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迟恭猛地抬起头,盯着高畅,厉声说道。

“夏王殿下!若非你背信弃义,派兵偷袭,魏帝又怎会身首异处!魏帝若是没有身死,大帅也不会率兵南下了!”

“呵呵!”

高畅的笑声越发高亢了!

“夏王为何发笑!是欺某家否?若非夏王当初饶我一命,某家当叫你来得去不得!”

尉迟恭神色狰狞,下颌的胡须因为激愤不停抖动。

高畅收住笑声,正色说道。

“盟约?魏刀儿率兵南下占据深泽所为何事?还不是想要找机会攻打河间,本王按照盟约向魏贼提供粮食,他却暗地里与突厥人勾结,想趁来年春暖花开之际联同突厥大军南下攻打中原,如此逆贼,本王焉能坐视,他落得那样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岂能怪得了本王,若不是他不仁,本王也不会不义啊!”

高畅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宋金刚,他率领数万大军南下,一路烧杀劫掠,造就流民无数,涂炭无数生灵,本王为了自保,自然要将其击退,不管怎样说,大义也在本王这一边!”

“呵呵!”

尉迟恭大笑起来,身子前仰后合,眼中甚至笑出泪水来。

“大义!夏王乃是胜利者,想怎么说都可以,反正大义这东西,只配胜利者所有!”

高畅冷冷地注视着尉迟恭,待他收住笑声之后,方才说道。

“还请敬德兄回话,魏刀儿也好,宋金刚也好,可是敬德兄值得投靠的明主?跟着这样的人,敬德兄真的能解万民倒悬,除苍生苦厄,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吗?”

尉迟恭沉默了下来,当初他之所以跟着宋金刚,是为了报答宋金刚的知遇之恩,因为宋金刚看重他,提拔他,而不是像在大隋军中那样,处处被人欺压,功劳被他人所窃取!

至于宋金刚是不是值得辅助的明主?他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或许,在他心底的某个地方,隐隐对此在说不!

“魏刀儿!草寇而已!只晓得破坏,不晓得建设,除了劫掠之外,他根本无法解决部众的生存问题,让他掌握天下权柄,只能弄得民不聊生;至于宋金刚,也不过是一马贼而已!敬德兄跟随他也有好几年了,不知他底下可有多少内政人才,而这几年,他除了烧杀抢夺之外,又做了多少好事?”

尉迟恭哼了一声,反问道。

“依夏王来看!那天下又有谁是值得某家辅助的明主呢?”

高畅脸上漾起神秘的微笑。

“依本王看来,大隋的气运已尽,不可能再东山再起,待得江都的昏君身亡,大隋天下也就土崩瓦解,现在虽然乱世反王无数,而天下这匹大鹿,有资格猎取的不过区区几人!”

“哦!”

尉迟恭应了一声,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

“第一是如今窃取了关中的李唐,李唐占据关中,太原两地,有兵有粮,再有关陇门阀的支持,如果关东有变,让他寻得机会出兵,直取东都,有极大的机会能夺取天下,不过,李唐现在在关中的根基尚浅,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整合内部,且西有秦帝薛举,北有定杨可汗刘武周的威胁,不能解除后顾之忧,他一时也不得东进!”

尉迟恭虽然是一个武将,却也不是一个只知道打仗的武夫,他也很是关心天下大势,不过因为眼光的局限,他自然看不到高畅那样远,所以,听到高畅向他讲述天下大势,一时竟然听出了神。

“第二个有机会夺取天下乃是魏公李密!”

“对!魏公李密的确了得,在他手下有无数英雄豪杰效命,瓦岗军骁勇无敌,关东群雄纷纷慑服,魏公开仓放粮之举,使得民心尽归!”

尉迟恭大声赞同高畅的话。

说实话,在很久以前尉迟恭就想投靠瓦岗军,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成行而已,最后不得不在宋金刚麾下效命,所以,听高畅提到李密,他才这般忘形。

“不过,李密若想夺取天下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必须夺取东都,夺取东都之后,关东的门阀豪族,以及割据一方的群豪才会真正投靠他,为他效命,在此之前,那些人都只是在观望而已!若是李密不能打下东都,所谓的雄图霸业也不过是笑谈而已!待其打下东都之后,要想夺取天下还必须和李唐交锋,到最后天下的局势很有可能重新变成分裂局面,就像当初北周和北齐对峙一般!”

“除这两者之外,还有何人?”

