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壹4:2-3: 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上帝的,从此你们就可以认出上帝的灵来。这就表示,如果只是承认有耶稣这个人,出现于巴勒斯坦,所做的事、所受的苦都与圣经相符还不够。我们还要承认他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被选立为主,为救主。这才是“耶稣基督”这几个字的含意。
如果一个人:
(1)、深信他需要基督,也被带到祂面前;
(2)、更相信基督曾出现在人类历史中;
(3)、更确信基督是上帝的儿子,被上帝差遣来拯救罪人;
(4)、承认祂是独一的救主,非常需要祂;
(5)、比过去更敬爱祂、欣赏祂
我们就确定知道是圣灵在动工。(但是我们不能保证这人已经得救了)。
《爱德华滋传》 Ⅰ撒旦国受亏损
2.撒旦国受亏损
根据使徒约翰所说的,我们可以确定:如果人:
(1)、不太注重一般属世的快乐、利益与荣耀。
(2)、弃绝追逐属世之事的热心。
(3)、非常关切永世的事,和福音给人的永恒幸福。
(4)、诚恳追求上帝的国和祂的义。
(5)、感到罪恶的可憎,和因罪而导致的愁苦。
就表明上帝的灵在动工。
所以,什么时候我们看见人察觉到
(1)罪恶的丑陋
(2)上帝因罪愤怒
(3)他们自己原本就会因为有罪而灭亡
(4)他们需要永远的救恩
(5)他们需要上帝的怜悯与帮助
(6)他们需要做上帝所吩咐的,才能得救
我们就确定事上帝的灵在动工。
3.更爱慕圣经。魔鬼绝不会使人尊敬圣经。
4.弃假且归真。
《爱德华滋传》 Ⅰ更爱神爱人
5.更爱神爱人
有些事魔鬼即使能做,也不想做:他不想苏醒人的灵,使人觉得他们需要一位救主。他不想叫人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世人的救主,也不想引导他们爱上帝。他不想劝人说圣经是上帝的话,也不想鼓励他们勤读圣经。他不想将有关人灵魂需要的真理启示给他们,也不想带他们初黑暗入光明。
还有些事魔鬼既不能做,也不想做。固然他不想给人一个爱上帝的心,不想给基督徒一个谦卑的心,也不想使他灵里贫穷;但即使他想,他也不能。他不能给人他自己所没有的;这些事和他的本性完全相反。
所以我们可以下结论说:当有一股能力彰显,大大影响人心时,如果有上面这些事发生,就可以确定这是上帝的灵在动工了。不论发生什么其他的事,不了有哪些人或哪些方法在其中蒙上帝使用(上帝有至高主权,上帝的作为我们不能完全明白),不论人的身体有什么外在反应,都可以确定是圣灵动工。使徒给的这些记号已经够了,光凭这些记号就足以证明这是圣灵在动工了。这些记号清楚显出上帝动工的痕迹,足以超越千百个反对意见,就是那些因为看到古怪行为、反常举止、错谬言行,或是一些自称受感动之人又虚谎的劣迹,以致让人抓到把柄而产生的个别反对意见。
为了帮助所有追求复兴的弟兄姊妹,爱德华滋认为需要留意这些事:
《爱德华滋传》 Ⅰ不过度强调感动
1.不过度强调感动。有些真正参与复兴的人太轻易跟随心中的冲动或强烈感动,他们以为这好像是上帝的心意直接从天上启示给他们似的,但这些事圣经都没有提过。这是把他们得到的感动说成是独特的圣灵恩赐,与使徒和先知的默示同等。他们没有好好思考圣灵两种不同工作的性质与价值:祂在信徒的心中以两种不同形式动善工——一种是寻找的恩典,另外一种是不寻常的神迹奇事。使徒保罗认为上帝所赐的寻常的恩典,才是上好的、最荣耀的。林前12——13说: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这最妙的道就是神圣的爱,这一整章圣经都告诉我们,对爱的追求应该远远超过对属灵恩赐的切慕。上帝使我们得着祂性情的方法,最主要是借着赐给我们拘束恩典,这远远超过祂借着不寻常的恩赐所赐的。能显出上帝形象的是恩典,而非恩赐。上帝所应许的救赎及永生的喜乐,乃是赐给心中有属上帝恩典的人,而不是拥有超凡恩赐的人。其实一个人有可能有吵自然的属灵恩赐,却仍被上帝憎恶而下地狱。
