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知识分子真是奇怪,他们最看中的事情,就是人家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也即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逃避了“乌纱帽”和“会议”的王坚,在希格玛大厦找到了“知己”。他不喜欢自己大学里的会议,却喜欢希格玛大厦的会议。平心而论,希格玛大厦里的会议比浙江大学多。但王坚说,在杭州开会,说的都是没用的话,在这里开会,全是学术讨论,开门见山,谁也不会拿废话来浪费时间,“这才是真正的讨论。”他还发现,希格玛大厦第五层的这些人,个个绝顶聪明,又很务实。天天和这样的人一起,感觉就是不一样。“在学校,也有很好的人,但你一年不一定见上一次。”
  新发现
  1。尽管“E学生”的典型特征是“自主”,但他们在自己成长的关键时刻,也需要优秀老师的指点。这在我们的30个研究对象中,无一例外地得到证实。
  2。对“E学生”来说,老师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非因师道尊严和一本正经,而因温暖如春和循循善诱;非因知识渊博,而因洞察力和远见;非因教给学生如何应付考试和竞赛,而因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3。总的来说,能够让“E学生”敬佩的老师太少了。我们的研究对象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超过1000位,能够让他们钦佩并且感到终生受益的老师,只有大约50位,不到5%。
  4。在他们提到的优秀老师中,知名教授和学者出奇地少,拥有“特级教师”或者“劳动模范”头衔的人,就更少了。
  5。有迹象表明,我们的学校不仅正在失去优秀的学生,而且还在失去有独创性的优秀的老师。
  结束语 救救我们的孩子
  2003年秋天,本书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有机会去访问美国的一些学校。我看到了史迪文森小学的毕业典礼。毕业班的孩子们在舞台上表演自己的节目,他们的父母坐在下面观看。这场面在全世界的小学校都能看到,并不新鲜。让我感到新奇的是舞台两侧悬挂着的大幅招贴画,上面写着这个学校面对所有毕业生家长的声明:
  这就是我们给予学生的一切——
  自尊、信誉、态度、责任、公平、宽容、诚实、关心他人、公民意识、领导能力
  学校位于华盛顿州雷德蒙市郊外的重峦叠翠中,被一大片红杉树林环抱着,幽静而又富有生机。教室里张贴着不少格言,用各种颜色和各种字体写成,让人感到亲切,还耐人寻味。其中有几幅是这样写的:“学校就是快乐”、“享受学习”、“做你自己喜欢的事”。
  走廊里挂着一些孩子的大幅照片,每张照片旁边都有老师写的赞语:“今天,罗丝学会了用一个新方法来表达她自己。”“今天,查利学会了在放学之后让自己更安全地游戏。”还有一幅画贴在室内篮球场的墙上,上面是一首小诗,作者名叫丹·佛格,诗的题目是《谁最快乐,谁就赢了》:
  在比赛的时候,
  如果你不是为了名利,
  如果你只是为了快乐,
  那么你就已经赢了。
  如果你每一天都能从赛场上学到一点,
  那么你将是你自己的最好的“追星族”。
  在比赛开始之前,
  想一想吧,
  然后说:
  “是的,我很快乐。”
  谁最快乐,
  谁就赢了。
  我没有看到老师表扬学生如何刻苦学习,也没有看到学生的成绩表。这种种情形让我想起国内的学校,想起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的14岁的学生周晓旭。这个漂亮、聪明、刻苦、好强、品学兼优的女孩子,在2003年3月5日凌晨突然觉得头颅疼痛,还想呕吐,几分钟后昏迷过去,8天不醒,不治去世。
  医生的诊断令人震惊:长时期的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促使脑血管畸形,进而引发脑血管动脉破裂。这等于说,晓旭是被累死的。
  父母和同学的回忆证明医生说得不错。晓旭8岁上学,从此每天早晨4点多钟起床,晚上10点以后才能睡觉,醒着的时间几乎全都在学习。除了学习规定的课程,还要学习下一学期的课程,这叫“超前学习”;还要学习音乐绘画书法,这叫“第二课堂”。她的一个同学说,上初中之后学习特别紧张,每天的休息不到7小时。“晓旭是班长,睡眠时间肯定更少了。”

