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上,索尔蒂是最著名的瓦格纳专家之一,他指挥的瓦格纳的作品,能够给
人们带来一种深刻的、富有哲理性的美感,他能够通过指挥瓦格纳的歌剧,
将瓦格纳内心丰富的思想性极其完美地传达给听众。他在指挥瓦格纳的作品
时,从不拘泥于表面化的处理,对于作品中各种技术上的因素(如声乐与乐
队之间的关系以及主导动机的合理呈示等方面)他都能够以十分恰当的方法
进行很有说服力的表现。瓦格纳著名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是索尔
蒂指挥得最精彩的作品,这部巨著他曾在50 年代末期就将其录制成了唱片,
并且经过长时间的考验之后,已经成为带有经典性的、被其它指挥家尊为楷
模的版本了。除此之外,索尔蒂指挥的其它瓦格纳的作品,如《特里斯坦与
伊索尔德》等等,也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演释。除了瓦格纳的歌剧以外,
索尔蒂对其它德奥歌剧的演释,都有着异常精彩和耀眼的业绩,早在他担任
英国科文特花园歌剧院的音乐指导时,就曾指挥上演过全部莫扎特歌剧和贝
多芬的《菲德里奥》等歌剧。另外,他还曾指挥上演过一度被人们遗忘了的
格鲁克的许多歌剧。
索尔蒂在交响音乐作品的指挥范围上和他在歌剧指挥范围方面的情况很
相似,也同样具有着既深又广的特点,他除了对于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古典
作曲家的作品极为精通以外,还是一位著名的马勒作品指挥专家,他指挥芝
加哥交响乐团录制的马勒交响曲的唱片,在世界上是享有着很高的地位的。
除此之外,他对于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交响乐作品,也有着准确而精彩的演
释。
索尔蒂是一位谦虚和蔼的人,面对着自己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和人们对他
的敬仰,他总是十分客观地冷静对待着,当人们赞叹他给芝加哥交响乐团带
来的辉煌音响和高巧的艺术技能时,他也总是强调乐队集体的作用而很少提
及自己。然而,他所做出的伟大业绩是谁也抹杀不掉的,这种伟大的业绩,
必将作为时代的杰出典范而永载在世界指挥艺术史册中。{ewc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158_1。bmp}
前苏联指挥界中的一颗国际巨星——康德拉申
(KiriI Kondrashin, 1914—1981)
在前苏联众多的指挥大师中间,康德拉申是一位很别致的人物,之所以
这么说,是因为他在前苏联的优秀指挥家中,是一位与西方音乐界接触得异
常频繁的指挥家,而且后来干脆移居到国外而担任西方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
了。当然,在他之前和之后,也有着相当数量的前苏联音乐家移居到了西方,
如早期的库谢维茨基和后来的罗斯特罗波维奇、阿什肯那齐和罗杰斯特文斯
基等人,但康德拉申仍然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早在50 年代末期,他就成
了第一个登上美国音乐舞台的前苏联指挥家,后来,特别是在东西方冷战时
期,他在这方面的活动就显得更加活跃了,以致于后来他便成为在西方最知
名的前苏联指挥大师之一了。
基里尔·康德拉申于1914 年出生在莫斯科,他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音乐
家庭,父母都是当时的莫斯科第一交响乐团中的演奏家,康德拉申就这样生
长在一个整天音乐声不断的家庭中。他六岁时开始学习弹钢琴,然而据他自
己说是在他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学习的,他当时觉得音乐课程很使他反感,小
时候练琴时总是被人逼迫而进行的。然而有趣的是,第一次使他对音乐发生
兴趣,恰恰是从他认识了指挥专业后开始的,他曾在自传中回忆到小时父母
带他去看管弦乐队排练以及交响乐和歌剧的演出,他当时对管弦乐队所产生
的大幅度的音响和丰富的色彩变化一下子着了迷,从此便立志长大后当一名
指挥家。 1932 年,18 岁的康德拉申进入了著名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在这里,
他跟随前苏联指挥界中德高望重的老指挥家鲍里斯·海金学习指挥,在学习
期间他还在当时的丹钦科剧院中担任副指挥。1936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莫斯
科音乐学院中毕业,并于第二年开始担任了前列宁格勒小剧院的指挥,这个
剧院原来是由前苏联最富盛名的老指挥大师姆拉文斯基担任常任指挥的,由
于姆拉文斯基开始担任前列宁格勒交响乐团的指挥而放弃了这个职务,因此
说,康德拉申在年仅23 岁时就已成了姆拉文斯基的接班人了,这的确显示出
