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7-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前面的“魔法故事”里,我们曾经介绍过内斯比特的《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她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法妈妈,甚至有人称她为“二十世纪儿童文学的伟大源泉”。    
      内斯比特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她的父亲是一位农业化学家兼农业学校的校长,可惜在她童年时就去世了。9岁时,她跟随母亲到欧洲大陆生活,直到13岁才回到伦敦。少女时代,她的诗才就崭露头角,时常在杂志上发表诗作。18岁时,她结识了兼具才华和魅力的年轻人休伯特·布兰德,两人热恋并在两年后结婚。    
      这位布兰德先生是一位思想激进的改良派社会主义者,他把内斯比特也引到积极的社会活动中。1884年,这对夫妻与另外几位朋友共同创立了“费边社”,丈夫是社团的第一任主席,妻子是第一期社刊的主编,他们甚至给当时出生的儿子也取名叫“费边”。    
      这个主张渐进的方式推广社会主义的费边社,后来成为非常著名的政治社团,到今天仍活跃在英国社会。创办初期,这个社团集中了当时英国最优秀的一群社会精英,包括政治活动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萧伯纳、威尔斯是两位著名的文学家成员。萧伯纳也是在这里与内斯比特相识,两人亲密的友谊延续了一生。    
      不过作为丈夫,布兰德先生既缺乏赚钱养家的能力,也缺乏应有的忠诚。他在生意场上惨败,而且还时不时与别的女性有染。内斯比特非常宽容地原谅了丈夫,不但依靠写作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生活,而且还收养了丈夫的两个私生子女。当布兰德染病而且渐渐丧失了视力后,她仍然悉心照顾他,直到他于1914年去世。    
      根据她同时代人的回忆,内斯比特是一位富有活力、魅力四射的女性,她所到之处,总有崇拜者追随。她不拘泥于传统,但严守很高的道德准则。她能在周边嘈杂的环境下很投入地写作,不间断地抽着烟。一边写作一边夹着长长的烟嘴,这几乎成为她的标志性形象。    
      你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女性抽烟,不但是反传统的,而且还被认为是放荡的行为。不过内斯比特绝不是那样的女性,你只要读过她的儿童小说,特别是《铁路边的孩子们》,就知道她肯定是一位非常高尚的女性。    
      这部小说带有很浓的自传色彩,故事里的那位母亲俨然就是内斯比特自己。    
      故事里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叫罗伯塔,你也可以叫她伯比,她快十二岁了,是一个特别善解人意的女孩。老二是男孩,名字叫彼得,刚过十岁生日。最小的是菲莉丝,她心地很好。    
      他们本来住在伦敦的郊区。爸爸是政府公务员,他虽然很忙,但只要在家就随时准备跟孩子们做游戏。妈妈也是天底下最好的,她不但经常跟他们玩,而且还会为他们写故事和有趣的诗。这是一个非常快活的家庭。    
      可是有一天,家里发生了变故。爸爸离开家,再也没回来。仆人们闭口不谈这件事,妈妈只说因为公事,爸爸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回家。过了一段时间,妈妈笑着告诉孩子们,他们将离开这座房子,搬到乡间一座可爱的白色小房子去。    
      妈妈和三个孩子乘坐火车,走了一整天,在夜里很晚的时候来到一个小车站上。搬运工拉着一车行李,带着他们走了一大段黑暗和泥泞的道路,终于来到了他们的新家。走进空荡荡的房子里,狂风和在黑暗中簌簌作响的老鼠,令孩子们感到害怕。妈妈让孩子们点燃蜡烛,要点多少就点多少。许多根蜡烛点起来,壁炉里的火燃起来,整个房间充满了光明和温暖。    
      搬到新家后,妈妈每天都在忙着写作,她必须赚取稿费来养活一家人。生活相当清贫简朴,他们甚至没钱买煤生火。只有当妈妈卖掉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时,孩子们才能买点儿点心来,和妈妈一起开心地喝茶庆祝。但妈妈绝口不提爸爸的事情。    
      三个孩子非常懂事,他们学会了打理自己的生活,帮助妈妈理家。乡间的生活一点也不沉闷,到处都有新奇的事情等待他们发现,而且当地人很友善,孩子们与站长、搬运工、火车司机都交上了朋友。最令他们着迷的是铁路和火车,他们几乎天天到铁路边玩耍。他们知道每一趟车的正点时间,其中有一趟是开往伦敦的列车,每天上午九点十五分经过,他们管它叫“青龙”。    
