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足以让人耳晕目眩。
    刘修觉得开个面店,卖点面条之类的小吃应该没问题。这里外来人口很多,不少人吃饭没着落,特别是那些单身太学生、越骑营的将士们,他们自己不会做,每天吃集体食堂也难免有生厌的时候,换换口味肯定不错。刘修仔细研究了这个时代的饮食,发现自己还有空子可钻,而最方便快捷的一点便是面条和炒菜。
    汉代已经有面条,称之为汤饼,不过技术还不过关,做出来的面条非常短,非常粗,更像是面疙瘩,方便倒是方便,味道却非常一般,和刘修前世记忆中huā样翻新的面条相比,简直是太原始了。另外一个就是炒菜,汉代的菜肴烹调主要是以煎、煮、炸或者生吃为主,后世的烹制方法基本完毕,唯独没有炒。因为汉代用的锅——这时候还称为釜——比较深,只适合于煮,却不适合于炒,刘修也是想吃炒菜想了很了,到厨房和师傅们抱怨之后才注意到这个问题的。
    刘修觉得这事能做,本钱既不大,东西又新颖,有这么大的潜在市场放在眼前,赚点生活费绝对不成问题,说不定做好了还能开几个连锁店。一想到喷香的盖浇面,他自己先流了口水。兴致勃勃的回去和刘备他们一说,不料他们都兴趣不浓,一心想到洛阳来当官的,谁高兴去开小店,做伙夫啊。刘修无奈,只得先在家里试验,他去定制了一个炒锅,然后又开始制作拉面,为了忽悠张飞他们去拉面,他说这是训练爆发力的好办法。
    张飞、刘备也没当真,反正闲着也闲着,做做拉面自己吃也蛮有意思,看着一大团面最后变成了一根根又长又圆的面条,他们十分有成就感,一个个自以为是,刘修看了却是发笑,心道你们这才是初级技术,勉强拉成条状而已,要让你们知道拉面大师拉出来的面条能和头发丝一样细,保证你们都傻了。
    张氏在后院不出来,不知道刘修在忙些什么,等吃到样式新奇,味道也颇不错的盖浇面时,才知道刘修居然想开店做生意。她立刻急了,把刘修找过去,用尽量客气的对他说,你不能这么做,经商是贱业,你先生是庐江太守,你师兄是上谷太守,都是二千石的官员,你怎么能去经商呢?虽然虎贲郎没做长久,可是你也不能自暴自弃吧,再找找门路,还是去当官吧。最后她问刘修,要不你去向袁术陪个礼,道个歉?你先生是马融的学生,马融的女儿就是袁术的叔母,也许可以看在你先生的面子上不和你计较。
    刘修差点没笑出声来,他和袁术打架,可不仅仅是意气之急,他就是不想和袁家发生关系。别看袁家现在好象很威风,可是袁绍、袁术兄弟俩都不是什么好鸟,袁家现在是烈火烹油,用不了多少年就要风吹雨打去。这倒不是因为他有先知,毕竟这种豪门的结局都很相似,大汉这个巨型公司如果不关门,肯定不会容下袁家,大汉公司如果还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趋势关了门,袁家也要倒霉,退一万步讲,就算袁家有机会改朝换代,袁术也不是袁绍的对手啊。
    刘修没和张氏说太多,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fù女,家里原来也不是什么贵族,见识有限。他只是安慰张氏说,师母你放心好了,我自己不会去经营,不会对先生和师兄的清誉有什么影响。我是想让房东他们夫fù去做,我只想收点红利,补贴点家用罢了,袁家那样的世家也是这么干的,不丢人。只要等先生回来,有了先生的俸禄,我也就不用为这点小钱费心了。
    张氏听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由着他去折腾。安权夫fù听了却非常感兴趣,他们没有想做官的奢望,有赚钱当然是好事,于是安权张罗着去找门面,罗氏开始向刘修学习新式面条和炒菜的做法。这些本来就是女人干的活,罗氏没费多少时间就学会了,炒出来的菜能让刘修这个始创者汗颜。
    就在面店开张在即的时候,好消息也跟着来了,先是宫里来了消息,要刘修还去宫里当差,这次升官了,升了一级:虎贲shì郎,比四百石。刘备等人一听,立刻眉开眼笑,互相挤了挤眼睛,那意思很清楚,刘修有福气,把上官给打了,不仅没有责罚,反而升官增禄。
    刘修没那么兴奋,他问来宣诏的永乐宫谒者说,按时发俸禄不?
