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这事也和秋闱没关系,可偏偏很凑巧的是,原定本次秋闱监考的十几个大人竟然都在其列。这样一来,可真就让许多原本觉得此次高中十拿九稳的举子们一下着了慌。为啥?他们之前通过门路,花了钱要买到榜上有名,可都是经过这十几位大人中的某些人办的事。如今,这些人都做不成监考了,他们那钱白花了不说,那榜上之名估计可就没多大戏了。如此一来,且不说钱追不追得回来,这三天秋闱恐怕就没那么容易过了。
于是乎,由这些原本信心十足的举子们牵头,一股临时抱佛脚的温书大潮在京城中普及了开来。搞的京城中诸多娱乐场所的老板们大是意外,不明白的还以为读书人有什么讲究,不便多说。知道事情本末的,连连痛骂那些当官的害人不浅。要知道这些愿意花钱走门路的举子们,可都是平日里的大财主啊。让这些当官的坑了这么多钱不说,如今害的这些大爷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想赚几个辛苦钱都没机会。
相对于那些愁眉苦脸抱书苦读的“财子”们,高文举和柳三变的日子可谓快活似神仙。高文举每日陪着寿昌东逛逛西逛逛,把开封城周边郊外的几处小景都看了个遍。虽然说还没安展到后世恋爱中那种“坦诚相见”的地步,可平日相依相偎,打打嘴仗的感觉还是让两人沉迷的不可自拔,简直已经成了习惯。
至于柳三变就更不同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朱家兄弟的刺激,他对秋闱那种志在必得的感觉也淡了许多。在谢玉英的帮助下,立了个宏愿,要将传世的一百五十七首大昆乐府重新整理一番。高文举问他此举何意时,他言道,这是受了高文举和朱家兄弟的启发,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认为自己在科举一途,随意便可,不必强求。而这音律一道,则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他要趁着有灵感的时候,将这些东西发挥到最好。力求在音律一道超过高文举。
谢玉英则一边帮着柳三变整理词曲,一边帮着高文举练人员 除了亲买回来的一帮歌女之外,连高兴在内的一些随从小斯也被送到谢玉英负责的练营中去培了。谢玉英经过高文举的一番炒作,如今的名望简直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害的京城中许多名妓歌女,甚至达官贵人,无不以听她一曲为荣。而谢玉英则严守着高文举制定下来的规矩,除了偶尔在高升客栈演奏之外,每旬仅出场一次。想要请她上门去演奏,不但价钱高的离谱,达到每次出场费用三百到五百两不等。还要提前预约才行。
谢玉英深知自己老树开新花,一介歌女到了这年”川一但没有没落,其系怀有重放米彩的迹象等等众切”都咒八家高文举所赐,自然对高文举的要求和建议言听计从。除了尽心尽力的帮客栈培人员之外,就是全力协助柳三变整理乐府词曲。
朱家兄弟则在高文举的大力支持下,将深入骨髓的商业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哥俩一个感觉敏锐,往往能动察先机,想出常人所不能的方法;一个心思慎密,每每能找出方案中的漏洞,从而制定方案。防患于未然。这两个商业世家出身的年轻人,在高文举不计成本的支持下,经过短短的一个多月试探,很快就进入了稳定的增长期,两人的生意发展的速度快的令人发指。
寿昌为高文举买来的那个书撞高兴,由于胆小而又贪嘴,被高文举发配去了谢玉英的培营中去受了。高文举告诉他,如果三个月后还不能通过考核,就不要他做书撞了,到时候他就只能去客栈里当二。
没了书幢的高文举一点也不觉得不习惯,每到出游之时,还很狗腿的客串起了寿昌的随从,气的赵德才在旁边一个劲的翻白眼。高文举却毫不介意,还告诉他,这其实也是变相的帮了他的忙,按规矩,赵德才应该主动请自己吃饭才行。
八月初五,天气已经有些转凉了。高文举和寿昌接到赵元佐的邀请,三人又来到了以前钓鱼的地方,一如往日,支上了伞,摆上了椅子,静静的坐下钓起了鱼。寿昌知道大哥是有事要和高文举商量,略略陪了一会,就借口去学着烤东西跑开了。
赵元佐依旧古井无波的下饵、甩线,看也不看旁边的高文举一眼。
高文举连钓三条鱼之后,从怀里掏出个玻璃酒瓶来递了过去。赵元佐伸手接过,飞快的拧开,抿了一口,舒服的哼哼了一声,仰面躺在椅子上望着伞顶。
高文举道:“有心事?”
