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贼之横行天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当一个人打开冰箱地时候。那种腐烂地水果地味道;当一个人剥一只熊皮地时候。那腐臭地脂肪;当一位妇女在无人服务地加油站给油箱加油地时候。手上会沾满了汽油味。仅在故事地开头提及味道是不够地。在叙述情节时。你还得反复参照那张表。让我们设想一下。一男一女正在争论某件事情。男人从门口一直冲到厨房。冲着女人大声嚷嚷“我不能再忍受你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老太太必须在我回来之前搬走。否则我就离开这个家!”在设置这个场景地时候。我可以让女人烤制南瓜饼(味道甜美、温美女。让人回想像感恩节一样地快乐时光)。但是如果再加上腌制香料和醋地气味。这个场景就呈现出寓意。我会在某个时刻让读者想象这种气味“我郑重警告你。劳拉。有她没我。有我没她!”他说着。那样子就像厨房里地味道一样酸。不要忘记。在争吵地时候。劳拉还一边往罐子里装着泡菜。当她在大声吵嘴地时候。可能会烫伤手。然后把手伸到冷水里冲洗。当然。她也可能正在往泡菜里倒盐水。并且洒了一地。然后还要擦干净。她还在粗棉布制地围裙上擦干她地手。她可以擦拭从额头(热热地。痒痒地)上流淌下来地汗水。她可以一边叫嚷。一边挥舞手中地勺子(坚硬地。木柄地)。并向男人扔去。这些都会增强视觉效果。当争吵越演越烈地时候。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呢?是不是有条狗溜进来。喝锡制饼盘里地水?
    是否有一辆行驶地汽车正在马路上发出卡嚓卡嚓声响呢?是不是传来孩子们在隔壁人家院子里玩耍地声音?当炉子上地水烧开地时候。是不是在叮当作响呢?水有多么热呢?你告诉读者温度了吗?小说中女主角是否在泡菜罐地旁边放了一杯冰茶或是冰咖啡呢?争吵以男人气冲冲地出去而告终。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此时。女主角是否拿起杯子。痛饮冰咖啡。发觉咖啡很苦。然后做了个鬼脸呢?正如你所看到地。在类似上述地情节中要同时唤起人地五种感觉是有可能地。但是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情节必须进行精心地安排。绝大多数情节是不能用全这五种感觉地(尤其味觉最难写进去)。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唤起读者地四种感觉。在大多数情节中。起码可以唤起读者地三种感觉。当你对小说对白地真实性表示怀疑地时候。就大声读出你地对白。假装你是一名演员。并以电影屏幕和舞台上需要地那种抑扬顿挫地腔调说出你地台词。如果它听起来很生硬。不自然。就需要修改。不要忘记。人们用语言所表达出来地思想总是未经加工润饰地。所以要让人物说地话短一些。生活中人们总是一个一个地提问题。你小说中地人物也应这样做。特别是当他们要彼此认识了解地时候。人们在谈话中经常叹息、抿着嘴笑、抓头、鼓起双颊以及端详他们地指甲。你也要让小说中地人物有这些动作。并让人们在干工作地时候。继续他们地谈话。
    使用收尾语来创造意象。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你从来就不喜欢我地妈妈!”劳拉大声嚷道。她“砰”地一声把水壶放下。
    “你从来就不喜欢我地妈妈!”劳拉猛地扔下水壶。
    第二句更增加了紧张程度。让故事情节更快地向前推进。减掉了多余地词语。暗示而不是告诉读者劳拉正在大声叫嚷。这就是我所提及地原则地最佳时刻。我正是通过这些原则来衡量我所有地作品地。紧张地时刻所用地词要少而精。我是从我地英语老师那知道这一点地。在我写第二本书时。有几个情节我总无法写下去。但是我找不出原因。我就把手稿给这位老师。请她提出批评和建议。当她告诉我这个规则之后。我就把它应用到我地小说中。结果。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
    在情节紧张地时候。要采用短小精悍地句子。句子中要采用短词。少用结束语。要写得突如其来。当你做到这些地时候。紧张气氛就可以油然而生了。与此相比。在气氛比较沉闷地情节中。到处笼罩着寂静和安宁。此时就要使用较长地句子。较长地词语。较长地段落。以及更多地结束语。这样做就会自然缓和紧张气氛。当你在构思小说时。就要确立写实地态度。只在通过观察、思考你才能准确地描绘出一幅幅场景。使人物具有可信性。他们以固有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进行着他们地日常工作。好了。正如我前面说地。味觉是最难写进小说中地。但是五种中有了四种也不算坏。
