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2000年,长治市首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在这样一个思路指导下,长治拥军热潮一浪高似一浪。2001年“八一”前夕到2002年年底,大单位、大企业、大集团、大老板纷纷伸出热情之手,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妇女同志纳鞋垫,市民积极献爱心,个个争先恐后,拥军场面热闹非凡,全市共收到捐资500多万元,我们用这些钱建立了拥军基金。深入开展优抚优属活动。北京军区在长治召开民兵参建现场会,政委杜铁环中将为群众的拥军热情翘起了大拇指,说上党老区永远是一座不倒的丰碑!
多因一果
光棍与产权
武乡县有个分水岭,河水雨水在此南北分流。北边是富庶的晋中祁县,著名的晋商发源地;南边是武乡县分南乡,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地方。
2000年3月,我来到武乡最北边的西庄子村。有人指路,误导我进了乡政府,司机正要
为此发火,我说:“看看基层干部,听听大家的想法也好。”
乡干部来了,我们坐在一起共同商量脱贫致富的事儿。乡党委书记白志强介绍了这个乡的情况,说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光棍多,外地的闺女不肯嫁到分南,本地的姑娘千方百计往外跑。我让他讲讲怎么改变分南的落后面貌,他滔滔不绝地重复着市里提出的发展战略。我制止了他的汇报,告诉他,分南乡要研究工作的结合点,不能逐级照搬照抄,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分南最大的事就是要解决光棍娶媳妇的问题。
说到光棍娶媳妇,旁听的农民们精神为之一振,眼睛闪出亮光,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说个不停。
已是夜里十点多钟,乡里按照我的要求,把我安排到当地一个最穷的村子里一户最穷的农民家住下。户主叫陈继元,我说明来意,表示要在他家吃饭、住宿。老汉一连说了十几个“不行”,说没好吃的,没好盖的,房子走风漏气,大冷的天没有生炉子。我说,你能住我就能住。
老陈是村上的一名老党员,家里有两个儿子,已到了成家的年龄还没有找上对象。问他什么原因?他低头喃语:“穷呗!”凤凰不栖落叶树,好事难进穷家院。再问村上有多少后生找不到媳妇,他说多了,一个40户人家的村庄有40多条光棍,户均一个光棍汉。
夜里睡觉,我发现院子里一盏电灯彻夜明亮,照在床上,晃着双眼难以入眠。我问旁屋还没有入睡的老人为什么不关灯,他说,这地方治安不好,院子里点个灯,防贼用。
我带着深深的疑虑,渐渐入睡了。
突然间,一阵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睡房旁边是一间牛棚,我顺着响声传来的方向辨别,才知道是从那个地方发出的声音。起初不十分在意,过了一阵子便又睡着了。不大一会儿功夫,又被阵阵铃声惊醒。几个回合后,我想查个究竟,便起身下床,披了件大衣走进牛棚,牛的眼睛在夜色里闪着光亮,紧紧盯着我,像是在企盼着什么、等待着什么。我心里说,牛啊牛,你想要我这个市委书记为你做点什么呢?如此半夜惊扰,想必当有所求?
我伸手摸摸骨瘦如柴的黄牛,手能把瘪肚子托起老高,想必它是饿了。我从牛圈外边抓起一把干草放在牛槽里,牛张开大嘴吃个不停;又加上一把草,继续不住地吃……
村穷,人穷,牛也穷,温和饱同等紧要地摆在了这个小山村的面前。
大冷的天,我蹲在院子里细细观察了足足一个多小时,直到看着牛吃饱,才返回屋子里。
牛入睡了,我却为长长的夜困扰着。
穷村、光棍、饿牛!为什么共产党领导时间最长的地方,解放最早的地方,却是全中国最落后的地方?
天刚麻麻亮,我便找来村干部问个究竟:“牛为什么闹夜?”村支书说,武乡有养架子牛的习惯,把小牛养两三年,卖到晋中地区,一头牛售价1500元。人家买回去进行育肥,养三五个月,转手就能卖3000多元。
这是个什么账嘛,晋中能快育肥牛,武乡咋就不能呢?“还是穷!”村干部面带苦涩地解释。在这娶不起媳妇的地方,哪还养得起肥牛呀!