尉迟恭注视着高畅,急声问道。

高畅坐直身子,高声说道。

“本王不敢妄自菲薄,有资格夺取天下除这两家之外,尚有本王!”

第六十四章 收敬德(下)

本王雄踞冀州,占据河北中腹,以此为基,北上可夺幽燕之良马,东进可取齐鲁之地,得齐鲁之盐铁,再勤修内政,休生养息,坐观中原龙虎斗,待李密和东都隋军两败俱伤之际,再发一偏师取河内,据河阳,另发一偏师随运河南下,取淮扬之地,如此,大事可成也,最不济也能恢复先祖北齐高氏之势。

高畅的声音不疾不徐地在屋内飘荡,屋内众人皆凭息静气,沉默不语,唯有木柴吞吐火苗的声音与之呼应。

“所谓明主,无非精通王霸两道,内政之时采取王道之策,休生养息,蓄养人口,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由此对主上感恩戴德,若有外敌入侵,人人奋勇,不惧牺牲;针对外敌时,则采用霸道之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给外敌丝毫可乘之机!”

尉迟恭低着头,神情若有所思,高畅的声音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若敬德兄仍然怀有当初之志,若敬德兄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敬德兄,当知晓以敬德兄大才死在这个区区小城之中,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不错,宋金刚的确对敬德兄有知遇之恩,然敬德兄多年来为他南征北战,不要说立下了那么多的战功,就算是这几年的鞍马劳顿,也该将他的恩情报答清楚了,况且,宋金刚也不是像敬德兄所想地那样信任你。不然,也不会不听从敬德兄的忠告,也不会将敬德兄发配在这座小城中了!”

高畅站起身,走到屋子中间,目光直视尉迟恭,高声说道。

“敬德兄若一味抱着以身殉城的想法,不仅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城中的这千多士卒。这些士卒,哪个不是人生父母养的,让他们为宋金刚殉葬,也忒不值得了!大家之所以当兵打仗,所为何事,无非是想要活下去而已!敬德兄又何必为了自己那所谓的忠义陪上他们的性命呢?敬德兄。你若真的这样做,于心何忍啊!”

尉迟恭脸上阴晴不定,高畅地劝说让他摇摆不定,他不禁握紧了双拳,头慢慢地抬了起来,不过,目光中仍然带着一丝迷茫。

“目前的局势,对敬德兄和城中守军来说,已经成为了死局,要想解开这个死局。只有一条路可走,敬德兄一言就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啊!还请敬德兄务必慎重。要知道人之死,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如鸿毛,敬德兄仔细想想,你若以身殉城,是不是能了无遗憾地含笑而死?”

高畅话音落下,屋内静默无声。

半晌,尉迟恭长吸了一口气,站起身,目光直视高畅。面色诚恳地说道。

“为了尉迟敬德这无用之身,夏王殿下竟然孤身入城。这不仅表示夏王殿下非常重视某家,还表示夏王殿下信任某家,相信某家不是那种卑鄙小人,夏王殿下所做的一切,让敬德我分外感动,夏王殿下所说地那一番话也甚有道理,敬德我也相信夏王殿下是值得辅助的民主,当初,夏王殿下在沙场上饶某家一命,在营中和某家一番交谈之后,某家就相信夏王殿下并非池中之物,果然,不久夏王殿下就代窦建德而立,又轻而易举地杀了魏帝,击败了大帅,这证明当初某家的眼光并无差错,能在夏王殿下效命,敬德我也相信能够遂某家当初之志,若某家当初是投在殿下麾下,也必定心甘情愿地为殿下作马前卒!然而。

尉迟恭走上前来,在高畅身前四步左右站立。

“然而,某家若在此投降夏王,必被后人斥为不忠不义之徒,贪生怕死之辈!”

高畅将内心的失望之情按捺下去,面带微笑地说道。

“敬德兄,你欲如何?无论敬德兄作何决定,本王也会理解!”

尉迟恭笑了笑,突然调转话题。

“当初,敬德我败在殿下手里,说实话,心中颇为不服,毕竟,某家先和那个苏姓小将打了一场,花了一些力气,这才让殿下拣了便宜,那次之后,某家常常在想,若是和夏王殿下在公平的情况下再切磋一次那就再好不过了!”

高畅笑了起来,笑声异常爽朗,从敞开的门窗传了出去,在院子上空久久飘荡。

“若敬德兄有意,本王愿意奉陪!”

