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7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无动于衷?”
    “先帝有子嗣!”卢敏几乎咆哮起来,脸胀得通红:“德然,你别忘了,就算当今陛下不能胜任,还有皇长子刘辩,轮不到你来继位。”
    “刘辩,就那个傻小子?”刘修冷笑一声:“你觉得他能比我强?”
    “这是祖宗的规矩,不是比谁强。”卢敏忍无可忍的怒斥道:“你以为是夷狄之君,强者为王?这是大汉,这是传国四百年的大汉,立嫡以长不以贤”
    “那孝桓帝又怎么说?”刘修打断了卢敏,卢敏怔了片刻,脸sè变得非常难看,他强辩道:“孝桓帝孝桓帝怎么了?”
    “如果不是那位跋扈将军,孝桓帝能即位吗?可是最后梁冀死了,梁家灭了,这位托梁冀之力登上帝位的孝桓帝却成了你们维护的正统。”刘修冷笑道:“有先贤在前,我为什么不能效仿,难道我还不如梁冀?管他用什么手段,只要登上那个宝座,有实力保住那个宝座,能致天下太平,又有谁敢说我得位不正?”
    “你你”卢敏气得脸sè红一阵白一阵的,他指着刘修,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看着刘修那张若无其事的脸,忽然觉得很陌生,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师弟吗?他怎么可能如此漠视祖宗家法,怎么可以将皇位看成予取予夺的一个位子,怎么可以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如此漫不经心?
    “你刚才说我在不在乎天下太平,我可以告诉你,我很在乎。”刘修缓了口气,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这些年,我做了什么,我付出了什么样的心血和代价,我相信师兄看得清楚,我也相信天下人看得清楚。我希望天下太平,可是我首先得保证我的家人太平。师兄,我的学问不好,我不是圣人,我的父王已经死了,我也差点死在刺客的手中,难道师兄觉得,我不应该为自己,为家人做点什么?”
    “楚惠王的死是个意外。”卢敏无力的分辩道。
    “哼哼,哼哼,哈哈哈”刘修冷笑两声,接着放声大笑:“我父王的死是意外,我遇刺也是意外,那我倒想问问师兄,太后的死又是怎么回事?是宫里有山崖,还是太后得罪了什么人?太后恭良顺和,我想不出她会得罪什么样的人,以至于在宫里,在那位陛下面前死于非命。”
    他转过头,逼视着卢敏,咬牙切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如果师兄认为应该由那个忘恩负义的畜生继续坐在那个座位上为所yù为,其他人都不能置喙,这才是规矩,那么我今天就明确的告诉你,我,不想遵守这个规矩,而且,我要把这种狗屁不通的规矩打烂,踩在脚下。你们可以同意我的看法,也可以反对我的看法,但是,你不要来阻拦我。谁拦我,我就杀谁!谁想做忠臣,我成全他!”
    卢敏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刘修深吸了一口气,又慢慢了吐出来,凶狠的目光这才慢慢的收敛起来。他有些意兴阑珊,背着手,慢慢的向前走去。卢敏不知道是该跟上去,还是该转身离开。他犹豫了片刻,又不死心的赶了上去,央求道:“德然,你听我一句话,就算你要行此事,也不能现在啊。德然,我求求你,你不要这么冲动好不好?”
    “我冲动?”刘修停住了脚步,生气的看着卢敏:“我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等到他把刀架到我脖子上?”
    “不,等到平定冀州之后。”卢敏揪住刘修的袖子,苦苦哀求:“德然,你一向做事稳重,思虑周密,不会想不通这里面的要害。不错,你是占上风,可是陛下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一旦你弑君自立,天下人将如何想?曹家将如何,他们能支持你吗?你和曹cāo开战,最后得利的只有袁绍,受苦的还是天下百姓。德然,你不知道,袁绍已经蠢蠢yù动,想要和曹cāo联手对付你了啊。”
    刘修吃了一惊:“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卢敏绝处逢生,不敢怠慢,连忙把曹cāo派人来找他,隐晦的说袁绍安排人和他联系的事说给刘修听。来人虽然没有明说皇长子刘辩就在冀州,但是那里面透出的意思很明白。而曹cāo的意思也很清楚,如果刘修弑君自立,他不会站在刘修这一边,他肯定要支持皇长子刘辩即位。
    “还有谁?”
