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梅兰芳传-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虎的那段拿手杰 作。
清唱会的乐声引来了更多的观众,门外空地上站满了志愿军战士,看上 去黑压压的一片。他们聚精会神地细细欣赏着来自祖国的歌声。有的人用手 
拍着板,有的人还轻轻地跟着调子哼着腔。大家都说:“像这样的清唱晚会, 比看舞台上的表演还要难得啊!”
第二天,老炊事员牟绍东拿着一本纪念册来找梅兰芳:“昨天晚上的事, 我永远忘不了。请你给我写几句话在上面,做个纪念吧。”梅兰芳满足了这 
位志愿军战士的心愿。他的留言是这样写的:“《玉堂春》我有十几年没有 在舞台上表演了,你这次替我拉这个戏,真是值得我纪念的一件事。”
一九五五年四月,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为梅兰芳、 周信芳举办了舞台生活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大会向梅兰芳、周信芳颁发了 奖状。
会上,梅兰芳向到会的各位来宾致答谢词,题目是《为着人民、为着祖 国美好的未来,贡献出我们的一切》。会场上空,久久回荡着梅兰芳那激动 的声音:
“主席,各位首长,各位同志: 我今天首先要向党和毛主席致最崇高的敬礼,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
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亲爱的同志们致衷心的谢意。 没有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没有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我们是不可能有今 
天这样隆重的纪念会的。今天这个纪念会不独是我个人和周信芳先生的光 荣,也是我们全中国戏曲工作者最大的光荣。”在这次发言中,梅兰芳回顾 
了自己从学戏开始,直至目前的舞台生活中各个阶段的收获和体会,并着重 谈到解放几年来,他在党的教育和新生活的启发下所产生的感受。他诚恳地
讲述道:“在旧社会,我辛辛苦苦地演了几十年的戏,虽然在艺术上有过一 些成就,但服务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却是模糊的。解放以后,我学习了毛主 
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才懂得了文艺应该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 道理。明确了这个方向,我觉得自己的艺术生命才找到了真正的归宿。从我 
国大陆解放到今天,虽然只有五个年头,五年多的时间不算长,可是在我六 十年的生命史上却是最宝贵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无论在政治上、艺 
术上,我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最后,梅兰芳激动地说:“综合我 五十年来的艺术实践,我能够告诉各位青年戏曲工作同志的,只有下面这几 
句话:热爱你的工作,老老实实地从事学习,努力艺术实践,不断地劳动, 不断地锻炼,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虚心接受群众意见,严格进行自我批评, 
为着人民,为着祖国灿烂美好的未来,贡献出我们的一切!”会上,梅兰芳 还与周信芳合作演出了《打渔杀家》,以答谢到会的各位来宾。
故乡的召唤


深夜,南京一家饭店的客房里。一盏不是很亮的台灯下,梅兰芳正在仔 细地阅读着一封信。这是一九五六年的三月上旬。梅兰芳率领他的剧团,刚 
刚结束了在南京的演出,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回北京去。作为一位著名演员, 梅兰芳平日里收到的信,都是成捆成扎的。什么人的信能使此时此刻的梅兰 
芳显得如此不安,如此兴奋,又如此紧张呢。只见他持信的双手在微微地颤 抖,念信的嘴唇在轻轻蠕动,两只眼睛在薄薄的信纸上浏览了一遍又一遍?? 
信函来自江苏省泰州市,也就是以前的泰州县。对梅兰芳来说,这是一 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说它陌生,是因为梅兰芳的足迹,从来也没到过那 
里。而说它熟悉,是因为梅兰芳从小就从祖母嘴里,知道那是他祖父,也是
他父亲,乃至他自己所来自的地方,那是梅家的故土。 梅兰芳一直记得祖母对他讲的有关故乡的那段往事:“你曾祖在泰州城 
里,开了一个小铺子,仿佛是卖木头雕的各种人物和佛像的。他有三个儿子,
你祖父是老大,八岁就给了江家做义子。江老头子在苏州,没有儿子。起初 待你祖父很好,后来娶了一个继室,也生了儿子,她就把你祖父当作眼中钉 了。
“后来,有一种专买小孩子去学戏的人贩子到了苏州??你祖父十一岁 就从这贩子手里转卖给福盛班做徒弟,从此走上了学艺的道路。
“从他满师出来自立门户以后,马上就派人去到家乡,接你曾祖父来同 住。谁知道他离家太久了,家也不晓得搬到哪里去了。所以你祖父到死也没 
有找着他的父母和两个弟弟??”