      有一天,菲莉丝说,青龙要到伦敦爸爸那儿去,向它招手吧,它会把他们的爱带给爸爸。伯比和彼得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于是三个孩子就在火车经过时,站在栅栏上挥动手帕。令他们惊奇的是,在头等车厢里竟然有一只手伸出来挥动回答他们!那是一位老先生,他手里还拿着一张报纸。    
      从此以后,相互挥手就成了孩子们和九点十五分火车之间的惯例。那位老先生的出现,也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故事讲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情节有点儿熟悉吧。有一部经典的英国影片《铁路少年》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这部影片时不时会在电视里播放,好几年前我就看过,前不久又在中央六台重温了一遍。这部影片非常忠实于原著,只在几个细节上略微修改过。影片和小说都非常令人感动,特别是当故事发展到最后,三个孩子照常向九点十五分的火车挥手时,整列火车的人都拿着手帕和报纸向他们使劲地挥动,那一幕场景实在令人难忘。    
      它讲述的是一家人在困境中的生活故事,爸爸因为受人陷害而被关进了监狱,妈妈独立支撑起整个家庭。但是整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艰难困苦,而是妈妈努力维护的温馨生活,还有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在这个铁路边,孩子们机智地避免了一场可怕的铁路灾难,救助了另一位在隧道中摔伤的少年,还扑灭了运河轮船上的火情,和妈妈一起收留了一位流亡的俄罗斯作家。他们高尚的行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最后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为爸爸洗清了冤屈。这样的故事安排,虽然有点儿过于完美,但是内斯比特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度,使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动,不由得相信(或者说宁愿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部儿童小说自从出版后一直再版,有的年份甚至能再版两次,它赢得了许多孩子和大人的心。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曾经为这本书写过一篇非常感人的书评《九点十五分的挥手里爱的隆重》,在这篇书评里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爸爸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也离开家很长一段时间。他感叹自己有一位同样伟大的妈妈,而自己又是如何度过一个同样值得怀念的童年,虽然缺少故事中的那份诗意,但同样感受到生活是那样令人感激。    
      梅子涵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与伦敦相隔八个时区的中国东部度过的,相距铁路边的孩子们的时代五、六十年,而他写书评时又是在三十多年后。感动是发自心灵的,它不会因为时间和距离而被削弱。    
      


第九篇成长故事(9)

    【秘密花园】    
      这是一部需要去准备一份感动的书。    
      一座花园,因为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花园被围墙、被关闭的门封锁起来。从此,变成了一座灰色的,没有生气的废园子。变成了一个秘密的花园。同时,拥有这个花园的人家,也落入了灰色的生活。    
      一个外来的女孩,一个又干、又瘦、又野的丑女孩,有一天从印度来到了这个家。因为一场瘟疫,夺去了她全家人的性命,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只好投亲到这个陌生、充满了神秘感的远亲家中。    
      好大的庄园,好大的园子,灰色、阴冷的地方。这是给女孩留下的第一印象。庄园里只有很少的人,有100多间房子,有的房子很多年都没人去过。半夜有时还弥漫着断断续续的哭声。这一切都使这个新来的女孩的好奇心膨胀到了极点。    
      女孩的名字叫玛丽。春天的风,春天的阳光,庄园里的四处乱窜,园子野径的四处奔跑,使干瘦的玛丽脸上开始有了血色。在一只神秘的红胸脯小鸟的引导下,玛丽找到了埋在地上的花园门钥匙。扒开被野藤遮蔽下的木门,围墙下的花园被偷偷的打开了。    
