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邪童正史(16岁作品)-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诙炜岬氖焙颍罘昙怂拖竺皇氯艘谎昭敌埃膊唤馐妥蛱斓氖拢跤砦椭缓糜门橙跽咦ㄓ玫恼惺笸加醚凵裆彼览罘昙A跤砦ι酒鼗亓思遥叩匦聪乱皇装г垢瑁凶觥端某睢贰!�

  后来,流行歌曲真的很流行,当时有几个著名歌星,还是国家级的,比如说米嘉荣、何戡,陈不嫌和他儿子陈意奴。唐懿宗最喜欢听的流行歌曲是《哭赵十》和《别赵十》。刘禹锡是米嘉荣的御用词人,他写过一首诗来赞美他:“三朝供奉米嘉荣,能变新声作旧声(意思是善于翻唱老歌?或者变换假声唱歌?)”后来刘禹锡被贬了,二十年后回到京城的时候,听到的流行歌已经和他离开时大不一样,刘禹锡已经落伍了。大概只能带着哀凉的中老年兴奋,听唐朝的费玉清(或者蔡琴)唱老歌了。 

  对于流行歌,我一直有个可笑的担心,担心好的旋律和歌词,就跟石油一样,是有限的。大量地唱新歌会消耗资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不然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唱刘禹锡写的歌? 

  我绝对是第一人……我绝对是2004年里第一个发现“中国男版睡美人”故事的人。 

  这个故事记载在《搜神记》里。有一个叫做黄申的人,家里很有钱,他的妻子正在生孩子,这时候,有人敲他家的门,黄申家里人仰马翻的,没人有空开门,有人说:“你就从后门进来吧。”那个人在门后忿忿地说:“你们等着。”过了一会儿,他就从后门进来了。没人见过他,他也不说话坐在大堂里,过了一会儿,家里听到了婴儿的哭声,那个人问:“小孩儿生下了没有?”“生下来了。”“取什么名字?”“叫黄奴。”“他十五岁会死。”“啊?”“被武器刺死。”“你说甚么?” 

  那人说完就走了,黄申听了十分错愕,从此不让这个小孩儿接触任何武器,什么水枪小刀啊,都不让他拿。到了黄奴十五岁生日那天(耳熟吧?),家里有个仆人把凿子放在梁上,露出一点木柄,黄奴以为是一段木头,就用钩子从下面去钩,凿子从梁上落下来,把黄奴的脑袋砸破了,然后就砸——不是砸睡了,而是砸死了。 

  这个故事就令人扫兴地结束了。很像都市小报边角处的社会新闻。更惊人的是,西方原版的睡美人的故事,也是一个社会新闻。睡美人叫塔里亚,是一个富家女,在可怕的预言中,被父亲扔在了树林的小屋里,她没事就靠在摇椅上打瞌睡。有一天,皇帝打猎来到了这个小屋,把睡美人强奸了,然后甚至没有留下一张写着联系电话的纸条,就骑马回宫了。后来,睡美人醒转,生了双胞胎小孩儿。这期间,皇帝不断地想起睡美人,于是在她学会照顾小孩儿之前,把她接回宫住,不是当王后,因为已经有皇后了。 

  这个故事最后被改成了睡美人没有被老头强奸,而是被王子娶走的版本,也就是一个童话。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童话是17世纪才产生的。由“好心”的文人将血淋淋的民间故事改一改。早期人类是不需要童话的,他们从开始认字到进洞房隔不了几年时间,中国古代小孩的进程更快一些,有的在当细胞的年龄,就被安排婚事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孩儿听完童话后,大人给他们讲讲社会新闻,也是一样的。 

  赶考,是古代少年人第一次获得离家的机会,没有大人的监督,身上还揣了点钱。 

  如果你穷,无钱进旅馆,便要踏过一段荒凉的小路,路上没有人家,你就在破庙里住下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渐渐睡着了。忽然你醒了,有几个美若天仙的女孩,给你吃的给你喝的给你唱歌给你跳舞。然后天亮了,你身上有淡淡的香味,也不知道是遇到狐鬼了,还是自己在做春梦。 

  或者你在某个村庄里的人家借宿。长相奇异的老头给你吃“此味只应天上有”的野味,然后说:“你的名字中不了状元,我给你改个名字。”然后,你睡熟了。醒来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睡在田地了,而痔疮风湿之类的病全部好了。身边还有那个老头给你的“天仙雨露丸”,药瓶上贴着“免费送给你”的纸条。 

