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独秀传-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说得好:“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 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
在井冈山时期,即红军创建时期,毛泽东同志的建党思想就很明确。大 家看看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就可以了解。??毛泽东同志对 
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 的一套。??并且用这个学说来教育我们全党、全军和人民,使我们建立了 
这么一个好的党,所以才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②根据毛 泽东的建党学说,能不能建设一个真正无产阶级性质的好党,关键不在于是 
城市或农村的环境,以及党员①②邓小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41页。人民出版社198
3年版。
《论游击队》,《陈独秀先生抗战文集》第6集。 中工人成分有多少(这些无疑是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条件),而在于
能否用无产阶级思想经常不断地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 另外,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把游击战提到战略高度,广泛开辟敌后农村 
根据地,包围占据城市的敌人,以最后夺取城市,夺取抗战的胜利,是农村 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具体运用。这在世界军事史上也 
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中国是一个大而弱的国家,但它处在一个进步的时代, 却被另一个小而强的国家所攻击,这样,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发生了,于 
是根据地的问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等等也发生了。这就必然要求把游击 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这个颇为新鲜的游击战争,当然陈 
独秀是不懂得的。毛泽东在论述游击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时说, 游击战仅仅次于运动战,因为没有游击战的辅助,也就不能战胜敌人。并说
它的战略作用有两方面:“一是辅助正规战,一是把自己也变成正规战。至 于就游击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空前广大和空前持久的意义说来,它的战略 
地位是更加不能轻视的了。”从抗日战争三个战略阶段中游击战的作用来看,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 空前伟大的一幕。”所以,“八路军的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 
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反对这个方针的人们的观 点是不正确的。”①①《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466、467页。 
至于在,“敌据城市我据乡村”的条件下,“乡村能够最后战胜城市”的 问题,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作的《论新阶段》报 
告中,有精辟的论述。他在分析了我国三个特殊条件——半殖民地的条件、 大国的条件、今日的条件(“今天主要的是中国进步了,有了新的政党、军 
队与人民,这是胜敌的基本力量”)之后指出:“在今天的半殖民地大国如中 国,存在着许多优良条件,利于我们组织坚持的长期的广大的战争,去反对 
占领城市的敌人,用犬牙交错的战争,将城市包围起来,孤立城市,从长期 战争中逐渐生长自己力量,变化敌我形势,再配合之以世界的变动,就能把
