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的是要体会到一行行写出的字、一页接着一页的书法与那些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毫不相干。一方面有观念、句型、结构、感情的变动、逻辑与冲突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这还能算“一个方面”吗)是拼写时在抖动,那是奇特的,几乎是单纯的、自动的,而只是因为要继续写下去而抖的。
也许这样会使你感受到所要说的和想的一切都是双重意义的。文字不仅是用来传递多少有点儿熟悉而表面上可自由运用的意思。你可能可以隐约地看到,由自己手的运动所引发的普通书写,原本便存在一种秘密的、源源不绝而难以掌握的连续性。这与那些字眼的含义毫不相干,与文字所传达的观点、信息、情感也毫无关系。书写,仅有书写而已,让无止尽溢出的文字,穿越身体、肌肉与纸张。
第三部分第1节 在壁炉中点起一堆火
时间:15~20分钟
设备:壁炉、木柴、废报纸
作用:原始的
这样简单地在壁炉中升起一堆火,可能是一种已丧失意义的古老仪式。你也知道要避开那些盲点,然而你却会忘记这些动作的意义。你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会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感动你,令你着迷又感到心安。
于是你要像从前每次一样做出每个动作,同时要仔细观察。你首先跪着或蹲着,为了清理炉膛,你得检查炉灰是否已被清除或倒掉,空间是否足够,通风是否良好。为把火点着,柴火不能太粗,并用壁炉的柴架稍稍加高一点儿,或者用普通砖头,若没有这些东西就用几块木柴—目的是要使炉子下面的空气流通。同样,要注意不要把木柴紧贴炉底,得留出一点空间,一条通道。再加一些小的木柴—柴捆、小树枝、装运水果和蔬菜的木条箱,但量要适中。把成堆的旧报纸(最好是日报而不是杂志,因为杂志难以点燃)剪成厚厚的长条,或者卷几张以取得纸绳的效果。不要堵塞空间,在柴火下面留空。
点上几张纸,然后把这个小火把对准中心放入。接下来的几分钟就极其有趣了。紧接着会产生的反应是一连串的噼噼啪啪,一束束耀眼的火星和一阵清脆的噼啪声。然后是渗水的木柴发出的第一阵嘶嘶声。而纸一旦烧光以后,疑虑或焦虑的时刻就出现了:火焰消失了,炭火基本也没有了,只有一阵浓烟表示还有一线燃烧的希望。烟还在继续冒,又浓又粗。烧尽的纸还在四周发出红光,一块一块地泛着红。接着就完全熄灭了。你脑海里突然涌现一个想法:这堆火永远升不起来了,一定是哪个地方出了差错(木柴潮湿,纸卷得不恰当,太紧或太松)。一切似乎并无异常,然而你表示怀疑,你在荒唐地、毫无理由地,也毫无根据地担心整个操作会失败。就像你确实不知道双颊泛起的红色是因为热还是焦急引起的。你在吹几块火炭,但火炭太小了,没有成功。烟又变得浓密起来,嘶嘶声加剧了,但火始终没有点起来。你在考虑应该多加点儿纸,重新生火。你正在疑惑着。耀眼的、通红的小火焰突然从烟中冒了出来,一瞬间,火焰就把烟驱散了。火好像是突然爆发一样。你现在可以注视它吞噬木柴,占据木柴上部、舔着木柴外皮,使木柴起起伏伏地出现红色。一切都很顺利。
你要思考一番刚才使你忧心忡忡的原因,现在又使你放下心来的理由。也许你始终记得灯火熄灭的黑暗年代。突然升起的每条火舌都意味着对黑暗、饥饿、寒冷、死亡的出奇制胜。