  如果你一路都有亲戚,可以住在亲戚家。你的舅舅死了,只剩下你貌似凶恶,其实会默默帮你盖被子的舅妈。你无意间发现有个漂亮的表妹,你们二人在舅妈的眼皮底下打情骂俏。她托丫鬟告诉你下次约会的时间,你顺便调戏了一下她俏丽的丫鬟。你们在第二次约会时就那个了,舅妈拿你们没办法,只好把表妹嫁给你,还带了一笔巨大的嫁妆…… 

  如果你不穷,口袋里揣着足够的盘缠,你会发现赶考的路,是一条愈走愈繁华的路。然后你就不慎看到了远处妓院的霓虹灯,于是你走进了京城最大的妓院,要了一件包食宿的房间。老鸨看你好看给你打八折,花魁见你有钱主动和你要好。你又写了几首诗迷住了花魁,花魁花了一大笔钱赎自己,还顺便帮你交了房租。你在一个早晨偷偷离开,给花魁留了一张“亲爱的”的纸条,模糊地承诺考中状元会来娶她。 

  你在赶考的那条路上,可以看到许多白发苍苍的考生,他们千里迢迢进京赶考,日复一日地走那条路,头发变得灰白和稀疏。他们想当官,其实也是赶考上瘾,还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碰上什么好事,即使艳遇的几率比被雷劈中大一点,比中足彩的几率小一点。 

  然后你就中榜或者落第,经历了一生中最大的狂喜或者失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赶考是繁复华丽的成人礼。 

  刁存是汉代的侍中,有口臭——我从来没接触过臭嘴,所以我不能对口臭妄加描写——他每天上早朝的时候,都把脸凑到皇帝面前,恳切地说:“皇上啊,你听我说啊!”皇上只好把头歪向一边,他以为皇上听不进他的意见,就凑得更近一点,说:“皇上啊……”皇上的头歪到无可再歪的地步,忽然赐给他一块鸡舌香(现在到了知识普及的时间:鸡舌香是丁香的果实,绿色),让他含在嘴里,他舔了一下,觉得鸡舌香味道辛辣,他以为皇帝要赐死他,一路哭着回到家,赶紧把鸡舌香吐出来,让他的家人看看是什么毒药,他的家人笑道:“这是一块口香糖啊!”他又让人把这块沾着口水的碧绿的口香糖吞下去,才在一脸的鼻涕眼泪中笑了。刁存后来经常不漱口不刷牙上朝,为的是得到皇帝赏赐的零食。 

  后来,上朝的官都要自备一块口香糖,刘禹锡在他的《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写到“昨日同含鸡舌香(昨天还和你含着同一块鸡舌香)”。这也是零食帮的不好:几个人吃一份零食。到现在吃零食也注定不能吃独食。特别是在我们班,零食帮的帮规是“见者有份”,吃零食时总有一群人把手伸到袋子里,或者在雪糕上咬一口,这比十八世纪的欧洲还令人发指——那时候餐桌上只有一只汤匙。 

  从前有个书生叫做崔生(一般这样没有名字叫做“什么生”的人,都和狐鬼好过一场),他对狐鬼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做的零食,那个狐鬼用搪瓷碗装着用糖水浸过的鲜桃。狐鬼端了一碗给崔生吃,崔生不好意思吃,后来,狐鬼亲自拿汤匙喂崔生吃,崔生才吃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后的十几年中,崔生都在钻研这种食物的做法。就是零食帮的第二个不好:对零食长久地保持不正确的味道回忆。 

  糖似乎是越古老的越甜,现在还有很多人写文章怀念几十年前吃到的零食:苹果拔丝啊,三毛钱一包的萝卜丝啊,两分钱一颗的话梅啊。他们对它们有莫名的乡愁,成天长吁短叹地怀念,等吃到了又觉得它不如以前的好吃。对一点零食也这样地较真,我称之为犯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只应该吃正餐,有什么吃什么,不要挑剔。 

  你干净吧?你肯定比我干净,但是你比很多古人还脏。 

  梁朝时候,有一个叫做何佟之的人很爱干净,一天总要洗十几次,还嫌不够,当时的人们把他叫做“水淫(恋水癖)”。 

  元末时候,有个人叫做倪瓒,身兼有钱人、聪明人、干净人三职,他是靠最后一个职业出名的。他有两个书童在他的书房轮流拂尘,一刻也不能停下。院子里有一棵梧桐树,倪瓒吩咐书童每天早晚担水清洗,生怕梧桐树沾染上一点灰尘,后来梧桐树死了。 