敌人驱逐出去而恢复城市。毫无疑义,乡村反对城市就在今天的中国也是困 难的,因为城市总是集中的,乡村总是分散的,敌人占领我主要的大城市与 
交通线之后,我之行政区与作战阵地就在地域上被分割,给了我们以很多困 难,这就规定了抗日战争的长期性与残酷性。然而我们必须说,乡村能够战 
胜城市,因为有上述三位一体的条件。”①陈独秀因为立足于城市为中心, 所以城市一丢,即为“亡国”;毛泽东立足于农村为中心,所以,即使有困 
难,我们必胜。这就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坚持城市中心,瞧不起游击队,把毛泽东思想讥为“山上马克思主义”, 这也是当时王明的观点,在这些基本点上,陈独秀与王明是一门之徒。
凡此种种,表明了陈独秀当时与中共中央的分歧,是十①《中共党史参 考资料》第8集,第178页。
分深刻,十分尖锐的。因此,有人把陈独秀向南京“八办”表示赞成共 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罗汉接洽陈独秀与共产党合作抗日之事,视 
为陈独秀“要求回到党内”,不能不说是一种误解。
但是,这丝毫也没有低估陈在抗战问题上“转变”的进步意义,以及中 共中央把他当作抗战合作对象方针的正确性。
因此,当时的确出现了自1929年决裂以来的和解气氛。可惜,这种 气氛,很快被王明、康生的错误行为一扫而空。
蒙受“汉奸”冤屈与党彻底破裂副团长康生,拿着尚方宝剑,从莫斯科 飞到延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的第一个行动,就是乘当时苏联审判 
布哈林、托洛茨基等“右派与托派同盟”的狂风,坚决反对中央在“三条件” 下团结陈独秀等人抗日的方针。王明在政治局会议上声色俱厉地表示,我们 
和什么人都可以合作,只有托派是例外。在国际上我们可以和资产阶级的政 客军阀甚至反共刽子手合作,但不能与托洛茨基的信徒们合作。在中国我们 
可以与蒋介石及其下属的反共特务等人合作,但不能与陈独秀合作,并诬指
“陈独秀是每月拿三百元津贴的日本间谍”。有人当场指出:“陈独秀与托洛 茨基究竟有所不同;说陈独秀是日本间谍,究非事实。”王明却坚持说斯大 
林正在雷厉风行的反托派,而我们却要联络托派,那还了得;“陈独秀即使 不是日本间谍也应该说成是日本间谍”①。在这里,他进一步发挥了193
2年1月《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这个“左倾”路线代表 作中说的,与反动派比较,托陈派是“最危险的敌人”的观点,并且为了“以 
主要的力量来打击”这个敌人,可以不择手段。康生立即紧跟,发表了一篇 长文——《铲除日寇暗探民族公敌的托洛茨基匪徒》,信口雌黄地说:“一九 
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我们的东三省,同时,上海 的日本侦探机关,经过亲日派唐有壬的介绍,与由陈独秀、彭述之、罗汉等 
所组织的托匪‘中央’进行了共同合作的谈判。当时唐有壬代表日本侦探机 关,陈独秀、罗汉代表托匪的组织。谈判的结果是:托洛茨,基匪徒‘不阻 
碍日本侵略中国’,而日本给陈独秀的‘托匪中央’每月三百元的津贴,待 有成效后再增加之。这一卖国的谈判确定了,日本津贴由陈独秀托匪中央的 
组织部长罗汉领取了,于是中国的托匪和托洛茨基匪首,在日寇的指示下在 各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就大唱其帮助日本侵略中国的双簧戏。”
王明、康生对陈独秀的这种诬陷是耸人听闻的。当时舆论大哗,要求康 生拿出证据来,但他始终拿不出来。几十年来,中外许多史学工作者进行了 
种种考证和猜测,有的说因为陈独秀参加了亲日派周佛海组织的“低调俱乐
部,的活动;有的说是因为陈独秀出狱后接受周佛海、陶希圣主持的“艺①
《解放》周刊第29、30期,1938年2月。 文研究会”的生活费“补助”①。其实,这两件事都发生在1937年
陈独秀出狱以后,当时周佛海来拉拢他参加“低调俱乐部”,陈独秀始终“毫 无表示”;至于陈独秀从陶希圣手中要的钱,是他向陶主编的《政论》杂志 
写稿支取的稿费。
康生说陈独秀与唐有壬谈判结果是陈执行托洛茨基的指示:“不阻碍日 本侵略中国”。
可是,托洛茨基的这个指示,康生在文章中说是1935年12月,托 洛茨基给他的“平行总部”的一封信中说的。从时间上来说,托洛茨基19
35年12月给他的俄国信徒的指示,怎么能在1931年,就被陈独秀们 执行了呢!?真是荒唐到了极点。再说,如果陈独秀确如康生所说那样的“日 
特汉奸”,不用说在1938年要逮捕处决,就是在“九一八”时,也难逃 法网。可是有讽刺意味的是,1932年陈被捕却不是“日特汉奸”罪,而 
是“抗日罪”,“妄诋政府不抵抗”。