从那时起,梅兰芳便暗暗地下了决心:长大后,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完 成祖父的夙愿,回家乡寻找亲人。后来他自己的孩子也长大了,他仍没能实 
现这一愿望。他常常向孩子们提起梅家的祖籍,反过来,孩子们的一再追问, 又使梅兰芳的这种愿望越发迫切。他对孩子们说:“虽然在老家还没有找到 
我们的本家亲属,但是我们的祖先是泰州人,这是无疑的,将来如有机会, 我要亲自去家乡寻访的。”
现在,却有一封来自家乡的信找到了梅兰芳。 写信的人是梅秀冬先生。在信中,他说他是梅兰芳的本家大哥,并希望
梅兰芳能借在南京演出的机会到家乡泰州来认亲。 这封信来得恰是时候,梅兰芳真是喜出望外。难道说几十年来祖辈与家
乡泰州断了的线,今天又要重新连接上了吗? 梅兰芳很快做出了决定:剧团暂不返京,随自己由南京转道去泰州。日
程安排是认亲、访问和演出。 当梅兰芳夫妇和儿子梅葆玖乘坐的汽车缓缓驶入泰州市区时,闻讯而来
的父老乡亲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街头,站在道路两旁,夹道欢迎梅兰芳这位衣 锦荣归的游子,并争先恐后地以一睹梅兰芳的真面目为快。
激动万分的梅兰芳望着一路上前来欢迎自己的乡亲们,连声嘱咐司机将 车开得慢一点,再慢一点。他自己则情不由己地将身子探出车窗外,频频地 
向大家招手致意。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随着汽车从杨桥口, 经彩衣街、坡子街向税务桥的缓行,梅兰芳的眼睛逐渐湿润了:“我是一个 
人民的演员,过去从来没有为故乡的建设出过力,而今天却受到如此盛情的 欢迎,心里确实是万分的感动,深感受之有愧。”
汽车终于在税务桥停了下来。梅兰芳一下车,早就等候在那里的泰州市 各级领导便迎了上来。家乡的人民代表随即献上了鲜花,前来欢迎的一些文 
艺团体的代表也拥了上来。
当工作人员将有关梅氏宗谱的调查报告交到梅兰芳手里时,梅兰芳激动 地说:“感谢你们帮我理清了家谱,找到了祖先,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经人指点,梅兰芳看到了他的本家大哥梅秀冬。 梅兰芳快步上前,双手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激动地对他说:“大哥,今天 
我终于回到家乡来了,我看望您们来了。”梅秀冬望着眼前的梅兰芳,也激
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此情此景,使前来欢迎的人们无不为之感慨万分。 梅兰芳一家被安排在乔园招待所内的一间房子里休息,梅秀冬也陪伴在
旁边唠着家常。梅兰芳回忆着祖父梅巧玲离家后祖孙四代的经历和演变,回 忆着自己多少年的向往和心愿,不由得对梅秀冬大哥充满了亲情。他对梅秀 
冬提起了他在南京时接到的那封信:“看到您的来信,才促使我回家乡来了。” 梅秀冬老人的性格似乎有些内向。他话语不多,眉宇间流露出一丝疲倦 
的神色。梅兰芳觉察到后,连忙对他说:“您先回家休息去吧。明天我们再
到府上看望您和大嫂,还有您的全家。” 第二天,精神充沛的梅兰芳携带着夫人和儿子,兴致勃勃地来到了陈家
桥的梅宅。进得大门,就看见梅秀冬老人的全家都在等候着他们的到来。在 梅秀冬的介绍下,梅兰芳一行向他们一一握手问好。然后,梅秀冬请梅兰芳 
翻阅了《梅氏家谱》,并点燃了三支香,与梅兰芳一起,向祖先牌位行了祭 祖礼。
接下来,梅秀冬老人向梅兰芳讲述了他所以写信给他的原因。 原来,梅秀冬老人也一直不知道举世闻名的梅兰芳就是自己的本家亲
戚。一九五六年初,有一位泰州市文教科的陈科长到家里来,说梅秀冬是本 乡人,知道的情况比较多,要他好好回忆一下有关梅兰芳祖上居住在泰州的 
情况,并先后来家里三次,帮助查找《梅氏家谱》。后来,《梅氏家谱》中 一个“梅天才”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梅天才的职业是佛像木雕手艺 
人,在他的名字旁边,还写有“喜丁名巧玲”的字样,喜丁指尚未出生的后 代。根据这点推断,巧玲正是梅巧玲,而梅天才,也就是梅兰芳的曾祖为了 
慎重起见,有关人士还组织召开了有关梅氏家族的会议,陈科长和市政协的 同志也参加了。在附近一带的鲍家坝、蒋家庄、老龙河、梅花地等郊区的乡 
亲代表们的讨论、回忆、核实下,最后,终于得出了结论:梅秀冬确是梅兰 芳的本家直系亲属,其余的,也都是远房的本家。
梅兰芳听到这里,心里真是高兴极了。有证可实,有据可查,这门亲是 认定了。梅兰芳感谢泰州人民为他找到了归根之本。
接着,梅兰芳在大哥家吃了一顿家常饭。桌面上,摆满了许许多多家乡 的新鲜菜肴。全家人济济一堂,围坐在桌边,无拘无束地拉着家常。每个人 
的心中,都充溢着亲情的温暖与慰藉??
