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欣:有什么不同吗?我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呀?
老师:有件事情你知道吗?也是这件事情让我对越越、对你给越越的教育方式有所保留。你知道兰兰的妈妈吧,她家家庭条件一般,她现在在菜场卖菜。那天兰兰妈妈到幼儿园来接兰兰,看到越越那么可爱,就捏了捏他的脸夸了两句。当时越越也是笑嘻嘻的,可是等兰兰妈妈一走开,他就板着个脸,嘟囔着,说什么手不知道干不干净,粗糙死了,摸得脸都痛了。当时我听到他这么说,心里突然觉得很不舒服,觉得我们大人虚伪的思维模式,怎么这么快就延续到孩子身上了呢?
刘欣:啊,有这种事情?
老师:当时我就开始检讨,觉得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存在一些误区,是不是过早让孩子了解和接触到了他这个年龄本不应该具备的思维。侧重于情商的教育模式,本来没有什么问题。我也认可情商教育在孩子素质中所占的分量。但是,情商包括主动性、同理心、心理调运能力、适应性协调付应变能力等,却不包括虚伪和世故呀。我不否认,越越在自信心、主动积极性、礼貌等方面,都要比同年人做得好,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所具备的真实、坦率、童言无忌,越越却不具备了。老实说,越越有时说个什么话,我都在心里犯嘀咕,在想这到底是不是他的真心话呢?
(刘欣突然想起,那次带着越越去看一个很久不见的老同学,当同学笑眯眯的问越越:“小家伙,你怎么会来呀”。儿子毫不犹豫地对这个他大概只在一年前见过一面,可能记都不记得的阿姨说了一句“因为我想你了呀”。虽然越越的话引起了一旁几个大人的轰然大笑,但刘欣也分明看到了老同学脸上一刹那的错愕。也许,儿子真的是有点世故了。)
刘欣:人情和世故本来就是情商的一部分呀,既然世界是这么复杂,我们就应该让孩子提前了解到这种复杂呀。
老师:我不赞成你这种说法。人情世故、虚伪造作不是情商的一部分,它是我们大人在社会 现实下的一种屈服,一种伪装。我们不能否认,当孩子逐渐长大,不得不面对竞争压力,面对尔虞我诈,也会变得逐渐身不由己、言不由衷。但是在他们小小年纪的时候,还是应该用这个年纪特用的思维方式,享受他们在这个年纪应该享受到的童真和快乐。
刘欣:但孩子现在还是挺快乐的呀,再说提早了解这些,以后他在处事方面也会少些挣扎和痛苦,可以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老师:可是你有没有替孩子想过,小小年龄就要过多的去逢迎别人,想着怎么讨别人欢心,他们不累吗;而那种人前一种模样,人后一种模样姿态,一旦发生在孩子身上,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这也必然会拉大他和同学之间的距离,影响和同学的关系呀。
刘欣:这么说也有道理,也许我真的过多地向孩子灌输了我们成人的思维模式,让他在本性之外,又接触到了一些本没必要的“处事技巧”。
老师:作为老师,我也有一定责任呀。老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看来以后我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和言论。另外,说到责任,社会的引导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有时在电视上总是看到小孩说大人话、做大人事,那故做老成的样子,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刘欣:是呀,看来我和他爸爸该好好考虑考虑这个问题了。
(越越父母间的对话)
母亲:今天我和越越的老师聊了聊,老师觉得孩子有点太老成世故了,你有没有觉得呀!
父亲:有时吧很多人夸越越懂事,会说话,知道看大人的脸色做事,其实这未必是好事情呀。就拿我做公务员来说吧,每天都想着怎么讨好上司,怎么和所有同事好好相处,不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累呀,大人这样做人都觉得累,别说孩子了。小小年龄就让孩子学会怎么讨好所有人真不太应该。
母亲:是呀,孩子看似懂事了,但明显不如别人孩子那么简单快乐。
父亲:也是我们的教育导向有问题。
母亲:唉,孩子所以这样都是我们大人闹的呀,我们讨论什么事情从来不避讳他,有时工作上的应酬什么的也会带他一起去。他看到父母背后骂一个人骂得狠,当面却又很热情,非常讨人高兴,每天想得就是不得罪人,能不受到影响吗?我决定以后在也不让他参合到大人的活动中了,他要是心里有什么想法就鼓励他直接说出来,而不是向以前那样,告诉他你如果这样这样做,或那样那样说,叔叔阿姨就不喜欢你了。
父亲:对,要给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只要是“真、善、美”的东西就应该让他坚持,而不需要让他虚伪地迎合别人的想法。小孩嘛,就应该是童言无忌,应该充满童趣和想象力,就算有时表现得幼稚又怎样呢,这是他们的本来面貌呀!
