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知道这些,一方面和他对房中的家具装饰风格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这是汉代的东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听说自己这世有一个弟弟,这个弟弟虽然不是亲生的,却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牛人,再配合上自己的年龄,他大概知道现在应该是东汉末年,那场著名的黄巾起义还没有出现,大汉朝还像一幢华丽的高楼,虽然内部已经腐朽,外表却还保持着不可一世的壮观和强大。
    在大致明白了这样一个年代,又得知自己这个新家虽然还算得上小康,但绝对算不上有权有势之后,刘修知道自己在不久的将来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便是保住这条失而复得的小命。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刘修虽然有些书生意气,这个道理却还是懂的。他也有自知之明,艺术这东西在太平盛世也许能让他过上逍遥自在的好日子,可是在乱世之中却不能给他带来哪怕一丝安全,哪怕你能妙笔生花,也不如一把刀来得实在。
    刘修也不是那种霸气四溢的牛人,既然他那位据说天生贵人的弟弟都注定要做一个长跑健将,奔波一生,最后才在大西南站稳脚跟,他凭什么相信自己能虎躯一震,英雄来投,长剑一指,天下归心?
    因此,跑路似乎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而且他现在有一个似乎很适合跑路的身体。
    因此,刘修现在最用心做的事就是锻炼身体,他把锻炼身体当成前世的造假事业一样,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每天早晚静坐养气,白天就在院子里耍弄那些石担、石锁,晚上还要负重出去长跑,抓紧一切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
    而“父亲“冰冷的目光和”母亲“心疼的眼泪,都不在他的考虑之列,他甚至没有兴趣去搞清楚为什么这个父亲看着自己儿子的眼光会那样的冷漠,冷漠得还不如看向那个和他似乎已经隔得很远的弟弟,难道自己原本就不是亲生的?还是因为那小子说过一句很牛逼的话,就相信他以后一定会比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刘修承认,那小子以后确实算是有出息的,可是目前看来,那小子除了少年老成一点,和其他的孩子并没有太多的区别,根本没有一点天生贵人的气势。
    刘修站起身,走出房间,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下身体,又开始摆弄那几个石锁,直练到汗流浃背、筋疲力尽才罢手,他坐在石锁上,看着汗津津的皮肤下鼓鼓的胸肌,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休息了一会,他正准备起身去前院打桶水冲一冲身子,一个约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提着水桶快步走了过来,未语先笑。
    “大兄,我把水打来了,你快冲冲吧,看你一身汗,让阿伯看见可不好。“
    看着眼前这个少年脸上温和得近乎讨好的笑容,刘修笑了,虽然他觉得那个断定他以后是个贵人的名士胡咧咧的成份比较高,却也不得不说,就算是胡咧咧,也是有点门道的胡咧咧。
    因为这个少年,就是能让万人敌关羽、张飞和赵云死心塌地的效忠,能让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出山辅佐,能和奸雄曹操、枭雄孙权鼎足而立的英雄刘备刘玄德。
    “多谢。”刘修点了点头,刘备无声的笑了笑,放下水桶,转身又去取了一只木盆来,将水倒入木盆中,抢在刘修之前,将一块粗布手巾在水里浸了浸,然后很自然的转到刘修身后,一边帮他擦着背上的汗,一边笑道:“我帮你把背上擦擦。”
    刘修应了一声,坐着没有动,享受着未来的蜀国皇帝的服侍,却没有一点得意的感觉,反而暗暗皱起了眉头。也许是因为前世见多了伪善的人,也许是因为知道这个真正从草根崛起的皇帝最擅长的就是笼络人心,他对刘备今天的举动有些本能的警惕。
    因为他到这个世上三个多月,刘备来看过他几次,可是从来没有这么主动的服侍过,相反,刘备在他面前的时候,头总是昂着的,而不是像在他的“父亲”刘元起和“母亲”唐氏面前那般温顺的低着头。
    刘修看着水盆里晃动的倒影,看着自己那张国字脸眉眼之间透出的些许稚嫩和粗疏,猜想着刘备今天这反常的举动背后究竟掩藏着什么秘密。为了对付那个砖家,他卧薪尝胆十年,自认为对人心的揣摩还是有一些心得的。
    敌不动,我不动。
    刘修背对着刘备,看不到刘备脸上的表情,只是感觉到刘备帮他擦汗的手滞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很快帮他擦干了汗,这才转到刘修面前,一边在水里搓洗着,一边说道:“大兄,看你这样子,想必是无碍了?”
