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俘营-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方将军又向邓华将军作了禀报。邓、解二将军叹口气,只好表示遗憾。    
    战争是极其残酷的,对于参加战争的任何人,都不留情面。    
    魏宁顿和贝却迪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向美联社记者转告了志愿军寻找小范佛里特的经过,并用自己的人格作担保:朝中方面的领导人决不是胸襟偏狭的人,绝对没有说谎,绝对不可能发生将小范佛里特扣作人质的事情。贝却迪还向美国同行透露了一条暂时没有公开宣传的消息:毛泽东的儿子已经阵亡于朝鲜,并将遗体也安葬在朝鲜。他又提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先后有五个儿子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有三个儿子阵亡于前线。他还说:范佛里特父子参加的是一场侵略性的战争,儿子丧命,当父亲的有责任,应该反躬自省才对,不该想不开。    
       从此,美方谈判代表再也没有纠缠过小范佛里特的事。    
    后来,又是通过“无冕之王”得到信息反馈:范佛里特将军确信儿子已经阵亡,为此非常伤心;同时,他在私下对中共方面为他查找儿子下落的事颇有赞佩之意,认为中共军队讲究战争道德。(摘自边震遐著《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战俘》)    
    


第四部分:中华优俘传统备忘录二十八年后的邂逅重逢

    1979年春,我陪同86岁高龄的著名女教育家、全国人大代表吴贻芳博土到美国七个城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访问。在飞机上吴老问我,此行有何想法,我说:“世界上真的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这不,我从小到大都在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读书。抗美援朝洗涤了我脑海中的污泥浊水,一扫过去的崇美、亲美、恐美思想。代之而来的则是美帝国主义的霸道和美军战败后的狼狈形象。没想到,30年后的今天,我又陪你以朋友的身分出访美国了”。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这次,我在纽约白罗克仑博物馆里,竟然与一个我在朝鲜审讯过的俘虏詹姆斯·柏特纳邂逅重逢。那天正逢该馆每月一次群众性聚会。就在相互交流,共祝友情的热烈气氛中,我遇到一位身材略胖,年龄与我相仿的高个子男人,觉得有点似曾相识,但一时又想不起来。还是他先问了我的来历,听完我的回答,他猛靠近一步,与我热烈握手,我感到愕然。他激动而又肯定地说:“你是刘女土。还记得吧?在朝鲜志愿军战俘营里,你曾以战胜者的身份与我这个‘联合国军’战俘相处过。圣诞节时,你发给我的礼物——红底上写着白色‘和平’两字的小别针,至今我还保存在家里哩!”他又说:“记得吗?我叫詹姆斯·柏特纳。”他一说出自己的名字,一下子就唤起了我的记忆。    
    唐朝诗人刘长卿诗云:“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那是1951年春季,詹姆斯随着大批“联合国军”战俘,被押送到我兵团部所在地。接触后得知他是美陆战一师的一个新兵,第一次上战场,一枪没放,就在一次小小的战斗中当上了俘虏,而且是在我军打扫战场时零星集中起来的。他22岁,高中文化,美国佛罗里达州人,从小信仰基督教。他很纳闷地说:“上战场前,随军牧师虔诚地为我们做祈祷,还特意拍拍我的肩膀说:‘詹姆斯,放心去吧,上帝与你同在,我每天为你祷告’。”他的话为我提供了:美军如何在前沿阵地鼓舞官兵士气的课题。进一步审讯,又发现詹姆斯因为偷汽车犯罪,自愿到朝鲜战场一年以抵刑期。他还说:“我不知道战火这么厉害,只知道报上登的东方女人长得漂亮,朝鲜的苹果又大又甜。”这又为我提供了:美军在侵朝战争中如何招兵买马,补充兵源的另一个课题。于是决定将他多留两天,以便继续审讯。两天以后;准备将他随大队后送,突然,一名志愿军战士前来报告说:“有个高个子俘虏昨晚没去背粮。”经了解,原来詹姆斯真的有病发烧。我找军医为他诊治服药,同时将情况报告领导,批准他当晚乘车后送,免于步行。下午,我走过战俘班,看到一个志愿军小战士,正在用食指刮詹姆斯的大鼻子逗着玩。我悄悄对小战士说:“刮鼻子也是侮辱人格,与我军宽俘政策相违背,以后不能开这样的玩笑。”    
    没想到,看病、乘车、刮鼻子三件区区小事,竟给詹姆斯上了一堂志愿军的正义与人道主义教育课。不久,我从后方俘虏营处得知,詹姆斯正在逐步转变。他把战俘生活写信告诉家人。他还在墙报上检讨自己一开始与志愿军的敌对态度,他写道:“在这里我没有被当作是俘虏,而是当作朋友。给予我这种启蒙教育的,是最早审讯过我的一位中国女军人。”(本文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24军政治部英语翻译刘禄曾教师的一个小故事)


