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修也忍不住的想笑:“臣觉得可能xìng非常大,别的不说,马日dī能拉弓射箭吗?我非常怀疑。袁逢那么一把年纪了,就算是他拉得下脸,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武人。除了自免,还能有什么办法?”
    “这样好。既让他们离开朕的北军,又不用伤了他们的脸子轻拍着大tuǐ,心情非常愉快:“对了,朕召见过张角他们几个了,张角这人还是有些才学的,对民间的事知道得也多,说的一些问题,朕觉得颇有道理。至于天师道的那个卢氏”天子顿了一下,似乎有些疑huò:“她对治国之道没什么见解,倒是对道术很有造诣,她说她已经有二十七八岁了,朕怎么看也不像啊。”
    “修道之人,大多善于治生,这不足为奇。”刘修倒也没注意天子的表情,接着说道:“张角一直在流民中吸引信众,对流民的认识肯定有独到之处。陛下,臣以为应该把他的意见通报给群臣,让他们都来议一议。”
    “这样好吗?”
    “臣以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听听大臣们的意见,总是好的。至少可以让他们了解张角这个人。”刘修谨慎的说道。他把张角引到洛阳到,一方面是想让他和天师道联手,来刺jī一下儒家这快要断气的鱼,一方面也是想把他从暗处引到明处,如果能给他一个仕途的机会,也许他就不会走上造反那条路,就算他有野心,也好提前预防,朝中的大臣中像杨赐那样的聪明人多了,他要想méng住所有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天子考虑了一会,表示同意。他们又议了一些事,刘修这才告辞出宫。回到太极道馆后,他正准备抖一下大人回府的威风,却看到王瑜愁眉苦脸的坐在堂中,王楚陪着小心在旁边shì候着,毛宗一看到刘修走进来,连忙给他使眼sè。
    刘修一看就明白了,心里不免有些不快,但是他还是按捺住了,对王楚说道:“怎么让父亲大人坐在这儿,不请他到楼上雅间去坐?”
    王楚见他语气平静,又在这么多人面前称呼王瑜为父亲大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扶起王瑜道:“阿翁,我们上楼去谈吧。”
    王瑜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这才来找王楚求援。他这个步兵校尉可来得不容易啊,天子授他这个官,是抢走了王楚的补偿,现在刘修一上任就要逼他辞职,这回去如何向老子王苞交待?难道说,我吃不了那苦,所以把二千石的官儿给扔了?
    到了楼上雅间坐下,刘修去洗漱的时候,王瑜再次向王楚说明问题的严重xìng,最后说道:“我都快四十岁了,身体又一直不太好,你让我去跟那些年轻武夫比体力,这不是要我老命嘛?阿楚啊,你无论如何要帮我这一次啊。”
    王楚也没办法,只得柔声相劝:“阿翁,你不要急,夫君一定有解决的办法的,他不会无端的拿你为难。,
    “阿楚啊,这话说得我难过啊。照理说,他是你的夫君,是我的女婿,我应该大力支持他才对,可是你也知道的,这这种事,我实在是帮不上忙啊。”
    王楚连连点头表示理解,心里却愁肠百结,不知道刘修做这个决定的时候究竟是怎么想的。如果刘修是希望王瑜能留下tǐng过去,帮他撑住面子,那王瑜现在的举动可就要让他失望了。她不想让刘修因为她家影响公事,可是也不忍心看着父亲这般模样而撤手不管,脸上还不能lù出一点点不快,实在是左右为难。
    王瑜还在唠唠叨叨,刘修推开门走了进来,坐在王瑜对面,一个胡姬走过来给他倒上酒,他端起酒杯,一边喝一边看着王瑜:“为了练兵的事?”
    王瑜有些尴尬的点点头,求助的看着王楚,王楚只好硬撑着头皮把意思说了一遍。刘修有些不满的说道:“二千石的官多的是,你为什么一定要在北军中任职?北军是禁军,本来就应该是大汉最精锐的力量,不能打仗的北军,还叫北军吗?”
    王瑜面红耳赤,又不死心的说道:“那北军五校,有哪个校尉不是文士出身?”