    “还有大将军宋丰及其部下,比如长史董卓。”
    刘修听了这几个名字,忽然有些啼笑皆非。董卓和曹cāo居然成了保皇派?
    ——————
    周一,求推荐,求月票,求动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725章 郭嘉请缨
    卢敏走了,但是他带来的消息却足以让刘修再三斟酌。 。 。皇长子在冀州的事,他早就从英子的嘴里得到了确认,对袁绍可能会拿皇长子来生事也有心理准备,曹cāo不会站在他这一边,他也不觉得意外,但是曹cāo会和袁绍联手来对付他,而且这么快,他却有些估计不足。
    虞翻、郭嘉、荀攸都被刘修叫到了大帐中。听完了刘修的转述,这三个人却没有刘修想像的那么紧张,他们似乎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
    “这件事有可能,但是可能xìng并不大。”在虞翻和荀攸还沉默的时候,郭嘉先开了口,他看了刘修一眼,欠了欠身:“大王,请允许我对卢君父子不敬,我觉得这与其说是曹cāo对大王的jǐng告,不如说是卢君父子对大王的jǐng告。”
    刘修眼珠一转:“奉孝,你继续说。”
    “曹cāo依附天子的原因有二,一是他忠于君主,这是每一个为臣子都会有的思想,只是程度有深有浅罢了。曹cāo那个人怎么看也不像是愚忠之人,如果他恪守君臣之礼,当初在兖州,他就不会和大王联手,造谣诱骗袁绍入彀。那种事虽说事急从权,可是对天子的名声却是个莫大的伤害,更何况这件事连天子都蒙在鼓里,他就不怕将来天子震怒,治他个大不敬?”
    刘修还没会过意来,虞翻和荀攸却扑嗤一声笑了起来。荀攸点头附和道:“奉孝说得对,曹cāo要说心向天子是可能的。可要说他恪守臣节,不越雷池一步,那却是万万不能。”
    郭嘉也笑了,又接着说道:“他还有一个原因,我认为是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曹家和宋家有姻亲,天子在位。宋太后在宫,宋家才能长保富贵,曹家也才能附骥尾。' 。 '可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宋太后死得不明不白,宋家在宫里的根基已断。此时此刻,曹家如果还想保富贵。他就只能紧紧的依附在天子身后,不惜一切代价——至少是表面上要如此——保住天子,而不是和袁绍联系,用皇长子来说事。这种消息传到天子的耳中,天子将作如何想,他还能相信曹cāo吗?以曹cāo的心计,他又怎么会做出这么蠢的事。”
    刘修也笑了起来,他也觉得这可能是卢植父子的一计,但作为当事人,他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是卢植父子虚张声势上。万一是真的呢?所谓当局者迷,就是因为当局者有利害关系,并不能做到完全理xìng。正如名医不自医一样,不管他医术多么jīng湛,治疗自己的时候。总不如治疗别人那样胸有成竹,一成的危险也会变成三成四成,瞻前顾后也就理所当然。
    可是郭嘉他们也这么认为,那他就安心多了。
    “奉孝言之有理。”虞翻也开口说道:“正如奉孝所言,曹cāo依附天子最大的目的是利益,如果真和袁绍联手。扶持皇长子即位,那最大的利益肯定是袁绍的,曹cāo所得有限,至少不能和依附大王相提并论。从利益大小和风险大小来看,选择帮助袁绍对抗大王,都是一个不明智的举动,不符合曹cāo的xìng格。”
    虞翻抚着颌下的短须,微微一笑,又接着说道:“退一步讲,就算曹cāo和袁绍联手,他们赢的机会也不大。他们联起手起来,充其量也不过是恢复了袁家当初起兵时的局面,又能如何?兖州能支持到现在,他曹cāo固然有功,可楚王府在背后的支持,也不是无足轻重的。一旦曹cāo和大王作对,他难道不要考虑考虑没有了这些支持,他还有什么实力可言的问题?”
