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重新夺回这块殖民地完全是不现实的事情,等他们双方打得筋疲力尽,印尼变成荷兰食之无味的鸡肋时,随随便便免除一部分债务就到手了。
  那时候能打仗的都死差不多了的印尼人也没有能力反抗了。
  他的这番保证的确让威廉明娜女王很感动,实际上这时候荷兰议会都很清楚,只要杨丰说想要印尼,他们只能乖乖奉上,唯一能够争取的也就是卖个合理一点的价钱,但没想到杨丰如此慷慨,在她看来这应该是两人之间的感情在起作用了,说到底她不过才二十多岁,在人心险恶方面很难理解得那么彻底,作为回报第二天两人同乘飞艇游览的时候自然也是曲尽逢迎,把杨皇帝伺候得都有些飘飘欲仙了。
  而正当这家伙舒舒服服享受生活的时候,遥远的非洲,那里不甘心受殖民者奴役的自由人民终于踏出了追求民族du立的脚步。
  德属东非殖民地内陆的一片山区,以胡图族和图西族为主的十几个部落酋长在经过长达半小时的会议之后,由一名年纪最大的长老正式宣布卢旺达共和国成立了。
  这个原本应该就像集市上放个屁一样注定不会被外界任何人注意到的消息,却以最快速度出现在南非的一家报纸上,紧接着被人民电台转载,然后整个世界都知道了,在遥远的非洲内陆,一个追求自由的共和国出现了。
  “中国政府对此不做任何评论,作为北京和约的签字方,中国政府尊重德国对东非的统治权,但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也希望德国政府能够以和平谈判的方式和卢旺达人民解决双方的分歧,毕竟非洲大陆上的苦难已经非常深重了,我们,全世界有慈悲之心的人都不应该再加剧他们的苦难。”在人民电台记者的话筒前,中国外交大臣杨儒一脸悲天悯人地说道。
  对于中国外交大臣阁下的此番表态,国际社会一片赞扬之声,紧接着英法俄奥意等十几个主要国家相继表态,希望德国政府能够以和平谈判方式和卢旺达人民解决分歧。尤其是英国政府,作为熟悉这片土地的前殖民者,还以充满感情的笔触描述了一下那里的黑人是如何善良淳朴热**自由,包括几个当年参加坦噶尼喀湖之战的英**官都跑出来以回忆录和散文诗歌的形式回忆那片美丽的土地和善良的人民,总而言之把那些黑鬼描述得就跟一群美丽的天使一样。
  德国人被这些家伙搞得鼻子差点气歪了,无非就是一群吃饱了撑得的黑鬼做白日梦而已,据说当时参加会议的总共不过几百人,估计也就是凑到一起吹牛打屁喝多了脑子发热而已,让你们这一吹嘘搞得就跟真事一样,还以和平谈判方式,搁你们会这么干呀?你们英国人当年给尼日利亚人和平谈判了吗?还是你们法国人这么干过,一个个都满屁股屎还要我们当圣人?
  德国政府对于各方声明没做任何评论,甚至对那个卢旺达共和国都没做任何评论,从达累斯萨拉姆开过去了一个团,然后跟那些手持长矛弓箭的部落武士们经过一番还算激烈的战斗,以伤亡不足二十人的代价灭了刚刚成立的卢旺达共和国,并且处死了两百多名叛乱分子。
  这个消息同样以极快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包括中国在内各国政府都纷纷表示遗憾,但民间舆论就完全是一边倒的谴责了,甚至一些报纸还给配上了德国人屠杀卢旺达人民的照片。尤其一家南非报纸刊登的照片简直让所有有良知的人都忍不住心悸,一个骨瘦如柴的大脑袋黑人小孩奄奄一息地蹲在地上,旁边一只秃鹫正等待她死去好啄食她的尸体。
  一时间整个世界,当然除了德国之外,所有各国民众的情绪都被引爆了,甚至还有愤怒的民众跑到驻他们国家的德国使馆门前扔砖头的,一致声讨德国政府对卢旺达人民惨无人道的屠杀。还有些人把他们战前在西南非洲把十几万赫雷罗老弱妇孺赶到沙漠渴死饿死的bao行揭发了出来,紧接着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南非记者还真跑到那片沙漠上,然后把那里白骨累累的惨状用照相机拍下来放到了报纸上。