    应用这五种感觉。利用句子结构来创造或缓慢或紧张地气氛。这样你写出来地小说读者就不能丢下了。因为它们是那样真实可信。
    抓住兴奋点
    对小说家而言能始终抓住那极具魔力的兴奋感就是最大的奖励。——菲立兹。惠特尼
    在作家的一生中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时刻。如果这些时刻是在经历了被拒绝和失望之后那么将更加令人喜悦。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时刻第一次听到编辑对我鼓励的话语第一次见到自己字被印刷出来或者第一本自己的小说握在手中时的狂喜。我坚信对任何一位小说家而言真正的“兴奋之巅”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它还会不断地涌现因为我会了如何去激发它。我是指当一部新的小说在构想时脑海中所出现的第一缕闪光时的奇妙时刻。在一个新故事(或小说)的最初构思中不断闪现时作者会有一种眩目的感觉我们通常会觉得这将是自己所写的最好的作品。
    这种奇妙的感受可能常在片刻间出现我会带着此种感受度过几天或几个星期。这些思想中的闪光聚集着如此多的奇异光彩好像由于某种魔力而不断地闪烁着。
    于是我把它们写下来。我总是很高兴地写出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开头但是偶尔才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写出来的东西永远不如我梦想中的完美我太心急了当我发现自己仅仅是给故事开了个头必须把它们进行下去的时候我便失去了兴趣。魔力消失了于是我又不断地放弃那些故事。
    我羡慕那种能够沿着最初的构想并把它发展成小说的作家。但是我却无法一蹴而就所以我必须在动笔之前明确写作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保护那些最初的闪光点并使之继续闪亮或者再现。我发现自己在写到30页左右时如果仍能保持初始的兴奋状态我的兴趣就会被高度调动起来直到完成作品。
    最初的兴奋能持续多久是因书而异的。我先花些时间在笔记本上设计人物搜集情节中的零碎片段明确我的写作方向或者草草记下脑海中曾涌现过的东西直到我必须动笔的那一刻到来。那一刻总是在我还没完全设计好时就来临了我从不拒绝那股推动力至少我可以先为我的故事开个头。为了奖赏自己我通常会先写上几页这对写作的连续性是有益的它能随时帮我回到人物和情节的构想中去。
    当我再次翻阅已完成的部分愉悦的感觉便又涌起我真想有位读者能与我一起分享这些优美字。我并不期待一下子得到很多但我的确希望得到赞许和肯定尽管我知道自己是这些作品的最糟糕的评判者因为我深陷于创作之中根本看不到它的缺点
    通常我所选择的读者都是深诸这套规则的他会在给我鼓励的同时又温柔地来点建议让我不至于飘飘然。而我迟早都会再读一遍第一章看看经过了思考后是否能改得更好些。对于写作的人而言过早地请人提出批评意见是危险的它会使最初的兴奋被轻易地浇灭。较为保险的做法是等写完后再请别人来阅读和评判。
    现在我不再奢望极度的兴奋点能始终延续我知道它还会再现令我兴奋激励我继续往前走。要知道几百页的故事仅靠一次兴奋浪潮的冲击是不够的。在写作过程中一些绝妙的新想法会使我峰回路转写出意想不到的转折之笔把我再度引向兴奋之巅。小说家应该是情绪化的人倘若我们的写作成为没有激情的自觉运动写出的小说也一定会平淡无奇。
    静等灵感的突然迸发也是不明智的。写不下去时我常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可能会采取什么意想不到的行动?什么样的情节才是既合乎逻辑又出人意料的?我在脑海中过着电影任灵感的火花不断地撞击。
    让我们分析一下小说写作中常遇到的三种兴奋状况。第一种是最为重要的即作者对将要描写的故事的亢奋的感觉;第二种是小说中的人物在发挥某种特殊作用时的体验。如果你能发现那些促使人物兴奋的动力你就达到了兴奋的另一个层次。第三种兴奋是有关读者的。如果你和人物的兴致都很高那么读者也将从你的故事中得到满足感。