我找来乡干部、县干部,一起商量治穷致富的事儿。我讲了资本运营,讲了荒山荒沟拍卖,建议他们集体投一点,农民筹一点,乡镇帮一点,市县支持一点,西庄子村要尽快摘掉光棍村的帽子。
这个不眠之夜,我想到长治改革之慢,关键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我更深刻地领悟到不改革的严重后果和改革的迫切需要。
市场体制首先是权威系统改组,我们要通过产权改革,做到耕者有其田,工者有股份,商者有其货,居者有其屋,使人们感到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使人们感到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最好办法,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富裕自己。
由此,市委提出了“改革抓产权,发展抓产品”的指导思想。对农业、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在各个县市区开展了“四荒”、“四边”、“四旁”、“四小”的拍卖,让闲置的资源流动起来,变成宝,变成钱。襄垣农民对我说,集体所有的机井,“电杆抽了筋,电机没了心,砖头偷回村”。
为了尽快补上产权改革的欠账,2002年10月13日,我在襄垣县敲响了长治市拍卖乡企产权第一槌,迈出了乡企改制第一步。
这次襄垣县首批拍卖的10家乡镇企业,大部分是因为管理、技术、资金、产品、市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导致企业经营每况愈下,甚至到了资不抵债、严重亏损的困窘地步,给企业经营者、所有者增加了巨大经济负担。
拍卖会上,气氛热情,群众振奋。最后,25位农民举牌竞买了这10家乡镇企业。
拿到产权证书的农民兴奋地说,公开拍卖比暗箱操作好。我们在公开、公正的条件下公平参与竞争,依据物有所值进行合理合法竞买,我们成了最先感受改革成果的受益者。说到今后企业的生产运营,老板们不甘示弱,他们说,力尽所能,办好企业,用最佳的经营效益,多为乡亲们谋利,多为国家创税,以实际行动回报改革,回报党和政府创造的优良环境。
买到10家乡镇企业产权的农民,敢于把改革开放以来辛勤积蓄的财富拿出来竞购企业,说明他们对改革有特殊的感情和迫切的愿望。我说,谁敢于承担最大的风险,谁就可能获得最大的效益,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规则。
产权制度改革,有一个漫长的阵痛过程。接受一项改革、接受一个真理比十月怀胎更痛苦。它必须要使一部分人放弃计划经济时期拥有的那部分权利,变暗箱操作为公开拍卖,更要使一些人占不到便宜。由于产权制度改革触及到个别人利益,他们就会感到不舒服,感到不安,就要想方设法与改革抗争,就会形成这样那样的阻力和障碍。排除障碍,消除阻力,必须有一个过程,改革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
襄垣能成功进行产权改革和公开拍卖,就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好环境。环境建设首先要让干部过好利益关,要让我们的干部清楚,权力是人民给的,不是哪个人的私有财产,早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改革就能早一天取得成果。
长治有荒山面积283万亩。在“四荒”拍卖过程中,襄垣带了个好头,武乡县也不甘落后,第一批退耕还林57万亩。
黎城、沁县、沁源等县区也迎头赶上,集中有效的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打起一场拍卖“四荒”攻坚战。三年时间,全市改造荒山面积达220万亩,占总数的78。6%。
产权改革带动了林业经济发展。2001年,长治市林业生态建设在全省15项综合指标评比中,各项指标均名列第一,竟比第二名高出17分。2002年,长治市森林覆盖率达23%,仍居全省第一。
靓女先嫁
长治的产权改革落后于山西,更落后于全国。
产权改革难,根本在观念。多少年来,长治的产权改革,沿用了老百姓卖菜的办法,先处理烂的,再卖好的,卖到最后,全是烂的。正如长治过去只改制差企业,不改制好企业
一样。我给大家讲到,长治的产权改革就像一个家庭的几个姑娘嫁人一样。如果按顺序是从老大开始,但是由于老大长得差点或其他条件欠缺,老二、老三无论有多漂亮,也必须等老大先嫁出去。这样,老二、老三即使是两个靓女也会等成了老女、丑女。靓女要先嫁,一个家庭如此,一个企业也是同样,只要条件具备,必须尽快改革。
长治市三元煤业公司,是长治市为数不多的大型煤炭企业,年产煤炭120万吨,从1997年至2002年上半年投产已累计创造税收7000万元,上交三项基金1。3亿元,这个企业实际上已基本收回投资,而且前景十分看好!