    “嗯。”刘修笑着点点头,曲起手臂摆了个姿势,显示自己现在健康得没话说。
    刘备看了他一眼,把搓好的手巾交到他手里,松了一口气道:“这样我就放心了,去读书肯定没问题。”
    “读书?”刘修一边擦着身上的汗,一边随口问道。他没有看刘备的脸色,心里却非常诧异。他不知道刘备是不是喜欢读书,想来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总不会是文盲,但是他却清楚自己这个身体原来是什么样的人,他的房间里连一张纸、一枝笔都找不到,肯定不是个喜欢读书的人。
    对这一点,他有心理准备,就算到了那个所谓的盛世,不认识字的人也是一大把一大把的,而现在印刷术还没有出现,书籍的传播都靠手抄的,识文断字的更不可能到处都是,从这院子里的物事大概也能猜得出来,原本的“刘修“大概是个四肢达,头脑简单,一个字不识的货色。
    是个文盲没什么可奇怪的,问题是刘备应该知道,他为什么会提起读书这回事?
    “是啊,李君派人来请阿伯去城里,要和他商量让我们去读书的事。“刘备站起身来,低着头看着一直在默默的擦汗的刘修,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皱。刘修三个月前突然昏迷,在床上躺了几天,虽说很快就好了,可是他总觉得他某些地方有了变化,别的倒没什么,眉还是那眉,眼还是那眼,但眉眼之间那种常见的那种浑不吝的神态却不知不觉的变得淡了,而且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多话,倾听的时候多了起来,常常有一种让他觉得眼前这个刘修是另外一个人的异样感觉。
    刘修没有说话,只是无声的笑了笑。他知道刘备说的这个李君就是那个断言刘备将来会出人头地的名士,大名叫李定,在很少出名士的涿县是个人物,难怪自己的“父亲”在村里说一不二,一听到李定的邀请却很欣欣然的前往。
    见刘修不吭声,刘备无奈的撇了撇嘴,又接着说道:“这次与往常不一样,这次的先生是我们涿县的大学者卢植卢子干,他成年之后,一直在外求学为官,要不是因为身体不好,回乡养病小住,我们想见他一面都不可能,更不可能拜在他的门下读书。大兄想必知道,他是扶风大儒马融的弟子,如果能入他的门下,哪怕只是著录,以后在涿郡做个小吏也是没问题的。”
    刘备不紧不慢的说着,听起来似乎很平淡,可是刘修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安。刘备一提卢植的名字,他便想了起来,卢植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倒不是因为他的学问有多好,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两个学生,一个是眼前正在劝说他去读书的刘备,另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白马公孙瓒,虽然这两个人好象都没什么学问。
    原来到现在为止,刘备还没有拜入卢植门下啊。
    “大兄一心习武,大概不知道阿伯为了能让大兄有个出路想过多少办法,现在机会来了,成了卢植的门生,以后提起来,哪怕是有权有势的毛家人听了也要给三分薄面。”刘备还是不急不忙的说着,语气轻淡,好象一点也不着急似的。
    毛家?刘修想了好一阵,还是没想起来这是什么人,不过从刘备的口音中听得出来,这毛家大概是附近有头有脸的人物,可能还是那种横行乡里的恶霸一类。
    拜个好老师,就等于捧了一个金饭碗,这个道理刘修也明白,前世虽然已经取消了那种师徒薪火相传的制度,可是读硕士、读博士的能有个著名的导师也是非常长脸的事,对以后的竞争大有裨益,更何况封建社会师生如父子的紧密程度,不是有人说嘛,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武如此,学文亦然。
    可是,“自己”分明不喜欢读书,刘备为什么一口一声“我们”,一口一个“你将来如何如何”?