      女孩玛丽除去一小块荒地枯草,绿色的春苗,就在春风下一点点的冒出来,春之绿一点一点的、一片一片的来到了这个神秘的花园。    
      女孩玛丽结识了一个精灵式的男孩,他的名字叫狄肯。狄肯有种种神奇的能力,每当他出现时,小鸟、野兔、松鼠等等小动物,都会围绕在他的身旁,听他吹笛。狄肯身上还随时带着一些神奇的种子,撒在清理出来的园地上,没几天就会冒出来一簇簇的绿苗。    
      又一个奇妙的夜晚,女孩循着哭声发现了长期生病卧床的表弟柯林。柯林原被认为是无法活到长大的病人。可是,玛丽在狄肯的帮助下,把柯林偷偷的带进了花园。柯林开始对生命有了渴望。春天的绿苗,也在柯林的胸中蔓延,柯林开始用自己的脚,秘密踏上花园的土地。绿色、健康、阳光,成了他们的秘密、春天悄悄的回到了秘密的花园。    
      《秘密花园》是上个世纪著名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1849-1924)的代表作。本书一经出版,很快就成为当时最受关注和最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品,整个20世纪,人们一版再版这本书,全世界的大人和小孩都热爱《秘密花园》。孩提时代的人们,对于生命的发展,更是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它曾经先后十几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卡通片、话剧、舞台剧。在英语的儿童文学作品里,本书被公认为无年龄界限。    
      《秘密花园》在美国经常被学校老师当做英语教材,因为它的语言平易而又极为传神,同时内涵丰富,情节精彩曲折,容易吸引孩子。几乎任何一个西方的儿童文学经典书目,都会收入这部小说。    
      伯内特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市,1865年随全家移民美国田纳西州。她的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她从18岁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故事,贴补家用。她的第一本畅销书是28岁时出版的《劳瑞家的那闺女》,取材于幼年她在英国煤矿的生活。让伯内特闻名于世的,是她的儿童文学作品。1886年她发表了小说《小少爷方特罗伊》,又名《小勋爵》,这本书让伯内特成为当时最畅销、最富有的流行作家之一。此书和1905年发表的《小公主》都曾被改编成话剧。1939年,电影《小公主》由当时红极一时的童星秀兰·邓波儿主演。    
      伯内特从小喜欢植物。她在英国的住所周围有几个带围墙的花园,其中一个是她的户外书房,每天在花园里写作。1909年,当她在纽约长岛布置自己家花园的时候,突发灵感,构思出《秘密花园》。这本小说初版于1911年,并成为她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    
      伯内特于1924年在美国纽约州长岛去世。    
    【学校屋顶上的轮子】    
      令人感动的事情,往往就藏在非常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发现并感受到。    
      美国作家门得特·德琼(Meindert DeJong,1906…1991),就是一位不同凡响的经典作家,他最擅长用平凡的场景作背景,展开激烈、紧张的感人故事。他1906年出生于荷兰北部海边,8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密歇根州。1929年大学毕业时正赶上经济萧条,为谋生曾经先后做过泥瓦匠、掘墓工、教堂执事、锡矿工和大学教授。同时,他一直在努力创作,并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他最著名的一部小说是《学校屋顶上的轮子》,讲述的是一段童年故事。    
      在荷兰北部的海边,有个名叫肖拉的小小渔村。六个大小不均的小学生,和一位男教师,是村里小学的全部人员。    
      一次,数学课上到一半时,唯一的女生琳娜,举手要求当堂读一篇她写的有关鹳的文章。老师竟然积极赞同。琳娜把她知道的所有关于鹳的事情,全都变成了文字。最后说,“要是鹳能来肖拉,我就能知道得更多。”    
      老师干脆打断了正常的数学课,他问其他的学生,有谁还能知道更多的有关鹳的事情。“不知道!”这几乎是全部的答案。双胞胎彼尔和德克回答得更加明确。彼尔答道:“老师,这就是双胞胎会遇见的麻烦——要是你不知道某件事,那就会是双份的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