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7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敏无奈的摇摇头,他当然不完全相信这一点,可是他同样觉得卢植过于偏执了,什么事都往坏处想,什么责任都往刘修身上推,一有风吹草动,他就会以为这是刘修的yīn谋。这已经有失大臣之体,更不是顾命大臣应有的风范。不过指责的话,他说不出口,更不可能当着崔琰的面说。
    “季珪,你去写一封奏疏,就说司徒病了,要静养数rì。府中的差事,你能处理的先处理,不能处理的,暂且搁在一边吧。”
    崔琰看看卢植,卢植眼神一紧,沉声道:“你这是要替我做主吗?”
    卢敏躬身道:“我不敢替父亲做主,不过,我相信父亲静养两rì,自会有结果。”
    “能有什么结果?”
    “如果我想得不错,陛下召你入宫,并不是要询问你的建议,只是尊重父亲,想先给父亲一个准备罢了。”卢敏轻轻的吐了口气:“陛下虽然尚未亲政,却不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他做事自有分寸,父亲应该相信他会做出最妥善的安排。”
    卢植愤怒的沉默。
    
    卢植告病的消息传到宫里,小天子惋惜的摇了摇头,随即下诏,司徒卢植为国cāo劳,劳苦功高,为体现尊老重贤之意,特迁其为太傅。司空唐珍接任司徒,光禄勋杨彪接任司空。
    随即小天子又下了一道诏书,因朕旧伤复伤,无以医治,为天下计,yù以楚王世子刘业入继大宗,着三公九卿议,并请楚王、大将军刘修即rì回洛阳主持大局。
    诏书送到司徒府,卢植接诏后,半晌无语。他知道被卢敏说中了,小天子早就有计划,事先请他入宫并不是商议,而只是看看他的态度。如今看到他的态度是不合作,小天子直接免去了他的司徒之职,给了他一个荣耀xìng的上公之职,算是让他体面的养老。由刘业来继承皇位,是小天子的既定计划,让三公九卿商议一番,不过是走个形式。
    虽然刘修一直主张朝廷中的大事小事,都应该由外朝作主,天子不能专权,可是在卢植这样的人来看来,天子诏书才是最神圣的。大臣们对天子的诏书可以有意见,但是当天子诏书下达之后,他们只有遵从的本份,抗诏不遵是绝对不可以的。更何况小天子的这份诏书本身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不管他的伤是真是假,既然他决定要让刘业继承皇位,而不听其他人的建议,那这个决定再荒唐,做臣子的也没有反对的余地。
    你可以谏争,但是谏争的目的不是抗诏,只是希望天子能收回成命。如果天子决意如此,那谏争也就没有了意义。
    所谓三公九卿朝议,都无法改变天子的决定。既然如此,卢植再抗争也没有用。
    于是他真的病了。
    正如卢植所料,三公九卿议事不过是个过场,天子病重,根本没有出面,由蹇硕代表,在朝会上就做出了决定。当天,令楚世子刘业入继大宗的诏书就送到了楚王府。长公主不敢自专,一面上书婉拒,一面急书刘修,要他回洛阳主持大事。
    两天后,刘修带领亲卫营赶回洛阳,将亲卫营留在城外的太极道馆,他自己带着张辽、太史慈等百余贴身亲卫进城。他没有先回楚王府,而是先赶到宫里请见。小天子立刻下诏接见,刘修将张辽等人留在宫门口,径直来到了德阳殿的寢殿。
    刘修进了殿,病榻旁的宦官内侍鱼贯而出,殿门在身后缓缓关闭,大殿里只剩下了刘修父子二人。
    病榻上的小天子起身,走到刘修面前,双膝跪倒:“拜见父亲大人。”
    ——————
    本月的最后一天,也是本书的最后一天,求月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768章 前因后果
    楚王府一片欢腾,虽说长公主还没有接受天子的诏书,可是天子诏书又岂是那么容易拒绝的,所谓拒绝,不过是礼仪上的过程罢了,谁都知道,刘业继承皇位已成定局。
    长公主非常高兴,几乎可以说是欣喜若狂。不过她毕竟知晓宫廷的规矩,更清楚刘修的脾气,虽然高兴,却不至于失态,在众人面前,她依然是雍容大度的长公主,楚王夫人;对太夫人唐氏,她孝顺有礼;对王楚、风雪,她亲近友爱;对下人,她严肃而不失温和;对几个孩子,她慈爱而不失规矩。
    她做得滴水不漏,让人找不出一点瑕疵。
    一直到刘修回府。
    当盛大的晚宴过后,夫妻二人回到房中,长公主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扑入刘修怀中,喜极而泣。刘修抚着她的肩,轻轻的拍了拍:“好啦好啦,别再哭啦,这是个喜事。”
    长公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含泪带笑:“夫君,我知道这是喜事,我这是高兴的。业儿身上有了我父皇遗留的血脉,他即了帝位,那个御座,算是又回来了。”
    刘修扳起长公主的身子,诧异的说道:“原来你还有这个想法?”