  这下子那些正义的各国民众更不答应了,正好刚刚哥德堡国际军事法庭以战犯名义,判处了英国柏林之战的指挥官黑格绞刑,悲愤中的英国民众终于找到了发难的借口,数以十万计英国人聚集在伦敦德国大使馆外面声讨德国人,甚至还有一大批跑到哥德堡国际军事法庭外面,要求同样以反ren类罪审判当时的德国西南非洲总督洛塔尔…冯…特罗塔的。1292


 第六七一章 人们的力量

  当然这些人就纯粹无理取闹了,审判胜利者简直天方夜谭,无论做过什么,胜利者就是胜利者,是不可能也不应该被审判的,哥德堡国际军事法庭以不属于他们的职权范围拒绝了这些请愿者的要求,他们的职责是审判世界大战中的战犯,而赫雷罗战争是战前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否有屠杀行为都与哥德堡国际军事法庭无关。←,
  但这样的答复明显不能让那些正义的民众满意,接下来世界各国依然在不停地谴责德国人,那张小黑孩的照片更是在无数报纸上被一遍遍转载。
  实际上整件事大家都很明白,这无非就是因为德国人背后支持社工党,所以激怒了杨皇帝,在这种时候那是一定要摆清立场的,现在不给德国人面子没什么大不了,沉重的国内重建负担,占领区此起彼伏的反抗活动,殖民地愈演愈烈的混乱局势已经把德国拖进了泥潭里,没看见英国人把**尔兰du立分子全挂绞刑架上德国也最多谴责一下吗?他们没有能力再找别人麻烦了。
  但不给杨丰面子就完全是找死了,他随随便便伸根手指头就能压死一个国家,别的不说欧佩克原油涨涨价就得让很多国家蹲墙角哭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对德国人屠杀卢旺达人民的抗议活动继续发酵,不过无论外界如何谴责,威廉依旧置若罔闻,不但这样而且还宣布大幅增加非洲殖民地的驻军,原本他们在非洲总共加起来还不到十万人,这一次直接增加到一个集团军的规模,尤其是东非殖民地甚至派遣了整整一个军。
  反正杨丰也不可能因为那些黑鬼和德国真正翻脸,最多双方继续在非洲的暗战,而且杨丰也不可能把暗战规模升级,那样的话会影响其他在非洲拥有殖民地的欧洲国家对他的信任,尤其是奥匈帝国。西班牙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些国家可是目前在俄国战场上的重要力量,如果杨丰对非洲表现得太过于强烈,很容易引起他们的警惕,也就是说杨丰对非洲的染指必须是有限度的。
  但德国保卫自己殖民地的手段却不需要有什么限制。
  所以在威廉看来,这场非洲暗战的胜利者肯定是自己,而且对他来说这场暗战也必须得胜利,五年的战争让德国和中国在工业上的距离拉得太远了,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完全就是两个时代的。曾经让德国人引以为傲的技术在面对现在的中国工业品时只能自惭形秽。技术上无法与中国抗衡,规模上更是天壤之别,如果再没有了非洲的资源,那么德国将变成中国工业品的倾销地,那时候他除了像其他国家一样屈膝在杨丰面前没有任何别的选择。
  这对于踌躇满志的德皇陛下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然而让这位皇帝陛下没想到的是,正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和自己的老朋友在非洲掰手腕的时候,自己的后院却起火了。
  德国老百姓不想陪他继续玩下去了。
  实际上这时候的德国老百姓普遍对他们的皇帝不满,虽然皇帝陛下领导他们赢得了战争,可也把自己的家园打成了废墟。让整整五百万人葬身战火,然后还留下近三百万残疾,就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你还要继续折腾?又是援助**尔兰人,又是zhen压欧洲占领区的反抗活动。现在又要往遥远的非洲增兵?你觉得这国家还不够筋疲力尽是怎么着?
