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名道姓-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等同义词代替;清朝雍正皇帝名叫“胤”,江苏省有个仪真县,就改名为仪征县。    
    避讳制度,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秦始皇的父亲名叫子楚,秦国人就把楚国叫做荆国。“正”与秦始皇嬴政的“政”同音,为了避讳,始皇下令全国,把“正”念成“正(zhēng)月”,不读“正(zhèng)月”,从此一直把正月念成“正(zhēng)月”。楚霸王项羽名籍,籍姓只好改为席;汉宣帝名询,“荀”、“询”同音,荀姓只得姓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孙卿。    
    汉朝是避讳制度大兴时期。汉高祖刘邦时,改“邦”为“国”,《论语》中有“何必去父母之邦”,变成了“何必去父母之国”。汉文帝叫刘恒,春秋时齐国有个田恒,这会儿改写成了“田常”;北岳恒山,在《史记》中称为“常山”;奔月的嫦娥,本来叫娥,因“”与“恒”同音,才变成了“嫦娥”。因为西汉元帝叫刘,姓的改成姓盛。现在山东省有个寿张县,这个县本来叫寿良县,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叔叔叫刘良,为了避讳“良”字,改成了“寿张”。山东省有名的微山湖,得名于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微子启是有名的贤臣,因为汉景帝叫刘启,微子启只好叫微子开了。东汉以前没有姓严的,只有姓庄的。到了东汉明帝时,因明帝叫刘庄,庄不能姓了,改成严姓了。到了三国时,有的严姓又恢复了姓庄,有的继续姓严,结果出现庄、严两姓。“庄”、“严”同义,庄、严两家也是一脉相承。    
    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当了皇帝,追尊他的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令天下避“师”字之讳,姓师的倒了霉,只好减笔画改为“帅”。后来帅姓有的恢复了师姓,有的沿用帅姓,成了师、帅两家。汉安帝的父亲叫刘庆,姓庆的为了避讳,如法炮制,找个同义词“贺”,改成姓贺,庆、贺本来也是一家子。为了避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讳,将昭阳县改为邵阳县。王嫱,字昭君,就是《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改为明君、明妃。古城南京三国时叫建邺,为了避晋愍帝司马邺的讳,才改成建康的。    
    唐朝,不但不能吃鲤鱼,还不能提“虎”字。江南人有一种大便器叫马子、马桶,其实这种东西古已有之,汉朝人叫“虎子”。到了唐朝不行了,避“虎”字,没办法,改为“马子”。都怨唐太祖的爹叫李虎。    
    武则天当上女皇帝,造出十几个怪字,她给自己起个名叫“”(读zhào,照),这个“”就是她造出来的。为了避她的名讳“诏书”改称为“制书”。    
    唐以后是五代十国,北方是五个暂短的小王朝,南方是十个割据的小国。短则短矣,小则小矣,避讳却是必不可少的。    
    王审知在福建建立个闽国,“沈”与“审”同音,福建的沈姓为了避王审知的名讳,而改姓尤。    
    西楚霸王项羽的叔叔项伯,身在楚营心在汉,替刘邦办了不少事,刘邦当上了皇帝,不忘他的功劳,赐他姓刘。五代时他的后代子孙,因“刘”、“”同音,为避吴越王钱的名讳,去掉“刘”的卯头刀旁,改姓为金。    
    那时候,对违反避讳的处罚是很严厉的。《唐律疏议》规定,故意直呼皇帝名字的就是犯了“大不敬”罪,算是不赦的“十恶”之条,哪怕是无意也决不宽大。避讳制度在宋朝达到了极点,玄、朗、敬、镜、弘、殷、匡、胤、义、祯、通等字全要回避,而且国家有明确的规定,违者处以重刑。明太祖朱元璋当过和尚,因此连“僧”字也避;他又是被称为贼的起义军首领,连“贼”字也避。杭州学府教授徐一夔写了“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这本是给皇上打溜须,没想到,朱元璋勃然大怒:“生者僧也,以为我从释氏也,光则摩顶也,则字音近于贼也,罪坐不敬。”这么的,学府教授的头不与身体相连了。    