第三部分第2节 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时间:几分钟
设备:无
作用:困惑的
重要的是能顺着思路考虑,想想要说什么,而不是去思考言词的形式和它们的发音。如果总想着要说什么,你就会有点儿无所适从,而且还会留下不愉快的经验。就好像你在电话里讲话那样,如果不断传回来的是自己的回音,你会难以继续下去。
实际上我们永远也不需要知道我们正在讲话或是我们沉默不语,或者我们正讲到萦绕脑际的事,想要全身心地把某件事办成,最好不要告诉自己:“我正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我正在讲我要讲的话。”这种做法完全有可能令你一时语塞,讲不出话来。因此应该避免它干扰一次会议、一次政治演说、一堂课等等,并扰乱秩序,从而出现讲话会无缘无故地戛然而止的场面,这是公众理所当然不愿意看到的。
你会像我们每个人那样做到避免出轨。解决办法是将正在进行中的谈话,保持在较低的、朦胧的或次要的位置。不要刻意抓住含义不放,聚焦在句子本身以外的东西上。你要继续侃侃而谈、永远不要左顾右盼或中途停顿,否则会一时语塞,无从讲起。只有接着往下讲。
现在再来看看这种局面所造成的奇怪后果。我们只有无视语言的存在,才能讲话。知道如此,就要把语言的存在放在暗处,别再去想它。我们当然可以去修饰话语,或按自己的心意说出句子,但重点不在这里。我们只是不能去思考自己“正在讲话”这件事。
第三部分第3节 在电影院中哭泣
时间:90分钟左右
设备:一部长片
作用:使平静的
影片应有一定的特色:不至于深奥得只适合知识分子,容易领会,能预见到剧情,一眼就能猜到结局。这可能只有爱情故事才适合。坐得有点儿近,像是为了不放过每个细节,“走进”银幕,物我两忘了。终于以为在银幕上看到的一切是真实的、伟大的、美丽的,但却又完全是伤心的。时而朝三暮四,时而又如纯情少女般天真,多愁善感。这可是彻头彻尾的变化,否则就不叫看电影。因此不要怀有任何成见,或过于严肃。逐步地把一切戒心、一切疑虑都打消,大胆坚决地当一名忠实的观众。
当有情人劳燕分飞时,当女主角死于非命时,当凶杀、罪恶、荒唐之举得逞时,当美梦破碎时,当心被撕裂时,当小提琴奏出小调时,当打击乐回响时,你只要哭出声来就可以了,要哭得声泪俱下,不假思索,也不要感到羞耻。要哭得催人泪下,不忍卒睹,没完没了。既感到绝望,又觉得心安,完全沉湎于故事的情节中无法抗拒,悲痛欲绝,听任痛苦慢慢消逝而感到无比庆幸,毫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
应该有意识地、随意地去体验美好的感觉,不必刻意盘算,纯粹是为了取乐。这种看似天真无邪,而且还不无自豪的潸然泪下的感觉背后,隐藏着一种奇妙的快感,一种抛弃一切障碍、暂时失去掩护的体验。
第三部分第4节 多年以后与朋友重逢
时间:2~3小时
设备:故友
作用:按年代先后顺序
这项体验可以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中进行。根据生命的不同时刻,这项体验为你带来的感受也不同。孩童时期跟两三年不见的玩伴碰头,就算是在懂事的年龄,甚或在幼年时曾一起玩过,也不太容易再相认。
“你知道他是安托万吗?你想不起来了?得啦……玛丽兹你该认得出来吧,你瞧,她那双眼睛还是老样子!”
