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冲突与变数-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感觉,所以很努力。这时候,在思维上,在处理事务的能力上,都有一种加速度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对新职位游刃有余了,就开始失去以前的激情,希望拥有更多的责任和新的挑战。这也是追求不断晋升的动力。公司能提供自己独当一面的环境,做事的时候,有一种责任心。“但当停下来的时候,回过头看一看,仍然会有为公司打工的感觉”。褚峰强调说,从“打工”的角度,还是满意的。但从充分施展才华、展现自己价值方面,仍然认为自己有很多潜力没有被开发出来。    
    后来再和褚峰联系时,他说已经辞职了,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收入更高了,当然风险也大了,毕竟自己给自己发薪水了。日子没有以前轻松了,但感觉充实。    
    曹飞(09)    
    和曹飞联系采访的事并不顺利,因为他很忙,时间不好安排。而且,他听说我要录音,不太情愿,显示了做律师的敏感和谨慎。曹飞说话的速度很快,反应比较敏捷。在采访中有些事情听得出来是有所保留的,但也基本配合采访,提供了大量很有价值的信息。    
    曹飞本科是学工科的,毕业后在一家特大型国有企业上班。后来在单位有些闷,感觉律师行业很有前途,决定转行,参加了律师考试。通过后找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前两年买了房子,但车直到最近才买,因为总希望等好车型再降一降价格。    
    他对于律师行业很有信心,认为肯定有发展前景。现在逐渐向依法治国变化,法制环境越有健全,对于法律服务的需求就越大。曹飞说人们现在的法律意识,特别是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对法律服务需求量最大的是普通百姓,而不是以往的一些大企业和名人。自己也把业务定位在这个领域,主要承接的是经济、民事案子。    
    现在的发展比较稳了,但希望将来在事业上有一个持续的发展。认为每个行业都要不断充电,很想再读一个法律硕士。但是手头很多案件,牵扯很大精力,以前尝试过读书,但没有实现(没有明说原因,猜想可能是没有考上)。现在读书的想法还有,但也不愿意将手头的东西都丢掉,希望能够平衡,否则得不偿失。    
    魏琼(10,女)    
    魏琼本来是学计算机软件的,但自我评价说专业学得一般,而且程序员很辛苦,不太适合女性。最后,几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放弃了专业很强的工作,到一家银行做行政管理方面的职员。    
    我原来的印象认为银行工作比较轻松,毕竟是国有单位。但魏琼说现在的工作很紧张。为了压缩成本,这些年工作量增大了,而人员编制反而减少了,现在已经很少从大学招毕业生了。连岗位都不再是铁饭碗,讲求效益,如果能多吸引来存款,职位和工资待遇都不是问题。否则,不光待遇不好,连职位都可能不保。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但几乎没有按时下班的时候,到八、九点钟下班成了家常便饭。周末也经常加班,更让魏琼抱怨的是,有时候连五一、十一这样的长假都不能保证。我问她待遇怎么样,她说还可以,但和以前既轻松、又拿高工资的时候根本不能比了。比起自己的辛苦,感觉现在的收入并不高。其实魏琼并不为经济上的问题担心。她是北京人,独生女,家里有很宽敞的房子住。父母都在政府部门工作,单位的公车基本上可以当私家车用。她自己也不是那种比较张扬的个性,穿着气质都比较素净,消费不高,又住在家里,平常的工资基本不用花费。


第四部分:结语附录访谈对象与背景(4)

    但魏琼还是有自己的烦恼,主要是自己的工作问题。平时太忙太累,连恋爱也受到影响,男朋友很有意见。现在年轻,可以做这种强度比较大的工作,但是将来就不一定了。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能力强、待遇要求低,自己感到有压力。所以想将来转到一个强度没有那么高的工作,但并没有想好。现在想出国看看,比如到英国一、两年,读个硕士回来。二、三十万元的费用不用担心,但父母反对,主要是不放心。因为魏琼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家,包括大学都是在北京上的。    