    刘修正在想,他的“母亲”唐氏耷拉着脸从前面走了过来,眼睛一瞟刘备,刘备立刻打住了话头,躬身拜了一拜:“见过伯母大人。”
    “哼!”唐氏没好气的哼了一声:“你不用多说了,且不说我家阿修病了一场,身体还没好,就算他没病,他也是看到书简就脑子疼的人,这天生就不是识文断字的材料,做不成你那样的贵人。他是不会去读书的,你也不用来劝,还是回去帮你阿母多织几双草鞋,然后拿到县城里去卖了,说不得还能筹点学费。”
    她劈头盖脸的一阵数落,说得刘备满头通红,尴尬不己,只得嚅嚅的说了两声,转身逃也似的走了。
    “且!也不知道了什么疯,居然想要读书了。自己去疯便也罢了,偏偏要拖着你去受罪,还不是想我们家出钱”唐氏依然喋喋不休的数落着已经不见了人影的刘备,愤愤不平之色溢于言表,一边说,一边关照刘修道:“儿啊,等会儿你阿翁回来了,你就说身子还没好,读不得书,听见没有?”
    刘修恍然大悟,略作思索,忽然笑了一声,道:“阿母,我也想去读书。”
    唐氏有如连珠箭一般的话突然停了,她将刘修推开,有些担心的打量着他,迟疑的说道:“儿啊,你是真的身体还没好,还是又被那竖子几句话蒙住了心?”

第002章 读书有用
    刘修有些不太习惯唐氏这样的亲热,他轻轻的拨开唐氏温暖的手,却又觉得有些不忍。过了片刻,他才说道:“阿母,我是真的想读点书,如果不识字,以后岂不是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做一辈子的农夫?”
    唐氏有些偏厚的嘴唇动了动,眼睛用力的挤了挤,还是迟疑的说道:“那个你以前不是说一看到书简就头疼,笔杆子比这石锁还重的吗?为了让你读书,你阿翁打断了几根荆条也没用,怎么怎么”
    “那那是以前啊。”刘修也有些赧然,原来的“自己”这么不喜欢读书啊。
    唐氏还是有些半信半疑,转过身想了想,又恨恨的说道:“都是那小竖子花言巧语,唉,你啊,空长了这么大的个子,偏偏吃不得那竖子的骗,连阿母的话都不听了,真是”她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跺了跺脚,不甘心的一甩手:“你再好好想想吧,在我面前说说没事,到了你阿翁面前再这么说,那不仅是要花许多冤枉钱的事,只怕你想后悔也不成了。”
    刘修沉默不语。唐氏的舔犊之情他看得清楚,可是他现在却不是她的儿子,不可能像以前的那个人一样虽然长得人高马大,却没有顾忌的投到她怀里撒娇,而且他之所以愿意读书,就是希望能搭上卢植这棵大树,倒不是想靠读书出人头地,而是想借此离开涿郡这块是非之地。他的印象中,黄巾起义也波及此地,刘备就是靠杀黄巾起家的,虽然他现在有一副好身板,却不想参乎到这场大动乱里去,白白丢了性命。
    中午时分,“父亲”刘元起坐着牛车回来了,他今天穿得很隆重,一直藏在箱底的新衣上折痕清晰,虽然没有戴冠,却包了一块崭新的头帻,配着他那国字脸,三绺短须,倒也有几分威严。
    “你要去读书?”刘元起听到刘修这句话时,也露出一丝异色,嘴角抽了抽,似乎想笑又笑不出来,他上下打量着刘修,难得的伸出手在刘修的额上碰了碰,然后又在自己的额上试了一下,确认刘修现在没有烧。他伸回手背在身后,瞟了一眼怒气未消的唐氏,挥了挥手:“去准备点酒菜,我要和阿修小酌两杯。”
    正在生闷气的唐氏一愣,睁大了眼睛,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随即又喜上眉梢,粗粗的腰身一扭,有如一只轻盈的蝴蝶般飘了出去,远远的,厨房里响起了她欢快的声音。
    刘修有些黯然,看来在“母亲”的印象中,“老爹”从来没有这么和自己这个“儿子”这么亲热过。
    刘元启转身上了堂,在正中的席上坐下,然后指了指旁边的坐席,示意刘修坐下。刘修犹豫了一下,虽然觉得跪坐太累人,可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走了过去,规规矩矩的坐下,又将衣摆安置好,然后双手抚在腿上,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刘元起一直看着他,眸子里露出难得一见的赞赏,过了片刻,他突然问道:“玄德来过了?”
    “嗯。”
    “是我让他来的。”刘元起直截了当的说道,他顿了顿,又说道:“李定请我去,就是商量让他去读书的事。我知道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