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想前卫,视角新颖,手法独特,许多学生作业还获过全国的大奖。走在学校里,经常会被电视学院的同学抓去当他们片子的主角。播音系的同学外形出众,被抓到的机会尤其多。一次我从中蓝楼下走过,忽然撞到一个长发飘飘的女孩满脸泪痕地从我面前冲过去,身后跟着一个相当帅气的男孩,一边追赶女孩一边嘴里解释着什么。可那女孩毫不理会,径直朝前冲。一看就是恋人之间拌嘴的情状。就在这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男孩劝阻不成,居然恼羞成怒,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把水果刀,恶狠狠地对那女孩说:“石小青,今天我跟你一起在这了断!”那亡命之徒的样子把我吓了一大跳,正要见义勇为,却听见一声高叫:“OK!下一个分镜头!”原来是电视学院的同学正在拍片子。看人家这水准,把我这校内人士都唬住了。
再来说说播音系自己的趣事。讲两个老掉牙的笑话吧。头一个,说的是播音系的同学们有早练声的习惯,每天早上找块空地清清喉咙开始“八——拔——把——爸”地扯,为的是打开喉咙。可是外专业的同学不需要练声,搅了人家的清梦人家自然不乐意,于是就有外专业的同学窗子一开,头一伸,针锋相对地朝播音系的同学喊:“涛——桃——讨——厌!”真是叫人哭笑不得。其实,早练声是播音系同学的专业需要,就像英语专业的每天早上要读英语一样。还有一个叫“明月肉的故事”。这话更早了。头几年,广院食堂有种比较高档的小炒,鸡蛋炒火腿,美其名曰“明月肉”。有个播音系的男生到食堂点菜,用特别浑厚带环绕立体声的那种男低音说:“师傅——请给我来一碗:明——月——肉。”师傅一听乐了:“同学,你是播音系的吧?”那同学依然一副播音员派头:“您——听出来了?”这些故事未必真有其事,大多是外专业的同学杜撰出来打趣播音系的。不过,在广院也是长讲不衰的段子。
总之,广院是个让人长见识的地儿,在广院生活过的人,没有几个不能讲出些趣闻奇事的。
第四部分大学故事(3)
Track 3 生活篇之活动也疯狂
有句话说:在广院,只要你不想闲着,广院总有办法不让你闲着。确实如此。且不说广院多如牛毛的社团活动、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单是各种各样的讲座就让你眼花缭乱。要是你再在班委会、系里的学生会甚至整个学校的学生会担任个一官半职,你就更别想清闲了。从大一入学到现在,什么新生运动会、“广院杯”足球赛、“三得利杯”篮球比赛、“广院之春”歌手大赛、才艺新星大赛、齐越朗诵艺术节……大大小小的活动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每每和高中同学通电话说起这些活动,他们总会无比艳羡地在电话那头惊呼:“你们的生活好丰富啊!”其实,有时候活动多得都让人麻木了,早没了高中时为了一个活动激动半个月的新鲜感了。
不过,身处北京这样文化氛围浓郁,高校数量众多的城市里,有很多高校互动的校际活动还是很让我喜欢的。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的大影节颁奖晚会。
大影节,全称是“北京市大学生电影节”。这是一个真正属于大学生自己的电影节,影片的投票、提名、评审等全由学生主导完成。它最早由北师大发起,2003年恰好是第十届,因此搞得特别隆重,颁奖晚会仍在北师大举行。广院也接到了活动邀请,并把所有入场券都分给了播音本科的新生,也就是我们。这让我们又是激动又是自豪——瞧,这就是播音系在学校里的地位!