于是勉强装出笑容,目光却移向别处。两人将因此而结识,但对过去毫无印象,或几乎想不起来了,只是隐约地有些记忆。
少年时期,如果你的一个男伴或一个女友已长期不见,那么既高兴又有点困惑。高兴和困惑都源自记忆中残留的一点特征和立刻可以辨识出的模样,与正在成长的胸部、汗毛等同时出现。人们在幼年时相识,长大后又从身体上认出,这真奇妙。
如果是成年人,时间还可以拉长一点儿。相隔10年、20年或更多的时间互不相见。在咖啡馆或饭馆的等待中,不知道彼此能否认出,也不知道怎样通过彼此的表情、皱纹以及岁月所留下的痕迹来相认。出现一种恐惧和亲切混杂的感觉,而无法真正知道究竟是惧怕对方,还是自己;能亲切面对的是对方,还是自己。
接着是第一刻刚认出对方来时那种奇异的姿态:从什么地方认出的?从眼神?从微笑?从某个面部表情?也就是以怀疑的心态去打量对方被岁月摧残的脸。对方显然是老了,而你知道自己也不年轻了,只是看不到而已。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就习以为常了。你可能因此产生一种奇特的感觉,突然开始担心时间的印记也间接上了身,因为你怀疑自己也……
第三部分第5节 逛旧书店
时间:2~3小时
设备:几家旧书店
作用:胡言乱语的
这是一件偶然的事。你总算走运,有一点儿空闲,但事先并未预料到。是在两次约会的间隙,或是因为交通受阻,也许只是碰巧经过。无论如何,事先都没有想到。你就这样走进了旧书店,把城市、街区、国家或季节都搁在一边。这是个书市,是惟一的店铺还是一条专辟的街道,都无关紧要,惟一重要的事是你全身心地进去了,置身于书的世界中。
你从一个柜台走到另一个柜台,一个书架一个书架地走,一道墙一道墙地走。你没有找到任何特殊之处。但你觉得书名、作者、人物在吸引着你,好像每本书都在大声呼唤你,试图把你吸引到它那里。你在猜想每个封面的后面,如关闭的窗户或拉开的百叶窗后面,有着完整的生命与呼吸的气息。每卷书中都有各种命运在等着你,也许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人物的命运、昙花一现的命运。这无关紧要,如果你走进书店,你会长时间地走神,想得非常遥远。
然而竞争是激烈的,在这成千上万册书中,你会去看哪几本?你会感到那些书名在悄声细语,而且越来越近:“我的宝贝,你来读读我行吗?”“把我买走吧,你不会遗憾的……”“你如果把我稍加翻翻,就会爱不释手的!”“我等的就是你?把我买去吧!买去吧!”你老远地就赶快走开,以摆脱这一连串窃窃私语的纠缠。你会听到低声细语,你会呼吸到呈现在你面前的一篇篇文章的温暖气息。
你直接感受到了这样一条真理:文学是一种倚门卖笑,至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每本书籍都是一个待嫁的女子,她试图引起你的注意,想把你那匆匆的一瞥多挽留片刻,想久久地停留在你对她的兴趣里。所有的艺术也是如此:这些作品都在悄声讲绵绵情话,而你的目光从一件作品移到另一件作品中。
你最后也许会把书店看成展会,把展会看成是欢快的聚会,把文化看成一种狂欢的酒席。即使你的闲暇时间过完了,那些召唤声仍在继续,你不由得对那些艺术家产生一种深切的怜悯。
第三部分第6节 变成音乐
时间:20~120分钟
设备:一首乐曲
作用:现实主义的
把扬声器的音量放到最大。你听到你爱听的一支乐曲,接着闭上眼睛,放松一切警惕。不要做任何努力去看、去听或去想它的内容。放松你的全部肌肉,你的身体变得沉重、疲惫、软绵绵地瘫到沙发上(或地上、或床上),你在那里干脆躺下来。一切其他事物都消失了。
你听到的只有音乐,你等待着,一切顺其自然。你的有意识的干预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完全地、绝对地只以音乐为伴,它不会占据你,是你自己要消融、分解成音符,变成节奏和音色。你又知道那是多么的不准,表达得又是多么不好,只不过有那么一点儿相近,因为文字原本便不是为此而创造的。必须等到没有语句的时刻,大家就不会说你飘荡在乐曲中。因为要使这种表达具备某种意义,就必须存在一个与声音本身截然不同的“你”。现在消失的就是那个“你”,只剩下乐声中绝无仅有的、单纯的律动,你也化为了音乐。
于是你可以试着像从被遗弃的、无力自主的身体之外,从远处看自己。
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而你所经历的片刻,才是魔力和特殊的力量所在。变成音乐并不是为了去旅行。当我们继续做下去,位移就不再是问题,地点、距离也不会造成困扰。紧接着什么也不存在了,使你无法做自我定位。只有音乐保存下来,它组成了当前的结构,形成了引向任何生活的直接通道。而你会悟出下面这个你平时觉得艰难晦涩的句子所蕴涵的真义:“如果世界消失了,音乐仍将存留下来。”
第三部分第7节 拔一根头发
时间:3秒
设备:一根头发
作用:微乎其微
疼痛很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