    长公主不好意思的抹着眼泪:“是的,当初要不是曹节那个阉竖,处死了渤海王,皇位怎么可能传到解渎亭侯一支,再也怎么说,也应该从渤海王的子嗣中选啊。”
    刘修哭笑不得,心道这女人还真是有些迂得不可理喻。孝灵帝的曾祖就是孝桓帝的祖父。他们都是出自河间孝王刘开一脉,孝灵帝的父亲刘苌就是孝桓帝的从兄弟,其实比渤海王刘悝只远一层。又能什么大的区别,她又何必这么计较。
    如果让她知道刘业身上另一半的血脉来自于何处,不知道她还会不会这么高兴。
    “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刘修搂着长公主的肩膀,连连摇头:“不过,你现在不要高兴得太早。业儿坐了那个位置,你也不是太后,你依然是楚王夫人,以后见了自己的儿子,你还要下跪行礼,你不觉得难受?”
    “我不觉得。”长公主两眼放光。残存的泪水熠熠生辉。她眼波流动:“只要他能在嘉德殿的御座上坐稳,我就高兴。”她转念一想:“你在上谷建立学堂,以后还要长镇北疆,是不是因为不想给自己的儿子磕头?”
    “有这方面的原因。”刘修坦然的点点头:“我不习惯。”
    “这有什么不习惯的。”长公主扑嗤一声笑了起来,依偎在刘修胸前,想了想,忽然又笑道:“不错。你第一次见我的时候,就不想跪在我的面前,后来见先帝,跪得也非常勉强,现在要让你跪自己的儿子。你肯定更不习惯了。不过,为了这个原因,你就要躲到北疆去吗?我看恐怕不尽然吧,是不是有别的什么勾着你?”
    “是啊。”刘修理所当然的说道。
    “真有?”长公主被刘修的坦诚震了一下,又有些怏怏的说道:“是英子?”
    “英子?”刘修真被长公主震住了,他愣了半晌,想起那个长得很成熟,可是心xìng却还是和十多年前一模一样的小姑娘,不由得啼笑皆非。可是不得不说,当唐英子还像以前一样腻着他的时候,他真有些心动。当然了,当着长公主的面,他不想承认这些。
    “这个你想歪了。”刘修咳嗽了一声,“我到北疆是有更重要的原因,比如那个传说中蚩尤的葬身之处,比如说鲜卑人的残余,比如乌桓人”
    长公主静静的听着,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容,一直等刘修自己觉得无趣,这才笑道:“好啦,你现在是堂堂的楚王,大将军,就算是多纳几个妾也是很正常的事,更何况英子从小就在府里长大,我早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妹妹,你又何必如此遮掩呢?难道你觉得我是个妒妇?”
    “这个哈哈,哈哈,当然当然不是。”
    长公主掩嘴而笑:“夫君,我可好久没看到你这么心虚了。”
    “这个这个”刘修老脸有些挂不住,翻身将长公主扑倒:“竟敢说为夫心虚,看来不用家法侍候,这夫纲是没法振了。”
    长公主娇笑不已,挣扎着起身去灭灯。刘修哪里肯让她起来,曲指一弹,床榻边的青铜灯应声而灭。
    
    》自己独自一人,进了僻静的后院。
    这个后院是楚王府中最机密的地方,通常除了刘修之外,只有郭嘉能进来。今天郭嘉回家和家人团聚去了,小院里静悄悄的,连一点灯火也没有。刘修进了屋,也没有点灯,径自走到书案前,却没有坐在案后rì常他坐的位置上,而是在对面的席上坐下,点起了灯,又接了一壶水,搁在红泥小炉上煮了起来。一切安排妥当,他这才轻声说道:“父亲大人,还要我去请吗?”
