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午咖啡下午茶-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多人


卢非易:苦东西,与好朋友分享(1)
  英国重茶轻咖啡
  印象中的印度人都是喝茶,特别是奶茶。萨吉亚提雷的电影里处处可见。英国人设东印度公司,最大宗产品就是茶,加尔各答和孟买既是转运地,当然也喝茶。不过印度茶比英国甜得多,奶味又重,简直不像在喝茶。这可能和印度人嗜甜有关。印度馆子里的甜点和中东糕饼店的甜食,不仅做法像,而且一样甜得叫人没法下口。
  其实印度人也喝咖啡的,咖啡从埃塞俄比亚开始,沿着印度洋传至中东和印度,时间远比茶传到英国要早。到现在,南方印度还喝着咖啡。这或许和产地有关,咖啡算是热带植物,必须又热又湿,海拔又高的地方才种得出好咖啡,难怪哥伦比亚、巴西的咖啡举世闻名。
  南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也出咖啡,可惜质地差一些,可能是产地海拔不够高。
  英国可能是西方少数重茶轻咖啡的国家。午茶那一套,优雅得近乎繁琐的仪式,几乎成了帝国遗风的象征。英国人骂顽固的保守派为“硬得像柏油路沙砾层的保皇党”。而这些保皇党出现在讽刺漫画里的造型,经常就是礼帽、雪茄及身倚午茶桌旁。
  午茶几乎成了英国人的刻板印象,美国电视里出现英国人角色,多半都要安排她喝上两杯茶,比如珍·西摩儿。高傲的英国人混迹美国,也还是坚持喝茶,一再声称自己没法享受咖啡。
  咖啡馆像大学
  英国人其实是喝咖啡的,至少在十七八世纪是。当时,咖啡被认为是哲思饮品的民主的象征。伦敦的咖啡馆充斥着文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只要花上几分钱,人人都可以踏进烟雾弥漫的咖啡馆,处处听见丘吉尔或萧伯纳式的英国机智隽语,所以咖啡馆又被称作是“一分钱大学”(Penny Universities),并且有文为证:“大学之伟大,吾思莫如于此,入此地可身如学者,惟仅费一文钱。”
  20世纪60年代的台北咖啡馆流行情人座,在压抑的环境里提供亲密空间,这其实可以远溯至十七八世纪的英国咖啡馆。当时的咖啡馆为求有别于一般乡村酒肆的散座一室,特别隔出一排包厢座。今天纽约一些老式卖咖啡和欧式早餐馆子,也还保留着这种包厢设计。侍者穿梭其间,续添咖啡。旁边有个镶铜边的小盒子,上镌“保证机敏”(To Insure Promptness),翻成今日现行语言,就是小费的意思。这也是给小费这种阶级社会恶习的起源。英国咖啡馆一直流行到皇家股票交易所的时代。股市经纪人一下班就往咖啡馆去,一直到今天,伦敦交易所的职员还被唤作“侍者”(Waiter),像咖啡馆的跑堂一样。
  可惜东印度公司出来后,大力推广喝茶。因为一则冲泡容易,在家只要烧上开水就行,不像咖啡,又焙又磨又煮;再则是经济上划算,有殖民产地可以剥削,船运又快捷方便,不像从中东亚洲进口咖啡那样昂贵麻烦。
  文化随着经济走,咖啡文化在英国算是完蛋了,只剩下一些咖啡馆,让学者当做是“后复辟时期”英国建筑来研究。
  英国咖啡没落,爱尔兰倒还保留一点成绩,至少翻开饮品单,还可以发现“爱尔兰咖啡”。“爱尔兰咖啡”的特色在加入了一小杯的威士忌,想必是强调祛寒保暖的功用,就连特别盛用的高脚杯也都是先温过的。
  爱尔兰又冷又湿又多雨雪,冬天不喝点酒就没法在路上走。电影或文学作品和俄国的一样少不了有几个酒鬼混在里头。
  美酒加咖啡
  咖啡里头加酒,其实并不罕见,欧式咖啡比如Cafe Brulot就以加白兰地著名,效果一样刺激,并且还甜一些,尤其又放进肉桂丁香橘皮,小小一杯不加水,浓缩得像喝川贝枇杷膏。
  从前国语歌里有一首情歌《美酒加咖啡》,大概是作者自我推想,取其又苦又醉人的可能性,不知道真正加起来的结果是甜得恼人。
  20世纪50年代台湾还在美军文化的影响下,美式咖啡就算是顶尖时髦,还没其他啰哩吧唆的讲究。 
卢非易:苦东西,与好朋友分享(2)
  咖啡加肉桂还有一款,叫“帝王咖啡”,有时也叫“东方咖啡”,大概因为肉桂是从中国和中南半岛传去的关系。做法是将肉桂条泡入咖啡一小时,喝起来像加了一味不知名的中药。
