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那些公仆们为了政绩三天两头的大兴土木,搞得一边“鸡的屁”猛涨,一边百姓生活水平却暗降便是明证,可是一味的“务存清静”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在九江、庐江之所以有治声,关键还是安抚住了那些豪强——也就是所谓的“民”的主体,如今到了朝廷,他怎么还是这一套,要知道现在大的豪强——袁家已经造反了。
    刘修静静的坐了很久。毛宗见他要考虑事情,不敢打扰。出去领略北海风光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刘修已经写好了几封书信,裁成第六卷共逐鹿第460章决胜千里之外(上)两指宽的纸条。卷起来。放在铜管里。
    “好了?”毛宗很诧异,这显然是密信,不是正式的信札。
    “好了。”刘修叫过庞德,让他把这几封信发出去。庞德应了一声,取过铜管,大步出了帐,时间不长,听得外面几声鹰唳,然后便安静下来。刘修掸了掸衣裳。长身而起,拉着毛宗道:“走,我们去参加鲜卑人的篝火晚会,有漂亮姑娘跳舞的,你要是看中哪一个,今天晚上就不用独睡了。”
    “有这事?”毛宗既有些兴奋,又有些不好意思。
    “我还能骗你不成。”刘修挤了挤眼睛,促狭的笑道:“你在这儿呆几晚,就能换几个姑娘,过上一两年。说不定就有人千里迢迢的抱着孩去认亲,不过你放心,鲜卑女人很刚强的,她们宁愿自已一个人养着,也不愿意去麻烦你。”
    毛宗一听说愣住了:“几晚?你还要几天走?”
    “事情已经安排好了,我早回去几天,迟回去几天又有什么区别?”刘修一摊手,很不解的问道:“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好好享受一下北海的风光?承明,我估计你这辈都没有机会再来北海了,你不想好好看看苏武牧羊的地方,领受一下先贤的遗泽?”
    毛宗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观瞻苏武牧羊的遗迹,他扯着刘修的袖:“大兄,你再不回去,先生就完了,陛下也完了。”
    “胡说八道什么呢。”刘修扯出袖:“小心传到御史耳朵里,劾你个大不敬。”
    “我管他什么大不敬呢。”毛宗真的急了,“洛阳形势危急之极,就等着你回去解围,你怎么还有心思在这里,享受什么北海风光?要是洛阳失守,你大概就要被发往北海,让你呆一辈。”
    “胡扯,这里是终北国,知道不?”刘修又好气又好笑,伸手揽着毛宗的肩膀,不管毛宗急成什么样,挤眉弄眼的说道:“走走,别说大兄不照顾你,今天给你安排一个漂亮姑娘,让你尝尝野味。”说完,不管毛宗怎么挣扎,挟着他向跳得正欢的鲜卑人走去。
    刘修没有骗毛宗,他果真给毛宗安排了两个漂亮姑娘,其实不用他安排,毛宗人长得不错,文武全,又是汉朝官儿,还是自家姑爷的好兄弟,那些年青的鲜卑姑娘们早就相中了他,只要对自己相貌还有点信心的,都主动往毛宗身边凑,热情的邀他共舞。
    毛宗左搂右抱的耍了一夜,第二天起得有些迟了,不过他发现刘修的确没有立刻动身的意思,等他起来的时候,刘修已经和风裂去打猎了。
    
    三天后,北中郎将、并州刺史赵云收到了刘修的密信,他和长史贾诩商量了半夜之后,以刘修的口吻写了三封信,一封送给上谷太守卢敏,一封送给黄巾军大帅张燕,一封送往洛阳,给楚王刘元起。
    卢敏接到信后,立刻请上谷乌桓大人难楼议事,经过磋商,难楼终同意派在代郡南部放牧的从鹿破风率五千乌桓jīng骑南下,越过长城,杀入中山国,将正在河间的公孙瓒与常山的黄巾军联在一起,剑锋直指巨鹿、安平,正在与公孙瓒对峙的审配闻讯大惊,一面向西移防,一面急书袁绍,请求派骑兵支援。要对付乌桓jīng骑,仅凭步卒是不够的。
    张燕接到信后,一面与鹿破风取得联系,协同作战,一面派出密使,潜行到青州,半个月后,正在彭城绝望的困守待援的曹cāo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自称青州黄巾大帅管亥,给曹cāo带来了三万黄巾jīng锐,骑五百。曹cāo大喜,抚额而叹,恍若生。
    几乎在同时,已经焦头烂额的卢植收到了楚王刘元起的请柬,邀请他过府一叙,顺便庆贺一下孙的周岁生rì。卢植大惑不解,他知道刘修刚刚生了两个儿,不过王楚生的孩已经过了周岁,而长公主生的儿还没到周岁,这过的哪门生rì?