当天晚上八点,泰州市各界人士近两千人在人民剧场举行了“欢迎梅兰 芳先生返乡访问大会”。会上,市委书记兼政协主席宗宇致欢迎词,梅兰芳 
致答词。在答词中,他说:“返乡是我多少年来的一个愿望,今天居然达到 了我的目的。怎能叫我不高兴呢?在这次回来之前,南京市陈副市长对我说, 
泰州是老解放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泰州人民进行了英勇艰苦的斗 争,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听了这些话,感到非常光荣和骄傲,因为我是泰州
人。” 听到这里,参加会议的代表们报之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第三天,在梅秀冬大哥的陪同下,梅兰芳携妻带子,来到了鲍家坝梅家
的祖坟,敬献了花圈,行祭祖扫墓之礼。然后,他来到鲍家坝农业社,向当 地的农民兄弟问好,参观了农田作物,并到他们的家里做客。
当天晚上,梅兰芳开始了他在家乡人民剧场的演出。为了报答故乡人民 的深情厚意,梅兰芳拿出了自己的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奇双会》、《宇 
宙锋》、《凤还巢》、《霸王别姬》。人民剧场有一千多个座位,场场座无 虚席,盛况空前。
为时八天的本家认亲、参观访问、祭祖扫墓和演出活动圆满结束了。梅 兰芳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梅秀冬大哥,告别了这片祖先们生存过的土地,乘车 返京了。
以后,梅兰芳多次回忆起在家乡认亲时的种种情景,并语重心长地告诫 孩子们:“初次返乡的时间真是太短了,但总算有一个开端,我以后有时间, 
还会带着你们第二次、第三次去故乡的。你们也不要忘了老家啊!”
两年之后,也就是一九五八年的八月间,梅秀冬老人独自一人从泰州来 到北京,找到了护国寺街梅兰芳的家中,梅兰芳一边高兴,一边埋怨他为什 
么事先不来信说一声,也好派人到车站去迎接他。身体硬朗的梅秀冬笑着说:
“不用了,我这不是安全到你家了吗?” 梅兰芳亲自安排他住下,嘱咐服务人员在生活上多加照顾,并派专人陪 
他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晚上,梅兰芳陪着大哥在北屋客厅里谈天聊家事。
聊夭时,梅秀冬向梅兰芳道出了自己此次来北京的心情:“你是世界闻名的 艺术家,为我们梅家争光了。这次认亲,有人认为我是高攀了,但我并没有 
这样想,我为有了你这样一位本家兄弟而觉得光荣。这次贸然而来,是为了 看望你和全家,更想与你说说家常。我今年已是七十岁整,以后可能没有机 会再来了??”
看他逐渐难过起来,梅兰芳赶紧打断了他的话:“自家人,快别说那些 话了。如果没有您帮助政府了解和介绍情况,直到今天我也不可能找到归根 之处的。”
转眼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梅秀冬老人想念家人,准备回去了。离京前, 梅兰芳与他站在北屋门前合影留念。两位老人都穿着中山装,足登布鞋,精 
神饱满地并肩站立在一起。照片从照相馆取回后,梅兰芳立即在相片贴纸的 两旁手书了几行小字:“秀冬大哥于一九五八年八月来首都,下榻我寓,盘 
桓月余,共谈家事,至为欣慰,摄影留念。时秀冬大哥整七十,而我则六十 三也。梅兰芳记于护国寺街。(印章)”。
这张照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