    永乐宫谒者非常不高兴,他到这儿来宣太后的诏书,知道这是太后看中的老乡,也没敢伸手要钱,这也就罢了,刘修还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一开口就问俸禄。他没好气的说道:“等有钱就发。”
    刘修明白了,这意思就是不发。他一摇头,谢了,不去。工资表涨了,可是工资还是不发,我喝西北风去?再说了,我本来就没想当官,三百石也好,四百石也好,如果不发俸禄,对我来说都一样。
    谒者傻眼了,想到出来之前霍yù的嘱咐,他只好放下架子,好言相劝。他对刘修说,这可是太后的恩典,你不要不识抬举。
    刘修不解,详细一问,这才知道原委。原来就在他在宫外打架的时候,太后从霍yù那儿知道他这个准老乡,一时动了乡情,便找他去说话,想听听乡音乡曲。一问才知道他已经辞职了,太后非常奇怪,便把贾诩叫了去,问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第一天当值就辞职。
    要说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太后本来也就是闲得无聊,随便问问,并没有太把刘修放在心上,可是贾诩一句话,把太后的兴趣吊起来了。贾诩说,是虎贲仆shè鲍鸿要找刘修的麻烦,随即又说,太后你放心,刘修是上过阵、杀过敌的勇士,在宁城阵斩了窦家的年轻一辈中最杰出的子弟窦归,就凭鲍鸿那两下子,伤不着刘修。
    宫里的人都知道,太后最恨的就是窦家,一听说刘修杀了窦家的人,她兴趣大增,非要见见刘修不可,不仅把鲍鸿叫去狠狠骂了一顿,还要天子下诏给刘修升职提俸,让他立刻回宫当差,为了防止有人从中作梗,特地派自己宫里的谒者来传诏。
    刘修暗自发笑,心道给贾诩张罗的那两碗姜汤没有白费,这么快就发挥作用了。换了其他人,就算有这心,也未必能想到这么远,说得这么巧妙啊。
    不过,我还是不能去,不发俸禄,我还是缺钱啊。刘修为了安抚谒者,写了一个言辞恳切的上疏,然后交给谒者说,我暂时不能去宫里当差,原因已经在上疏里说了,请你转呈给太后,她一定会体谅的。说着拿出五百钱塞到谒者的手里,很不好意思的说,我现在手头真是缺钱,所以只能聊表寸心,等以后发了财,我再谢谢您,去宫里拜见太后她老人家,当面感谢好的一片恩情,为她老人家做牛做马。
    谒者虽然不解,可是也不好强求,只好拿着上疏走了。
    谒者一出门,máo宗先急了,对刘修说,你怎么不识好歹呢,上次把一个比三百石的虎贲郎给丢了,这次又把一个比四百石虎贲郎拒之门外,你想当多大的官啊?
    刘修心里有了主意,却不想在事情敲定之前对máo宗说明,他只是说,俸禄是涨了,可是不发,那有什么区别,我进宫当差,你们来挣钱养家?一句话把他们全堵住了。然后他又说,我知道你们想入仕,你们放心,我在上疏中对太后说了,希望她恩准,由你们去做这个虎贲郎,至于她准不准,那我就不清楚了。
    一听这话,máo宗心动不已,不再唠叨了,天天盼着宫里再来人。
    太后接到回报,说刘修不听诏,非常生气,可是一看刘修上疏解释的原因之后,又心疼不已,觉得刘修这年轻人真不错,为了师母生活无忧,自己的前途都顾不上了。再看到后面,刘修说,承门g太后恩赏,臣感jī不已,身不能亲奉太后驾前,却不敢不为太后的乡愁所动,臣推荐几个人,一定能比臣更好的shì奉太后。
    他随即推荐了河间啵苏懦巳嗣胖螅奈渌诼逖舳嗄辏恢蔽茨艿玫缴ɑ幔质翘笳嬲南绲常绻竽芴岚嗡欢ɑ岣衘ī莫名,为陛下和太后尽忠。
    接着刘修又推荐了自己的师弟卢慎,卢慎虽然年轻,可是学业精进,为人忠孝,以十三岁的幼龄在洛阳shì奉老母,早起晚睡,从无怨言。
    再往后是máo宗、刘备和张飞三人,他说,这三人都没有成年,却跟着我远离父母,远离家乡,我虽然勉强能保证他们吃饭,却不能给他们更好的照顾,闻说太后为天下母,仁爱施于天下,如果能让他们shì候在太后身边,他们一定能感受母亲般的慈爱,而他们也能给太后带来些许近乎家庭的温暖。
