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父母好孩子-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试想,我们的孩子从小能够生长在一个充满文明、祥和、赞美和友谊的氛围中,那么,他们一定会是有情有义、有合作能力、善于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乐观的人,他的一生将充满爱,充满快乐和成功。作为妈妈的你,一定会倍感欣慰,觉得自己的一生辛苦没有白费,你奉献给了人类一部最辉煌的作品。
让我们为了这样的日子努力吧!

写在前面
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一代父母都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
我自己感受到家庭教育的热度,是从我写的《写给年轻妈妈》一书的发行中体验到的。这本书三年内印刷46次,发行量达到213万册。为此《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报道,题目是《一本书引出一股热潮……年轻父母渴望家教知识》。文章中说:
……很多家长连夜读完了这本书,含泪给作者和出版社写去了自己的感想。北京太平路小学学生家长赵燕华在信中说:“这本书写得太好了,许多章节催人泪下,它像一面镜子,鉴别出我做母亲经历中的对与错,它是开启年轻母亲们走进成功教子之门的一把钥匙。”很多小学生也纷纷写信或打电话告诉“知心姐姐”,他们的爸爸妈妈看了书后的确变了。一个同学说,他们年级最近进行了考试,由于题目有点偏,大多数同学没有考好。他们像往常一样准备好了回家挨揍,但是出乎意料地没有一个人挨打。他代表全体同学给“知心姐姐”鞠躬,谢谢“知心姐姐”改变了他们的父母。
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在社会上竟然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是出版界甚至作者本人都始料不及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巨大的社会需求:家长们渴望了解孩子,渴求家教知识。
这种渴望,并非“中国特色”,它也带有很强的国际性。
几年前的一天,一位名叫侯明的年轻女士来找我,她说,她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考察了美国的家教,撰写了一部书稿《美国人的家庭教育》,希望由我来写序。
我对她说:“我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但写序最好请德高望重的人,我是一个普通人,从未写过序。”
侯明非常诚恳,我答应看了再说。看完书稿,让我惊讶的是,书中大量发生在美国家庭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不是书中的孩子叫“艾米”、“卡特”、“杰西卡”……我甚至忘记了这是一本介绍美国的书。我看到,我们国家今天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家庭教育遇到的问题是何等相似!
这种相似并非偶然。孩子的成长始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他们生存的环境是不可分的。美国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一段大动荡,主要根源来自在60年代成熟起来的年轻人。这批青年成长的过程中,美国经历了其历史上最辉煌的发展年代。经济与综合国力的强盛给整个美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人口向大中城市的集中,家用电器在一般家庭中的普及,人均收入的迅速增加,社会公共福利的改善,都象征着一个民族富裕时代的来临。物质相当丰富的社会大环境无疑为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小家庭独居代替了大家庭相邻相伴的格局,孩子们与祖父母、亲戚的关系由朝夕相处转为节假日相逢,电视的出现阻碍了孩子与社会的更多接触,其结果使孩子增强了对小家庭的依赖,同时又失去了以往与大家庭直接相连的安全感。
在家庭中,孩子的地位也有很大变化。往日贫困生活所加在孩子身上的责任与义务渐渐被淡化,多数孩子不必为家庭的温饱操心,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多地转向孩子的未来,希望他们做好学生,将来有好出路,并不要求他们为家庭做什么贡献。社会经济的增长,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享受的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开始渐渐丧失以往因为能替家庭做贡献带来的自豪与自信,取而代之的是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与孤独感。美国的父母终于觉醒,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并从各方面给予关心。
这种情况,与我国的现状有相似之处。同时,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由“多子女家庭教育”向“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转变。这个现实,给今天中国的家庭教育带来三个变化。
一、家长的心态变了
独生子女的惟一性,使这一代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自己承受过的苦难,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和惧怕心理,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四过”: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过分的保护,致使这一代孩子中有不少人出现“三无”:无情、无能、无责任感。
二、孩子成长的环境变了
孩子的成长环境由“儿童世界”转化为“成人世界”,成人对孩子的影响在加大,孩子对成人的依赖心理在加大,同时孩子与成人的矛盾也在加大。
三、孩子的生活内容变了
今天的孩子是中国第一批在电视机和电脑前长大的孩子。虽然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但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慢慢地,孩子向父母关闭了心灵的大门,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中国的父母已经意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课堂;家庭教育要跟上变化的时代,父母就要重新学习,重塑自己。于是今天,家庭教育呈现出三大渴求:孩子渴求现代父母,父母渴求现代家教,社会渴求现代人才。

