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12-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批美国记者持有这样的观点:《指环王》和《哈利·波特》的走红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危机感,一种对科技的不信任。当一部分人在一个返璞归真的世界里寻求安慰时,另一部分人却对托尔金的作品表示不忿。网上流传着一些关于《双塔奇兵》的评论,认为它影射了美国世贸大厦的悲剧事件,当然大多数人对此一笑置之,这些无知的评论不免被人当作电子邮件里的笑料,毕竟托尔金的这个标题在9。11前的40年就流传世间了。    
    《哈利·波特》和《护戒使者》这两部20世纪最伟大的魔幻小说在一个不寻常的时刻被改编成电影,恐怖袭击的阴影笼罩着现实世界,这两部影片至少给人们带来几小时的宽慰。他们的成功也掀起了改编魔幻故事的热潮:至少有五部电影或小系列剧正在改编中,包括艾欧因·寇尔弗的《阿尔忒弥斯之鸟》和C。S。刘易斯的《纳尼亚年代纪》。    
    美国的各大制片公司如今越来越倚重电影特技,因为那些特技成分很重的惊悚电影确实有着很高的回报率。但是《护戒使者》的罕见之处在于:一部收入以百万计的大片还能保持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征服的不仅是票房,还有苛刻的评论界。接下来的颁奖季节;《护戒使者》囊括几项最重要的奖项也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2002年2月,伦敦英国影艺学院大奖(BAFTA)组委会共收到了十万张公众选票,投给他们心目中的最佳影片。《护戒使者》遇到了强劲的竞争对手,包括《怪物史莱克》、《哈利·波特》和《布里奇特·琼斯的单身日记》。最终《护戒使者》胜出,杰克逊的感谢辞致给了好莱坞的那些朋友,包括新线公司的执行官夏耶、林恩和奥德斯凯,接着是他的美国律师和经纪人,当然,他也没忘记感谢那些“在那15个月里兢兢业业地工作的所有人”。稍后,杰克逊又一次上台,最佳导演奖,由凯特·温斯莱特宣布。杰克逊拥抱了她,然后开始致辞,这一次他感谢的是他的父母、老婆兼搭档芙兰·沃尔什和他的两个孩子,虽然孩子们“对他们的父母在做什么一无所知,只知道爸爸在这个电影里”。当晚;《护戒使者》成了BAFTA的最大赢家。    
    现在只剩奥斯卡了,奇幻和科幻类题材的电影在奥斯卡的提名名单上是很常见的,通常是出现在一些技术类奖项上,比如最佳音效、最佳视效等等。在奥斯卡的重头戏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上,幻想类的电影很难染指。这固然有主观偏见的因素在内,但《星球大战》(1977)之后的25年的时间里,奇幻科幻类电影曾有九次提名,却没一次拿到最佳影片,也很说明问题了(除非把《沉默的羔羊》也列入幻想类题材,那部电影在1991年的奥斯卡上大出风头,共摘取五个奖项)。    
    2001年奥斯卡的提名名单公布时;《护戒使者》的片名共出现了13次。奥斯卡历史上共有六部片子获得过这样的殊荣,一次获提名最多的是1950年的《彗星美人》和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共14项提名。    
    运势对《护戒使者》是有利的,在过去的奥斯卡历史上,提名最多的影片总能拿到最佳影片奖。最近几年来,史诗类的大片颇受观众的青睐,这正是《护戒使者》的强势所在。还有一个问题:影片里正义与邪恶的泾渭分明会给影片加分还是减分,特别是在美国,这个还沉浸在9·11的伤痛中的国家。在这一点上;《谜雾庄园》和善恶定义不太清晰的澳大利亚影片《红磨坊》就显得不够大气了。    
    2002年的奥斯卡似乎成了澳亚人士的盛典,有澳洲电影《红磨坊》,有《指环王》里功不可没的澳大利亚籍摄影师安德鲁·莱斯尼,被提名的还有新西兰人拉塞尔·克劳(《美丽心灵》)和《怪物史莱克》的导演安德鲁·亚当森。    
    奥斯卡最佳影片被罗恩·霍华德执导的《美丽心灵》拿走。《护戒使者》最后拿到了四个技术奖项: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摄影,最佳化妆和最佳原创音乐。维塔工作室的理查德·泰勒成为新西兰历史上第一位双料奥斯卡得主。很多新西兰人会记得当晚的那一幕:理查德·泰勒举着两座小金人,一边耳朵一个。