2.不忽略勤奋学习。我们既然无法期待直接的启示,就不要轻视人的学习如果说由寻常途径得到的知识不容轻视,那么得到知识的途径当然也同样不容忽视,而这途径就是研读。研读能大大帮助一个人预备自己从事教导工作。研读也会大大帮助传道人的讲道。
3.避免论断。圣经又多次命令我们,不要对“末日审判”这题目过度热心。没有谁有能力审判谁是真信徒、谁是假信徒。
4.避免争辩。
想了解更多内容的朋友可以阅读爱德华滋所著《宗教情操真伪辨》,相信这本书大家不难找到。
《爱德华滋传》 Ⅱ清教主义的传人
美洲大觉醒运动的点火人
——评《爱德华滋传》
杨声
清教主义的传人
钟马田博士曾经用一个比喻形容爱德华滋:“清教徒们就如阿尔卑斯山脉,路德和加尔文就好比那喜马拉雅山脉,但爱德华滋就如珠穆朗玛峰!我常常感觉到,没有一个弟兄比他更像保罗。”(《清教徒的脚踪》第225页)
要了解约拿单·爱德华滋,我们需要去追寻一个更久远的传统,就是清教徒的传统。
清教徒产生于16世纪的英国。他们在神学上一般都持有加尔文主义思想,英国的宗教改革几经起伏和艰难,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在教会体制上是否有一个彻底革新的教会,他们反对英国国王控制教会,并且使教会留下许多天主教遗风。
为此清教徒经历了几代的艰辛斗争。他们为此付上了极大的代价——被放逐,上火刑架——所追求的不过是按自己的良知和《圣经》所指示的纯洁方式来坚持信仰。
分离派是清教徒中有代表性的一支,他们先是在英国司克罗比村进行自己独立的聚会,后来,为了自由的信仰,他们又迁居荷兰。他们的虔诚和品行深得荷兰基督徒的敬佩,也受到他们的厚待。
但是,最终,因为怕自己的子女被同化,和一些其他原因,他们离开荷兰,在1620年9月,103人乘坐“五月花号”远航新英格兰。
此后,因为英国国教迫害清教徒,在英国的清教徒掀起了移民美洲的热潮。有一幅描述当时美洲清教徒生活的图画上写着:“当上帝带领我们安全地抵达新英格兰后,我们先是找到合适的地方敬拜上帝,我们紧随其后推进的第二件事就是增进我们的知识。”
爱德华滋的先祖于1630年代到达新大陆,应当说是属于相当早的移民者。
《爱德华滋传》 Ⅱ被点燃的心灵
被点燃的心灵
这就是美洲自由的清洁源头,爱德华滋所承续的正是这一传统。不过,在爱德华滋的身上,清教徒的信仰有了完全不同的表现,那就是被属天恩典所充满的生命。他对关乎上帝的事有着极深的挚爱,也有着一颗敏感的心灵。
爱德华滋生命的充沛与丰盛来自他与上帝亲密的交流。圣灵那超自然的运作在他的生命中是如此强烈,以致他有时变得难以承受这属天的恩典。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自述》里略窥一二。其实历史上那些饱尝天恩的人都一再表达过这属天恩典的甘甜和浩大,甚至令人难以承受。
这一切都与爱德华滋那异常殷勤的灵修生活有关。
还不到13岁的时候,他已经满被天恩。他说:
“我的思想被完全占据了,我把时间都花在阅读和默想基督上。他的荣美、他位格的完美无瑕、他那充满爱的救赎方式、在他里面可以白白得来的恩典我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有一种从里面生出来的甜蜜。沉浸在这种甜蜜当中,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能说有一种超过对这个世界关注的、从灵里涌出来的甘甜”
因着对这属天恩典的渴慕,爱德华滋有大量的时间花在私下与上帝亲密的相交上。他常“隐退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思考属天的事情。”
