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3年第11期-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也是中小学理解和开发校本课程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在理论基础方面,作者依据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把校本课程理解为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而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强调“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这一部分论述了课程开发中的矛盾运动与钟摆现象的规律,确认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核心理念与主导价值。作者指出,课程开发只有根据具体学校的学生实际需求与学校实际可能才是有直接意义的,而能够最好地了解这种具体实际需求与可能的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这是教育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形成办学特色。作者具体分析了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内涵,强调学校应该自觉地把校本课程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各种条件和影响,整体实施学校课程,真正体现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分享和责任分担要求。
  在操作技术方面,本书结合课程改革的政策要求和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说明。其中,提出和分析了校本课程的选择、改编和创编等开发方式,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解释与实施以及评价与修订等基本流程,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即需求主导模式、条件主导模式和目标主导模式。特别是,本书重点阐述了校本课程方案的编制、课程目标的表述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支撑性技术,并对校本课程的管理、评价以及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出了方向性建议和参考性案例。
  本书在校本课程“中国化的探索”和“前景展望”部分,总结和分析了在中华文化背景下两岸三地开发校本课程的经验和发展趋势。,
  按照本书的观点,香港是我国最早推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地区,“它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台湾地区在课程政策上鼓励校本课程开发,标榜课程松绑、赋权增能、教学创新、培养带着走的能力、追求卓越等口号。在实践中,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展示出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走向肤浅和表象的危险。这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大陆地区是有启示和警醒作用的。大陆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经历了艰难的探索,终于形成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特别是,今天的校本课程是在多年来广大中小学开展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规范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本土化色彩。有些活动课和选修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可以直接归人校本课程,而有些则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相去甚远,需要我们从课程的意义上来认识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使校本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
  校本课程是世界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景,一方面取决于校本课程自身的固有属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力量对比。校本课程的机遇存在于战胜挑战的过程之中,随着学校和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的增强,校本课程将有更加多样和广阔的前景。
  《校本课程开发》一书,既有面向世界的国际视野,又有立足中国的本土观念;既有深刻的理论认识基础,又有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建议和可以借鉴的案例分析,而且融人了作者参与国家课改方案研制以及从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的经验,是一本兼有理论深度和实践参考意义的研究著作,相信可以帮助广大中小学开阔视野,启发思路,更好地理解和开发校本课程,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校本课程开发》,吴刚平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版,30.00元)



  傅海伦教授所著《传统文化与数学机械化》一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中国传统数学机械化思想》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而成的。该书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运用数学史的内史与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数学机械化的思想,探讨数学机械化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和现代进展,系统论证传统文化与数学机械化的关系,是传统文化与数学史相结合研究的力作。
  该书沿着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开创的数学机械化道路,在对机械化、数学机械化及其特征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从中外数学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数学机械化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认为,数学机械化思想来源于中国古算,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儿、莱布尼兹等的思想奠基,到希尔伯特定理机器证明机械化思想在理论上的明确提出,再到定理的机器证明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数学机械化过程反映出计算和证明这两种基本的数学方法的统一趋势。根植于中国传统数学的吴文俊机械化定理的创立,为数学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书中着重解析了中国传统数学中代表性的算法机械化程序特点及应用价值。包括《九章算术》与刘徽注中的数学机械化思想,贾宪、秦九韶、李冶、朱世杰等在算法程序机械化方面的贡献。试图将传统算法程序在充分尊重原“术”文、原注文的前提下进行系统化的工作,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对典型的程序,编制出现代计算机语言,这其中主要有:约分术的BASIC语言程序、一般比例算法程序框图、割圆术中求圆周率程序框图、线性方程组解法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及运作、一般高次方程组的解法程序框图、大衍求一术、大衍总数术的ALGOL60语言。
