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民的国际礼仪教育。如WTO成员国、举办过或准备举办奥运会等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活动的国家首都或城市,政府尤为重视国际礼仪知识和礼节的教育。
(二)国际礼仪教育的大众化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国家首都所在地全体市民的国际礼仪知识比较普及,国际礼仪行为比较规范。一些国家的首都还专门建立国际礼仪学校,培养专门人才,提高学生和市民的国际礼仪素质。
(三)学校是国际礼仪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在多数发达国家,国际礼仪教育被正式列入国家课程计划。如在加拿大,国际礼仪教育被列入学校的健康课程,并有具体的课时规定。瑞士彼叶夫别墅学院作为最专业的女子“精修学院”对女子进行“最佳礼仪”教育,学院院长说:“现在,除了教授精修学院的传统课程,如语言、烹饪、礼仪和家庭管理以外,我们还增加了公共关系、外交礼仪、商业习俗和一些异国礼仪的重要课程,其目的是在当今多变的世界中让我们的学生具备更全面的技能。”并把国际礼仪和礼节作为核心课程。
三、北京国际礼仪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总的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我国,尤其是在北京,除了必要的官方国际礼仪外,无论是学生还是市民,国际礼仪知识和技能都比较缺乏,与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不相称,与举办奥运会对国际礼仪水平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
根据北京市西城区政协第十五届会议提案提供的资料:2001年,以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中培训中心为主体,进行了“北京市民礼仪水平调查”,以问卷形式(41个选择题),分别在24个单位,发出问卷705份,收回有效问卷703份。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民礼仪水平亟待提高;女性礼仪水平总体高于男性;礼仪水平与文化水平成正比;礼仪水平与承担的社会角色关系密切;个人礼仪水平与单位领导重视程度有重要关系;个人礼仪水平与交往礼仪水平高,并明显高于其他礼仪水平,国际礼仪知识匮乏;市民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普遍有提高礼仪水平的愿望。
《奥林匹克优秀论文集》 第一部分国际礼仪意识淡薄
本文认为,北京国际礼仪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国际礼仪意识淡薄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人,许多市民国际礼仪的意识不强,在许多外国人的心目中,认为北京人很“土气”。很多市民认为北京的外国人比较多,与陌生的外国人讲不讲礼仪无所谓,“目中无老外,见怪也不怪”成为北京人的一种文化心态。由于语言障碍,许多市民见到外国人不打招呼,使许多外国人对北京人有一种陌生感,而不是亲近感。一些北京人一旦与外国人成为朋友,就用中国人“熟不拘礼”的心态去对待,又使外国人感到北京人很随意。
2。缺乏必要的国际礼仪常识和技能
北京人在半官方的正规场合接待外宾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但是,除了注意着装礼仪外,由于对不同国家的礼仪常识和行为方式不熟悉,许多人只好按中国的礼仪去接待,结果宾主双方都很不方便、很不自然,甚至很尴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接待效果,也有损我方的形象。
3。青少年学生国际礼仪知识和技能匮乏
在北京的各级各类学校中,除了一些职业中学和少数礼仪学校外,绝大部分学校学生对世界各国的礼仪基本不了解,国际礼仪常识和相应的礼仪行为方式比较欠缺,既不会欣赏,又不会施礼。这种现状与2008年举办奥运会对青少年学生国际礼仪水准的客观要求相距甚远。
4。市民在国际交往中不了解民间国际标准礼仪
许多市民在与外国人的民间交流和交往中,缺乏标准的国际礼仪,不能做到与什么国家的人交往就很自然地用什么国家的礼仪去接待的水平。不管见什么外国人,常用的语言都是“你好”,“再见”,常用的行为方式都是握手,不能实现个性化礼仪的接待。甚至,不知道什么国家或地区的人主要忌讳什么,闹出许多笑话。作为未来的北京新型市民,随着2008年举办奥运会时间的逼近,北京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国际礼仪素质也应该越来越高,国际交往中的民间国际标准礼仪行为含量也应不断提高。
《奥林匹克优秀论文集》 第一部分政府的主要工作议程
(二)主要原因分析
1。国际礼仪教育尚未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工作议程
作为首都北京,全国的首善之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市民要讲文明,讲礼貌,善待国际友人,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在我国加入WTO和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大背景下,对广大师生和市民进行必要的和基本的国际礼仪教育,进而转变国际礼仪观念,普及国际礼仪知识,改变国际交往方式,实现与国际礼仪的衔接等工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没有来得及列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议程。
2。高层次的国际礼仪教育研究成果比较少
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直接研究国际礼仪教育的项目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edu)查询关于国际礼仪教育研究成果文献资料时,结果命中率为零。可见,国际礼仪教育缺乏专家的呼吁、支持和理论指导,没有强势的环境和氛围。
3。绝大多数学校未将国际礼仪教育列入正式教育内容
除了少数的礼仪学校、职业学校以及与外交、外事、旅游有关的高校外,绝大多数一般的非专门礼仪学校既不设置国际礼仪课程,没有专门的国际礼仪师资,更没有教材,也谈不上国际礼仪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学生获得国际礼仪教育知识和技能也就没有主阵地、主渠道,没有学习的时间、空间。
4。全体市民的国际礼仪教育基本处于自发状态
据不完全调查,全市的各级各类社区除在1990年亚运会前进行过一次以英语口语交流的礼仪为主要形式的培训外,2008年奥运会背景下的市民学习“奥运英语”的培训活动才刚刚开始。除了党和国家必须进行的官方外交礼仪外,半官方和民间的国际礼仪教育基本处于无组织的自发状态,尚未形成大多数市民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方式。
《奥林匹克优秀论文集》 第一部分应重视国际礼仪教育工作
四、奥运背景下北京开展国际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重视国际礼仪教育工作