潞安矿务局是在长治的省属大型企业,曾创造过许多中国之最。但由于所属的几个煤矿资源枯竭,所以,首先看好三元煤业,兼并的意愿迅速传到长治。
就在潞安矿务局钟情“三元”的时候,长治最大的民营企业潞宝集团也跃跃欲试,条件比潞矿更优越,更诱人。
长治人还是不动心,尤以企业干部职工阻力更大。国有企业不能下嫁个体老板!
听说“两潞”争“三元”。省煤炭运销公司以其独有优势,向长治市捎信:买断三元煤业。
至少三家,或者还有更多的大企业也不断向长治发出同样的愿望。
我说,多家抬,“三元”能卖个好价格。只要“三元”能继续为市里做贡献,为什么不能卖?这个机会要抓住。同时政府过去在企业的投资要不断减少,有条件还要尽量收回,向更需要投资、更需要钱的地方倾斜。
我将这个想法告诉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企业主管部门。还与三元煤业的董事长马健全多次长谈,讲企业发展的设想,讲企业未来的归宿,讲市场与市长的关系。
老马是个明白人。“我听市委、市政府的,只要对地方有利,只要对企业发展有利,只要对企业职工有利,有了三个‘有利’,姓省、姓市、姓私,都无所谓。”
三元煤业有限公司是长治市的一家重点骨干企业。为适应入世后的竞争需要,搞好国有资产的资本运营,市政府从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为地方的切身利益着想,与省煤炭运销总公司达成了托管控股兼并协议。协议规定,市政府首先授权省煤运公司经营,随后进行股权转让,转让后省煤运公司占股本的79。4%,市煤炭资产经营公司占股本的18%,三元煤业股份公司占股本的2。5%。托管控股兼并后,三元煤业公司原上缴国税、地税的税金和上交政府能源基金的渠道仍为长治市所属。
几经波折,我们充分兼顾各方利益,尤其是充分考虑到职工的承受能力。长治市第一个产权改革企业有了主。
2002年2月4日,省煤炭运销公司在太原与长治市人民政府达成托管兼并协议。市长张兵生与省煤运公司总经理谢海在省城太原分别代表市政府和省煤炭运销公司,在山西三元煤业股份公司的托管控股兼并协议上签字。至此,两大优势企业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此举为长治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闯出一条新的改革发展之路。
我正在太原参加省“两会”,借着会议的空闲,也参加了托管兼并仪式。
顺利实现托管控股兼并后的三元煤业,将形成产、运、销一体化,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煤炭集团,走集约化、集团化的经营道路,在全新的经营机制中,逐步拓宽企业经营领域,创造出更加理想的经营效益。接收三元煤业后的省煤运公司负责同志表示,他们将把企业发展融入大长治经济发展圈中,为地方创造更多的利益。
2002年2月,农历腊月二十六,我检查安全生产,来到三元煤业。在井下我向工人说起兼并一事,大家说,市委、市政府给我们找了个好婆家。
从井下上来,我在更衣室休息,干部和工人主动找我聊企业兼并的事。我从他们得意的神情看出,这门“婚事”,我们做对了。
三元煤业兼并,这是长治如虎添翼的一桩大好事。
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我患感冒未愈,企业干部来请我参加兼并交接仪式。马健全见我还在输液,说一句“不打扰”就要离开。我问他有什么事,他说:“你不舒服,以后再说吧。”但他还是告诉了我:企业要举行一个兼并仪式。我说,这件事我要参加,而且还要把道理再说给大家听。
这天,寒气习习,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