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巴地等儿子回来。
小蒙蒙赤红着脸,昏睡着。
“妈,别着急,去医院打一针就好了。”建华安慰母亲。
“爸爸。”小蒙忽然睁开眼,轻声叫父亲。
“小蒙,爸爸来了,咱们去医院。”建华一阵心酸,小蒙蒙三岁柳若菲就走了。这五年,虽然有母亲带,可蒙蒙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他的心。他爱儿子,儿子就像他的一个复制品,越大,身上就越明显地带着他儿时的特征。他小时候是“三国迷”,儿子也是魏、蜀、吴不离口。儿时他常常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战役”之中,自言自语,时而充当将军,时而充当士兵。一天他下班去接儿子,远远地就看见小蒙一个人顺着边道上回家,口中念念有词,手里比画得有板有眼,俨然一个八岁的杨建华自己。
“桥修完了吗?”
“快了。”
“太好了。”小蒙迷迷糊糊又闭上眼睡了。
建华抱着小蒙蒙下了五楼,坐车去了医院。
“怎么不好?”女大夫眼皮搭拉着,没精打采地问建华。
“这孩子昏睡,呕吐,一天没吃东西。”
女大夫似乎没有听见杨建华的话,动作机械地照例依次检查过喉咙,心脏,摸摸腹部,随手开了处方单和注射单,脸上冷淡而平静。
平静,或许没有什么大病,可是,冷淡……
“大夫,这孩子一个月前被摔着后脑勺了,脑震荡,从汽车上甩下来的……”
蒙蒙的摔伤,一直像个提在半空的吊爪,揪着当父亲的心。
“多长时间?”女大夫搭拉的眼皮终于抬起了一半。
“有四十六天了。”
那眼皮又垂了下去,接着在药单上写着一些杨建华完全不认识的中国字,不置可否地说:“先吃药,打针看看。如果不放心,再到总医院脑系科看看。”
脑系科!
“您再给看看,这症状会不会是脑子里的毛病?”杨建华觉得自己的舌头有点发紧。
“你这人怎么这么啰嗦?!告诉你现在不像,你既然说他脑震荡,就去看脑系科。”搭拉的眼皮这会儿突然睁得老大,露出女大夫黑白分明的眸子,然后又迅速地垂下去,用眼角把杨建华狠狠地夹了两下。
一拳头就能使这“夹子”开成红花。
杨建华使劲忍下去想在那眼皮上挥舞一下的念头,抱起儿子走出诊室。
打针,吃药。小蒙蒙躺到家里床上时,脸色好多了,头也不再发烫。
杨元珍松了口气。建华心里仍被吊爪揪着,退烧针管退热,病源呢?
“爸爸……”小蒙显得精神了。
建华摩挲着儿子的手。这手长得跟自己一模一样,指甲是方形的,长在自己手上是那么难看,在蒙蒙手上却十分可爱。他把这手放到自己唇边,轻轻吻了吻。
“爸爸,……我想,买个足球……奶奶不同意,她不让我踢足球。”
“爸爸同意,你过生日那天送给你。”
“过生日,你不是要带我去少儿活动中心吗?”小蒙惟恐一件生日礼物代替另一个生日许诺。
“带你去,去一整天,所有的项目全让你玩过来。”建华想让儿子高兴。小孩一高兴往往病就好了。
果然,小蒙蒙一骨碌爬了起来。
“真的!”
建华的心终于回到了原地,奶奶笑着赶紧把孙子按下,盖上被。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来人是办公室的小刘:“严经理让我通知您,立即到工程总指挥部去,有急事。”
急事?现在工程上哪有不急的事!
那么,回头抽空再去脑系科吧。
工程总指挥部,几位正副总指挥在等他。曹局长什么也没问,建华什么也没说,大家围着桌上的沙盘坐下了。
“凤凰桥什么时候能完工?”曹局长问。
“一个月。”建华信心十足。
“不行,得提前。”
“再提前五天。”这意味着在预定日期内提前了半个月。
“十天。”曹局长凝视着新提升的经理,“二十天完成任务。总指挥部准备把光明桥的修建任务交给你。光明桥开工的时间必须在二十号左右。”
十天?五天已经拿出了冲刺的力气,哪来的本事再挤五天。
“光明立交桥,是环线上最大的一座立交桥,在全国也是数得上的。时间紧,任务重,它是环线工程最后一战,什么时候拿下它,什么时候全线通车,敢不敢立军令状?”