关于陈独秀每月接受日本“三百元的津贴”的说法,也是天方夜谈,不 可置信。在康生发表这篇文章前不久,王明也在《解放》(第26期)上发 
表了一篇题为《日寇侵略的新阶段与中国人民斗争的新时期》的文章,其中 说到:“托洛茨基匪徒分子——最无耻的民族叛徒黄平、张慕陶、徐维烈(实 
际上黄平、张慕陶①、徐维烈既不是托派,也不是汉奸——引者)等,每月 从日寇的华北特务机关部,领取五万元的津贴。”收买一般分子每月花5万 
元,而收买他们的“匪首”却只要300元,这也是十分荒唐的事,它不过 是康生、王明的①吴相湘:《陶希圣岁寒松柏》,《民国百人传》第284页。 
蓄意捏造。事实上,陈独秀在狱中和出狱后,虽然贫病交加,但有好几 个在国民党内做官的学生送钱物给他,他一般都是不收的;就是收下一些, 
也都拿来接济别人。所以,陈独秀一直以清高廉洁著称,在社会上享有很高 的声望,是不可能以每月300元的“津贴”就出卖自己的灵魂的。可见, 
王明、康生诬陷陈独秀是“汉奸”的根据,完全是用捕风捉影、移花接木、 无中生有的手法捏造出来的。①王明、康生如此明目张胆的捏造罪名,造成 
极为严重的后果。当时的形势是日寇疯狂进攻,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相 继陷落,矛头直指武汉。全国人民在民族危亡面前,正同仇敌忾,团结自救。 
同时,国民党的腐败日益暴露,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得人心。 但是,由于王明、康生在共产党的刊物上肆意造谣,硬要把陈独秀这个刚从 
国民①张慕陶在1933年参加冯玉祥、吉鸿昌察北抗日同盟军的领导,并 主持该军中共地下党的工作,因执行“左”倾中共中央要其把同盟军变成公 
开的“红军”,拉到山东打游击的指示未成,在同盟军失败后,被开除出党。 然后,他与托派分子杜畏之一起,在天津、北平、太原一带,联络地方 
上的上层实力派进行反蒋抗日活动,但从未在组织上加入托派。托派中央曾 严厉批评杜畏之联络军阀上层的活动;并声明杜的活动与托派无关;张慕陶 
更不屑他们一顾。后来张得到阎锡山的重用,成为阎的高级慕僚。薄一波等 到阎部进行统战工作时,曾争取张慕陶回到党内,他拒绝,并帮助阎进行反 
蒋反共工作。西安事变时,他主张杀蒋。所以,在抗战初期,王明、康生利 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和宣传工具,掀起巨大的宣传批判运动,并促使南京政府 
以“托派汉奸”罪,逮捕枪毙了张慕陶。实际上张慕陶不是死于托派,而是
死于“反蒋”,成为蒋阎矛盾的牺牲品。 陈独秀因在出狱后未继续,进行反蒋活动,所以王明、康生之谋未遂。 
党监狱中出来并积极主张抗日、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打成“日特汉奸”,
使广大有正义感的人们十分费解和不满,从而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执行的统一 战线政策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并为那些热心反共的人们提供了口实,致使共 
产党的威信蒙受严重的损失。康生的文章更成为众矢之的。从1938年3 月星拱(武汉大学校长)、周佛海(国防参议会参议员,江苏省教育厅长)、 
傅汝霖、梁寒操(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高一涵(国民党中央监察 委员会委员)、张西曼(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陶希圣(国防参议会议员)、 
林庚白(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九人联名发表的公开信,指责说:“近来迭 见共产党出版之《群众》、《解放》等刊物及《新华日报》,竟以全国一致抗 
日立场诬及陈独秀先生为汉奸匪徒,曾经接受日本津贴而执行间谍工作,此 事殊出乎情理之外。独秀先生平生事业,早为国人所共见,在此次抗战中之 
言论行动,亦国人所周知。汉奸匪徒之头衔可加于独秀先生,则人人亦可任 意加诸异已,此风断不可长。鄙人等现居武汉,与独秀先生时有往还,见闻 
亲切,对于彼蒙此莫须有之诬蔑,为正义,为友谊,均难缄默,为此代为表 白。凡独秀先生海内外之知友及全国公正人士,谅有同感也。”
时值王明任中共长江局书记,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 也在王明的领导之下①,写了几篇“短评”。但①潘梓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