    不过,刘元起是刘修的父亲,又是宗室,请他过府喝酒,他在百忙之中也得抽出点时间。于是备了一份礼,赶到楚王邸一看,刘元起不仅请了他,还请了大将军董重、骠骑将军宋丰,还有太尉段颎、司徒唐珍。卢植明白了,这肯定是刘元起要借孙周岁生rì的名义给他们斡旋一下。
    果然,席间刘元起左一句卢君学问jīng湛,右一句段公用兵如神,然后又来一句,你们几位如果jīng诚合作,区区袁家有什么了不起的,一定可以大破之。事到如今,卢植也不能再固执,刘修什么时候能回来还说不定,眼下真正可用的将也只有段颎了,刘元起出面,那就等于刘修出面,何况还有两个外戚坐在旁边,他只得应了。
    宴后,卢植刚要离开,有人过来请他留步,把他引到内堂,刘元起重置酒,请卢植上座。卢植不敢,他虽然是刘修的老师,但刘元起可是王爵,卢植学礼之人,不敢乱了这里面的规矩。刘元起也不勉强,请卢植入了客席,然后很直接的说,今天这么做,是因为他接到了刘修的急信。
    卢植很不高兴,沉默了半晌,很生硬的说:“希望他能决胜千里之外,免得我们费心。”
    刘元起摇摇头:“卢公,段公是能征善战,可是要他打败袁家,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你想想,如今朝廷要兵没兵,以粮没粮,除了让段公上阵还能勉强支撑一段时间之外,还有谁有这么大的威信能震慑关东人?”
    卢植无语,过了良久,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承认刘元起说得对,既然没有实力,就只有靠段颎的威信了。眼下能战的两个将领——董卓和皇甫嵩都是西凉人,他们从骨里不太看得上董重和宋丰,只不过迫于形势,不得不俯首听命罢了。可是段颎不一样,段颎是西凉出来的名将,由他来统领大军,不管是董卓还是皇甫嵩都不会有什么排斥心理,八关都尉、北军五校中也有不少司马、军侯曾经是他的部下或者是弟,他有这个资历和能力把目前朝廷还能掌握的大军捏在一起。
    “另外,德然希望卢公能暂缓对宦官和外戚的处置。”刘元起不紧不慢的说道:“眼下是存亡之际,不能内外交困。蹇硕、张让、赵忠等人虽然贪浊,可是他们对天的忠心却是不用说的,很简单,如果袁家得势,对他们将不利。可是如果把他们逼得走投无路,再去投奔何家,为何家助声威,那事情可就不妙了。”
    卢植无奈的点了点头。“德然还有什么解围之法?”
    “目前没有彻底解围的办法,实力相差太县殊,只能先解曹cāo之围,恢复东西合纵之势,把袁家分割开来,然后予以各个歼灭,如果让他们联在一起,对洛阳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则洛阳危矣。”
    卢植眼前一亮:“如何解曹cāo之围?”
    刘元起一摊手:“这我就不知道了,做生意我在行,打仗我是两眼一抹黑,你为什么不去问段公?”
    卢植看了刘元起半天,翻来覆去的考虑了很久,后还是没问。刘元起的身份虽然现在已经大白于天下,可是一个隐藏了几代人的家族不可能那么简单。算算时rì,毛宗看到刘修多半个月,他能这么就把消息传回来,可见自有他的联系方式。刘修没有直接对他说,而是让刘元起从中联合,这固然有给他留点颜面的意思,但何尝不会是他们父之间有什么默契,只是这个默契,刘修不肯告诉他罢了。!!!未完待续

第六卷 共逐鹿 第461章 决胜千里之外(下)
    原创军情紧急,太尉段颎亲自上阵,他接过兵权之后,立刻重调整了京畿的防务,任命朱儁为长史,协同军务,任命臧旻为南中郎将,接替皇甫嵩驻守颍川,与袁术对峙臧旻征战多年,战场经验丰富,不亚于皇甫嵩,而且他在袁术手下打过几年仗,对袁术及其部下的能力了如指掌,由他防守颍川比皇甫嵩得力。
    重要的是,这两个人抛弃了袁家来向朝廷效忠,非常难得,这个时候如果担心他们曾经和袁家的关系而不给他们安排好的职位,那天下人都会失望,以后还有谁会投靠朝廷?
