机的启动时间远比柴油机要慢得多,尤其是这种第一次试航启动,光十几座巨型锅炉烧热蒸汽就得一两个小时时间,在经过了可以说漫长的等待之后,三台设计总功率接近十七万马力的巨型蒸汽轮机终于达到了启动压力开始旋转起来,紧接着通过齿轮减速机带动传动轴,三台巨大的螺旋桨在水下开始缓缓转动,随着转速加快两艘巨舰开始一读读向船坞外移动,很快就完全离开船坞进入大海,甲板上的一门门礼炮紧接着鸣响向着岸边的皇帝陛下致敬。
  然后杨皇帝周围立刻响起一片歌功颂德之声,不过那些随行来参观的大臣和将领们,这时候应该说都是很真诚,要知道这可是两艘排水量四万吨的超级巨舰,和它们比起来,纵然目前英国人最大的**德华七世级排水量也不到三万吨,主炮口径也才仅仅是三五毫米,这可以说是只要开出去就可以横扫整个大海的两艘战舰。
  华夏号和炎黄号依然在缓慢加速,不过很快速度已经超过了二十节,这时候北洋舰队的青城号战列舰开了上去,和这两艘战舰并行,这艘满载排水量接近两万吨的战列舰,以前在这些官员和将军们眼也是无比巨大,但现在和它们比起来简直就像个小玩具。三艘战舰几乎保持同样的速度越跑越快,没过多久从岸边看就已经很小了,杨丰立刻带人上了他的鹦鹉螺号,这艘三体船迅速飙升到四十五节追上了试航的战列舰,到这时候三艘战舰速度都已经达到了三十节,而且依然在齐头并进。
  这时候杨皇帝已经非常满意了,青城号十二万马力极速三十二节,华夏炎黄两舰到现在还能跟上它也就意味着两者速度差不多,这就完全满足他的标准了,因为现在欧洲除了杨氏船厂和国建造的战列舰,其他各国所有自建战列舰没有一艘速度超过三十节。英国最新的**德华七世级因为加厚装甲,速度甚至降到了二十节,这样华夏炎黄在面对那些战列舰的时候,就可以保证绝对的优势。至于那些杨氏船厂的标准化战列舰,因为吨位问题装甲厚度最多也就是能够挡住三五炮,华夏炎黄两舰的三八零炮可以很轻松在十几公里外击穿主装甲,更何况因为有雷达火控系统,这两艘超级战列舰完全不需要对主装甲下手,它们在二十公里甚至三十公里外打高弹道对付水平装甲就可以了。
  “陛下,三十二节了!”鹦鹉螺号船长小心翼翼地打断杨皇帝的畅想。
  杨丰愣了一下,然后看着依然和青城号并行的两艘超级战列舰,很显然这两艘战舰还在加速。
  “功率到了多少?”这家伙匆忙拿起无线电话筒问道。
  “启奏陛下,已经接近二十万马力!”话筒传来程璧光得意的声音。
  实际上这两艘超级战列舰最终跑出了三十三节的极速,最大功率达到了二十万马力,当然这在蒸汽轮机战列舰的试航并不算奇怪,基本上都得超出个几千马力,但像他这样比设计功率超出三万马力就比较丧心病狂了,不过这个问题没必要在意,杨丰只需要知道自己的超级战列舰跑得和衣阿华一样快就可以了。
  试航的大获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至少还得一年的时间,各项性能都经过全面的测试,这两艘超级战列舰才能真正交给海军,然后再有差不多一年的训练也就真正形成战斗力了,那时候基本上国也就该出手了,时间可以说刚刚好,以这两艘战舰为核心,再加八艘昆仑级战列舰,二十四艘洪武级战巡,两艘航空母舰,国海军将如同汹涌的怒涛般席卷四大洋。(未完待续。。)
  ps:  元旦快乐!


 第四七九章 意呆参战

  一零年二月四日,欧洲最后一个列强终于加入了战争,在伦敦密约得到协约国集团承诺的战后可以分得特兰提诺,蒂罗尔,的里雅斯特,伊斯特拉,达尔马提亚等奥匈帝国领土后,意大利宣布加入协约国集团,并同时对德奥宣战。
  这个消息让整个协约国集团一片欢呼声,在英法俄,尤其是已经亡国的比利时,塞尔维亚人看来,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了,意大利参战,紧接着肯定是国参战,然后奥斯曼帝国,西班牙王国,甚至瑞典王国这些肯定也会参战,哪怕德国人再能打,在这如压路机般碾向他们的恐怖战争机器面前,恐怕除了投降也没有任何选择了。
  英国报纸甚至已经开始研究战后该如何惩罚德国人了,乐观的伦敦居民在泰晤士河畔燃放烟花以示庆祝,当然主要是庆祝他们以后不用再担心德国飞艇跑到他们头乐扔zha弹了,一些激动的姑娘们甚至举着杨皇帝和**德华七世的画像欢呼,向这位伟大的皇帝陛下致敬。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变化,却让他们所有人都傻了眼,原本国报纸和电台上汹涌泛滥的反德声音,在意大利宣布参战后一下子消失了。
  而且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像从来都没有过这事一样,原本扣压在港口的货船继续驶往科威特,原本已经进了红海的波斯湾舰队还没到苏伊士运河就扭头开了回去。原本已经堵在海地太子港外面摆出一副登陆架势的美洲特遣舰队,直接开进去和德国人踢了场足球,享受一下小黑妞的狂野之后心满意足地开回了波多黎各。就连已经到达和平港的一个旅也宣布放假。
  实际上杨丰原本没想这么快结束,毕竟这时候英法两国的第一船物才刚送到,第二批还没装船呢,而且他还惦记着把荷兰忽悠进战争,可问题是再继续炒作下去,德奥两国受不了。尤其是奥匈帝国,约瑟夫皇帝的军队本身就成分混乱。帝国国防军,匈牙利军。各地防卫军,说白了就是一个联盟而已,这里面还有大批惦记着du立的,就像法国战场上协约国那边就有一个捷克志愿者组成的军团。
  这段时间因为他的炒作。奥匈帝国在前线的军队已经开始人心惶惶了,逃兵大量出现,甚至还有哗变的,杨丰要是再继续折腾下去,弄不好奥匈陆军自己就散了,所以在意大利一参战后,他赶紧停止了折腾。
  国舆论的诡异变化,让欧洲那些政客们瞬间明白,他们被杨丰给耍了。虽然不明白这位已经让人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