    北宋有个大臣,叫文彦博,祖上本来姓敬,他的曾祖父在后晋做官,后晋高祖是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敬”字犯了讳。当时有规定“为了避讳,敬字得拆开,一分为二。凡是姓敬的,要么改姓文,要么姓苟。文彦博的曾祖父姓了文。可没多久,后晋为后汉所灭,上来的皇帝叫刘知远,姓敬的不存在避讳问题了,又都恢复敬姓。可过了十多年工夫,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赵匡胤的爷爷名叫“敬”,这样姓敬的又犯了讳,只好再次姓文。    
    无独有偶,勾姓有好几千年了,到了赵构当皇帝时,因当时“勾”与“构”同音,为了避赵构的名,有的改姓钩,有的改姓苟。    
    


第一部分封建礼教走上极端

    宋朝,封建礼教走上极端,开始避孔子讳。凡遇“孔丘”,就读“某某”,单遇“丘”,则读成“区(ōu欧)”或“休”。    
    元朝皇帝是蒙古人,不大讲这套,元代避讳不严格。    
    明代的“十三陵”原来选在一个叫屠家营的地方,永乐帝大怒,皇帝姓朱,猪进了屠家,那还得了,这叫犯了地讳。后来,足足用了两年,才选好了“十三陵”的位置。正德皇帝朱厚照干得更绝:不许百姓养猪。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卯,上至仪真。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存产者,竟投诸水。是岁,仪真丁祀,有司以羊代之。”朱厚照禁止养猪理由有二:第一,“猪”与皇帝同姓,要避讳;第二,朱厚照生于辛亥年,属猪。这一弄,株连到猪,全国的猪差点儿绝种。第二年清明祭祖,一时竟找不到猪。以后由于大臣们婉言劝谏,朱厚照也自觉过分,才废除这道叫人哭笑不得的禁令。    
    满清进关以后,也学起了避讳来。康熙皇帝叫玄烨,凡是“玄”字都要改为“元”,“烨”字改为“煜”。玄鸟成了元鸟,玄黄成了元黄,玄孙成了元孙。到了雍正、乾隆,变本加厉,因而构成的文字狱例子很多。为了避孔子名讳,雍正时明确规定“凡系地名,改丘为邱”。从此才有了个“邱”字。    
    吴三桂在云南称帝没几天,就搞出了一套避讳制度。“三”改为“叁”,“桂”改为“贵”。桂林改成了“建林”,桂阳改成了南平州,桂东改成了义昌县。离他的地盘很远的襄阳,也因他爹叫吴襄,而改成了汉南府。    
    乾隆时,江西举人王锡侯编《字贯》一书。巡抚海成发现书中竟直书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名字,心中窃喜,赶紧上告皇上,想弄个检举有功。没想到,乾隆不仅下令斩了王锡侯及其子孙,连海成巡抚也以未能明言《字贯》凡例中的“大逆不法,罪不容诛”之罪,革职查办,最后判了斩刑缓期执行。这事连海成的上司两江总督、江西布政史、按察史等也受了株连。    
    农民起义建立的太平天国,竟然也讲起了避讳,而且既繁琐又严格。为避上帝称号,上海改为尚海;为避北王韦昌辉的名讳,武昌改成了武(读qiāng)。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也把避讳制度坚持到了最后,而且影响到了外国人。东京的一位名叫师广信子的针灸师,看了《末代皇帝》后,将一份书帖向报社公开。这份书帖上写着“广濑义忠第三女,赐名信子。宣统御笔”。上面还盖着皇帝的大印。这是一份命名书,是1931年溥仪写给师广信子的,当时师广信子叫广濑宣子。宣子的父亲是日本驻天津商社的职员,溥仪向他学打高尔夫球。溥仪感到宣子的名字与他的宣统相讳,就给她改名为“信子”,并写了这份命名书。广濑信子结婚后,依日本习惯改从夫姓,变成了师广信子。    
    以上所举的是“避君讳”的例子。封建地方长官,在自己统治的范围内,也大施淫威,不许冒犯自己的名字。    
    有句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叫王登的州官,他规定谁要冒犯了他的名字,就要受刑罚,遭鞭打。因为王登的“登”与“灯”同音,谁也不敢说“灯”,只好把灯叫做火。元宵节到了,官府贴出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天”。百姓看了说:“这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在有些文人中,还讲究避家讳。    
    宋朝有个叫徐秋的人,因为父亲名“石”,他终身不用石器,出门不走石路,要人背着他过石桥。    
    杜甫的母亲名叫海棠,因此杜甫的诗中不写海棠。    
    苏轼的祖父名叫序。苏轼为别人的文章作序时,从来不写“序”,而把序叫成叙。苏轼的父亲苏洵则把“序”写成“引”。在苏洵的文章里竟找不到一个“序”字。《淮南子》的编者刘安的父亲叫刘长,《淮南子》中的“长”都写成“修”。    
