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围贝洛将无法打开意大利人的包围圈,里面意大利人也无法打进博洛尼亚救回他们的国王,双方进入短暂的僵持。
  被困城里的德军虽然和主力断绝,但却有意大利人遗弃的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可以利用,根本不担心补给问题,而且包围他们的意大利人因为顾忌自己的城市和里面的国王,也不敢使用重武器,甚至就连炮击都不敢,这样一来德军就守得非常从容了。
  可问题是他们堵在这座铁路枢纽。对于前线正在苦苦抵挡德奥联军的近两百万意大利军来说那就是致命的了,这么多人一天的弹药消耗几乎以亿计,就是铁路畅通无阻的时候。都经常有弹药供应不上的情况,更何况现在直接是被掐了。虽然还可以绕过亚平宁山脉从西北的铁路网向前线运输,但这就需要时间了,到德军登陆的第二天早晨,前线的意大利人就已经开始断了弹药供应,而且就在这时候。第二批登陆部队也到达了,现在已经不是弹药问题了。而是意大利需要面临腹背受敌。
  本来就守得摇摇欲坠的帕多瓦前线立刻崩溃了,不计其数的意大利士兵们逃离他们的阵地向西撤退,突破防线的德奥联军立刻南下直扑博洛尼亚,原本还想营救国王的意大利军也不得不放弃这座城市,向南撤往佛罗伦萨。
  在无数赶到博洛尼亚的各国记者面前,第一个进城的德军将领贝洛将,带着满脸笑容觐见了意大利国王陛下,这个已经在世界各国媒体上吵得沸沸扬扬的消息终于得到了证实,原本还脸红脖子粗得斥责那些谣言的英国外交大臣立刻偃旗息鼓了。
  国王和陆军总司令被俘的消息,更是让意大利军队的士气瞬间跌到了谷底,在接下来的战斗,向西溃败的意大利人,再也没能组织起任何有效的防御,除了溃败就是投降,高歌猛进的德军撵着意大利人一路轻松开进了米兰,至此原来的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全部回到了奥地利手。
  而意大利人,则完全放弃了北部的防御,残余所有军队全部撤退到亚平宁山区,在这里凭借地形优势组织起防线,当然这时候德国人已经对他们失去了兴趣,在占领米兰后,意大利战场的最高指挥官克鲁克上将立刻重新分配了兵力,奥匈第十和十一两个集团军向南牵制意大利人,而剩余三个集团军则像压路机般一路向西碾了过去。
  到现在德奥联军的真正目标已经昭然若揭了,很显然他们是要从阿尔卑斯山区向法国进攻,这下子整个西线全乱了套,法国政府都快疯了,他们对于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可问题是来得太突然了。在法军总参谋部看来,意大利人绝对有能力在英军增援赶到前挡住德军,而一旦英国人的两个集团军加入意大利战场,那么德奥这五个集团军就不可能再对他们后方构成威胁,可谁也没想到意大利人居然不到一个月就丢掉了自己在北方的所有领土,甚至连国王都让人家给俘虏了。
  这下子可把法国人坑苦了。
  他们从哪儿再调兵防御自己后方?现在几乎所有能打仗的法国人都在马恩河防线上呢,想撤还得问问对面一百多万德军是不是答应,至于再征兵,上哪儿去征?法国总共三千万人口,能够动员起的无非也就五百万,已经死伤快三百万了,两百多万都上了战场,后方几乎看不见一个青壮年,一水的老弱妇孺在工厂里干活呢,总不能把他们也武装起来吧?