    书架后的帷幕轻轻一晃,一个人影慢慢踱了出来。他背着手,静静的打量着刘修。
    刘修瞟了他一眼,示意了一下案后的正席,嘴角微微挑起:“父亲能在这里出入自如,看来境界又有提升,不知是龙吟还是虎啸?”
    “说什么龙吟虎啸,这是我的家,还有这条暗道,要想瞒过那些虎士,又不是什么难事。”刘元起轻笑了一声,泰然自若的在案后坐下,双手搂在腹前,打量着刘修。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
    “茶马上就好。”刘修微微的躬着身子,平静的看着刘元起的眼睛:“不过,我想你冒险潜回来。不会只是为了喝茶,也不会是想看看我。我如果猜得不错,你应该还没有去见阿母。”
    刘元起眉毛一挑:“我有那么薄情吗?在江陵。我就见过她了。”
    “是吗?”刘修有些诧异:“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在华佗治好了她的中风之后。”
    刘修长吁了一口气,回想了片刻,若有所思。“我明白了,怪不得阿母不能说话的时候,像是有很多话要说,可是能说话之后,反倒不肯说了。原来是你对她说了什么。”
    刘元起看着他:“是的。不过我想,你现在应该知道她原本想对你说些什么了。”
    “我知道,我只是不知道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你不告诉我真相。”刘修的腰更弯了,似乎背负着一个难以承受的重任。“你就这么希望你的儿子和孙子骨肉相残?”
    刘元起淡淡的说道:“要想坐稳那个位置,父子相残又算得了什么。想当年那位高皇帝不就是宁可喝父亲的肉羹也不肯投降,将子女推下车,不就是为了自己能逃得更快一些?”他顿了顿。又道:“心不够狠,就算力可拔山,气可盖世,也只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却无法君临天下。”
    “那现在你是不是有些遗憾?好像我们两个谁也达不到你的要求。”刘修的声音有些yīn冷:“那父亲是不是要另外再找一个人能代替我们?”
    刘元起无声的笑了起来:“你又何必说这样的气话。我如果还有什么想法,又怎么会把所有的产业交给你?”
    “那你不觉得遗憾?毕竟天下还姓刘,不姓项。”
    “遗憾当然还是有的,所以我不太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我自己坐那个位置,然后把大汉改为大楚,把刘修改为项修?”
    刘元起看着他:“这虽然有点难,可是以你现在的实力,并不是做不到。”
    “我说过,我无法让你满意。”刘修轻叹一声:“你觉得能做到,可是我却觉得,为了一个姓,要天下动荡,生灵涂炭,实在有些不值得。我相信,我那位力可拔山、气可盖世的先祖也不会愿意。毕竟他和我一样,有些妇人之仁。”
    “你早就知道?”
    “我早就知道。”
    “什么时候知道的?”
    “当你把霸诀和与通行版本有别的《太史公书》交给我的时候,我就有些猜想,但真正确定,却是到虞翻来投。”
    “怪不得。”刘元起恍然大悟:“这么说,你早就决定了不恢复项姓?”
    刘修点了点头。
    “那我项家这几百年的辛苦怎么办?”刘元起寒声道:“我们已经屈辱的姓了几百年的刘,还要继续屈辱下去?”
    刘修摇摇头:“不,你现在就可以改姓项。”
    刘元起气极反笑:“难道你要让我这么一把年纪,再去生个儿子姓项?”
    “这倒不用,我给你准备了一个人。”刘修也笑了起来:“虽然他也不能让你完全满意,不过我相信,他应该比我更能满你的意。”
    刘元起眉毛一挑,沉思半晌:“那个小子?”
    刘修点点头。“他让出帝位,然后改姓项,我会将他安排到边军中去,用十年时间来教导他,然后我会用全力支持他,让他自己打出一片天下。”刘修笑了笑,似乎想起了什么:“他很有信心,与在洛阳做一个不zì yóu的皇帝相比,他宁愿选择征战,自己打出一片天地。他已经选定了西域做为开始的地方,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安排。我很满意,我希望你也能满意。”
    “西域?”刘元起不屑一顾:“蛮荒之地,有什么好打的。”
    “那是因为父亲一直盯着中原,却不知道天外有天。”刘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