  作者对中西数学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数学机械化思想,并试图在对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剖析的基础上,从中西古代数学文化的差异方面揭示中国传统数学机械化的思想及形成原因;从计算工具、符号系统、结构形式、推理模式、哲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周易》与传统数学机械化思想的渊源关系,并剖析了《周易》筮法中的机械化程序及其影响,讨论了《周易》对传统数学机械化的文化启示;分析了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对传统数学机械化产生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筹算体系下的位置思维方式和构造性思维方式与传统数学机械化思想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对中国传统数学机械化思想的分析和研究必须在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大环境下进行,离不开对筹算体系的思维方式的剖析。
  本书还是探讨齐鲁文化与数学机械化的关系的尝试。书中以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为重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着重分析了齐鲁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数学机械化的影响,论述了以刘徽为代表的齐鲁地区的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机械化的突出贡献。从齐鲁地区是早期的“学术思想最为活跃的学术研究中心”,到齐鲁地区是“清谈、辩难之风的中心之一”,再到“汉末魏晋齐鲁数学中心”,深入探讨了刘徽成长的思想文化背景及其科学价值观方法论,提出齐鲁文化造就了数学家刘徽的观点。这对进一步揭示齐鲁文化与数学机械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对中国古代算法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提升,对指导当前的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与数学机械化》,傅海伦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16.00元)


朝发夕至路上十年
■ 严兆军
  央视近期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估计要算库哈斯设计的新址方案了,这个位于北京CBD核心区的Z型巨大拱门在视觉上极其震撼,让人无法回避且印象深刻。但真正决定央视在中国传媒老大哥地位的显然不是这个将来的辉煌外表,而是在电视领域里拥有的最为强大的实力和团队。这个团队最为人所知的应该是那些天天见的名嘴们,而观众对于电视的了解也多半是和主持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电视上的名嘴要是出一本书什么的基本都会热卖,比如近期的陈鲁豫,较早的崔永元、敬一丹等等。但新鲜光亮的主持们只是电视这个巨大冰山的水上一角,幕后的策划和制片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才是藏于水下的依托。孙玉胜先生显然是这个团队的核心人物,他现在是央视的副总编辑,曾经创办了“东方时空”等一系列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类电视节目。
  《十年》是孙玉胜说自己电视生涯的一本书。他是1984年被分配到央视的,当时的感觉是来错了地方,不过在之后的十年里一直为了理想做着准备,所以下一个十年才能磨出一把真正锋利的剑来:从他1993年创办“东方时空”节目以来,央视的新闻之剑是越来越锐,从早间的“焦点时刻”到晚间的“焦点访谈”,后来的“新闻调查”和“面对面”,当然还有“实话实说”。因为不是名嘴,所以孙玉胜的日常起居和幸福生活应该没有什么读者会去关心,而作者也没有写那些侮辱大家智力的文字,《十年》是一个人在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于电视的思考,并能够由此引起每一位有心的读者去了解电视本身的规律。书如其名,孙玉胜写了实实在在的十个年头(1993~2002),在他看来,这十年时间可以看作是电视改革的整整一轮;而前一轮的电视改革则是此前的十年,以1983年的“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四级办电视的举措为标志;2003年5月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显然是新一轮电视改革开始的标志之一。
  1993年的5月1日,“东方时空”正式开播。央视选择早间这个未开垦的处女地来做实验,很重要的考虑就是为了规避风险,谁会看早上的节目呢?但一年之后,这个节目取得了当初无法想象的成功,无论是节目的品质还是广告收入都令人刮目相看。一个节目改变了中国人看电视的习惯,但也许孙玉胜说的更贴切,是“东方时空”改变了电视说话的语态,变新华体为中新体了,观众觉得亲切。其中成功的节目形态也迅速转移到了晚间,也就是1994年开始进驻晚间黄金时间的“焦点访谈”。1996年,“实话实说”登场,中国电视没有谈话节目的空白得到了填补,但这个节目播出不久因为一次“事故”停播了,孙玉胜的反思集中在了对于谈话节目风险的规避上面。正是因为有了这次教训,“新闻调查”顺利地走上了成长之路。1997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香港的回归,对于要进行现场直播的央视来说,香江留给孙玉胜们更多的是遗憾,但对于这些遗憾的反思促成了澳门回归现场直播的巨大成功。在直播的问题上,孙玉胜的最大体会是:首先要锁定主体,明确要表现的是什么;其次是把握瞬间的变化;最后就是充分地了解前方记者的特点,达到和演播室的协调。1998年央视对一系列突发事件的成功报道得益于态度的转变,对于可以发的一定要尽快、权威地发布,而不是等到无法隐藏的时候才报道,这样丧失的不光是主动权,更是权威性。在200l的“时空改版”这一章,孙玉胜回顾了“东方时空”的三次改版,有一些栏目的割舍,也有新的栏目的诞生,最后一次的成果就是“时空连线”和“面对面”。接着的2002年“现在播报”出炉,今年新闻频道诞生。在孙玉胜的笔下,央视的十年新闻改革就是在实践中一步步的反思才能够走到今天。
  《十年》的一半章节并不是纯粹的沿着节目的线索在走,而是孙玉胜本人对于电视和对这种媒体的规律的一些认识。他将电视定位为家用媒体、技术媒体、主持人媒体和制片人媒体,而对于电视本身在过程中体现悬念的规律,以及近看和远看的一些区别也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对于近期正在试点的付费电视和频道专业化问题,他在几年前就有着清楚的认识。在评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的争论上,他有自己的理解;对于电视的新闻性他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失落的底线;而线人这个和媒体有特殊关系的群体在孙玉胜的眼里已渐渐远去了;对于电视的未来,也许通过直播才可以看得到。
  孙玉胜们十年磨了一剑,而《十年》对于那些希望自己有机会继续这个行动的人们无疑是不可多得的经验之谈。这是一本用以思考的书,它也许可以改变阅读者。就像小宝在一篇书评里说的“东方时空”将中国电视的智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