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才情人生-乔冠华-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用意,就是让学生不要轻信书本知识 ,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判定是否真有真理,这种读书方法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部分第3节 水木清华(3)

    一个人的信仰,是基于他的思想观念之上的,而正确的思想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必然需 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西方哲人说过:“思想就是力量,一切力量都来自完成职责。”(雨果)    
      “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这就是他全部的尊严和他全部的优点;并且他的全部义务就是 要像他所应该地那样去思想。”(帕斯卡尔)思想,可能是快乐的,也可能是痛苦的,有       
    时 不够成熟,但思想对人来说,却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可以这样理解,乔冠华上清华求学,就 是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了探索革命真理。    
      据乔冠华夫人章含之回忆,乔冠华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常常念及清华园里的苦读马列经历。他 说在他到清华上学之前,在家乡,由于北伐战争、大革命的影响,他有一些反帝反封建的思 想,因为在乡里、学校里闹点风潮,但是却并不懂任何革命道理。进大学,学哲学就是为了 追求信念,追求革命真理。    
      他说,清华培养出来的学生中有不少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中有 的同志当时就是学生运动的骨干。不过他的道路略有不同。他决心献身无产阶级革命,更多 地是从读通马克思的著作,弄通马列主义真理开始的。他说,那时在清华,他是个很用功的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读书。清华图书馆有一些马克思的著作。这些苦读使他坚定了对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章含之:《冠华心目中的清华园》,见《风雨情》,第264页,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在清华,最吸引乔冠华的只能是图书馆。乔冠华是清华图书馆的常客,一到课余时间 ,他就到图书馆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清华图书馆,是乔冠华心目中的“精神圣殿”。图书馆 装饰典雅,多种典籍、图书、报刊品种繁多,排列整齐,取阅方便。特别是收藏了不少马克 思的原著以及中西方哲学名著,这使乔冠华爱不释手,潜心钻研。只见他有时左右巡索,有 时埋头伏案,有时目不旁瞬,有时奋笔疾书。在这里,使他真正浸润于知识的海洋里,有一 种无限满足和心灵净化的感觉。    
      在清华的四年,乔冠华就是这样一头扎在书堆之中,如痴如醉地阅读,书海无边苦作舟,他 如海绵吸水逐本逐本地阅读英文、德文原版的马克思著作,几乎马克思的所有经典著作,他 都读过,甚至有的读了还不止一遍。此外,他还阅读大量西方古典哲学家们的著作,比如有 一 段时间,他就把很大的精力花在与马克思主义有很深关系的黑格尔的学识上。他读了图书馆 里收藏的黑格尔的绝大部分著作,有的是德文原著,有的则是英文译本。经过刻苦钻研,乔 冠华曾于1933年上半年在哲学系系会上,做过“黑格尔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学术报告。    
      这时,清华来了一个美国来的教师,他叫黑格,是黑格尔专家。乔冠华在看黑格尔著作的时 候,遇到难题就去请教他,他很热情,认真辅导,对乔冠华教益颇大。    
      乔冠华在清华的最后一两年,受马克思启发,开始研究中国近代史,因为马克思在著作中, 有很大一部分篇幅谈到中国问题。他涉猎的范围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中国的 对外贸易、工商手工业、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变化的关系等等。他边读书、边摘记,他按问题 性质摘录好多本读书笔记。    
      当他翻阅腐朽的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原文 ,读到帝国主义信口雌黄的叙述说,不禁拍案而起,大声怒斥:“岂有此理!”弄得图书馆 其他正在看书的同学转过脸来朝他笑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清华的不少校友都说乔冠华 这个人敢言敢怒,从不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    
      后来,乔冠华每天在图书馆里抄录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海关的统计数 据。当时,他总在想能够从这里边发现一些材料,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来说明中国近代史 上大的政治变动的根源在于经济。    
      但是,在抄录这些对外贸易的材料、工商业材料时,乔冠华发现有些材料支离破碎,并不整 全。他听说,日本东京有个“东洋文库”,在那里收集了全部关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完整资料 ,因而产生了将来去日本留学的念头。    
      为了更能够顺利地阅读原版的进步书籍,乔冠华花了相当精力学习外语,学日语、学德语, 同时继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每天清晨在学校的操场上,天朦朦亮,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学 生,手里拿着纸条,一面跑步,一面背诵外语单词,他就是乔冠华。    
      在清华,乔冠华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读书之余,他与同学交流心得,臧否人物。 在清华,他养成了热情的性格,活跃的思维,自由的意志和一颗充满美好憧憬的心;在清华 ,他敏锐地感受新事物,接受新鲜的思想,并且对现实中国的形势不满;在清华,他不但自 信,而且还有一种特有的自负和自傲。    
    