那天的晚会定在晚上8点在北师大的京师广场举行。我和同寝室的姐妹们一早就乘731(我们学校附近一趟名称极其恐怖的公交线路)抵达了。进入京师广场的时候已是暮色沉沉,晚会现场灯火通明,流光溢彩。各个大学在会场中都有自己的一块阵营,而且阵营当中高高飘扬着本校的旗帜。我们一眼就找到了广院的大本营——我们的方阵安排在会场的中间偏左处,左边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右边是石油大学,前方是清华大学。当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看着身旁林立的红旗和年轻的笑脸,听着众多的声音轻快地交谈时,我突然感到自己是这样幸福——置身于这么多青春飞扬的生命当中,和他们观望着同一个城市的蓝天,呼吸着同一个城市的空气,在自由气息十足的大学里舒展着嚣张的自我与肆意的个性,周遭充满着温暖与风情,剽悍与才思。无数颗年轻的心脏一起跳动着,无数年轻的血液一起汹涌着,大家一起笑,一起唱,一起忧,一起怒……大学生,构成了北京一个独特而又庞大的群体,一个被社会所重视所宠爱的群体。人们愿意听听我们的声音,我们也愿意一起把自己心底的话告诉社会——这样的感觉是多么让人迷恋。
晚会上还见到了许多明星:周迅、夏雨、袁泉、袁立、高晓松、瞿颖、李亚鹏、马伊俐、王学兵、艾敬……他们中的许多人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本人,那一晚的尖叫和欢呼难以用语言来形容。这以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每次和家人、同学打电话,我都津津乐道于大影节晚会的见闻。
除此之外,身为播音系的学生,还时常有机会参加一些电视节目的录制。像大家熟悉的《艺术人生》啦,《超级访问》啦,《夫妻剧场》啦,《对话》啦,《百家讲坛》啦……我们的同学都曾经参与其中,见到的明星也越来越高级:李小双,陈鲁豫,张柏芝……以至于寒假回家高中同学看到我的手机上存着陈鲁豫的号码时都要晕过去了!去年冬天正逢我们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成立四十周年庆典,中国的名嘴到我们学校来了一大帮。我作为系里的礼仪小姐,还有幸和央视著名主持人海霞老师零距离接触(当我引领她步入庆典主会场的时候,我从侧面看着她无懈可击的五官,心想:她真的好漂亮啊),并见到了文坛泰斗的魏巍老先生。这些都是值得我典藏一生的回忆。
有的时候我们还会到一些兄弟的艺术院校去观摩、学习。像今年春天到中戏看2000级表演本科班的毕业大戏《楼梯的故事》。不大的逸夫剧场里几乎座无虚席。演员们的表演非常真挚自然,我一边欣赏着他们高超的演技一边猜测着未来的日子里谁会红起来。那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以上说的都是一些大的活动。其实,我们寝室内部也有自己的小活动。像什么任意寝室成员家属来京都要请全寝室吃饭啊,周末晚上一起围在电视前看碟片啊……我把这些写信告诉妈妈,她在回信中羡慕地说,你们的生活还挺滋润哩。
第四部分大学故事(4)
Track 4 学习篇之自习室之歌
有人说广院是一所学风比较浮躁的大学。这话的确不假。广院的许多专业包含相当多技术层面的东西,需要动手实践。因此有许多同学忽视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能够坐下来静心思考,认真琢磨事儿的人不多。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在广院学习分几个层次。第一种是勤奋刻苦型的。那就是还保留着高三学生高考前那种状态的。天不亮就出去读英语,成天泡在自习室里,不到晚上11点不见人影的。第二种是循规蹈矩型的。该上的课都去上,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不一定独立),但决不在此之余多学习一点。第三种是狂放不羁型的,该上的课不去上,可去可不去的更不去,终日与寝室(主要是自己的床)长相厮守。还有一种简直可以称为“编制之外”型,就是虽身份上属于广院的学生但在广院几乎从来见不到人影的。这就像网上那个流传甚广的笑话,讲的是大学里考试者的三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啊,明天要考英语?”第二种境界是:“啊?下节课要考英语?”最绝的是第三种境界:“啊,刚才考的是英语?”晕!
我基本是属于第一种类型,很多时间在自习室里度过,久而久之对自习室的逸事也有不少了解。广院的自习教室分大中小三种规模,无论哪种规模的自习室里都可以看到三种人:奋笔疾书的人,手头多是一些理工科课本、习题;念念有词的人——手头绝对是外语书;卿卿我我的人——全是校园情侣。最近还在报上看到南京大学正在热烈讨论“大学应不应该开设情侣自习室”的消息呢!