    “所以我才要把这些人全部清理出去。”刘库不容置疑的说道:“就算你这次能熬过去,以后怎么办?北军要征伐鲜卑,可不是我和你们开玩笑的,这是天子的意思。你是步兵校尉,在和胡人征战的过程中,步兵营的劣势最明显,任务也最重,你想你能支持到什么时候?”
    王瑜的脸sè顿时变得非常难看,他听出来了,刘修根本没有对他网开一面的意思。
    “你真的准备一口气把五校尉全部换掉?”
    “我没有说一定要换,但是如果不称职,不换也得换。”刘修平静的说道:“将来北征的时候,北军是主力,如果不能打仗,那还有什么意义?”
    “你以为把这几个人换掉,就能找到合适的五校尉?”王瑜有些沉不住气了,声音也大了起来,不顾王楚的劝阻,急赤白脸的说道:“你想想看,整个洛阳有几个人是真正能用兵作战的?你建议天子开设兵学,要招收三十个博士弟子,现在招了几个?五个二千石校尉,有几个人能当得起,难道你想把那些根本不清楚底细的武夫一下子提拔成为二千石?将来出了事,天子会承担这个责任吗,做替罪羊的还不是你。”刘修一时愣住子,王楚以为他生气,连忙拉住了王瑜,不让他再说下去。王瑜也发觉了自己的冲动,连忙住了嘴,可是脸上却不肯落了面子,强憋着一口气,不服气的瞪着刘修。刘修想了想,倒是有些触动:“洛阳现在都找不到五个合适的校尉?”
    “就我所知没有。”王瑜见刘修没有生气的迹象,这才松了一口气,详细的解释了一下。按朝廷的惯例,以前的郎官分两种:一种是文官,他们主要是议郎、shì郎什么的,掌天子shì从问对。这种人一般由博士弟子和孝廉、贤良文学担任。一种是武官,主要是从边郡征发来的,最常见的就是充作羽林骑的六郡良家子,这些人武技好,大部分人都通骑射,在天子身边担任一段时间的郎官后再授武职,前朝的很多名将都是以这种方式出仕的,所以前朝将才辈出。
    光武皇帝中兴以后。因为他本人好文艺,而且又深知武夫乱政的危害xìng,所以大力压制武人,提倡儒学,经过一百五十年的积累,现在宫里的郎官们大多是通经儒士出身,能上马骑射的人少而又少。像贾诩那样的边郡子弟也不是没有,但是基本没什么出路,就算是授官也轮不到他们。本朝的边郡太守都有很多是儒生,比如刘修的先生卢植便是这样的人。像李膺那样兼通文武的人是非常少的奇才,而凉州三明虽然能文能武,用兵的能力肯定不是卢植能比的,可是他们的仕途绝不会比卢植顺利。
    你觉得卢植能够和普通士卒一样去练兵吗?你试试看,看卢植会不会唾你一脸的唾沫星子。
    刘修有些挠头了,他还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开始以为后来大汉出了那么多的名将,挑几个做校尉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现在王瑜一提醒,他也想起来了,五校尉可不是普通的低阶武官,那是二千石的高官,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做的。万一挑的人不合适,北军出了事,他肯定是首席替罪羊。
    “大人请坐。”刘修给王瑜倒了一杯酒,客气说请教道:“那大人以为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人选?”王瑜总算扳回点面子,呷了。酒,想了片刻道:“我想不出哪儿有合适的人选,要想现成的,除非到边军中抽调。可是这样的人才在边军中也不多,各营的将领未必就肯给你,就算给了,你也很难把他们变成你自己的亲信。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培养。”
    培养?刘修无声的一笑,开玩笑,我自己还是个白丁呢,培养五个校尉?