70s记忆与展望
Michelle 宾馆商务部主管
在我小的时候,根本没有接触到情商这个名词。大人对孩子的教育无非两种:一种放任自流,一种是笃信棍棒下面出孝子。所以我们这一代成长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在自信心、价值观、待人接物等方面。我自己从工作的最初到现在,为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不断的自我改变和调整。在我工作过程中,还接触到不少人,虽然智商很高,学习成绩很好,但事业一直没什么起色,甚至活的很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智商高,情商低,无法适应社会。
我还没有孩子,因为没有想好为什么要生孩子,这个社会如此的复杂,他们出生了便受各种考验,将来遇到我们同样遇到的问题,所以等我想通了再生。但如果我教育孩子,我不得不世俗一把,虽然我很希望另类培养,但看来太过另类的培养毕竟会让孩子成为社会的“孤立者”,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比较偏向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到社会的复杂性,和与人相处的技巧。
TIPS: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情商是指非智力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素质,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他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成就。情商应从小培养。
主动性的培养
所谓主动性,是自发自愿地参与,是人内心的一种积极因素,是与被动、惰性相反的。现在,多数父母总想方设法保护孩子,什么都代劳了。帮助孩子解决一切困难,排除一切于扰。其实质就是溺爱。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懦弱、依赖性强、能力差。
培养方法:试图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给他们应有的权力,让孩子们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正在长大,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不再依赖家长。这时他们开始试着独立思考操作,并想从家长的约束下解放出来。而家长应该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放手让他们去想、去做、去体验失败,感受成功。
忍耐力的培养
有这样一个实验,选一些智商超常的幼儿,给他们一块糖,说:现在吃就给一块,如果能忍1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跟踪调查的结果是能忍耐的孩子做事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
培养模式: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就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了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有意让他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再体会成功。
适应力的培养
适应力包括孩子对外界环境的快速接受能力,面对问题的自信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坚持到底的毅力等。是否具有很好的适应力,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面对挫折不断进步的关键。
培养模式:对孩子不包办一切,不有求必应。让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在生活中减少享受,刻意锻炼吃苦精神,在和小朋友游戏中让他体验到失败和不如意,经常把孩子放在强手云集的大环境中(如参加各种过赛)去锻炼。这样既可克服骄傲心理,催其奋进,又让孩子早体验挫折,增强心理免疫力。
同理心的培养
所谓同理心,也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有同理心的人,往往能“善解人意”。在人际交往中,同理心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培养模式:家长们可通过让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比如: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将自己的零用钱捐给需要的同龄人;到社区敬老院参加劳动等等。孩子们通过具体活动,在感情上从同情他人到关心他人和理解他人,这给孩子们带来的收益是无法估量的。
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受。”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觉得快乐而有的人则认为不快乐。要想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感受事物、处理事物,就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就是心理调适能力。心理调适的过程对孩子来讲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它有赖于家庭教育,有赖于家长素质的提高,有赖于科学培养方法的应用。
培养模式:在孩子心理出现障碍时,家长应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和孩子谈谈心,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表现出对他的信任,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从苦恼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也有利于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孩子会从个人名利的小圈子里跳出来,胸襟会更加开阔,目标也会更远大。这种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应变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应变能力强的人做事倍成功率高,受人欢迎。然而应变能力不是天生的,它必须要经过多方面的培养才能不断。一个5岁大的外国小女孩,在一个大雪纷飞,并且完全与外界失去通讯联络的晚上,成功地帮助母亲分娩。这就是孩子拥有应变能力的一个成功案例。
培养模式:鼓励孩子处理突发事件,比如当他一人在家时突然有人来访,这能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临危不乱、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最有效的方法的能力。
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猫鼠游戏
人物背景
廖冰冰,母亲,大学毕业,公务员。
贺锋华,外公,退休干部。
郑毅然,孩子, 快9岁了,将上三年级。聪明,调皮,好奇心强。
情景
每天廖冰冰都接儿子放学,然后都盯着他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后来她和丈夫的工作都忙了,孩子每天自己走路上学放学,由于学校不远,上下学的路线也较熟,做妈妈的也比较放心。
可是,有一次廖冰冰提早下班,在家门口听到了清晰的动画片真切的声音。当她下定决心打开家门狠狠教训儿子一顿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听见了开锁的声音,以最快的速度关掉电视,装做一直乖乖做作业的样子……孩子若无其事地说,回到家就一直在做作业……“你去摸摸电视机后面。”妈妈轻描淡写地说。孩子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后来小孩竟然发明了一边看电视一边拿扇子扇电视机的方法。但妈妈还是可以准确地洞悉他的活动。小毅然百思不得其解,红着脸问怎么仍然知道他看了电视。廖冰冰把手臂往电视屏幕上一贴:“看见了吗?这叫静电!”孩子安生了一阵子。
廖冰冰心里不禁有些期待了——小鬼头能想出办法解决吗?仿佛母子正经历着一场游戏。终于有一天,小毅然发现只要把湿毛巾搭在电视机屏幕上方就不会有“静电”了。此时的他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高兴,廖冰冰也有些欢喜,而她同时在不停地提醒自己,孩子这是在干坏事,应该惩罚他……
对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母亲:爸,我觉得咱们应该谈谈。您看现在毅然为了看电视,什么办法都能想出来,再这样下去孩子搞不好了!可是我盯得再紧,咱们俩不站在一边也不行啊,爸您得帮我啊!
外公:哈哈哈哈!电视的事我知道啦!这小家伙,机灵得很!你就放心吧!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像我!
母亲:现在不是这个问题,爸,现在是教育毅然的重要阶段。他爸又不在,咱们不能宠着他,随着他。咱们要严格地监督他,把好习惯培养起来,这才是对他好,爱他啊!
外公:哎呀,你不懂!你得相信我!你这才养一个孩子,哪有什么经验?你们兄弟姐妹5个都是我带大的,个个不都是好样的?毅然是绝对聪明的,你天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