《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 铸造“魔戒”《指环王》的时间线

    1995年11月:彼得·杰克逊向米拉麦克斯的老板哈维·温斯坦提出把托尔金的著作搬上银幕的想法。    
    1997年4月:米拉麦克斯获得《指环王》的拍摄权。剧本创作和其他一些活动继续进展。    
    1998年6…7月:温斯坦决定把《指环王》拍成一部电影,电影的原计划被改变。温斯坦给杰克逊四周时间找一个愿意把《指环王》拍成两部的公司,否则米拉麦克斯还将继续持有拍摄权。    
    1998年8月:新线公司宣布《指环王》三部曲将于1999年5月同时开拍,并以6个月为间隔陆续上映。电影剧本的写作和前期制作飞快进行。    
    1999年7月10日:新线公司宣布伊里亚·伍德将扮演弗罗多·巴金斯。    
    1999年10月11日:三部曲在一个可以鸟瞰惠灵顿城的小山上开拍,哈比人第一次躲避黑骑士的场面也是在那里完成。    
    2000年9月26日:新西兰电影委员会(NZFC)向新西兰税务机关开具证明,认定《护戒使者》已经达到“双头精剪”的程度[1]双头精剪为电影术语,表示镜头剪辑全部完成,并完成配音,此时电影已经可供预览。[1]。    
    2000年12月22日:在惠灵顿附近进行的主要拍摄大功告成,剧组成员在水边码头区举办了一个庆祝会。    
    2001年5月:25分钟长的《指环王》片花在戛纳电影节上放映。    
    2001年10月:维塔数码公司完成了它在《护戒使者》的特效制作。    
    2001年12月10日:《护戒使者》在伦敦举行全球首映式。    
    2002年2…3月:《护戒使者》获得13项奥斯卡提名,并赢得其中4项大奖。在伦敦赢得5项英国影艺学院大奖,其中一项为最佳影片奖。    
    2002年8月:《护戒使者》的录影带和DVD全面上市,11月又有加长版问世,里面含有30分钟的新增剧情。《指环王》的后两部电影也是这种双重发行模式。    
    2002年12月:《双塔奇兵》的全球首映式在纽约举行。    
    2003年12月:《王者归来》在惠灵顿举行全球首映式。


《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 铸造“魔戒”咕鲁出世

    《双塔奇兵》代表了杰克逊和维塔的重大转变,特效技术在这一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像土狼一样的座狼和洛汉骑士们的那场对决;带着两个哈比人穿越森林的树胡;圣盔谷一役的数千强兽人战士。然而最具挑战性的还要数咕鲁,托尔金创造的这个生物在幻异世界的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咕鲁穿行在陡峭的山间,对着月亮喃喃低语,维塔的动画师让它成为特效制作的经典角色。《双塔奇兵》中咕鲁的戏份很多,在带领弗罗多和山姆去末日火山的路上,两个意志不停地折磨它,一个活灵活现的咕鲁跃然于观众面前。    
    杰克逊拒绝了用化妆的演员扮演咕鲁的提议,他觉得演员不可能具有咕鲁瘦骨嶙峋的身躯和灵巧的攀岩能力。据杰克逊说,罗伯特·夏耶最初不认为维塔能够胜任咕鲁这个动画角色。2000年初的一天,维塔的一个数字特效小组带着他们设计的咕鲁到夏耶那里去试镜,他们要证明,维塔可以胜任,结果他们成功了。英国演员安迪·塞基斯不仅为咕鲁配音,而且要表演咕鲁的动作,这样动画师能够根据他的动作特点,在电脑里进行再现。2002年1月《护戒使者》一炮打响之后,杰克逊决定咕鲁的脖子以上需要重新设计,这是为了让咕鲁的脸更像塞基斯,杰克逊已经意识到塞基斯的动作和表情会带给咕鲁真正的生命力。    
    咕鲁的复杂是常人难以想像的。维塔的特效人员必须和泰勒手下的化妆师紧密合作,给设计好的造型润色,尽一切努力打造逼真的咕鲁。原始素材带里是塞基斯和其他演员对戏,在后期制作时,花了很多时间把咕鲁的数字真身替换上去。他们用的是一种转轮摄影技术,拉尔夫·巴克什在25年前的动画版《指环王》就用过,如今它又为电影版《指环王》立下大功。    
    与此同时,美国工业光魔的特效技师们也有两个数字合成的角色处在最后的润色阶段第二部《星球大战》前传中的绝地骑士的导师尤达和《哈利·波特和密室》中的小精灵多比。虽然它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但咕鲁凭着最长的曝光时间、更丰富的情感表现脱颖而出。一个有听力障碍的网友在“惟一的戒指”网站上说在他见过的所有CG角色中,咕鲁是第一个光看口形就能明白台词内容的角色。    
    在《指环王》的制作过程中,维塔数码的队伍从30人壮大到一个250多人的国际军团,四分之三的人来自世界各地。面对这样一个需要24小时连轴转的制作项目,维塔的硬盘存储空间已经增加到原来的三倍,他们的工作室遍布在好几座建筑。三部曲的工作结束时,公司一半的设备都将面临升级的问题。