    “你不是建议天子开设兵学吗?”王楚忽然眼前一亮“先请段公帮着培养几个校尉出来啊。”“校尉是不可能,司马却完全有可能。”王瑜又进一步的建议道:“只有那些被你提拔起来的低阶军官才会感jī你,能做到校尉的哪个没有依附的势力,怎么可能轻易的转向你。”刘修连连点头,也觉得自己廾始的考虑太过简单了,天子比他还不如,只觉得这个主意好,却不知道这个主意听起来很美,可行xìng却不高,亏得有王瑜这件事打个岔,要不然他还沾沾自喜呢。
    段颊商量,段颊也觉得这件事刘修做得有些欠考虑,王瑜说的情况的确有几分道理,要想一下子选出五个能符合刘修要求的人来担任校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最终选不出来,或者勉强选出来的人却不合格,那就成了笑话了。
    他又提醒道:“要教武人读书,可不比教文人学兵容易。大多数低阶军官都是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让他们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熟读兵法?根本不可能。相反,不少儒生多多少少都通一些武艺,也读过一些兵书,只要他们吃得了苦,下功夫操练几个月,至少校阅是不成问题的。”
    “你最后选出来的人,大多还是有儒学身份的人。”段颊有些无奈“这就是现状,大汉的士子,不论文武,要想进入仕途,不通儒学是不可能的。”
    刘修对段颊的感慨心知肚名,别的不说,他自己就曾经动过以儒学入仕的念头,段颊本人也是读过儒经的,凉州三明概莫能外,而卢植干脆则是个儒生,一点儒学也不懂的名将比一点武技也不通的儒生更罕见。
    “这次办得有点铿。”刘修自我解嘲的说道。
    “事非经过不知难,以后的问题还要多呢。”段颊语重心长的提醒道“要想办坏一件事容易得很,要想办成一件事,你得面对无数的困难。不要急,先从选合适的司马开始做起吧,千石的司马,不上不下,不会太引人注意。”
    刘修连连点头,还是段颊经验丰富,一下子就点中了要害。司马虽然也是不小的官,但是却可以由各校尉自辟,只要上报通过就行了,不像五校尉要经过朝廷任命,相对来说手续简单一些,选择的〖自〗由度也大一些。
    不过,这一点对刘修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自〗由是五个校尉的,不是他这个北军中候的。袁逢他们选出来的司马,能是他愿意看到的人吗?刘修预感到,这次北军整训的难题才刚刚开始。
    刘修深思了好久,忽然对段颊说:“你觉得妙才如何?”段颊嘴角一挑,点了点头:“稍加点拨,做个司马是没问题的。”刘修笑了,让人把夏侯渊叫了上来,对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夏侯渊的眼睛立刻亮了,忙不迭的就要致谢。刘修拦住他,又问起还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夏侯渊想了想,直截了当的说道:“孟德就不用说了吧,你对他了解得很。除了他之外,曹仁也好用兵,武技也不错,我族兄夏侯慎也是个靠得住的人。”刘修听了这几个名字,心想这搞来搞去,全成了曹操的人了?那可不行。得从卢敏那儿把赵云和张邻要过来,至少也得要一个过来,总不能我忙活了半天,全替人做嫁衣吧。可惜啊,刘备、张飞年纪都太小,一时半会的还顶不上用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时候就看背后有多少可靠的力量啦。老爹也真是,一天到晚想着要造反,怎么没想着多生几个儿子,要不然现在哪会这么紧张。
    “段公,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给我?”
    段颊微微一笑:“我有个族子叫段煨,武技不错,也识得文字。
    同郡有个年轻人叫张济,使得一手的好矛,骑射功夫出众。
    金城有个韩遂,还有个边章,都是文武全才的佳士。”刘修大喜,这几个人他知道,特别是张济,那小子还向赵家学过矛法呢,和自己算是半个同门。
    “请段公派人请他们来,我都要重用。”双更完成,求各种票!!。

第220章 人质
    刘修首先去找曹操,看他有没有兴趣到北军任职,虽说到目前为止曹操上阵经验还是一片空白,连他都不如,但是刘修对这个未来的三国霸主的潜质太清楚了。他们一起拜在段颊门下学习兵法,但是说实在的,他其实不如曹操学得快,他更多是的倾向于直觉,在理xìng方向曹操要比他强太多,在符合这个时代的理论基础上,他更是望尘莫及,曹操对孙子兵法的熟悉程度连段颊都大加赞赏。
    不过段颊也说了,用兵是一门技术活,也就是说,你对各种基本的准则必须熟悉,比如地形地势、双方将帅的xìng格特点、兵力构成、双方的优劣之类的情况要了解,尽量不要犯错,特别是不要犯低级错误,这样你基本上就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当然也仅是一个合格的将领而已。要想更进一步,那就是一门艺术活一这是刘修总结出来的新词一基本上要看灵xìng,要看天份,到了那个层次不是什么人能教得出来的,要看先天的悟xìng。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