立军令状?军中无戏言,杨建华不能不犹豫。
“人生能有几回搏?造光明立交桥这样的大桥,人一生能赶上几次?失去这个机会,我敢肯定,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我试试看。”
“今天找你来,没给你试试的时间。”曹局长步步紧逼,口丝毫不松。
“好,我接了!”杨建华一拍桌子,像是把自己的脑袋放到了总指挥部。
接下这个任务,就意味着凤凰桥的工期要在极限上再缩短十天,同时做好光明桥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凤凰桥的收尾工作,他的兵将会怎样说?
“接得对!这一头一尾全归咱,死了也值。”老队长兴奋地一拍大腿。参加这样宏大的工程,完成了他几十年的夙愿,老头儿像注射了兴奋剂。
“为保证桥面工程时间,明天就得上大梁。”建华盯着老队长由于高兴而愈发发紫的黑脸。
老头儿掰指算算:“对。只是怕帽梁的模板桥拆不出来,木工班夜班只是五个人。”
“集中兵力一起上。”
“我包了!”蹲在墙角抽烟的陈宝柱大大咧咧地站起来,“这活儿归我们突击队。”
“这不是闹着玩儿。”老队长瞟了陈宝柱一眼。
“你们都去睡觉,养足精神明儿上梁。明儿上午,我准叫你们看不见帽梁上有粒木渣儿。”
“有种你就干。别吹大牛。”老队长一贯看不上陈宝柱。
“不信?我……”宝柱急得要瞪眼。
建华拍拍宝柱肩膀:“我信。宝柱,看你的了,注意安全。”
“你放心。”陈宝柱拍拍胸脯,神情从来没有这样庄重、严肃。
儿子的这副神情,是宝柱妈一直希望在他脸上看到的,老太太多想儿子能认真、能庄重、能温顺哪。可当她儿子带着这样一副母亲理想的神色率领突击队连夜奋战的时候,宝柱妈已进入了弥留之际。
她对死毫无恐惧,受了一辈子苦,生给了她多少值得眷恋的东西?能够不再睁开眼睛,苦海便到了尽头。
瘫在床上这么多年,她与外界几乎隔绝。她不识字,家里又没有电视机,她无法感受到时代的巨大变化。她想象不出别人家都是怎么生活的。嫁一个有出息的丈夫,生一个有出息的儿女,那福该怎么受用?几十年尝的全是苦,反倒不知何为苦,何为乐?活着就是苦,死了便是乐。她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简单地把生活中的人分作好人和坏人。好人又分为善人和本分人,坏人分成恶人和不走正道的人。她遇到过不少善人。当她还是个小丫头时,村子里来过一个卖糖稀的老头。见她饥肠辘辘,舔着舌头的发馋样子,便拿细苇子棍在糖稀中一滚,送给了她。这是她第一次吃糖,棉签大小的糖稀,让她记了老头儿一辈子的恩德。还有救她出火海,帮她从良的民警同志;照顾她这么多年的街坊杨元珍,眼前正在医院伺候她的“服务队”闺女们……这些人和她不沾亲不带故,却受了人家那么多情,无法报答。
宝柱妈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抖动,她嘴唇向里抽搐着,痛苦地喘着大气,死神在召唤她。她用灰败不堪的手紧紧抓住被单,像是害怕被煎熬的灵魂就这么去了。她,在等待她的儿子。
老天爷把她放到这个人世上,就给了她这么一个亲人,虽不是她亲生的骨肉,却是她一点点拉扯大的心头肉。他是她的儿子,是狼、是虎,总是她的。
守护她的一位公司服务队的女工,看她不行了,告诉她,已经派人去工地叫宝柱了。
她等着……
刚住院时,儿子在她身边守了三天,这三天是她一生的安慰,虽然转瞬即逝,她还是感谢儿子,就像小时候那支糖稀,苇子签儿虽小,却终生难忘。
她等着,她要再见宝柱一面,她还有许多话要对他说。
“快了……从工地骑车到医院,怎么也得半个钟头,现在正修二环线,道路太挤,车骑不快。”
从她那圆睁的双眼,似乎看到了她的愿望,守护的人,不断给她输入希望。
快了,快了,快了……陈宝柱刚把自己的突击队拉上去,就接到母亲病危的信。怎么办?他不能现在就溜了呀。