  肉桂在中国烹饪里用得不多,就是用了也大都食而不察。到了西方,肉桂反倒流行起来,特别是制作糕点,几乎都少不了它,比如肉桂苹果糕。花草茶里也少不了肉桂,甚至酒里也有可能。有一次到加拿大卡尔格利滑雪,赫然在圣诞节蛋酒里,发现一段肉桂条。
  咖啡加八角
  咖啡加料,顶多就是糖和牛奶,像加肉桂这一类东西,简直就是创举。不像花草茶,什么都加得进去。这可能是因为咖啡本身味道已经很强,很难另添风味。不过勇于试验的还是不少。纽约格林威治村一家著名乐馆“蓝调”的对面,就有一家咖啡屋以口味多款著名。
  这家咖啡屋以老旧的纽约时报糊墙,映着昏黄灯泡,透出纽约客老气横秋的气派,吸引一堆日本观光客排队。我们每次光顾,一定要点个不同名字的饮料尝鲜,边喝边猜成分。有一次喝到一种熟极却无从说出的味道,结果在杯底找到了答案——中国菜里常常用的五香八角。
  咖啡其实是香味强于口味,如果不加上糖和奶精,实在算不上一种好喝的饮料,只适合冬天出游,在外头冷得半死时叫一杯来取暖。在美国,热饮料几乎没有,只有咖啡热腾腾的香气,格外使人精神一振。我几次喝咖啡的美好印象,几乎都和冷天有关,与“望梅止渴”的救急意义其实颇一致。
  当然,喝咖啡还有另一层精神意义,它可以帮助群体认同,建立群体情调。50年代的“野人”和“明星咖啡屋”到现在都还是那一代人常挂嘴边,证明自己存在主义身份的口令,用来倚老卖老和瞧不起下一代。
  我有一次到芝加哥大学附近咖啡馆吃早餐,赫然发现满室男女西装革履,架着眼镜读报看书,偶尔优雅地轻声细语讨论政经。印象之深,使我日后一听见芝加哥学派,立刻觉得空气中嗅得出那天早晨的咖啡气味。 
张耀:17世纪下半叶咖啡进入欧陆的历史
  咖啡最早的故乡离欧洲大陆十分遥远,而且来历扑朔迷离。
  如果从近代举世著称的奥地利、法国、意大利等地的咖啡馆名城追根寻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它最初由巴尔干半岛陆路和大西洋海路分头进入欧洲的历史。这两条相隔千里的“咖啡之路”都曲折地通向一个“东方”的起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不过,1505年征服西亚和埃及的土耳其人,虽然算得上世界最早嗜饮咖啡的民族,他们远征的铁蹄和商旅使当时在阿拉伯半岛种植的咖啡超越了旧日疆界,成为流行整个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的高级饮料。但是,这里和阿拉伯半岛都还不是咖啡的原始发源地,故事的真正前奏还是在奥斯曼帝国崛起前的东非热带海岸拉开序幕的。
  关于咖啡最早的传闻,源于13世纪中叶,各个文化对咖啡的起源都有自己的传说版本。
  在阿拉伯地区流传一个奇闻:著名宗教人物奥尔士曼被人陷害,被放逐到人迹罕至的野山戈墅。那里气候酷热,没有任何人知道有什么植物可以果腹。饥饿至极的奥尔士曼只能在岩石间的灌木丛里采撷一种从未见过的红色果实烧煮充饥。没想到这种野果芳香而又苦涩的汤汁竟然使他和已濒临死亡的同伴恢复了生气和精力。一些被放逐在荒山里的麻疯病人远循着香味聚拢过来,喝了他煎煮的黑色汤汁后,也奇迹般地减轻了病痛,逐渐康复。
  消息传开,石破天惊,信教的人们都把这看成是神圣的阿拉显灵,集政教大权于一身的国君哈里发还恭请无罪的奥尔士曼重返故里,并奉送一座宫殿,表彰他发现神树的功勋。据传,由此而栽种的植物就是人们后来熟悉的咖啡树。这只是当地许多咖啡传奇中的一例。有的传闻更把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描写成有史以来喝咖啡的第一人。
  在欧洲人的传说里,它的发现又被归功于最早前往阿拉伯半岛也门创立修道院的传教士们:他们发现自己喂养的家畜兴奋反常,彻夜跳跃不眠,循着放牧的路线,细细查寻,才在无意中发现了路旁这种具有神奇刺激作用的植物……