《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 铸造“魔戒”剪辑决定一切

    《指环王》三部曲的主要拍摄工作接近尾声时,胶片的长度已经超过500万英尺,其中被冲印出来的胶片有350万英尺大约为650小时。让我们用泰伦斯·马力克执导的三小时长的《红色警戒》做个对比。《红色警戒》拍摄时耗去了150万英尺胶片,创下当时的非纪实性影片的胶片消耗纪录;而恶评如潮的《天国之门》共冲印了130万英尺胶片。当然,这之后的几个月还少不了有一些镜头需要重拍,因此还要吃掉一些胶片。    
    工作重心即将转移到剪辑室,此刻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决定《指环王》每部电影的长度。任何一个拍过电影的人哪怕是用旧式的便携式摄像机拍过一个小短片都会明白把一个故事分成三段有多为难:有些场景需要整整6分钟不可拆开的镜头组合;即使无意义的片段,也会让人举棋不定谁都不想这么草率地剪掉那些漂亮的镜头。一部有20多个主要角色的大型史诗电影,很多场景都拍了多角度镜头,每个镜头又拍了很多条,这样的剪辑工作量有多吓人!    
    《护戒使者》是整个三部曲的第一部,因而对剪辑有特殊的要求,杰克逊和剪辑师约翰·吉尔伯特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损坏《护戒使者》本身的艺术水准和票房的情况下,尽可能让观众对后面两部保持关注。他们也准备了多套方案有3小时30分钟的版本,有3小时18分钟的版本,还有一个叫“短”版它的长度将将接近3小时。杰克逊和新线公司的合约里,除了保证把《护戒使者》定位在PG…13级,还规定影片的长度不超过两个小时。当他把近三个小时的版本拿给新线公司时,新线理所当然地行使了它的权利:杰克逊被勒令把片长再砍掉一个小时,如果杰克逊不服从,他们就让自己的剪辑师来干这个活儿。    
    在决定《护戒使者》的片长时,杰克逊和吉尔伯特也考虑到另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不能让观众们在电影院的屁股坐疼了。就像杰克逊在对《电影》的采访中说的:“我们发觉,如果一部影片过长,观众们会因坐的时间太长而失去知觉,对影片变得麻木起来。只要我们稍微缩短一些,观众们就会看得有滋有味,一些场景还会让他们热泪盈眶。”最后决定,影片的宗旨是以弗罗多为中心剪掉那些与弗罗多的护戒之行不相关的镜头这使得剪辑的工作容易一些,但那也意味着会损失一些其他演员的精彩场面。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曾提出用一部电影剪出不同版本,每一个版本和最终版本略有不同,这样的话,观众看到电影的哪个版本取决于他去哪家电影院,不同的电影院会带给他同一部影片的不同感受。最近一段时间,随着DVD的普及,他提出的一部电影同时拥有多个不同版本的概念一步步走向了现实,也给发行商和观众开辟了更多选择。观众看的是什么样的电影,取决于他买的是什么版本。    
    多版本的策略在公众间一直没有太大的反响,直到最近几年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之前的所谓多版本多半是指非正规版本,例如戈尔迪·霍恩的那部惨遭屠戮的《小迷糊的情泪》,只在好莱坞内部和一些影迷之间流传。1980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重拍了《第三类接触》,加入了母船内部的镜头。1988年凯文·科斯特纳的《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