    段颎也没让皇甫嵩闲着,他把皇甫嵩调往东线的河内。皇甫嵩在冀州征战多第六卷共逐鹿第461章决胜千里之外(下)时,对冀州的情况比较了解,由他与董卓联手,能给袁绍增加大的压力。为了迫使袁绍主力离开陈留,段颎又下令征调护乌桓校尉夏育、使匈奴中郎将田晏两员旧部各带部曲赶到洛阳,分别任步兵营校尉、越骑营校尉。王匡和淳于琼跟着袁绍起兵,步兵营和越骑营已经名存实亡,虽然一部分士卒回来了,但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充任校尉,这两个营就谈不上什么战斗力,夏育和田晏都是跟随他征战多年的悍将,来统领这两个营再合适不过。
    与此同时,段颎任命尹端为长水营校尉。尹端和董卓一样,曾经在张奂帐下做过司马,也是屡立战功。他比董卓受张奂喜欢,后来因功授会稽太守,因许昭之乱,他险些被杀,因朱儁给他暗地里疏通。他输左校,后来做了个平民。一直在洛阳闲居。如今段颎把他用起来,也算是给张奂一个面,有利于整合原属于张奂的那些出身于边军的将士。
    如此一来,凉州三明的实力就整合到了一起,虽说兵不多,总第六卷共逐鹿第461章决胜千里之外(下)共不到万人,和袁绍相比是杯水车薪,可是凉州人的强大战斗力就足以对关东人产生极大的威慑。段颎带着这支总共两万人左右的大军一出动,袁绍就紧张起来了。
    所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现在袁绍是切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在感受到段颎强大气场的同时。他的后方频频告急,先是审配请求他调骑兵去对付乌桓人,后是正在谯沛之间与曹cāo对阵的沮授求援,说曹cāo突然兵力大增,现在已经有五万之众。仅凭他手里的三万人无法应付,请袁绍立刻派人支援。
    袁绍有些晕,立即召集众将议事。田丰分析道,段颎威名显赫,的确也能征惯战,所率领的将领也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将,从并州、幽州和凉州带来的部曲也的确jīng锐,但是他们有一个大问题,朝廷没有赋税。仅凭京畿的那点粮食,连供应洛阳城都不够,又哪来的粮食供应他们?所以段颎利于速战速决,利用他兵jīng将勇的优势,一举击溃我军,否则他就会陷入无粮无饷的困境。
    而曹cāo则不同。他原本只剩下不到万人,怎么突然有了五万人?这些多人从哪儿来的,无非是当地的豪强或者黄巾余逆。曹cāo名声不好,前一段时间又大开杀戒,终逼反了兖州人,徐州人想来也不会支持他,那么就只剩下黄巾一种可能。
    黄巾是乌合之众,人数虽然众多,但是战斗力不强,他们利于持久,不利于决战,就像当初张角一样,如果不是打得太猛,而是等黄巾军再有半年的成长时间,那结果可能就完全两样。曹cāo的用兵能力不在张角之下,只要给他时间,他就可能把这些黄巾军整合成一支jīng锐,到时候就成了真正的心腹大患。
    所以,大军眼下的主要作战方向应该是东面,而不是西面,西部应该以守代攻,东面应该速战速决,把曹cāo灭掉,将关东真正的联成一体。
    至于北面的公孙瓒和张燕,那些人起点sāo扰作用还行,只要给审配安排一个擅长将骑的将领去,遏制住乌桓人的优势,北边就没什么问题了,完全可以等打败曹cāo之后再行北上。
    袁绍觉得有道理,又征求许攸和郭图的意见。给袁绍出主意,说皇嫡不是先帝血脉,那只是刘修一个yīn谋的人就是许攸,这一计给袁绍起兵找到了足够的借口。潜入洛阳,救死了袁家近百口人的也是许攸,这一计给袁绍起兵扫清了后顾之忧。因为这两件功劳,许攸石门山伏击刘修失败的事再也没有敢提,眼下他是袁绍身边得宠的谋臣之一。
    许攸支持田丰的建议,他认为田丰的分析非常有道理,应该先击溃曹cāo,不能让曹cāo缓过这口气。可是郭图却反对田丰的建议,他说田丰的分析的确有道理,但是决策却完全错误。段颎是谁?他是刘修的武先生,和卢植一样,都是刘修能信任的人,现在这两人一个掌文,一个掌武,明显就是刘修在朝廷的喉舌,这能说明刘修有不臣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