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弱智外,贾后弄权的关系也不少。
不过公主皇后的干政终归不是常例,而是依仗于皇帝对之的宠信而获得的间接权力,公主就不用说了,皇后尽管地位崇高,理论上享有重权,但是还是不能与皇帝比拟,如武则天那样站在高宗头上或者有个弱智丈夫皇帝的终究还是少数,即便是独孤皇后那样敢对皇帝做脾气的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的皇后还是皇帝的附属品,在皇帝之下,没有直接的权力。但是又一个特殊的存在,便是太后。
确实,在以皇帝为中心的体制中,太后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在一个正常的体制中,皇帝应该占据着统治的中心地位,无人可以超越之,但是人的血缘关系却没有办法隔断。若说皇帝的父亲太上皇是个反常态现象。(一般来说,做皇帝的时候父亲不可能还活着,即便是活着,刘邦开创的太上皇制度也有效的遏止了太上皇权力的使用,很少出现如乾隆那样的太上皇掌权的局面。)但是皇帝的母亲太后的存在几乎是个常态,很少有皇帝登基没有太后的情况,倒是时常出现有太后,还有太皇太后的局面。如汉武帝那样要杀掉太子生母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皇帝不得不面对自己头上还有一个比自己更高或者说血缘上更高的存在。
尽管说,太后在一般状态下并不会干涉朝政,但是其崇高的地位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即便是成年的皇帝也不得不对太后保持着一定的尊重,虽然很多情况下太后不会干涉成年皇帝的朝政,但是一旦干涉,其干涉的力度和名义都要比其他如权臣公主皇后之类强得多,吕后和武则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武则天公然称帝,吕后虽然没有称帝,但是史记汉书都载有吕太后本纪或高后纪,实际上认同了太后等同于皇帝这一现实。(汉书里至少还有惠帝纪,史记干脆也惠帝都不专门列本纪了。)
不过吕后和武则天毕竟是太过强悍的存在,更多情况的则还是帝年少,以太后临政。也就是在皇帝成年前由太后直接或者间接控制朝政,这几乎成了一种常例,历代的皇朝基本上都认同之,汉武帝之所以要杀掉太子生母,其很大因素也是知道在其死后,就无法控制太后干政局面而所做的一种极端例子。
汉代为何外戚权力甚大,就是因为皇帝年幼,太后听政,而太后毕竟多是女流,不适合或者不善于处理太多的政务,从而自己的娘家人就成为了最好的替代品,等到皇帝成年,为了夺回权力,不得不又依赖身边的宦官,东汉宦官与外戚的争权,某种程度上是皇帝与太后的权力争夺。
这种状况,并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国都能找出例子来,可见,政治这东西,并非是男人的专利。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东西并举为何不成
三国随章侃第一百零九章东西并举为何不成
(演义第一百九回困司马汉将奇谋废曹芳魏家果报)
演义本回记载的这次姜维出兵有些乱,蜀汉延熙十六年,姜维确实出征过一次,但是这一次出征没有遇到司马昭,实际上演义中说姜维与司马师和司马昭对敌过,基本上是虚构的,司马师早年在父亲麾下,那时姜维和司马师都不是主将,等到司马懿死,司马师都在中央统领全局,除了文钦毌丘俭之乱,司马师亲自带兵出征外,都没有远离京城,自然不可能与姜维对阵。至于司马昭,倒是常在西边与蜀汉作战,但是一开始是跟随曹爽攻蜀,身为夏侯玄副将,没有统兵大权。等到有了统兵大权,一下却成了都督关中诸军的主帅,和姜维没有直接对阵。之后司马师死,司马昭便常在中央了。演义中姜维对阵甚至困住司马兄弟那是不可能的事。此外,徐资这个人确实存在,与姜维也对敌过,但是那是延熙十七年的时候,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于汉,姜维出兵,与徐资交锋,在这次战役中荡寇将军张嶷战死。