尉迟恭面露笑容。

“如此甚好!若敬德我再败在夏王手中,定下令守军放下武器,向殿下输诚,若某家不巧胜了,投降一说就休再提,某家请殿下喝碗酒,再礼送殿下出城,至于大伙儿是死是活,还是在战阵上见真章吧!”

“好!”

高畅断喝一声,鹰隼般锐利的眼光紧盯尉迟恭,伸出摊开的右手。

“君子一言!”

尉迟恭同样伸出右手,与高畅的手掌轻轻一击,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驷马难追!”

阳光懒洋洋地趴伏在屋檐之上,有一些光亮颇为调皮,他们挣脱了屋檐,跳下院中,将院子内站立地人们身影拉得乱七八糟。

横刀的刀刃在微微颤抖,阳光落在其上,刀刃宛若一泓秋水。

刀身缓缓移动,落入一片阴影之中,阴影之上,一株不知名地小树的枝叶在风中微微颤抖,高畅面色凝重,双手握着刀柄,站立在树下。

在他前方数十步地地方,另一株树下,院子的另一头,尉迟恭双手握鞭,目光炯炯,饿狼一般紧盯着高畅。

雄阔海和尉迟恭的亲卫站立在屋檐之下,在心中为各自的主将加油,大家情不自禁地压低着呼吸声,院子内一片静默,唯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一颗小石子从院墙上滚落,正好落在一块光滑的青石石面上,发出一声轻响。

那声轻响过后,尉迟恭和高畅的身形同时开始移动,两人踩着各自熟悉的步点朝院子中间扑去,旁观人若是不小心眨了眨眼,当极有可能错认为两人本就站在院子中间。

就在两道黑影即将撞在一起时,两人地身形同时一凝,变极动为极静,就像在两人中间有什么无形的东西在阻隔一样,硬生生地将两人分了开来。

两人隔着那个无形地东西转了一圈,改变了方向。

刚才那次接触,显得非常平常,在旁人看来,甚至有些滑稽,然而实际上,在那次算不上交锋的交锋中,两人都从鬼门关打了转回来。

没有破绽!

尉迟恭也好,高畅也好,都想通过急速的移动找寻对方的破绽,然后雷霆一击,然而,两人的这个目的都落了空。

因为找不到对方的破绽,为了保护本方,两人这才齐齐停下了步子,然后借着前冲之势,绕了半个圈,调转了方向,再次对峙起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畅的养气功夫不是尉迟恭可比的,毕竟,没有人的灵魂像他一般时常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飘浮,融于一片死寂之中。

对峙片

视线交锋之后,尉迟恭抢先采取了攻势。

上次与高畅交锋失利之后,尉迟恭在脑中不停地回想当初的交锋,不断地归纳总结,自以为找到了高畅的优势和缺陷,在这次交锋中,是可以利用的一点。

他认为自己上一次之所以输给高畅,是因为没有发挥自己力大如牛的优势,而是落入了对手的圈套之中,高畅的招法总是那么的匪夷所思,不是一般人施展得出来的,而且敢于行险搏命,自己和对手比拼招法,自然不是对手了!

上一次是马战,现在换成了步战,尉迟恭决定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缺陷。

既然找不到对手的破绽,那么就抢先进攻,利用自己的天生神力,硬生生地将对方的破绽打出来。

想到就做到。

尉迟恭肩膀抖动,脚尖一点,身子疾风一般朝高畅撞去,手中的双鞭如同两道纷飞的黑线朝高畅劈头盖脸的打去。

高畅双手握刀,身形稳如磐石,然而,当尉迟恭发起攻势时,他的身子却如落叶一般随风飘了起来。

尉迟恭的身形就像疾风,高畅却像是疾风中的一片落叶,随着风势朝后飘去。

双鞭以毫厘之差从高畅身上滑过。

双鞭走空,鞭势却未走老,其中一支短鞭像毒蛇一般昂起头来。发出嗤嗤地声音,继续朝高畅的身影追去。

高畅的脚尖轻点地面,再次朝后退去。

院子中的积雪被鞭势激起,白蒙蒙的一片,随风漾了起来,形成一片白雾,那白雾追着两人的身形,从院子的一头奔向了另一头。

真正的武将厮杀并非像演义上说地那样大战过三百回合。如非极其过别的情况,一般都很快分出了胜负,若是两人将遇良才,棋逢对手,那么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