  传说众口纷纭、风靡世界的咖啡,起源史上却有一个迷云笼罩的“空白”。咖啡兴奋提神的魔力更使它从开始就蒙上了一层神秘化的原始面纱,对于它的摇篮时期,历史学家们所知甚微。严格地说,西方对咖啡的认识是从16世纪以后才开始的。尽管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以后,西欧对近东和阿拉伯地区兴趣日浓,“东方旅行”十分时髦,但从最早横跨欧亚的马可·波罗到其他东行传教士和商旅的报告里都未发现有关咖啡的只言片语。直到1582年,留学意大利的医生和植物学家列奥哈特·豪沃尔夫(Leonhart Hauwolf)才在东方札记里第一次提到生长在也门的咖啡树。至于咖啡这个字眼,最早在欧洲出现于1609年的英国报纸上。另一方面,在咖啡的故乡东非以及阿拉伯地区,除了口头流传的故事外,人们也很难找到15世纪以前咖啡的足迹,可靠的记载寥寥无几。
  跟沿袭千年的东方茶文化相比,咖啡文化的历史可谓相当短暂,且身世模糊,虽然它在西方文明发展中的地位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流行饮料。正是为此,信奉欧洲中心主义的早期西方历史和宗教学者都想方设法,引经据典,力图把它的历史上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否定它的东方“血统”。他们对《圣经》和古希腊故事“考证”连篇,论定《荷马史诗》中美女海伦娜用来引诱众英雄的“黑汤”就是咖啡。《日约》里的圣人也曾尝过咖啡,一下子把咖啡历史推前了几乎两千年,而且理所当然的属于欧洲古文明的一部分。
  这种现在看来近乎荒唐的“历史学论著”,让人想到这些自负的学者们当年讳言的一个现实乃是欧洲人格外重视的饮料文化,实际上大都源于其他古老的文明地区。咖啡、可可、茶,没有一种流行的非酒类饮料植物是在欧洲大陆土生土长的!
  今天,咖啡的起源地已被专家们公认为在东非埃塞俄比亚的高热山区,对于久闻殖民时代以来拉丁美洲咖啡之国盛名的普通人来说,这也许很陌生。不过,在这红海沿岸遗留下来的古老地名卡发省(Kaffa),让人联想到它作为咖啡发祥地的正宗地位。在赤道附近的高原、湖泊和群山峭崖之间,曾密密生长着百年绵延的大片缀满红果的灌木丛——野咖啡树。由于史料的缺乏,人们很难解释,为什么当地土著居民始终对这种神秘的植物敬而远之、保持距离。在可以找到的最久远的阿拉伯文记载里,咖啡也是作为药物甚至毒品出现的。没有人知道,具体在什么时候,又是谁,最早把这种咖啡树越过海峡带到了隔海相望的阿拉伯半岛,在也门大面积栽种,出售,使它慢慢成为当地风行一时的日常饮料。也许是一个周游四方的阿拉伯调料商人,或是到处浪迹的叙利亚的毒品贩,或是一个水手……反正有一点可以肯定,咖啡离开它孤寂的高原走向广阔的世界,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影响这个世界的命运就这样被确定无疑了。 
张耀:17世纪下半叶咖啡进入欧陆的历史
  咖啡树在也门的土地上生长出人意料的茂盛,下种后4年才能收获的咖啡豆连年高产,跻身于咖啡业的雄心勃勃的商人们,不再满足于从圣地麦加到开罗的阿拉伯市场。当15世纪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日趋没落的时候,“阿拉伯的咖啡豆”却跃跃欲试地跨出了国界。恰在此时,北部强大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大军南下,占领了开罗和东非的大部分地域,土耳其人嗜饮咖啡的传统也就由此开始了。在这之后的整整一个世纪,奥斯曼帝国直至地中海巴尔干半岛的广大疆域,发达的贸易,加上对欧洲中心奥地利等国不断的大规模军事攻势,为咖啡向西方的扩展打开了方便之门。
  1530年,帝国北方的大马士革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1554年在首都君士坦丁堡,咖啡已经成为街谈巷议中的“黑色金子”,十分流行。短短数年间,从古老的君士坦丁堡到高加索,从波斯湾到布达佩斯,在整个帝国的两百多个城市都拥有不同数量的咖啡铺,而连接这些城市的穿过沙漠荒野的道路沿途也到处都有可以移动的“咖啡帐篷”,为络绎不绝的商旅和军队服务。
  另一方面,从海上和陆路涌向近东的越来越多的西方探险家、商人和外交官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