第105节: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12) ↑回顶部↑

  根据《城市晚报》的报道,这孩子甚至在暑假期间也没有娱乐。当她去世之后,三位记者来到她家,想要寻找什么,结果看到她的书桌左侧贴着一张《假期安排》,上面写着:
  每天早上6:30起床
  8:00——11:00写作业
  下午1:00——2:00做《数学全能训练》
  2:00——2:30预习初一下学期英语书
  2:30——3:00看《名著导读》
  3:00——4:00看课外书
  每天背一首古诗
  每天做一个单元的《海淀金牌》
  每天做数学与英语的《课堂新思维》
  每天坚持练字
  每周写一篇作文和英语作文
  周六周日自学《目标英语》
  也许不能把晓旭之死完全归咎于“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但是,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一悲剧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有关。是什么导致她为自己安排了一个这样沉重的童年?在她的日记中,我们可以找到清晰的答案。2002年9月,她经历了上初中以后的第一次考试。那天凌晨三点钟,她突然醒来,再也无法入睡,起床写道:“不知道自己能考得怎么样,心里很紧张。”考试成绩公布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她写道:“我虽然在班级排第三名,可是和第一第二的同学成绩差很多……让成绩第一的同学成为我的目标。我一定要加油,再加油!”两天以后,她又写:“老师把全校同学前四百名的名单贴到了我们班的墙上。我看了以后,心里马上就凉了。我们班第一第二的同学都排进了前五十名,而我只排了前一百名。我决心要赶上他们。”
  我们仔细观察她的那张《假期安排》,还可以看到一些迹象,意味深长:晓旭用她学到的绘画技巧画了个可爱的女孩儿——那显然是她自己。女孩儿的头上,是稚嫩、认真的笔画写下的六个大字——“战胜自我”、“成功”,女孩儿的一对大眼睛则望着另外四个字——“永远胜利”。这本日记和这“十字誓言”给予我们的震撼,一点也不逊于“晓旭之死”。
  晓旭死了。除了《假期安排》,这孩子还留下很多我们曾经为之自豪、而现在为之心痛的东西:她是“三好学生”,还是“十佳少年”,从小学到中学,她获得的各种奖状、奖章、金牌和银牌,共有20多枚。
  毫无疑问,晓旭是个非常好的孩子,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早两年写出这本书,如果晓旭能读到这一群“E学生”的故事,那又会怎样呢?
  2003年10月1日,也即晓旭去世6个月又17天后,是我们国家的国庆节。我离开美国华盛顿州史迪文森小学,回到家里,打算为本书撰写最后一节,一路上脑子里面全是我们自己的学校和我们自己的孩子。我对美国孩子的物质生活并不在意,但我羡慕他们能有这样的体验:学校就是快乐!我还羡慕他们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被贴到墙上。
  救救我们的孩子吧!至少不要再用那些大人们向往的教育标准和教育文化去束缚、去压迫他们了!
  附录(一)我看到很多中国学生被浪费了,真可惜
  ——与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的对话
  凌志军:我知道你写过一些文章,批评中国的教育体系。
  李开复:是写过一些东西。我认为中国的年轻人很有才能,但是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造成了一些后果。改革从大学做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中学小学都有问题。有一次我大概是批评大学教授不务正业去开公司,把大学生当廉价劳工。这篇文章得罪了不少人。
  凌志军:因为大学办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潮流。
  李开复:其实我也不在乎大学办不办企业,我是看到很多学生的生命被浪费了,觉得很可惜。我还写过一封信给李岚清副总理,谈中国的教育问题。
  凌志军:后来呢?有结果吗?