张嶷之前多在南边,对于蛮夷的统领颇有心得。(本回演义中正好也说到了羌兵投降曹魏一事,这事自然是虚构的。当时四边的羌蛮等外族态度很复杂,尤其是羌,正好夹在曹魏和蜀汉之中,两边都有一些熟知羌人习俗的将领,相对而言,蜀汉对羌的态度稍好,想利用其反对曹魏,而曹魏则稍差,一直想剿灭之,但是羌人反倒是多投降曹魏的多,无他,虽然两边都得罪不起,但是蜀汉毕竟离的远,几年来一次,曹魏可离的近多了。所以虽然张嶷对羌蛮的统治颇有心得,但是在蜀汉军没有控制陇西的情况下,效果也有限。须知,姜维自己对羌胡也很熟悉。)
还是说回来,张嶷在南边久了,尽管做的很不错,但是这一来南边毕竟是蛮荒之地,二来思乡,三来要建功立业,南边那是不行的,还是要到成都到北边才行。屡屡要求回成都,所以在延熙十七年回到成都,也就是这一年,狄道长李简请降于汉。众人都有所怀疑,张嶷则觉得不然,当时张嶷患风湿,需扶仗才能行走,而且刚刚回到成都,但是张嶷立求征伐中原,(张嶷的判断能力确实一流,出征身亡未免可惜了些。)跟随姜维出征。出征后果然如其所料,李简如约投降,但是张嶷遇到徐质,战死,但杀伤过倍。在演义里,也就是一百零一章,张嶷为救姜维战死,这是搞错了,那次出征张嶷作为先锋在前,姜维在后,张嶷先遇到敌人,怎么可能去救根本没遇到敌人的姜维,而且这次战役虽然张嶷战死,整个蜀汉军是大胜,不过在演义里又把这次胜利和延熙十九年的大败混在了一起,所以说演义里姜维这个北伐真是乱的可以,比诸葛亮的北伐还乱。实际上当时张嶷作为先锋,遇到了徐资,战死。之后姜维大军赶上,又杀了徐资,陇西投降者众多,但是姜维也没能一直呆下去,迁徙了三县的民众就回来了。(张嶷若不死,或许在陇西这边经营下去?当时曹魏军力占了绝对优势,要想控制也难。其实说起来姜维的战绩其实也不是很惨,除了延熙十九年大败和最终的失败外,基本上还能保持攻势,虽然很多以退兵告终,但是至少没演义写的那么夸张。)不过这是延熙十七年的事,在延熙十六年,徐资还没死呢。自然,郭淮也没被射死,他还要过几年才病死。当然,姜魏也没败得要什么将功折罪。
实际上,当年春天,大将军费祎被刺杀,姜维以卫将军录尚书事的身份出征,(应该说是和费祎共录尚书事,但是费祎已死,这种共录尚书事的情况在蒋琬后期也做过,当时是蒋琬和费祎共录,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实际上是确立了后者接班人的身份)为的是配合东吴诸葛恪的出兵。当然,从蜀汉这边来说,也是有想乘曹魏防备东吴的时候在西边偷袭一次,所以姜维这次出征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实际上在东吴那边也没有做好准备,诸葛恪是在众人反对的情况下做出出兵的决定的,不过即便东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不代表蜀汉也做好了准备,两边北伐屡屡无功和两边配合上的问题很有关系,尽管两者的协同已经十分不错,但是总不如在一个政权下配合默契。)
姜维这次是仓促出兵,所以粮草也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其目的是准备打下曹魏的地方就地取食,不过在得到补给之前,姜维并没有想和曹魏正式作战的意思。估计是打着捞一把的打算,虽然兵多,但是粮草不多,假如这年那个李简投降的话,姜维就有机会了,但是这只是假如而已,所以这次姜维的后勤补给存在问题。
对于这一点,司马师也了解到了,对于蜀汉东吴两边大规模入侵这一事,(自诸葛亮死后,蜀汉很长时间都没有出动大军过了。)司马师问计虞松,“今东西有事,二方皆急,而诸将意沮,若之何?”