  《古今笑》的“怪诞部(被记到这个部里都是可怜儿人)”里记载了他的笑话。那时候有个出名的妓女叫赵买儿,长得很好看。倪瓒喜欢她,买她在别墅里过夜,担心她身上不干净,就让她去洗澡,赵买儿洗了好长时间,倪瓒摸了一摸,又闻了一闻,还是觉得她没有洗干净,又让她去沐浴,她只好下床去用香汤沐浴。据不完全统计,赵买儿一共洗了四次澡,洗干净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倪瓒没能和赵买儿做成正事。 

  当时的文人最喜欢听这个笑话,每次都能让他们笑得乐不可支。我倒不觉得有什么还笑的,因为我要是生在古代,我也会是个恋水癖,只因为当时洗澡太舒服了。《礼记·玉藻》教我们怎样洗澡:沐浴出水后,要分用干净的精、粗两巾擦拭身子,然后再用热水淋身,披上专门的布衣,以侯身燥,其间还要喝一些饮料,以止口渴。 

  要是没有这些恋水癖,历史将变得臭气熏天……其实,就算有了恋水癖,历史还是臭气熏天的。晋代名士稽康很得意地宣布自己“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太闷痒,不能沐也”,南朝济阴冤句人卞彬,专门写了一篇《蚤虱赋序》,表扬自己身上张满虱子。中世纪的欧洲,最受崇拜的是那些衣服已经硬掉的脏人,圣亚伯拉罕隐士五十年不洗脸,不洗脚;在一所女修道院里,里面的130多个修女,她们从不洗脚,而且一听说“洗澡”这个词就作呕。 

  人们是先学会了洗澡,然后才学会不洗澡。因为不洗澡比洗澡需要更大的勇气,不洗澡是克制是容忍也是一种身体暴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洗澡不是现代人先进的标志。 

  不公平不公平!我要替那些你听都没听过的古人上诉。 

  第一个是南北朝时候的王僧孺,他五岁的时候,有人给他的爸爸送冬李,先拿一枚给他吃,他不要,说:“大人没有见,小孩不敢先尝。”他尊老爱幼的先进事迹并没有得到宣传,因为《三字经》上的六个字打败了他:“融四岁,能让梨”——这个名额让给了孔融。 

  第二个是唐代人唐临,他曾经受皇帝之命到交州检查狱案,一共平反了三千多个冤案,他在自我评估报告上形容自己:“形如死皮,心如铁石。”但是,一张比他黑的脸皮打败了他——照顾一下正在动脑筋的读者,我说的是宋代的包青天。 

  第三个夏姬,她是千古第一美女人和坏女人。完全可以挤占妲姬或者潘金莲的名额。像我这样研究历史的人,都曾经在疯狂搜索中不小心看到过一个明朝艳情小说——《株林野史》,写的就是夏姬的故事。夏姬是郑穆公的亲女儿,嫁给陈国姓夏的一位大夫,她因为学会了滋阴补阳大法,不一会儿,就把他老公弄死了。她在寡妇期间,和老公的同事孔宁好上了,孔宁要了她的性感内衣,揣在怀里。孔宁又向同事仪行父推荐。仪行父也得到了夏姬的内裤当奖品。两个人又向国君陈灵公推荐夏姬。陈灵公听了以后也去找夏姬……然后我跳了好多页,才看到他们工作结束。三人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堂上乱蹦乱跳。一跳就跳了十几年,跳到夏姬的儿子长大了,有一次,陈灵公指着夏姬的儿子对仪行父说:“我看夏姬的儿子像你,莫不是你生的?”“主公啊,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啊,他爸爸那么多,哪里知道哪个是真爸爸。Give me a five。”夏姬的儿子听了很是羞辱,带了几个家丁,把三个人杀死了。 

  当年很出名要戴墨镜出门和几百年后被学生作文引用不是一回事,这是两套不同的机制。“怎样出名”是一件技术性的工作,是可以操控和预见的。但是“怎样留名”却充满了偶然性,因为它并不公平,没有先来后到,也不是优胜劣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一个和你很像的人,用屁股挤下板凳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历史是“名额有限”的。 

  我小时候看过一个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十分认真地佩服男主角这样的人——目光炯炯,额头高高,头发秃秃的人,一个在监狱里挖墙不止最终逃出来的人。 

  古代的墙应当比现在好挖多了,墙头也没有探照灯。自我救赎的古代“肖申克”应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