1.孩子渴求现代父母
新世纪当父母真难,新世纪当父母真好。
新世纪当父母真难。
几年前,上海浦东三林镇妇联的“母亲素质大调查”调研活动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边是母亲盼子成才的沉甸甸的爱,一边却是孩子对这份母爱的排斥和抗拒。
这个以全镇近千名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结果令母亲们大吃一惊。认为母亲缺乏魅力、语言粗俗、思想平庸的占31?郾5%;认为母亲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的占75?郾8%;希望母亲改变教育方式,和他们多交朋友的占80?郾2%;要求母亲尊重个人爱好,给予独立成长空间的占80?郾2%。而另一方面,仅有3?郾7%的学生能接受母亲现行的教育方式,认为母亲能令自己敬佩、仰慕的仅占接受调查者总数的7%。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心目中理想的母亲形象,远远超过传统的“慈母形象”。他们理想的“现代母亲”可以概括为五个一点:懂一点电脑,化一点淡妆,少一点说教,露出一点微笑,多给一点空间,有气质,爱学习,像个朋友一样。
孩子们的要求并不过分。时代在变,孩子在变,孩子衡量父母的尺子也在变。
可是让传统的父母一下子变为“现代父母”,难度还是挺大的。当孩子们向我诉说对父母的“不满”时,我常常让他们对父母多一点体谅和宽容,可孩子们有时并不服气。
我的一位女友和上中学的儿子关系闹得挺僵,请我去调解。一天,我去她家,单独会见她的儿子。这个大男孩上小学时参加过我组织的夏令营,对我很热情,也很乐意和我聊。
“我妈对别人客客气气,对我却总是大发脾气。每天我妈下班一回来,我打开门,只要见她脸拉得老长,我便立刻跑回自己的房间,把门关紧,省得挨骂。”说着儿子举出几件实例。
“你妈也不容易,她在单位是领导,操心的事不少,她回家又要做饭,照顾你,够累的,爱发脾气可能是到了更年期……”
“更年期?”没等我讲完,男孩就迫不及待地接过话头,“自打我上学,我妈脾气就这么坏,更年期怎么这么长?您给我来个倒计时,更年期哪天结束?我也好有个盼头!”
我忍不住笑起来。
我很同情这个男孩,事后我对他妈妈说,我们不能怪孩子不理解我们,我们也该改变改变自己了,尽管改变自己不容易。平时,我们很在乎孩子的物质要求,注重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却忽视了孩子内心情感世界,特别是忽略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定位。
女友听到儿子对她的看法,说了句:“如今当父母真难,我们小时候哪有那么多事!”可她还是答应,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
从另一个角度看,新世纪当父母真好。
孩子离现代化近。家里有一个上学的孩子,就会时常带进来现代化的气息,使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
时代在变化,今天与昨天不同,明天与今天也不同。尤其当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这些新的名词和新的概念闯入我们的生活后,我们天天都能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包括我们所使用的许多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使用周期越来越短,也包括我们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它的贬值越来越快。我们祖祖辈辈沿袭的教子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今天的孩子。特别是当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后,生活方式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到那时,我们可能身上只带一张卡片,就可以走遍全球。人们将越来越感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没有学习能力,就寸步难行。
孩子们天天在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我们,逼迫我们去学习新东西,督促我们朝现代化靠近,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在21世纪,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变是常态,不变是病态。因此,作为21世纪的父母,我们不妨改变一下自己,用21世纪的尺子来量量自己,学点新知识,变个新形象,努努力,当好“现代父母”!

2.父母渴求现代家教
把自己的感觉告诉孩子,不如让孩子获取自己的体验。
几年前,一位年轻的妈妈曾向我讲述了一件让她困惑的事。
女儿上初中了,整天蹦蹦跳跳,爱吃爱玩,对东西很不爱惜。新买的衣服,穿几天就不喜欢了,扔到一边不予理睬,对家人也漠不关心。
妈妈准备对女儿进行一次“忆苦思甜”教育。她花了400元,买了两张票,陪女儿去看芭蕾舞剧《白毛女》。
看后,她问女儿有什么感想,女儿想都没想就说:“喜儿去当白毛女,我看是让她爸逼的。借债还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杨白劳借了黄世仁的钱,为什么不早点儿还给人家,逼得女儿躲进山里?喜儿也够傻的了,黄世仁那么有钱,嫁给他算了,干吗要到深山老林去当白毛女?”
女儿的回答让妈妈目瞪口呆。
“我女儿好像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怎么什么也不懂,真拿她没办法!”
这位妈妈困惑了。自己小时候看《白毛女》电影时,为喜儿流了那么多眼泪,恨死了黄世仁,可今天同样的故事,孩子怎么看不懂了呢?
我对她说,孩子不懂历史,又没有体验,她不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当然会产生这么幼稚的想法。
让孩子们了解历史,了解父母所经历的风雨,是孩子理解父母、宽容父母的前提。
别怪孩子不懂事,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孩子认识世界往往是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认识。父母要让孩子尊重自己,孝敬自己,除了要教会他们做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我们曾走过的路。与其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不如让孩子获取自己的体验。我相信,善良的孩子一旦体验到了父母的不易,便会发自内心地敬佩父母、体谅父母;一旦了解了过去的苦难,便会珍惜今天的幸福。
什么是“现代家庭教育”?李岚清同志曾作出过科学的论述:“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孩子正确做人转变,由单方面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
看来,我们要重新学习了。

3.社会渴求现代人才
我们精心培养出来的孩子,早晚有一天要走向社会。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才是最需要和最珍贵的资源。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各国、各个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越来越密切,世界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因此,人才的争夺也趋于全球化,全球都需要高素质的“现代人才”。
在这种人才争夺全球化的推动下,教育作为开启国门的钥匙,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关系到孩子的成长,牵动着每个家庭。
我们精心培养出来的孩子,早晚有一天要走向社会。他们走向社会之时,首先要通过“人才市场”的挑选,所以,每位父母都不得不关注这个市场的“行情”。
当今,人才市场有三个变化特别引人注目。
一、由单向选择变为双向选择
在计划经济下,没有人才市场,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包分配。毕业生只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就可以了,只要“服从分配”就可以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