第一部分第3节 水木清华(4)

    在清华大学,有这样的传说,钱锺书曾立志要“横扫清华图书馆”,其实,乔冠华在清华图书馆所花的工夫,并不亚于钱锺书。他是学校图书馆的 常 客,常常一头扎在书堆里。由此,他结识了图书馆的另一位常客钱锺书,俩人因此成为终身 好友。    
      乔冠华1929年进清华读书,到1933年毕业,前后经历了几任校长,如罗家伦、叶企孙、吴南 轩、翁文灏、梅贻琦。其中,罗家伦是在清华改制的关键时刻出任校长的。他开清华学       
    术化 的滥觞,只可惜,罗校长任职两年,即被驱走。平心而论,罗家伦曾参加过“五四”爱国运 动,治校有方,他还有点小名气。然而罗家伦一走, 山西军阀阎锡山出来插手,拟派一位清华1923级校友乔万选来接任清华校长。一天,乔万选 带着武装卫兵,开着三辆三轮汽车,还带来秘书长、庶务主任等班套,试图“武装接管清华 ”。清华学生打着“拒绝乔万选”的大旗,由学生会护校委员会率领,拒乔于校门之外,要 求他当场签字,保证“永不任清华校长”而离校。赶走这个不学无术的乔万选,学校才平静 了一段时间。对这次风潮,乔冠华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表示赞同。    
      不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对潜心书斋的乔冠华是一次极大的震动。当 时有一部分进步的同学,他们发起了组织到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去请愿。乔冠华虽然同情他 们,但却没有参加。    
      此时乔冠华的政治态度是,没有到校外去参加地下党组织的活动,然而 对国民党深恶痛绝。因此,对当时公开站到国民党一方的同学,他是极为反感的。相反,他 开始与进步的同学来往。    
      同学中的胡乔木,与乔冠华是盐城同乡。他于1930年夏考入清华大学,在历史系读书。倾向 左翼的胡乔木在校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因为同学加上同乡的缘故,乔冠华与胡乔木 接触不少,对他的进步活动是同情的。后来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乔冠华没有看见胡乔木 ,而胡与家里也失去了联系。    
      胡的父亲对儿子的“失踪”很着急,来清华大学找到乔冠华。 乔冠华帮忙找到了胡乔木,其实这时胡乔木已离校,被共青团北平市委调去担任专职的宣传 部 长。    
      参阅叶永烈:《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第22~23页,人民日报出版 社1999 年2月第1版。乔冠华的另一位同学唐明照,是中共地下党员,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后经美国大使馆出面保释出来,因唐是美籍华人,保释出来不久就返回美国。    
      乔冠华没有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地下活动,但参加过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之类的活动。在学 校左派的眼里,乔冠华至少是一位同情分子,所以有一个同学叫李照瑞,是中共创始人李大 钊的后人,他要编辑《李大钊全集》,请乔冠华帮忙。这也许是乔冠华在清华为共产党人办 的事情之一吧。正如他后来自己回忆所述:“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我是一个书呆子,没有 同当时的国民党同流合污,但是另一面也没有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地下活动。……我专心致 志干的,就是无论如何要把马克思主义读通,读懂,是百分之百的书生。……我认为在当时 能够救中国的只有马克思主义,也唯其才能解释中国,在当时接触的朋友里好像没有一个人 能对我讲清楚,说马克思主义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当时我认为这个问题搞不清楚,空读马克 思主义没有什么意思,这就是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精力去研究马克思主义。”    
      乔 冠华:《口述自传》,见《那随风飘去的岁月》,第137页。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    
      乔冠华由于专心于读书,并且家境不十分宽裕,所以在清华很少参加文娱活动。只有一次例 外,着实让这个“书呆子”破费了不少。那次是京剧名旦梅兰芳在长安戏院演出,乔冠华很 早以来便欲观赏梅派演技,这回慕名而去。他为了节省车费,从大老远跑进城里。到了长安 戏院一打听,票价很贵,好座位不是他这个穷学生所能承受得起,只好咬咬牙,下决心买了 张后排座的戏票。梅兰芳上台后,他所处的位置看得模模糊糊,只好等梅兰芳出场后溜到台 边去看个清楚,也算了却了一桩心愿。后来他对人说起:“这是我在清华大学中化钱最多的 一次享受。算是很奢侈了!也是四年中唯一的一次。”    
      在清华看戏的这段经历,给乔冠华留下了极深的记忆。以致后来他忙于外交工作往返于人民 大会堂与钓鱼台国宾馆之间的长安街上时,常对人提起这件看戏的事。他的夫人章含之回忆 说:“几乎每次我和他同车经过长安戏院,冠华都要津津有味地重复一遍这个故事。每次他 讲,我和司机老杨都会心地微笑,看他那兴奋劲儿,我们都不想提醒他:我们对这个故事已 经说倒背如流了。”    
      章含之:《风雨情》,第26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第 1版。    
      1933年3、4月间,乔冠华从清华大学提前毕业。这一年学校没有举行正式的毕业典礼。因为 当时形势十分紧张,日本侵略者通过古北口打入内蒙古,遭到杨虎城将军的西北军的顽强抵 抗,交战十分激烈。北平城内一片恐慌,清华当局就决定不举行考试,允许学生完成毕 业论文后,提早放假。    
      这样乔冠华获得了清华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告别了母校。其时他年届弱冠,刚满20周岁, 风华正茂,前途似锦。    
    