    荀攸咳嗽一声,也开了口。“大王,仲翔和奉孝所说的,都是很实际的问题。曹cāo和袁绍联手,胜算也不会超过三成,因此并不足惧。不过,兵凶战危,我们要考虑的倒不是他们联手之后会怎么样,而是当下。曹cāo身为卫将军,他控制着整个京畿,大王身在洛阳,不到万不得已,不应该与他发生冲突,以免变生肘腋,纵有雄兵百万,也救援不及。”
    刘修微微颌首,郭嘉和虞翻从曹cāo的心理和态势着手,分析他和袁绍联手的可能xìng不大,而荀攸则是从用兵着手,提醒他不能对这件事掉以轻心。曹cāo就算不和袁绍联手,但以袁绍为援却是有可能的。从他的角度来说,目前保住天子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要想把曹cāo拉过来不太可能,但是,我们应该让他保持中立。”郭嘉躬身道:“我愿意先去见见曹cāo。”
    “那不行,太危险了。”刘修断然否决。万一曹cāo发了疯,把郭嘉杀了,那他的损失可太大了。培养这么一个既聪明绝伦,又非常可靠的人容易吗?
    “大王亲自赶赴洛阳,冒的险,可比这大多了。”郭嘉长身而起,躬身下拜:“嘉自童稚起,随侍大王左右,深得大王恩宠。当此之时,嘉岂能顾惜一身安危而裹足不前?再者,刚才仲翔与公达也都说过了,曹cāo其意在利,只要得到利益,他就不会与将军为敌。嘉身荷大王重恩,只有嘉前往,才能使他相信大王的诚意。”
    虞翻和荀攸也点头赞同,此时此刻,派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去,曹cāo很难相信刘修的诚意,而郭嘉是刘修的亲信,这一点曹cāo非常清楚,他去做说客,份量自然不一样,成功的可能xìng也更大了。反过来说,如果曹cāo杀了郭嘉,那就证明他的心意已决,刘修就不用再犹豫了,直接准备用武力解决,别奢望能把他拉拢过来了。
    郭嘉把自己当成了一个重量级的筹码,要逼着曹cāo做出旗帜鲜明的决定。要么支持刘修,要么反对刘修,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这个道理刘修懂,可是他就是不敢冒险。郭嘉从十一岁到他身边,如今已有九年多,他亲眼看着郭嘉从一个稚嫩少年长成了一个英气勃勃的青年,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超越了普通的君臣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有时似父子,有时似兄弟的亲情。他不希望郭嘉去冒这个险。
    郭嘉见刘修犹豫,一下子就猜到了他的心思,心中激动,更是豪情万丈。他再次拱了拱手:“大王的担心,嘉非常感激。不过,马伏波有言,为将者当马革裹尸,而不能卧于床上儿女手中。嘉虽不能如马伏波征战沙场,可是身为军谋,嘉能有这样的机会为大王效劳,也是平生幸事,请大王不要再耽搁了,嘉早一天到曹cāo面前,就能多一分机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虞翻和荀攸也上前劝说,刘修沉思半晌,只得应了。他拍着郭嘉的肩膀:“奉孝,你可要小心些,千万不要逞强。你别忘了,你还没成亲呢,可死不得。”
    郭嘉脸一红,刚才的意气风发一下子无影无踪,窘迫不堪。虞翻和荀攸见了,也不禁哈哈大笑:“大王,待奉孝功成归来,大王当为他择一门好亲事,以做酬赏。”
    “一定一定。”刘修也忍不住笑了。
    郭嘉拜谢,随即收拾了一番,赶往曹cāo的大营。刘修不放心,给曹cāo写了一封亲笔信,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一方面,他是希望能把曹cāo拉过来,另一方面,他是希望曹cāo不要轻举妄动,特别是不能伤了郭嘉xìng命。
    刘修暂时在伊阙关住了下来,等待郭嘉的消息。在此期间,他对天子转来的军报进行了回复。他说,并凉的将领感激太后的恩德,想要为太后扶灵,这是他们的忠孝之意,理应加以成全。不过陛下担心他们带大量的军卒入京畿有所不便,也是情有可由。臣如今已经不再担任军职,不能直接给他们下令,臣建议可以让他们在京畿以外祭拜,比如并州将士在河东,凉州将士在关中,这样一来,既满足了他们的一片心意,也可以避免引起其他人的误会。
    刘修的回复被送往洛阳,小天子看过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刘修的建议虽然还是杀气腾腾,但是他不让这些人进京畿,就说明他还没有决定不顾一代的与他兵戎相见,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还可以避免。
    子把刘修的建议转给了三公。三公看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互相看看,都有些庆幸。他们或许对是否支持刘修篡位上有不同的分歧,但不希望在京畿发生战争的意见却是一致的。朝廷中争权夺利,甚至杀人流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