为了实现国际礼仪的大众化,提高北京全市市民的国际礼仪水准,积极适应国际化大都市和2008年奥运会对国际礼仪的客观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提高对开展国际礼仪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国际礼仪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资金、环境、舆论、氛围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大力支持国际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这都需要党委和政府对国际礼仪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重视和加强国际礼仪教育的科学研究
为了在理论上支持和加强对国际礼仪教育的指导,各级各类教育科学研究机构要重视和加强对国际礼仪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在课题立项、经费资助、文献资料、研究队伍、成果出版和推广转化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主动引导国际礼仪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用科学的、先进的、可行的研究成果来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国际礼仪教育活动,提高其实际效果。
(三)将国际礼仪教育列入北京市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借鉴发达国家学校开展国际礼仪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经验,建议利用国家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实行三级课程的机遇和赋予的课程设置权利,将国际礼仪教育列入北京市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正式教育内容,开展国际礼仪“进头脑、进学校、进课堂”的“三进工程”,建立健全有北京特色的新课程体系,使国际礼仪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编写国际礼仪知识读本
为了使北京的国际礼仪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编写《国际礼仪常识》作为学生和市民学习国际礼仪知识和技能的教材,也可以录制成光盘或录音带等音像制品,使之相互配套,并随着国际礼仪教育工作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五)选择有条件的区县和学校开展国际礼仪教育实验试点工作为了积累国际礼仪教育的经验,可以采取先开展国际礼仪教育实验试点,然后再推广的策略。首先在北京“城八区”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国际礼仪教育实验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向郊区县和学校逐步推广,以避免因一哄而上可能造成的失误。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国际礼仪教育的培训工作
为了面向广大市民开展国际礼仪常识普及推广工作,以开展“国际礼仪教育进社区”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专家学者到社区开展国际礼仪宣传与普及讲座,将基本的国际礼仪常识普及到市民中去;也可以采取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国际礼仪常识和行为方式;甚至可以通过国际礼仪教育试点学校的学生采取“小手拉大手”国际礼仪宣传普及活动,形成社区与学校国际礼仪教育活动互动的新局面。
(七)通过有关新闻媒体开展国际礼仪知识竞赛活动
为了掀起学习国际礼仪知识的热潮,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可以运用电视台等大众媒体在机关、企业、社区、学校中开展“国际礼仪知识大奖赛”活动,也可以运用报纸开展“国际礼仪知识有奖问答”活动。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奥林匹克优秀论文集》 第二部分奥运给北京教育带来了什么(1)
优秀论文
奥运给北京教育带来了什么尹玉玲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是北京的一大喜事,它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为了举全市之力承办好一届历史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北京的各行各业依托奥运之风,乘势而上,促进了北京筹办奥运会的加速、高质进行。
奥林匹克是一种大规模、集群性的体育运动组合形式。《奥林匹克宪章》的基本原则明确宣布:“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由此可见,教育是奥林匹克思想的主线和内涵,这正如奥林匹克主义所认为的那样,体育只有和教育、文化艺术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功能。因而,教育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理念,无不贯穿于奥运会的全过程,它具有其他社会活动远无法比拟的教育作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也曾经承诺:“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为用奥林匹克宗旨激励和教育中国年轻一代提供难得的机会”,从现在到2008年的筹备期,也是北京建设终身学习化社会、全面提升市民素质的关键时期。“新北京、新奥运”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全体市民共同努力。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就奥运会给北京教育带来机遇的问题展开研究。
一、奥运精神以人为本,为北京教育的人文化提供观念支撑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在悉尼奥运会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将人文奥运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一起,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体现了北京对于文化、文明问题的关注。人文与奥运是密不可分的,人文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来源之一,因此,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新理念,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和灵魂。
所谓人文奥运,即在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理想基础上,提倡通过奥林匹克这一社会文化活动,颂扬人类的真、善、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促进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进而建立和平美好的跨文化、跨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