    沈智(11)、韩娟(12)夫妇    
    夫妇两个都是“北京土著”。沈智在外地本科毕业之后回到北京,在一家国营建筑公司做工程师,没有换过工作。这些年从最普通的工地技术员干起,很扎实,做过建筑工程方面的各种工作,对技术和管理工作都很熟悉。“因为领导对自己不错,提供了各种机会,所以才愿意干下去”。马上要被提升为工程处主任,对将来的前景很有信心。有工程的时候很忙,没有工程的时候就和太太一起做个人承揽的室内装修工程。    
    韩娟专科毕业后先到一家挂靠在国营单位下面的私人公司上班,大约干了三年。后来去了一个“说是合资其实还是国营单位下属的公司”,做了五年,还是辞职了。都是因为不适应,甚至厌恶中规中矩的作息方式,单位人际关系也不融洽。“因为自己说话比较直接,有些东西看不惯就不能容忍”。“和同事的关系也不是表面上就弄得很夸张,就是觉着大家一起上班不轻松,可能和性格有关系”。2000年辞职,在一家学院脱产进修,学的是室内设计。2002年毕业后没有再找工作,而是自己个人承包工程,搞室内装修,现在已经有了个人公司执照和资格认证。劳动力来源是一些保持联系的包工头,他们负责找民工。    
    两个人这一段都很忙。沈智刚完成单位的一个项目,韩娟也正赶着在元旦前把几个工程收尾。因为两个人都经常在工程现场,穿工作服的时间比较多。也习惯了穿着很随便。忙的时候连午饭都来不及吃,闲的时候整天都在家里。“过的日子不是规规矩矩的那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吃饭、睡觉,没谱”。    
    韩娟父母有两套住房,都是原来的工作单位分的。沈智夫妇就住其中一套,两个人没有再买自己的住房,也暂时没有这个计划,所以经济上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对钱的要求不是很高,不是特别会计算计过日子的那种”,没有什么压力。平常没有什么高档的消费,就是“吃吃喝喝,该工作就工作”。但去年韩娟的父亲去世,想法有了很到改变,觉着现在没有什么保障,应该为生小孩、孩子教育、父母养老和自己将来的老年生活保障计划一下。所以想趁着年轻在银行存些钱,希望存一个基数,轻易不动。至今没有要孩子,因为觉着负担太大,没有精力。沈智将要晋升,感觉将来的事业空间很大,生活也会越来越好。但韩娟有些担心,因为不知道新的一年里能揽到多少工程。    
    钱民(13)、孙敏(14)夫妇    
    钱民和孙敏的孩子刚满周岁,看起来很壮实,但从出生身体一直就不好,夫妇两个这两年没有少跑医院。北京地方大,路上又经常堵,从家里到儿童医院还有一段距离,来回打车就不少钱。今天下午刚从医院回来,药费反倒没有车费多,让钱民有些牢骚。小家伙似乎对自己的健康和爸爸的牢骚都不在意,在房间里很兴奋地让孙敏扶着走来走去。家里还有第四个成员,就是保姆。因为两个人都要上班,钱民还时常出差,不得已,从家政公司请来一个保姆帮着看孩子、收拾家务。孙敏几次在孩子吵闹得厉害的时候离开了客厅,但她对访谈的兴趣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夫妇两个人都是北京一家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又都留在院里。虽然是科研类的事业单位,但是现在挂靠了一些公司,对外承揽一些项目,在体制上有些复杂。在分配体制上采取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做法。实际上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成为主要的收入,并且在员工之间拉开了相当的差距。婚后两个人住在院里的筒子楼里,一直到有孩子之前住进了单位的福利房。房子是新的,三室一厅的,虽然不是面积很大的单元,但对于小家庭来讲已经绰绰有余了。装修不豪华,家具家电也是普通的。房子离单位不远,小区虽然不大,但很干净、漂亮,设施很齐全。钱民说,在科研单位工资不高,但可以省去很大一笔房子的开支和压力,算起来并不比在外面干差。而且,科研单位压力小,比较稳定。开始他也曾经犹豫要不要离开科研院,但最终选择了留下。    