  现在唯一能够救他们的也就是盟友了,俄国人鞭长莫及够不到,当然尼古拉可以在东线发起进攻缓解这边压力,但主要还得看英国人,法国人立刻向英国提出要求,新组建的两个集团军不要管意大利了,赶紧在马赛登陆前往法国边境布防,可这样意大利又不干了,利蒂尼明确告诉英国人,要是英军不到意大利帮他们,那么意大利就跟德国和谈,反正他们现在已经破罐子破摔了。
  可怜的英国人现在是焦头烂额。
  就在他们三家纠缠不清的时候,德国第十四集团军终于打到了都灵,不过在这里他们倒是遇到了真正顽强的抵抗,当然不是来自意大利人的,而是撤退到这里的法军和捷克军团,再加上一个紧急赶来的法国师,这支弱小的军队为了给他们的后方争取时间,在都灵顽强地抵挡着德军进攻,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不足五千人撤退到了阿尔卑斯山区。
  不过他们的牺牲并没有换来多大价值,尽管他们阻挡了德国人整整一个星期,但在这一个星期里,英法两国仅仅向至关重要的塞尼山防线上增加了一个英国师和两个法国师,其一个还是刚刚拼凑起来的老弱病残,其不乏之前因伤退役的老兵,由此可见法国人的确已经油尽灯枯了。
  在权衡利弊后,英国人最终把他们的两个新编集团军分开,其最先完成编制的一个集团军增援法国,另一个增援意大利,另外为了给意大利人增强信心,同时也是增加威胁,英国还把地海舰队派到了法国的土伦军港,在这里随时准备用舰炮封锁从意大利沿着海岸进入法国的狭窄通道,当然,他们也知道德国人不会这么干的。
  “陛下,阿根廷人答应加入同盟国了。”袁侍从长喜形于色地对皇帝陛下说道,他可是知道杨皇帝幕后操纵这么一出大戏,说白了就是为了这个消息。
  阿根廷人终于没有撑住德国人的忽悠,当然主要是因为欧洲目前的局势发展,已经让整个世界都确定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者,这时候的确已经是该下注的时候了。不但阿根廷准备加入同盟国,甚至就连刚刚缓过劲来的黑山都准备加入,这段时间奥匈帝国也一直在游说这个小国家,并且承诺战后从塞尔维亚分一块儿地方给他们,虽然黑山很小,但凑个几万人也还是没什么压力的,上次巴尔干战争本来他们损失就最小。
  除了黑山,甚至就连希腊都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德奥已经承诺把意大利在非洲的索马里兰殖民地送给希腊,条件是希腊至少要出两个集团军参战,虽然希腊此前跟法国关系莫逆,跟俄国也是一个信仰,但在这时候友谊和信仰已经不重要了。
  “很好,很好,现在都跳出来了,跳出来好啊,跳出来的越多越好,接下来我们就该考虑一下如何帮助法国人逆转目前的局势了。”杨皇帝阴险地说道。(未完待续)R466(。。 )


 第五零八章 都跳出来

  不过怎么让协约国来一个神转折这个的确还需要费一番脑筋,如果意大利人能够爆发一下当然就好办了,可考虑到意呆们的战斗力,杨皇帝还是赶紧把这个天真的幻想踢到一边,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呢。
  这样看来就只能依靠英国人了,好在大英帝国这时候还是多少有点余力的,到目前为止连那两个最新的集团军,英国总共动员起了四百万军队,当然这里面加海军,而且已经死伤一百万了,以他们的人口再动员个一百万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各国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地步,英国人自然也要咬紧牙关,为了胜利,为了帝国的荣耀,牛牛君,加油吧!
  实际上英国人想扭转战局也不困难,再有两个集团军投入法国南部战场就足够了,德奥无非就是五个集团军,而且还有两个被意大利人牵制住,英国以一个集团军堵里昂方向,一个集团军从法国沿海在舰队掩护下向意大利进攻,两个集团军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向北平推,德奥也就不可能再打到法国了。而且这时候意大利人还控制着热那亚,他们这样做没有任何需要面对的困难,当然前提是他们得有足够时间,毕竟军队不是把人召集起来发给一把枪就可以的,至少得训练一两个月才行,还有指挥机构等等这些都需要完成,很显然德国人是不会等他们的。
  就在英国人动员一切能动员的运输力量,甚至就连荷兰战场都停止了攻势,开始全力以赴支援法国南部战场的时候,德军前锋已经进入苏萨山谷,这条山谷的尽头就是著名的塞尼山隧道,连接法国里昂和意大利都灵的铁路便通过这条隧道。当然德国人不可能向这条隧道发起进攻,至于这条隧道头顶上是皑皑雪山也是没法进攻的,他们的主攻方向是朗勒堡。当年拿破仑修建的通往意大利的公路上最重要的一座要塞。