    有个叫钱良臣的州官,教儿子读《孟子》。儿子读到“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这句话时,怕读出“良臣”二字,犯了父亲的名讳,挨板子打,读成“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气得老子死去活来。某君父名阿谷。一天,读《四书》,遇上“旧谷既没,新谷已登”一句,无可奈何,只得高声诵曰:“旧爹既没,新爹已登”。    
    五代时冯道的学生读《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之句,因为要避冯道的讳,念成“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唐朝诗人李贺,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应当避讳。有人说他不应参加进士考试,为此韩愈写了一篇《讳辩》,批驳这种谬论。可是才子李贺竟终生未中进士。    
    避讳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疽痈,给当时人们造成很大的不便,而且给中国文化造成极大的混乱,时至今日我们还深受其害。    
    因为多数避讳用字,同是一本书,印刷时间不同,用字也不一样。这本书避这个字,重印后又改成那个字,读起来非常困难。让人摸不着头脑。    
    “昏”字,本来上边是“民”,下边是“日”,为了避李世民的“民”字,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有个成语“皮里阳秋”,从字面看,真不知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成语原来是“皮里春秋”。《春秋》是古代有名的历史书。皮里春秋意思是:肚皮里有本《春秋》,比喻表面不作评论,可是内心自有褒贬。到了晋朝出的书变成皮里阳秋,就因为皇帝的一个老婆名叫什么春。    
    五岳之中的北岳恒山,到汉文帝时叫常山,南北朝时又叫恒山,唐玄宗时又改成常山,唐肃宗又改成恒山。七改八改,使人莫衷一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原本叫启蛰,是避汉景帝刘启讳而改称的;野鸡本叫雉,汉高祖吕后取雉为名,于是才有野鸡一说。    
    为了让人们弄清复杂的避讳用字,著名史学家陈垣写了一本书,叫《史讳举例》,书中详细列举各朝各代避讳用字,想读古书的真得先看看这本书。    
    为什么会出现避讳这种制度呢?    
    《封神演义》中有一个张桂芳,他与别人交战时,必要来将先通报名字,动手的时候,大叫一声:“×××还不下马,更待何时!”对面那位就会啪地一下跌下马来。这个故事反映了,在古代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认识能力低下,认为名字与人体或灵魂有神秘不可测的联系,提到名字会产生一种力量,给人一定的伤害。现在有一些少数民族,如北美的因纽特人仍有这种认为。因此产生了不提尊长者名字的习俗。这种习俗发展而成了对尊长者的礼貌行为。在东印度群岛,没人肯讲出自己的名字,问尊姓大名,得通过第三者才行。美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对这种现象作了解释:“在这些未开化民族的人们看来,一个人从自己嘴里说出自己的名字,就是从自己身上吐出一部分自我,如果养成不知节制地夸谈自己名字的习惯,必将吐尽了自己的精力,毁了自身的健康,终落得体质衰弱,疾病羸瘦的境遇。然而,名字若由别人说出,便同自己没有血肉相关的联系,不会因此而造成什么危害。”智利某部落的人相信,如果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就不能长大,身材就总是那么矮小。在印尼的巽他群岛,居民认为,如果某种庄稼歉收,那一定是田主没有留心说出了自己父母的名字。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人没有姓,他们的名字几乎都是从表示一般事物行为或性质的日常生活用语中选取的,如树木、花草等等,一旦某种花草被部落酋长相中,取为名字,这个词就会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不得随意滥用。    
    古代希腊,祭司和其他高级官员的名字是受法律保护的,许多祭司的名字被刻在铜牌或铅牌上扔进海底,将名字秘密地藏起来。    
    中国的避讳制度,就是原始人对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