    要是这些话由别的人来说,这无疑于大逆不道,太后能给你当保姆吗?可是刘修mō准了太后的心思,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守寡了十几年,虽然做了太后,可是如今进了宫,天子又已经成年,国事繁重,虽然每天都去请安,毕竟不可能总陪着她。身边的人要么是宦官,要么是宫女,唯独没有孩子,刘修的提议看似鲁莽,却正好击中了她对乡情和亲情的需求。再加上刘修为了shì奉师母放弃自己的前程,已经给太后留下一个孝顺的印象,说这些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自然得不能再自然。
    何况太后本身对他还有一份感jī。
    刘修这封上疏写得很直白,没有用什么四六对偶之类的赋体,他也写不好那些,估计太后也未必看得懂。他只是用最朴素的言词来表达最真挚的感情,不是把太后当成一个高不可攀的贵fù人,而是把她当成一个母辈亲人来对待,词语委婉动人,最后抄了两句诸葛孔明的出师表“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成功的把太后骗得眼泪洼洼的。
    “这孩子真是个好孩子,对国尽忠,对长辈孝顺,对朋友义气,对兄弟关爱。”太后抹着涟涟的泪水,抽抽噎噎的对天子说,“这样的人才你不用,你还能用什么样的人?要了,把他推荐的这几个人全部招进宫来。”
    天子目瞪口呆,拿着被太后的泪水打湿的上书,看着上面洇化的字迹,又好气又好笑,同时又有些感慨,母后真是寂寞得很了。算了,宫里上万人,也不多这几个郎官,反正又不发俸禄,就当找几个人陪母后说话吧。
    这个刘修还真有一套啊,怪不得能在宁城搞出那么多事,把乌桓人都唬住了。
    天子随即下诏,拜张超、卢慎等五人为郎,赏刘修二十金,以为卢慎等人治装。太后下诏,着刘修奉卢植夫人张氏进宫见驾,她要当面看看刘修。
    步云里顿时沸腾了。卢慎、máo宗等人固然是喜出望外,兴奋莫名,就连原本对刘修有些不满的张氏都乐得满脸笑容,进宫去见太后?这可是贵fù人才有的资格啊,没曾想她现在居然碰上了。
    紧接着,张超匆匆的赶到步云里,他比张郃大十岁,在洛阳已经苦熬了七八年,却一直没有等到出仕的机会,现在正在司徒府做个书佐。现任司徒就是袁家的袁隗,袁家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像他这样的属吏数不胜数,也不知道哪一天才能轮到他出补。张郃托刘修带了一封书信给他,信中说了刘修的事情,希望他能和刘修多来往,本来他也没当回事,和袁家比起来,刘修算什么?如果袁家是参天大树,刘修连根草都不是。
    可是没曾想,袁家那根大树这么多年没给他一滴雨lù,刘修这根草却给他带来了梦寐以求的入仕机会。
    张超非常感jī。
    刘修拉着他,亲热的说了好些话,最后说,卢慎他们都是孩子,进宫也不过是陪太后说说话,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你不同,你有学问,有做事的经验,进宫之后应该很快就能得到天子的重用,怎么把握就看你自己了。宦官你是不屑依附,世家已经依附过了,结果也很清楚,从现在开始,你不要依附任何人,你就依附天子。
    张超心领神会,钦佩的说道:“德然年轻有为,见识过人,如何出仕,一定能和这地名一样,平步青云,由布衣而卿相。”
    刘修哈哈大笑,两次出手都大获成功,他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他拍拍张超的肩膀,熟稔的说道:“子并兄,会有机会的。不过,我现在还要为稻梁谋,等把这件事解决了,我再和你一起为国效力。天子如果问起,还请子并兄为我解释几句。”
    张超连连点头。两人谈了半天,张超留下二十金,约好次日一起进宫见驾,这才满意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一帮人就起来准备,张氏有些紧张,连说话都有些哆嗦了,妆怎么画都觉得不好,最后还是刘修与罗氏一起帮她收拾。刘修一边shì奉一边关照她说,太后也是人,也是普通女人,她以前在河间做解犊亭侯夫人的时候也是穷得丁当响,现在还是喜欢数钱,所以你不要以为她就是神仙,你就把她当成涿县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