  德国人必须先夺取这座要塞,然后再夺取塞尼山隧道出口,才能够真正打开进军法国的大门,不过这对于德军来说,已经算不上什么艰巨任务了,因为伴随他们向朗勒堡进攻的,还有上百艘飞艇和通过铁路源源不断送到都灵的凝固q诱弹。
  苏萨山谷,塞尼山湖两岸,通往朗勒堡的崎岖山路上,从都灵撤退到这里的法军和捷克军团残部。英勇地在密林间阻击着侵略者,但可惜在汹涌而来的德军面前,他们的英勇是那么苍白,他们的敌人就仿佛一头洪荒巨兽般肆无忌惮地碾过这些小蚂蚁的身躯,然后留下了一片死亡。头顶的天空,巨型飞艇不停盘旋,周围一架架战斗机翻飞,下面的德军向哪儿打出彩色烟幕,紧接着数以吨计的凝固q诱就会落下。然后一切反抗者都葬身火海,打到现在德国人早就研究出了一套空地配合的战术,虽然没什么太高精度,但好在凝固q诱弹也不需要精度。
  伴随着地狱魔火的熊熊烈焰。德国人缓慢而又无可阻挡地在阿尔卑斯山间一步步向前推进,而在这条山脉的另一边,法国人正发疯一样拼凑着所有能够战斗的力量,然后直接塞进这片崇山峻岭间。让他们去用生命构筑最后的防线。到这时候在外界看来,这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争,已经可以说分出了胜负。甚至就连东线的俄军都失去了进攻的兴趣,在那里观望起来,而且德俄在瑞典再次进行接触的消息也已经传开,只不过上次是吓唬人的,这一次看来是真的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跟着打落水狗的终于出现了,遥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共和国正式宣布加入同盟国并且对英法俄葡四国宣战,出于照顾国内意大利裔移民的感情,阿根廷政府并没有对意大利宣战,当然这一点也无足轻重。在宣战后不久,阿根廷海军便派出陆战部队登陆并且占领福克兰群岛和南乔治亚岛,击沉了英国人斯坦利港的唯一军事力量,一艘小型炮艇,然后逮捕了岛上的英国官员。
  虽然这种无耻行为,引起了协约国舆论的一致咒骂,但很显然阿根廷人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就在阿根廷参战后的第二天,德国飞艇用凝固q诱弹把朗勒堡烧成一片灰烬,熊熊烈火还依然在燃烧的时候,黑山大公国宣布加入同盟国并且对意大利宣战,然后一个军的黑山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北上萨拉热窝,在那里装上火车加入意大利战场,去搭战胜国的末班车去了。
  这些无耻的家伙,把英法差点鼻子都气歪了,做人不用这么无耻吧?尤其是黑山,巴尔干战争得了我们多少援助,现在恐怕手里的武器还都是我们的,现在居然一看我们走背字了立刻就来落井下石,做人不带这么不要脸的,英法的报纸上一片对这个背信弃义的家伙的痛斥。
  实际上黑山之所以参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当年的帮助,连给奥斯曼帝国的战争赔款再加上武器借款,黑山至今还欠着英法近百万英镑的债务,按照原来计划,他们得分十五年偿还,现在只要搭上战胜国的末班车肯定也就不用还了。不光是黑山,包括希腊现在有参战的念头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这个,他们现在欠英法的更多,还有超过五百万英镑的债务呢,对于这些本来就没有太多进项的小国家来说,为了这笔债务,脸什么的要不要都无所谓了。
  希腊之所以现在还没参战,主要是内部还没掰扯清楚,希腊国王跟德奥感情一直友好,但希腊毕竟也是一个东正教国家,而且他们参战和黑山这样的货色不一样,他们是要出两个集团军和一支强大舰队的,所以内部现在还在商议之,当然主要是还想看看能不能玩得再保险一些。
  不过希腊人并没有等太久,很快一个足以让他们抛开所有顾虑的消息便传来,德军占领莫达讷,而这则是塞尼山隧道进入法国的出口,这也就意味着法国的大门彻底打开,与此同时德国人也很不耐烦地向希腊人做出威胁,如果再犹豫不决那么就不需要他们再参战了,这种情况下希腊人也不好再顾虑下去了,一零七年二月二十日,希腊宣布加入同盟国。
  不过和黑山一样,希腊人也没有对英法俄宣战,而是只对意大利宣战,看得出现在各国都已经清楚意大利不过是一只徒有其表的纸老虎了,连希腊这样的货色,都已经惦记着从他们身上咬一口。
  应该说希腊人算计得很聪明,只对意大利宣战,既可以满足同盟国对他们的要求,又可以避免把英法得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