了他在指挥艺术方面所特有的非凡天才。康德拉申在担任前列宁格勒小剧院
的常任指挥期间,以其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他在这个剧院一
直工作到1943 年,这期间他曾指挥上演了许多古典歌剧作品,其中包括普契
尼的《西部女郎》和《蝴蝶夫人》等等。除此之外,这段时间他还经常指挥
首演了许多前列宁格勒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从1943 年开始,康德拉申来到了
莫斯科,担任了前苏联大剧院的常任指挥,这段时间里,他指挥大剧院上演
了许多的歌剧和舞剧作品,并同时指挥大剧院的乐队举行定期的交响音乐
会,他利用一切机会来拼命地扩充曲目和丰富经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
是“正在进行着一种技术和经验上的积累”。 1960 年到1975 年间,他担
任了莫斯科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这期间,他将自己的指挥重点从歌剧舞剧
方面移到了交响音乐方面,上演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音乐作品,其中还指挥
首演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四和第十三交响曲和许多前苏联当代作曲家创作的
新作品。此外,他在这艺术上已臻成熟的15 年当中,还广泛地出访过许多国
家,并在西方国家的很多重要的交响乐团中担任客席指挥,这样一来,他所
赢来的国际影响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1979 年,他来到荷兰担任了著名的阿
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但正值他指挥艺术的高峰时期时,他
却于1981 年在阿姆斯特丹病逝了,他的去逝,对于20 世纪的世界指挥艺术
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和无可挽回的损失。
康德拉申是一位指挥才华出众和艺术鉴赏力极高的指挥家,他对于指挥
艺术各方面的内容都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和细致的研究,并为此发表过许多
著名的和有价值的论著。他的指挥不但技巧高超,而且还有着相当的深度,
在训练乐队的方法上,他则有着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对待排练的问
题上,他能够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和乐队掌握的情况,恰当地进行各声部的
分部排练,这样通过细致的剖析工作来使作品达到织体清晰的处理和理想的
音乐效果。
康德拉申有着一双敏锐的耳朵,他的耳朵不仅局限在对固定音高的准确
听觉上,而是对于和声听觉、力度听觉及声音平衡感觉等方面,都有着一种
天生的细微辨别能力。在排练时,为了使弦乐组在奏弱音的力度时,能够达
到他所要求的音量和默契的控制,他别出心裁地要求各谱台的演奏员(包括
第一谱台的正负首席演奏员)在演奏时,都要轻得能够听到第三谱台演奏员
所奏出的声音,因为他发现往往前两个谱台的演奏员在演奏中音量容易偏
响,而经过他的调配之后,整个弦乐组便出现了一种极为匀称和谐调平衡的
弱音了,这便是他那异常敏锐的力度听觉和音响平衡感所起到的作用。
说到他对音响平衡的掌握,康德拉申曾在接受音乐心理学家拉日尼科夫
的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亲身经历。有一次,他应邀来到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
准备和那里的一个乐队联合举行音乐会。在头一大晚上,他便匆匆赶去听那
个乐队所开的一场音乐会,当他听了一阵以后,便敏锐地感觉到这个乐队缺
乏整体音响的平衡感,因此演奏出来的音乐粗糙不齐,独奏声部与合奏声部
的衔接都很不舒服,于是他便决定在第二天的首次排练中先解决一些最基本
的问题,但第二天他一开始排练,就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乐队,他们演
奏出的十分整齐的音响、出色的力度搭配以及良好的音色与技巧,都使康德
拉申感到满意,因此这时他才发现头一天的音乐会并非乐队不好,而是那天
晚上音乐会上的那位指挥家缺乏音响平衡的听觉,故而影响了乐队演奏水平
的发挥。
康德拉申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家,应该具备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从专业角度上来看,他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听觉能力(特别是和声听觉能