    两个人都表示这些年一直比较顺利。没有大的波折,毕业、结婚、要孩子,按部就班,工作也很稳定。但在谈起对现状是否满意时,两个人表达了不同的想法。钱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就是不用为将来的生活担心呗,也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学的一些东西。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现在有的待遇还是很相配的。期望和现状差距不大”。孙敏虽然表示现状不是特别差劲,但同时强烈地表示了不如意的想法,认为现实和自己的期望差得比较远。原来,她很早就有出国的想法,在考研之前就有,但是“折腾这么多年也没有出去”。现在也不能想了,“孩子都生下来了,哪有有了孩子还出国的,而且这个年龄不适合出国了”。觉着自己没有能出去,是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不是她自己的原因。至于具体什么原因,不好深问。但她“还是不甘心,心里不平衡。不光是出国,我原来设计的根本不是这条路。原先只是把考研作为一个跳板,没有想到这次考研决定了我的后半生。我没有想到要干一辈子这种事情,如果当时想到考研要干一辈子这种工作,我会更慎重考虑专业的问题。”    
    在访谈结束后,钱民很有兴趣地谈起了信仰问题,可以看得出他对这个问题一直很困惑。


第四部分:结语附录访谈对象与背景(5)

    郑颖(15,女)    
    郑颖换过好几次工作,都是在杂志社,做记者或编辑。见到郑颖是在她的杂志社,办公室里铺满了各种稿件和照片,显得有些杂乱。看到她在忙碌着安排各种有关刊物的事务,有些风风火火。但坐下来却一下子变得文文弱弱,和办公室里杂乱的气氛、刚才的精明干练显得不太协调。要不是来之前就从她同学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我真的难以理解这种明显的对比。    
    听郑颖说她从小养成了大大咧咧的性格,话不多,但性格豪爽、倔强、叛逆,特别喜欢冒险,大家都不把她当女孩子看。上了大学,郑颖终于有了自由伸展的空间,在学校参加、领导了许多社团,交接了一大帮“狐朋狗友”,总是率性而为。在临毕业时看着同学们都为将来的出路用尽心机,自己也开始现实起来,为将来的事业默默打算。后来的许多经历、包括感情的挫折使她逐渐蜕去了许多大学时的锋芒,变得更加稳重、成熟,成了一个很职业的媒体人。    
    郑颖对环保事业很感兴趣,参加了一些协会组织,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想过要全身心投入到环保事业中去。但现在她说自己要把工作先作好,希望等将来有了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严伟(16)    
    严伟硕士毕业,工作时间并不长,但已经换了好几个单位。先是到了广州的一家综合性大报,但觉着那个单位管得太死,“不太适合自己的性格”,另外觉着广州不太适合自己的发展。后来跳到北京的一家财经杂志,但后来觉着发展空间不够大,毕竟是份杂志,自己有很多想法和能力,但实现不了。所以现在又跳到了一家财经类报纸。他认为记者有两种,一种是做得比较好的,选题比较成型;另外一种老换领域,总是找不到位置,自己就属于这种。自我评价涉猎很杂,什么都能写。单位说他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都能写,比如社论版、新闻版、深度报道、副刊都能写。我上网印证了他说的这一点,从他所在报纸的网页上查出来很多他写的文章,很高产,内容也各种各样。    
    对于现在的单位,感觉还可以,但对于将来能不能干长,并不明确,“谁知道呢,这个世界太大了,反正是做媒体吧”。对于自己的前景,虽然很多想法,但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接受挫折。由于这两年漂泊不定,所以至今单身,生活上感觉有压力,比如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车子。    
    能感觉出来,严伟骨子里有很强的精英意识,希望在新闻行业里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但在现实面前,也逐渐少了一些开始时候的冲动。    
    陈明(17)    
    在见到陈明之前,我就知道他大学毕业到单位以后,很快就提升到了正处级,担任某事业单位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