第四部分:中华优俘传统备忘录彼得·F·罗利的传奇故事(1)

    这是一则为中、英两国人民在半个世纪中不断传诵的真实故事。几十年来,它先后在朝鲜战地、中国和英国激起过澎湃的感情浪花,被人们视作中、英两国人民间极具传奇色彩的美谈。这则故事发生在朝鲜战争中一名英军士兵和一名志愿军医生之间,从中人们可感触到的是人类的道德良知和崇高心灵。要说清这个动人的故事,必须追溯往事。    
    1951年初,英国派赴朝鲜作战的第29旅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沉重打击,该旅的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第1营和第8坦克团直属中队被全歼,我军击毁并缴获坦克31辆,装甲车与汽车240辆,一批英军做了俘虏,其中包括年仅19岁的新兵彼得·F·罗利。大约在4月底、5月初罗利同其他战俘被辗转送到了志愿军昌城第一战俘营。就在这时罗利患了典型的大叶性肺炎,而且进入晚期,高烧灼人,呼吸局促,情况非常危急。    
    当时第一战俘营初建,条件还相当艰苦,医药十分匮乏。临诊的医生黄远在诊治中眼见罗利已到生死边缘,十分动情。他一面抚慰病人,一面急速跑回卫生所同所长钱华紧急研究治疗措施。“看来,用磺胺恐怕难挽救他的生命,不用青霉素不行!”黄远说。说了这话后,黄远又自忖:“青霉素全所仅有10瓶,如全用了,万一志愿军再有紧急病号将怎么办呀!”所长钱华也有些踌躇。但商量后,两人还是做出决定,赶快回去请示团长。团长张芝荪听了情况,不假思索地说:“上级早有指示,要千方百计停止死亡嘛,救人要紧!”他还说:“我们对俘虏执行宽待政策,绝不能见死不救,这是事关革命人道主义的大问题。”团长的指示这般明确,卫生所长和黄远的思想豁然开朗,原有顾虑当即冰释。10瓶青霉素被投入抢救工作,罗利转危为安得救了。    
    然而差不多就在上述故事发生的同时,英国军方却导演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使得罗利的双亲一时陷入悲痛欲绝的境地,其女友——现在的夫人芙妮达则哭红了双眼,寝食不安。原来事出蹊跷,英国军方误将罗利编入阵亡名单后,又急匆匆向罗利家中发了“阵亡通知书”。该项通知还说将给家属发放一笔抚恤金! 幸好事隔没有多久,英共机关报《工人日报》登载的一篇报道却传来了惊人消息:彼得·罗利被列入被俘者的名单。罗利家人看到这篇报道后,又是喜,又是惊,便迅即向英国政府发出紧急质询,英国政府出于无奈,只得向《工人日报》查问,并威胁该报说,如报道无据将要判该报停业!    
    在这种情况下,英共迅即向中国共产党中央拍报,请予及早澄清核实。于是志愿军俘管处所辖的昌城第一战俘营便发生了医生黄远在回忆录中所说的一件事,黄远写道:“一天上午,用过早餐后,我正在门诊部接诊,团部的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来找我,说是团长有请。我只得中断接诊,与他同去团部。去后,看到团长旁坐着四五个陌生人,原来他们是由军委派遣专程前来核实罗利情况的。团长示意我坐下后,为我作了介绍并说明了原委,要我如实详细谈谈有关罗利被抢救脱险的情况。谈完后,团长又以异乎寻常的严肃口气对我说:‘人是救活了,可对英共交代啦,但此后却必须保证罗利的安全,这可马虎不得!’”“团长的意思我理解,罗利的病情一定得负责监护好,否则会引起外交麻烦。但俘虏几千,他住在队里我如何监护呢?因此,我提出叫他与我住在一起,以便随时监护治疗。团长当即表示同意。谈完情况,我正要离开时,坐在团长一侧的杨组长又站起来说:‘先别走,你得和彼得拍一张合影,以证明他活得好好的,而你是他的医生。’后来,这张合影便随后续报道同时出现在英国《工人日报》上,同时列出的还有罗利致其父母的一封公开信。信中叙述了他患重病后,如何被志愿军抢救的全部经过。这篇报道顿时澄清了一切迷雾,罗利亲人们心中多日来的焦虑,瞬即为幸福感所代替。英国军方所导演的一出‘悲剧’,终于在几经周折后,以喜剧结束!”“打那次谈话后,罗利就与我住到一起,朝夕相处。他比我小12岁,我平时待他如同待一个小兄弟,我们同吃、同住,有空时还闲聊谈心。罗利主动提出到炊事班劳动,他干各种各样的活儿,劈柴、烧火、切菜、包饺子,干得很起劲,经常受到大家的赞扬,与大家的相处十分融洽。”