对此虞松回答:“昔周亚夫坚壁昌邑而吴、楚自败,事有似弱而强,不可不察也。今恪悉其锐众,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欲以致一战耳。若攻城不拔,请战不可,师老众疲,势将自走,诸将之不径进,乃公之利也。姜维有重兵而县军应恪,投食我麦,非深根之寇也。且谓我并力于东,西方必虚,是以径进。今若使关中诸军倍道急赴,出其不意,殆将走矣。”
之后司马师基本上按照虞松的建议,西边令郭淮陈泰进军,而东边毌丘俭各自守备。结果西边姜维粮尽退兵,东边诸葛恪久攻不下,众军多病,从而退兵。
从司马师这次应对两边入侵的措施,我们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蜀汉和东吴两边进攻曹魏,却一直打不下来的原因。
曹魏实力最强这自然是一大因素,可以保证两线防御。而更重要的因素还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后勤问题,这次司马师的措施就是抓住了这个死结,蜀汉不用说了,在诸葛亮时代就陷于这种情况下,后勤补给有问题,甚至不得不采取前线屯田的办法,姜维的时代也没有解决,翻开史书记载,姜维的几次出征其实并不是如演义上那样打的轰轰烈烈,除了延熙十九年因为镇西大将军胡济失约没有会合而遭到惨败外,姜维多是因为后勤问题粮尽退兵。邓艾郭淮陈泰司马望等和姜维对敌的人能料敌先机是一回事,可形势不妙,如东边出乱子,文钦诸葛诞叛乱,或者李简投降,他们只要守御不出,姜维也没办法,就好象当年诸葛亮那样,你强了他们就死守,你后勤出问题退兵,你弱了分兵了就找机会打你。这种办法逼到后来诸葛亮找到集中大军屯田硬拼一途,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虽然东边打的轰轰烈烈,姜维在西边也没机会。
西边这样,东边也不例外,诸葛恪这次出征确实有运气问题,比如被新城守将张特骗了一次,没有攻下新城,但是诸葛恪来就是为了新城?不是,诸葛恪还是希望和曹魏大军正面对决,当时诸将建议:“今引军深入,疆场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新城困,救必至,至而图之,乃可大获。”诸葛恪也同意,这也就是所谓围城打援了。
问题这被司马师那边看穿了,你打就打吧,我不上你当,令各路守军各自守备,在大军没有齐集前不要出击救援,结果诸葛恪没骗到大军,反而被拖垮了自己的军队,仓促回师。
其实找找之前的例子,曹爽攻蜀,诸葛恪攻魏之前的曹魏攻吴,再加上孙权甚至诸葛亮生前长期的曹魏蜀汉东吴三方面战争,都是进攻者退兵告终,而其中那些惨败的多是因为久攻不下,或者被诱军深入,后勤不畅而导致的。三国长期以来形成鼎立局面,不一定是因为三国的人才问题,而是三国形势如此。
不过,这其中若有一点变化,如蜀汉被灭,无论是东吴还是曹魏,或者东吴被蜀汉或者曹魏吞灭,甚至曹魏的一部分被其他两国控制住,形势就会大不相同。所以,东吴蜀汉两国的北伐计划就是试图控制曹魏的一部分,如诸葛亮出陇右,其目标就是控制凉州关中,孙权则是试图控制淮南或者荆北甚至徐州。但是都没有成功。所以两国都出现了新的计划。如东吴这边零陵太守殷札,在孙权时代东吴伐曹魏时就提出一个计划。
“今天弃曹氏,丧诛累见,虎争之际而幼童涖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亡,宜涤荆、扬之地,举强羸之数,使强者执戟,羸者转运。西命益州,军于陇右,授诸葛瑾、硃然大众,直指襄阳,陆逊、硃桓别征寿春,大驾入淮阳,历青、徐。襄阳、寿春,困于受敌,长安以西,务御蜀军,许、洛之众,势必分离,掎角并进,民必内应。将帅对向,或失便宜,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于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非上策也。”
这个计划可以说是诸葛亮当年隆中对提出北伐计划的扩大版,之后许多南方政权如东晋南宋北伐时也用过类似的办法,便是几路出兵,相互呼应,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而且其中说的没有错,老是小打小闹,东吴拼实力是没办法与曹魏抗衡之的,东吴每次北伐,都是没有获得一个立足地。确实,南方政权要真想获得北方的立足地,尤其是北方在统一的情况下,只能来一次大规模的北伐,现在东吴的北伐,每次都不成功,只是伤曹魏的皮毛,消耗自己的元气,没有一个立足地,毫无效果。
但是问题就在于,东吴也支持不了这样的北伐,一者:孙权虽然不惜民力,但是其指挥能力有限,根本统领不了这样的大规模进军计划,二者:这个计划要求蜀汉的协助,但是正如上文所说,蜀汉东吴毕竟是两个政权,就算同心协力,但是在联合作战上效果还是有限,就好象诸葛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