第二部分第4节 负笈日德(1)

    在旧中国,流行着大学“毕业即失业”的说法。这时,乔冠华面临着这样的窘境,毕业后到 哪里去呢?    
      没多久,钱稻孙先生出现在乔冠华面前了。钱稻孙是一位大翻译家,精通音乐、戏剧、美术 、医学,还擅长日、意、德、法文,曾教过乔冠华日语。他给乔冠华出主意,让他去日本留 学。    
          
      乔冠华听了以后,心里思忖着,一方面他想研究中国近代史,另一方面在他内心深处他很 想出去看一看,所谓资本主义到底是怎样一个情况?所以在乔冠华一番思考后,就决定自费 到日本去留学。那末路费又如何解决呢,因为他的功课好,就由清华大学向国民政府教育部 申请获得。但是,更确切地说是由钱稻孙先生出面,与官老爷交涉而办成功的。对此乔冠华 是非常感激钱先生的,虽然钱后来一度失足过。    
      出国之前,乔冠华回乡探望父亲,路过盐城时,遇见了清华老同学胡乔木。胡乔木也是甫从 北平回家不久,经中共盐城县委书记嵇荫根的介绍,于1932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负责主 编《海霞》半月刊,只是他不便出面,请乔冠华的长兄乔冠军担任主编。那时,乔冠军在当 地做小学教师。出了三期以后,胡乔木改办报纸性刊物,名叫《文艺青年》,每期八开四版 一大张,销路不错。    
      应胡乔木之约,乔冠华翻译了日本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的短篇小说,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