  老百姓不会管他的雄心壮志,老百姓也不会管什么德国未来是不是被中国围堵,他们现在只想休息,只想能够坐下来喘口气。好好收拾一下残破的家园,他们不想再跟着皇帝陛下疯下去了。
  柏林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政府穷兵黩武。抗议军队在非洲的屠杀行为,抗议政府让德国的年轻人去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死在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中。
  “哈,这才叫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呢!”杨皇帝看着手中的报告幸灾乐祸地说,不过这件事的确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柏林的抗议活动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首领卡尔。李卜克内西领导的。
  随着俄国ge命的胜利,欧洲其他君主制国家的工人阶级得到了极大鼓舞,早就想着在政治生活中展现一下自己的力量了,而作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创始人老李卜克内西的儿子,卡尔。李卜克内西是德国帝国议会议员,自然也就毋庸置疑的成为了工人阶级的领袖,虽然他实际上跟工人阶级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陛下,您当初说得太对了,这些人就是搅乱一个国家的最好武器。”袁侍从长眉开眼笑地说。
  如果威廉真全力以赴,往非洲派遣个几十万大军,那接下来的活儿还真就不好展开,毕竟那些黑鬼们无论本事还是胆量都有限得很,而这场暗战的性质决定了中国也不可能直接插手,几十万德军坐镇非洲,那些黑鬼头脑再发热也是不敢自寻死路的。
  “不管他们,威廉的麻烦让他们自己头疼去,左右咱们又没什么损失,他增兵就只能加重国内负担放缓重建脚步,不增兵黑鬼们会蠢蠢欲动,自认为胜利的德国人民也会更多发出自己的声音,总而言之乱得是别人,咱们看热闹就可以了!”杨皇帝得意地说。
  袁侍从长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们君臣看热闹了,那边威廉都快气得怒发冲冠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宏图大业居然会遭到自己国内老百姓的反对,难道他们就不明白非洲对德国意味着什么吗?难道他们就没看到德国周围那一个个被中国控制的国家吗?
  老百姓当然不会看到,他们看到的只是满目疮痍的家园和绵延不尽的墓碑。
  愤怒的威廉无视国内愈演愈烈的反战浪潮,以最高统帅的身份强行签署了向非洲增兵的命令,此举让他在德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了沉重打击,原本因为战争胜利而树立起的威信荡然无存,紧接着受反战派控制的帝国议会就开始发难。
  当然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摆设,汽车的第五个轮子,首相又不需要对他们负责,他们甚至还不如中国下议院,中国下议院至少有首相的选举权,他们只有立法监督权,既然是监督也就是说人家**搭理就搭理,不**搭理也只能一边待着,不过这一次他们想到了最好的示威方式,罢工,德国主要港口工人几乎在同一天全部宣布罢工,你不是增兵吗?我们不给你装船,你从外面买来的物资我们也不给你卸船。
  这下子威廉傻了眼,气急败坏的他调动军队zhen压,但同样厌战情绪严重的德军包括部分将领在内都阳奉阴违,眼看着罢工一天天持续下去,而这时候周围那些幸灾乐祸的国家立刻开始落井下石了,各种各样的慈善团体开始涌入德国,然后向那些罢工的码头工人送粮送肉,总而言之就是让他们放心大胆地罢下去,不要有什么后顾之忧,有我们在不会让你们因为罢工饿肚子的。
  脸都快气绿了的威廉下令对这些人进行驱逐,可无论警察还是军队都不作为,眼看着这些慈善家们对罢工工人的资助,到这时候威廉才发现自己有点众叛亲离的味道了。
  但问题是,非洲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舍弃的,一场世界大战他死伤一千多万最重要的收获无非就是这块大陆上的殖民地,这样唯一的选择只有向杨丰低头,跟他做交换,德国停止支援社工党,而杨丰停止在非洲搞他。
  实际上这时候社工党也的确失去了支援的价值,到现在还下个不停的大雨,已经几乎毁掉了俄国人一多半的土豆,虽然还没有立刻断粮,但这个冬天是绝对熬不过去的,饥饿和谣言已经彻底摧毁了社工党的统治基础。虽然因为大雨,他们对面的敌人也停止了攻势,但没有出路的未来依然让整个俄国一片灰暗,甚至前线的红俄士兵都已经开始出现跑到白俄军那里投降的情况。还有点粮食的农村,为了保卫自己活命的粮食,农民和收缴粮食的社工党成员间的冲突甚至战斗持续不断,城市嗷嗷待哺的老百姓跑到社工党政府抗议也已经不稀罕,这个政权正在向着覆灭大步前进。
  德国再继续对他们支持下去完全就是浪费。
  在纠结了一番之后,威廉终于向杨丰低下了他那高贵的头颅。
  “贵国想要参加联合**?”杨丰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