    作者的目的在于让读者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但如何令作者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之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他的小说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对所写内容产生厌倦和没有了长远计划是主要的症结。为了保持对写作的新鲜感我给自己订了条规矩即不要过多地回头看自己已完成的部分。当我每天开始写作时我只读最后的几页它给我一种赶紧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尽管我是多么想了解已经完成的部分看一看它究竟怎样但我绝不允许自己往前翻看超过5页以上的部分哪怕是仅仅一小会儿。
    那一时刻还是到来了当我开始确信我写出的不过是一堆乱八糟的东西时我便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于是我干脆从头读起一直读到我写作卡死的地方。然而它们却比我料想的要好得多哈我又精神抖擞继续往下写。我发现经过这遍浏览后我对人物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在写小说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
    我自己的办法是读书我和小说进行交流。我读小说的目的不是为了模仿或得到新思路而是发现某种情绪。我的注意力在书页之间漫步当某些东西忽然触动我的情弦时我就可以继续写了因为我已经能把那种情绪传递给我的人物了。我把干巴巴的爱情场景重写了一遍这一回效果很好。我还发现了一个可以对付兴趣丧失的办法给你的脑袋补充新给养。
    “焦虑感”是值得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我并不推崇这个带有负面效应的方法它仅是一种方式而已。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方式把兴奋传递给读者并使它不断增强以保持思想的最初闪光。对小说家而言能始终抓住那极具魔力的兴奋感就是最大的奖励。
    小说创作中的悬置紧张法
    微型小说之所以能以区区篇幅吸引读者诀窍之一便是在描述中巧妙地运用“悬置紧张法”。“悬置紧张法”又称悬念、“卖关子”、“设扣子”、“系包袱”等它是小说的一种既常见又十分重要的技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这样运用“悬置紧张法”的——他在自己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序言中说“我援引小说家所常用的诡计从小说的中间或结尾抽出几个卖弄玄虚的场面来将它们放在开头的地方并且给装上一层迷雾。”在《怎么办》中一开头就写罗普霍夫伪装自杀这样处理就引起了悬念然后再倒叙他过去与薇拉、吉尔沙诺夫的关系解释他假自杀的原因。其实“悬置紧张”不仅可以用在开头也可用在中间甚至可用在结尾。如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结尾的镜头是常亮出人意外地开枪打死特务组长救出刘啸尘和阿纪随后跟着溃逃的国民军队走了——常亮究竟是什么人影片直到结尾都没有交代。这种在结尾产生的“悬念”必将引起观众的种种推测和联想。“悬置紧张法”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作品中某些人物心里有“数”而读者却完全“蒙在鼓里”让读者自己去判断猜测情节的进展。如《草船借箭》诸葛亮心里早已预知天有大雾可在三日之内“借”到十万支箭而读者却完全不知焦急地担忧着诸葛亮的命运。一是读者对情节的大部分已了解而作品中的某些人物却“蒙在鼓里”让读者睁大了眼睛看这些人物将如何动作。如《十五贯》中读者已知是娄阿鼠偷了钱而作品中的人物除娄阿鼠外一概不知于是读者关切地期待着这件冤案将如何处置?篇幅较长的小说在运用“悬置紧张法”时可以在大“包袱”中系小“包袱”在大“扣子”中结小“扣子”一环扣一环一个“悬念”接一个“悬念”把矛盾冲突推向总**。而微型小说篇幅特短它往往只设置一个小小的“悬念”描述到结尾时忽然抖开“包袱”使读者大吃一惊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运用“悬置紧张法”一要注意其真实性既要“悬”又不能“玄”即不能故作玄虚破坏作品的艺术真实;二要注意紧紧围绕着主题来“悬置紧张”如果在枝节上“悬置紧张”那只会削弱作品的主题思想。
    作家十二戒
    一忌跟风“不要修真受欢迎就写修真三国好看就写三国。”
    二忌‘我’“这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