爱德华滋特别强调祷告的重要性,他说:“让我们过一种祷告的生活,让我们不断地祷告。”他说:“如果我们有上帝的灵住在我们里面,基督也就会住在我们里面如果光的源头丰丰富富地内住在我们里面,我们也就能像他那样发光。”
今天,我们这些生活于21世纪,被太多生活的忙碌,甚至是宗教事务的忙碌所占据的人,面对这样的经验应当羞愧。愿我们从爱德华滋的榜样中得到激励,去寻求那纯全热烈而持久的圣爱。
今天出于对复兴的盼望,许多人以各种方式去寻求热烈的经验和信仰中的激情。然而,这热烈和激情如果是仅仅是出于情绪的冲动,是用人为的方式鼓动起来的,那么就不是值得效法的。而爱德华滋所经历的复兴是真正从心灵深处所涌起来的爱的激情与热忱,也就是说他的热忱是来自心灵内在的复兴。此后带着这样的热忱,他走上讲坛,用他的讲道点燃了一场复兴之火。
《爱德华滋传》 Ⅱ复兴的原因
复兴的原因
在1740年代的美洲大复兴之前,美洲殖民地的基督徒信仰情况普遍显得死气沉沉。据说,这一次的灵性低潮持续了50年之久。
在爱德华滋的年代,新大陆最初几代人对清教徒生活方式的热切委身似乎已丧失殆尽。人们都在盼望一次信仰的复兴。本书作者说,那时新英格兰的信仰“已经变得贫瘠、僵化、流于形式了需要有新的声音、新的信息出现。”
就在这时,爱德华滋身披清教主义的战袍,站在了北安普敦教会的讲坛上。
虽然新英格兰的这一片地区遍布的是神职人员和小农场主,但他们精力充沛、工作勤奋,是性欲旺盛的一群。女人们往往会发现自己还没结婚就怀孕了。
面对人们的罪恶,这个人在责备罪恶、谈到生命的短暂时,“他的声音和举止中充满了因确信带来的炽热”,他的讲道中充满了这样的热忱。在爱德华滋的讲道里,有两点对复兴是至关重要的。
其一是教义。在大复兴之前的新英格兰,错误的教义流传已久,许多人都陷入能够靠善行达到上帝要求的错误认识当中。
在他开始牧会生涯的第八年,爱德华滋的讲道在教义上开始体现出了鲜明的立场。他强调上帝至高的主权和人与上帝之间无限的鸿沟,因此他认为人唯独靠信仰上帝所赐下的基督才可以“称义”和达到上帝的要求。爱德华滋所传讲的并不是新奇的教导,这是保罗曾经教导过的,也是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拼上身家性命所捍卫的。他在教义上不过是回到了宗教改革,站稳了改教先辈所立的地界。而对于宗教改革所宣告的基本真理的回归,一直是新教复兴的源泉。
爱德华滋凭内在的热情传讲高举上帝主权的教义。爱德华滋宣告:诸多的罪行使人失去了上帝的怜悯并点燃了使人毁灭的上帝义怒之火。
他的讲道带出了人们对于罪的认识和惧怕,镇上的人们神经紧张到了极点,他们开始哭喊:“我当怎样做才能得救?”对罪惧怕的结果是,听众开始热切追求救恩。结果很简单,那就是复兴。
有一则报道说:“1734 年爱德华滋用因信称义这个题目作了一系列的讲道,到了12月底,圣灵开始动工。复兴的空气一天比一天浓,人们成群结队来接受耶稣基督。大觉醒运动到1740年达到巅峰,北安普敦再度成为中心,爱德华滋也成为中心人物。”
其二是他的讲道方式。爱德华滋的讲道方式,也许是因为他深谙洛克的哲学,对于人们认识的方式有独到的看见。合宜的表达方式,使他能够抓住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注意力。
弗兰西斯·薛华曾经讲过,在任何时代,福音的传讲者都要了解那一代人的表达方式,并要用他们所能了解的方式,将信仰传达给他们。其实,爱德华滋的成功正证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爱德华滋传》 Ⅱ复兴的表现
复兴的表现
让我们来看一下在北安普敦所发生的大事。
173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