大学生当中特别火的《自习室之歌》作者是哈工大的一名本科生,这歌火就火在它简直太真实了。像什么为了占座在黑板上写句“下午三点有会”,这都是我们常用的阴招。不过,大学的自习室真的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沉静的思考,踏实的练习,还有与高中时完全不同的为兴趣而学习的快感。将近一年的大学生活,我对自习室培养了很深的感情。
Track 5 杂谈篇之感想一大箩
好像是某一天突然从报纸上看到“距离高考还有11天”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享受大学生活已经将近一年之久了。大学自由的空气,多元化的生活,广阔的天地确实让我的思想在飞速地深化与成熟。她让我学会了与人相处的艺术、团体协作的智慧、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知识更浓厚的兴趣。回想初进大学的时光,对比一年前那个青涩的自己,我真的感到:我长大了。这长大不仅包括身体的成长,也包括心智的成熟和心态的完善。我要感谢大学生活,她用一种看似简单平淡的方式给我的人生注入了最宝贵、最重要的元素,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能以更坚定的步子走得更远,更远。
第四部分惘然记(1)
春天来了,天气暖了,我的头发变黑了。
新开学的时候我一个人在校园里面晃晃晃,看那些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经历了一个冬天的严寒越发地坚不可摧,突然就想起老狼在《只有你陪我一起唱歌》里面唱过的句子:“你对我说过你是执迷不悔/沉默地和我过着漫长的日子/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所有的人都逃避风霜/只有你陪我一起唱歌。”然后想着自己已经是大二了,想着从前陪我一起唱歌的那些人都纷纷散落在天涯了,想到我们曾经嚣张的日子都不会再有了,想起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彼此相守到白头了,忽然有说不出的难过。
四级的成绩出来了,我是84。5分,离优秀只有半分之遥。同学纷纷打趣我说这是因为我人品太差,遭了老天报应——我是真的人品太差,答应小可要和他考同一所大学的,可是都食言了;想着有些事情要一生一世都不忘记的,可是都在念念不忘的过程中逐渐淡忘了;说过要和嘉琦相守不弃的,可是几乎都音讯全无了。公布成绩那天小可和嘉琦纷纷发短信给我询问我的状况。我苦笑——我们曾经是那么近那么近的朋友,现在却只有在面对四级这样全国大学生都整齐划一的事情时才能保持同步。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如果两个人不能生活在相同的空间,那么干脆不要生活在相同的时间,那样也省去了想念。
想起以前的时候我跟小可是英语老师最得意的学生,我们在英语课上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肆意地接老师的话,对各种练习题的答案发表不满的评价,嚣张得汪洋恣肆。那个时候我们有多么快乐,成绩有多么优秀,日子有多么好。还记得那时候小可喜欢班上的一个女生,我帮他出谋划策摩拳擦掌的样子;还记得我难过的时候他陪我坐在学校大操场上看流云的样子,还记得夏天大家一起去游泳他把我整下水的样子……那些穿梭于我生命中的流光,为什么这么容易“把人抛”呢?
而现在我在播音系念书,学的是一个要求不停说话的专业,可是自己却越发沉默。喜欢低头,有古怪的想法,话一天天少下去,笑容在一点点变浅。小可学的是俄语,每天都沉浸在一种我全然不懂的语言当中。我学的是最纯正最典范的汉语普通话——吐字归音,呼吸共鸣。我想有一天我们会不会再也说不到一块去了呢?
这个学期开始觉得前所未有的惫懒,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课程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反而觉得没有课的时候无所适从。打开电脑的时候不晓得应该做些什么,于是一遍又一遍地玩那个可笑的游戏《恶邻复仇记》,一遍一遍地被胖子邻居贬倒然后发出惨叫。突然觉得里面那个干瘪瘦小的主人公就像我自己一样,每天辛苦恣睢的过着,处心积虑地想着应该怎样营造自己的生活,可是还是很容易就被生活开了自己的玩笑。有一天上网的时候碰到高中同班狒狒,百无聊赖地问他有什么好玩的网站推荐来看看,狒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