赵元佐“哼了一声道:“这世上总是有那么些人,不知进退。屁本事没有,给人添堵的本事倒有一大把。”
高文举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追问道:“和我有关?”
赵元佐笑了笑:“朱家那哥俩手脚太快了。再这么搞下去,要不了两年,整个开封府的店面都要姓高了。本来不是多大个事,好像前几天那个店面的事,挡了某人的财路。”
高文举点点头:“我这就让他们把那店子让出来。以后也暂时不在城里发展了,我也觉得现在的动静有点大。”
赵元佐看了他一眼,笑道:“其实这事我本来不愿意退让,不过我不想别人知道朱家哥俩和你的关系。而且那人竟然搬着我老丈人出面了,没办法啊。要不,我给你换个销子?”
高文举摆摆手:“你就别恶心我了。回头少要点彩礼就出来了。”
赵元佐马上摇头:“那不成,一码归一码。这可不能混为一谈。”
高文举笑道:“你不会今天叫我来就为这铺面吧?”
赵元佐道:“祁国公府那件事,你做的很好,省了我很多麻烦。”
高文举点点头:“王老伯,人不错!”
赵元佐道:“以后尽量别用苦肉计了,丫头没少埋怨我,吓得我一个月都没敢闪面。不过王阔这事就算了,大家少不得以后还得做亲戚。过去了就过去了。”
高文举点点头不再说话。
赵元佐接着问道:“秋闱准备的怎么样了?”
高文举淡淡的说道:“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吧。”
赵元佐道:“我还是希望你考的好一些。王贻永回来了。
高文举微微一愣,这是哪跟哪啊,我考的好不好和他又有关系?
赵元佐知道他不明白,接着解释道:“丫头和贤懿从小就不对付。丫头小的时候常常跟我在一块受罪。爹爹也就多疼她几分。贤懿那丫头打小就看丫头不过,没少在爹爹面前翻是非。如今,她有了长公主的封号,又有个武状元的驸马。别的不说,要是贤懿回头说上几句风凉话,丫头这心里能好受的了?” 高文举心中一凛,突然意识到,自从寿昌和自己提过几次考状元的事情,被自己轻描淡写的遮挡过去之后,似乎再也没提及过了。看起来,似乎她对自己考不考状元也不放在心上了,可实际上,她心中究竟怎么想的,自己好像一点也不知道。甚至,她为了和自己在一起,竟然不惜放弃公主的身份。虽说这事情中和她的两位哥哥心中的某些阴暗面有些牵连,可她对自己这一片真心却是不容置疑的。那么,自己除了那些身外之物以外,还能给她什么呢?
思量了一会,高文举抬起头来,目光炯炯的看着赵元佐:“我会尽力!”
月底到了,大家手上还有没扔出来的票票没?
080 赶考
心元佐临老时将寿昌办一起带回去了,因为八月初八”晦北、删十三天就是秋闱的正日子。(。)接下来高文举就要参加传说中的“鲤鱼跳龙门”的考验去了。而紧接着又是中秋节,过半个月又是重耻节,两个节挨在一起,身为公主,自然要在一系列的皇家庆典中露面了,再不回去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高文举决定了要好好考个样儿出来,就把原本那种打酱油的心态收敛了起来,一母去就正儿八经的向柳三变讨教关于考试的相关事宜了。
柳三变膛目结舌的看着这个传说中的大宋第一才子,看了半天才确定他不是在开玩笑,这才笑道:“文举兄果然与众不同,别人临阵磨枪好歹也都在阵前开磨,你却要开仗了才想起找枪。还两天就开考了,你到今天才来问我考试要考什么?会不会开玩笑了一点?”
高文举将他桌上的曲谱翻了翻道:“我这不是怕打扰你整理乐府嘛?要问别人的话,人家也不太相信我连这个也不知道啊。”
柳三变哈哈大笑:“说得跟真的一样,明明就是玩的不记得东西南北了,非得给自己脸上贴金,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谢每英抿嘴一笑,连忙为两人奉上茶,又退开一点,微笑着听两人聊天,一般情况下,高文举如果有需要回避她的话题必然会将柳三变请到自己院中去商量,如果留在自己这边那就是无须回避了,她自然不需要闪开,而且还能趁机在两人的话中找点乐趣。
高文举端起茶了啜了一口道:“你知道我为啥最近不带你一起玩不?”