力),在有就是要具备过硬的双手技巧和造型的本领,而更重要的是,优秀
的指挥家必须具备坚定的意志和出色的领导能力,还要拥有具有独创性的音
乐解释能力的构思本领。针对这一切,他曾列举了许多一流指挥大师们的例
子,如托斯卡尼尼、富尔特文格勒、埃·克莱伯以及卡拉扬和姆拉文斯基等
人,他从这些历代的杰出指挥大师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并由
此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
康德拉申的指挥风格是朴实、精确、全面和严谨。他十分强调将浪漫主
义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种精致完美的艺术境界。
他在指挥时总是尽量避免表面上的过分激动和夸张的气氛,而是用一种简洁
纯朴的方法,将管弦乐队的鲜明色彩性和宏伟气势表现出来。
康德拉申拥有广泛的指挥曲目,他指挥的作品的体裁范围,涉及到歌剧、
舞剧、交响乐、清唱剧等几乎所有的形式。在这些作品中,既包括古典主义
作品,又包括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要说他在这些重要风格的作品中最
为擅长那些的话,那么当然是要首推俄国作曲家的作品了,在这方面,他对
于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一科萨柯夫、拉赫玛尼诺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
作品,都有着极其富有特色的演释。然而康德拉申与某些专门指挥俄国作曲
家的作品的指挥家有着很大的不同,他除了对于俄国作品有着精湛的演释能
力以外,对于其它国家作曲家的作品,他也演释得非常出色,比如对于巴托
克、理查·施特劳斯、拉威尔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作品,他的演释就很有
说服力,当然这还并不是他所擅长的全部,而仅仅是举出几个突出的例子罢
了。大概正因为如此,才使他更加容易地获得了广泛的世界声誉。
康德拉申还有一个特长,就是他十分擅长于指挥协奏曲,他指挥演释的
协奏曲以音乐层次鲜明、与独奏家合作默契而著称。他一生中,曾与著名钢
琴家李赫特尔、阿什肯那齐、克莱本以及著名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柯岗以及郑京和等人多次合作,录制了大批珍贵的唱片,其中如与柯岗合作
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与克莱本合作录制的柴科夫
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及与
李赫特尔合作录制的李斯特第一、二钢琴协奏曲等等,都是极为出色的著名
演奏。
康德拉申一生不知疲倦地为艺术而奔波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时,他
也没有放弃自己所心爱和毕生从事的指挥事业,他以其光辉的业绩和顽强的
精神,向世人充分证明了他作为一个优秀艺术家的巨大天才,他的故去使人
们失去了一位艺术上的真诚朋友,然而他所带给人们的巨大艺术享受则是永
远也不会消失的。今天,人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康德拉申是20 世纪中的一
位给人们留下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的指挥大师。{ewc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164_1。bmp}
把理解和创造看得高于一切的指挥家——朱利尼
(carlo Maria Giulini, 1914—)
在当今世界上的老一辈指挥大师中,朱利尼恐怕是对待事业最为严肃和
专注的一位了。这位昔日托斯卡尼尼大师的弟子,在准备排练和演出一部伟
大的作品时,其忠诚的态度和认真的精神,曾使许多人,甚至他的同行都感
到异常的惊讶和钦佩。人们常说,朱利尼对作品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是深刻而
新鲜的,然而实际上朱利尼是从不将没有理解透和未能产生想象力的作品搬
上舞台的,他在这一点上严于律己,从不让步,因为他是一位把理解和创造
看得高于一切的指挥家。
卡洛·马里奥·朱利尼于1914 年出生在意大利维洛纳近郊的巴利塔。幼
年时便开始学习小提琴。 1930 年考入意大利著名的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
并在该院中学习小提琴、中提琴和作曲。1938 年毕业以后,他又进入了圣切
契利亚国立艺术学院中学习指挥。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