  李开复:我听说信后来被转到教育部去了。然后我就不知道又得罪了多少人(笑)。
  凌志军:你不过是一个美国公司的老板,好像比我们教育部的官员们还要着急似的?
  李开复:这个跟我的工作确实没有关系,甚至你可以说它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对微软有威胁的公司。我只是很希望对中国的教育有些帮助。
  凌志军:有人说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不如中国,是这样吗?
  李开复:我不认为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比中国要差很多。美国的教育是强调自由发展的。中国的教育比较注重打知识的基础。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把两者的强项结合起来。杨振宁曾经说过,中国的教育适合普通的学生,美国的教育方式适合聪明的学生。我不能很确定他说得对不对,我觉得聪明学生用美国方式来教育绝对是对的,普通学生用中国方式来教育我就不是很确定了。
  凌志军:中国的老师都很努力。但是基本都是把功夫用在应试上。
  李开复:什么?
  凌志军:应试,就是应付考试。
  李开复:啊,我懂了。
  凌志军:一些好学校,其实就是很会应试,而且中国的教育方式总体上就非常适合考试。比如TOFEL可以考满分,GRE也是。
  李开复:GRE考满分我觉得很了不起,让我今天去考,我也考不了满分的。
  凌志军:每个人都想上大学,上好大学,大家都对这种竞争深恶痛绝。但是大家又不得不去参与这种竞争。
  李开复:台湾原来也是这样,后来建了好多大学,每个人都可以上大学。其实教育体系还是错误的,大家都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很多学生进了大学就不那么努力。所以还是要靠自己。

第106节: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13) ↑回顶部↑

  凌志军:在中国大陆也会有这种情况。大家考上大学以后,就开始放任自己。苦读12年,终于熬出头。有一句话叫“18岁奋斗到头”。
  李开复:这样就是没有增加他的智商,还降低了他的情商。
  凌志军:美国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是不是也像中国这么高呢?
  李开复:有一些人会,比如犹太裔的、印度裔的、韩裔的美国人,还有华人家庭。纯粹的美国家庭不太讲究这些。
  凌志军:一般中国的父母都非常操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希望的那样成长。
  李开复:我是不会限制孩子的,我倾向于让她们自由发展。当她走上一条路的时候,我不会刻意把她带到另一条路上去,这样就会让她成长得不太健全。
  凌志军:你刚才提到情商,你能说得详细一点吗?
  李开复: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就是说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做人谦虚,勇于认错,虚心学习。第二个是要有自律的能力,别人不同意的时候,要用平和的方法,赢得人家对你的信任,要把感情和逻辑分清楚,而不是说因为生气就和别人吵起来。第三点是理解别人。就是说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你讲话的时候我会很用心地听,很重视你,很尊敬你,而不是去抢着讲话。第四个是非常有热情,做事情很有感染力。第五个是社交能力,很容易建立关系,得到别人的信任,能够影响别人。
  凌志军:这些东西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不仅不能培养,而且有时候还要抑制。
  李开复:再举一个例子,在公司,我们非常重视团队合作。但是在学校,你要合作,那叫“作弊”,在学校就是要比谁得第一名,不能退步到第二名,大家都被教育成“我要击败所有人”,而不是我和所有人合作。说实话,这个心态我在台湾就有,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脱离。在美国,我每次去见女儿的老师,都要问她是第几名啊,老师就不告诉我。美国人是不问这个的。
  凌志军:如果在中国,老师可能要把你女儿的成绩贴到墙上了。
  李开复:是啊,台湾也会彼此交换成绩的。我女儿在美国入学的时候有一个考试,后来分成三个班,起的名字叫黄班蓝班绿班,但是哪个班比哪个班好,谁都不知道,也没有人关心这个。美国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名次。每个月成绩单发回家,上面的评语都是正面的。美国老师觉得,你要是骂了小孩,反而会让小孩失去了自信心,那么成绩会更差。
  凌志军: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比如学习英文,是有最佳年龄段的,那么提高情商有没有呢?
  李开复:有啊,父母可以做的事情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