柳三变笑道:“还不是怕我坏了你的好事?!”
高文举用手指点了点他道:“看!这就是我不带你出去玩的最大原因!你这人呀,太聪明了。而且还坦白的有点过分!你知不知道,人有时候太坦白了会伤害别人的,你多少得顾忌一下人家这颗幼小而脆弱的心灵嘛,怎么能把话说的那么直白呢?!为了弥补你对我造成的打击,我今天勉为其难,吃你一顿,这事就算揭过去了。” 柳三变两眼瞪圆了:“没听说过!求人办事还这么理直气壮的勒索,还搞的好像我占你多大便宜似的。你这哪里是上门来求教的样子?分明就是来打劫的!我说你这几年怎么赚钱赚的这么快呢,原本窍门在这儿”
高文举连忙做咋小神秘兮兮的样子:“快别那么大声,回头让人听见学了”
谢玉英捂着嘴笑的直不起腰来,后面两个女弟子更是捂着嘴,弯着腰,笑的一抽一抽的,却不敢出声。
柳三变泄气了:“我还以为自己已经够无耻了,结果和你一比,还是赶不上啊。”
高文举一脸的理所当然:“过奖!过奖!其实这也没什么,无非是天分高一些,再加上本身悟性也好,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柳三变连忙阻止:“求你就别再谦虚了,再谦虚下去还要不要别人活了?!”
高文举摆摆手:“无所谓嘛,你放心,我是不会看不起你的。你没看我今天就不耻下问来了?给你个,机会,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对对错错的也没多关系,大家就当是切磋嘛。”
柳三变端起杯子来猛喝几口,无奈的败下阵来。
“大宋的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取士之途分常科和特科两种。”撇过玩笑,柳三变开始了系统的讲述:“特科又叫制举,由皇帝临时下诏徵求特殊人才,没什么常例,如果朝中某处出缺,又暂时没有合适人选时,皇帝便会下诏,然后这些经过各处学府推荐的人能过几场特定的考试,选出来的人就可以直接上任了。不过这种事在太祖朝时比较常见,太宗朝时偶尔有过,还只是在几个特殊职位上出现过。太宗朝后期这种事已经没有了,候补官员差不多已经够用了。常科就是贡举了,也就是你我参加的这种。举子之前的事不用告诉你了吧?反正你现在也有身份了,知不知道也没多大关系。就说说要考的事吧
高文举很识趣的为了添了杯茶,一副乖学生的样子坐在对面。
柳三变接着道:“贡举原本是每年一科的。
到了太宗时,因伐北汉之战时那一科没能按时举行,被延后了两年才,你也知道,帝王行事,言出法随,一举一动皆有法度,这一搞就被当成了成例。从此每年一科的考试成了每三年一次。这考的内容也五花八门。计有《九经》、《五经》、《通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明经》、《进士》等科。其中取士最多的,又数明经、进士二科。因此,报考这两科的人也就最多了
高文举插口问道:“这么多科,我怎么就听过其中几个?好像也没碰到几个报考别的科目的举子啊。要是录取比倒差不多的话,报个别的科,不就很容易就中了?
柳三变微微一笑:“你可知为何大家宁可挤在一起来考明经和进士。也不愿意取巧考别的科么?”
高文举道:“莫不成是太难了?”
柳三变摇摇头:“说难能有多难,只要用点心思去钻研,只凭着那几个冷门科目的录取名额,恐怕是报名就铁定录取了。你可知道。今年五千多的举子,几乎全是考明经、进士二科的,听说只有不到十个人报了学究科,至于其他科目,竟连一个报名的都没有?”
高文举大是懊悔:“亏大了,早知道随便报个科目,提着笔画个猪头,凑个数就成了,何苦和大家硬挤在一块呢?”
柳三变大笑:“这其中有个原由。盖因从其他科目取中之士,仕途都不怎么平坦。有的甚至连个县官都放不上,最后只能每个月拿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