妈,您再等等我,再等等……陈宝柱心里火烧火燎。
他离开医院时,母亲拉着他的手,流着泪说:“宝柱,你去工地干活,妈高兴,妈高兴看你成人,妈只盼临咽气时,你守在我身边。”
“妈……好好治病,您能好。”
母亲颤巍巍从腰中掏出一个布包,她把它埋在墙洞里二十多年,住院时又让杨大娘给她缝在裤腰上。“这是两只金戒指,你留着。妈就这么两件值钱的,这么多年,甭管多苦,日子多难,想着自个儿还有两件宝贝,心里就踏实,觉着自个儿,还能给儿子留下娶媳妇的钱。拿着,别丢了,别花了,见着它就见着了妈,不到娶媳妇别用它。”
他扑通一声给母亲跪下来,他伸不出那双手,怕捧不住母亲山一样重的疼爱。
现在,母亲要去了。他无论如何也要见妈一面。
可是,此刻,他却拔不出腿。
今儿晚上的活儿,事关重大,关系着整个工程进程,关系着他陈宝柱的誓言,也关系着他们整个突击队———十一个哥们儿的荣辱成败。
道路改造工程上马了,施工队承包了凤凰桥的施工任务。队里接着成立了一个个承包班组,班组人员由班组长自己挑。眼见一个个都被叫上了号,独陈宝柱没人要。
陈宝柱气得青筋直暴,找到杨建华。
“老队长给我穿小鞋,让我栽面儿。”陈宝柱倒不是不干活手就痒,是觉得难堪。
“该明白了吧?别看平时大家不惹你,可谁心里都有杆秤。关键时候,你就可以看出大家并没把你放在眼里,这可怨不着老队长,是班组长们不要你,因为你不行。”
“我不行?!”陈宝柱被杨建华的话激怒了,“拉出来,咱们比试比试!”
“比试比试?”杨建华故意激他,“让你承包一个组,你敢不敢接?”
“敢!干不过他们,我是孙子。”
几天以后,由几个施工队甩下来的落后青年组成的“陈宝柱青年突击队”成立了。这是一支全部由解教人员、劳改释放青年组织起来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二岁。
公司为这支队伍制作了和其他正式青年突击队一样的队旗。杨建华亲手将这面旗子授给了陈宝柱。劳动创造了人类,他相信艰苦的施工劳动一定会把他们锻炼成真正的人。杨建华把陈宝柱突击队安排在凤凰桥这个重要的位置上,送陈宝柱八个字———自尊、自爱、自强、自信。
陈宝柱第一次在人们面前挺直腰杆做人。
班组长们看不起他,给了他一个震动,杨建华信任他,让他挑起一副担子,又给了他一个震动。他用这八个字向队里十一个被甩下、有污点的哥们儿做了开场白:“哥们儿,别人瞧不起咱们,这一次豁了老命,咱也得争争这口气,我就不信,咱们干不过他们!哥们儿,都卖把子力气,把红旗给我夺下来,让他们看看谁是孬种!”
凤凰桥工程,将是他们生活的一个新起点。
火热的生活,紧张的施工,忘我的劳动唤起了陈宝柱突击队员的良知和胆识、勇气和力量。与其他班组相比,他们从不落后,上个月,还夺得了施工队的最高奖金。
紧张的施工,把陈宝柱的心铸在了工地,浇铸在大桥的每一个墩台上。
他觉得自己变了,变得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
然而,老队长仍然不相信他。
他要以今晚的行动使老队长,和那些过去曾经看不起他和他们的人相信,他们,陈宝柱突击队的十一个青年人也是建设大桥的主人。
一个晚上,拆除全部帽梁模板,还要保证质量,这关键时刻,他一分一秒也不能离开。
但是母亲!
妈,您就再等等我吧!拆模板的活儿是我夸下海口揽下来的,干不完要误大事,误整个工程的工期!我不能让您闭眼前,再看我给您丢一次脸……
转天清晨,老队长早早醒来,赶紧钻出工棚。他发现整座大桥上的四十多个帽梁的模板已经全部拆除干净。一根根预制大梁也已整齐地排列在桥墩下面。
他妈的,陈宝柱这小子还真行。
“陈宝柱!宝柱!”老队长大声喊着,他第一次产生了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