第四部分:中华优俘传统备忘录彼得·F·罗利的传奇故事(2)

    1952年11月黄远因病回国和罗利分手后,团里又安排罗利和干事程冠法住到一处,直到1953年春,罗利以病伤俘名义,提前被遣返回国为止。遣返回国后,岁月匆匆已过了几十年,但罗利心中怎样也忘不了那段被俘后的生活,怎样也忘不了从死神手里把他夺回来,又待他如兄弟般的黄远医生。与罗利心灵相通,黄远也经久难忘在朝鲜战地与他结下深情的罗利。    
    事有凑巧,1985年终于有个机缘不期而至地到来了。这年的4月15日,黄远有机会去参加广交会。在这次广交会上,他结识了一位叫做莫朗尼的英国商人,两人谈得很投机,他向莫朗尼发出翌年到泉州做一笔生意的邀请。到了1986年莫朗尼果然如期到达泉州。相遇后,黄远向他谈到了当年朝鲜往事,并将英国《工人日报》拿给莫朗尼过目,看后,莫朗尼连连叫好称奇,并且答应为黄远寻找这名青年士兵的下落。这位英商果然不负所托,回到英国后,当即通过他的一名记者朋友,在报纸上登出了一则新闻,标题是:“中国医生寻找他在朝战中搭救过的彼得”。新闻中莫朗尼清楚地说明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并附有黄远的地址。这则新闻登出后的效应出人意料。据罗利来访黄远时讲:“当时不出两个小时,我就接到了12个电话,向我报告这个好消息。我的女儿也急匆匆从15英里以外的地方专程开车回来,为我送来报纸。当时女儿兴奋地说:‘爸爸,你瞧,这准是你!’我看了报纸后,一时间心中既感到恍如隔世,又感到我们宛如又再度重逢了,真说不出有多么的高兴!” 此后不久,黄远就收到了罗利—封热情洋溢的信,在这封信里,罗利说他日子过得不错,已有两个外孙,并表示出要渡洋来泉州看黄远的愿望,但因他是个工人,必须等“储足了钱”才能实现。黄远毫不犹豫地立即回信说:“只要你踏上中国的土地,一切都算我的,我负责到底。”从此以后,两位具有特别情愫的老朋友就鱼雁往还,不断信函。    
    这样过了四年后,彼得·F·罗利终于在两人分别36个春秋后的1988年9月25日,也即中国的中秋时节,来到了中国的泉州,亲访早年在战火纷飞的朝鲜,呕心沥血,奋全力搭救过自己的恩人——黄远大夫。两个异域朋友,确如失散多年、一朝重聚的亲兄弟一般。他们在机场相见时,彼此间一眼就认出了对方。彼得径直一拥而来,黄远则张臂欢迎,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放开。这场景曾使许多在场者侧目凝视,之后,两人又激动得半晌不知话从何处说起。最初还是彼得先开口:“啊!你没有变。”“你也没有变。”黄远笑着说。从此,两人在每天相处中,都感到有说不完的话,要从胸中涌出。    
    为了款待好老朋友,黄远事先着意向亲朋借了一套考究的住宅,准备和他共住,谁知却受到了彼得的婉言推辞。他说:“既来看兄长,就以住在兄长宅为好。”他坚持要这样,以便两人能更好地重温当年同室朝夕相处的生活气息。罗利的一席话,使黄远一时间沉浸在对往事的一幕幕回忆中。“好吧,也有道理。”黄远被折服了。事实上,这样安排也确实证明是最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