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额从1914亿元增长至2926亿元,增幅高达52。87%。2006年,产权市场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各主要交易机构交易规模都在持续增长。
中国产权市场快速发展,正成为国资有序流动、民资外资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号令颁布实施后的三年,产权市场整体交易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产权交易越来越向大机构集中
据《2006中国产权市场年鉴》统计,以上海、北京、天津为代表的产权市场交易活跃,规模持续增长,在全国市场中占据主体地位。2005年全国产权交易前十名的机构成交金额占产权市场交易规模的81。56%,其它机构所占比例不足20%,产权市场呈现出大机构主导的明显格局。
国有产权交易业务占据主导地位
以2005年为例,国有产权交易占总成交金额的80%,在产权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而非国有产权交易仅占20%,还处于不断拓展阶段。这说明国有产权转让还是产权市场的主要内容。可以说,3号令的出台,促进了国有资产进场交易,给产权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奠定了产权市场做大做强的基础。
产权交易以本地交易为主
近些年来,跨地区产权交易数量明显增多,但整体来说,产权市场还是以本地交易为主,反映了产权市场条块分割仍然比较严重。据统计,2005年产权市场本地交易额占总成交金额比例的83%以上,而跨区域交易所占比例不足11%。这表明产权市场仍需要加大联合力度,整合各地市场资源,以推进产权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发展。
产权交易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2005年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天津、辽宁、广东、湖北、福建、山东、江苏、浙江占据全国产权交易前十名,合计成交2595亿元,成交金额占据全国比例的89%,这些省、市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金聚集,产权交易活动活跃。这也表明未来产权市场发展将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机构、大市场倾斜,这些机构发展规范,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3。 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
3号令规定国有产权要进场交易,但没有在产权工商变更登记方面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只是通过事中监管和事后检查督促进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场率的提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协调工商部门一同把关,进行监督,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方政府专门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国有企业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时,必须持有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交易凭证。国资监管部门和产权交易机构也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引导,并加大对进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在多方努力下,国有产权交易的进场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2004年,企业国有产权进场率达到85%;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地方所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产权的进场率基本达到100%,3号令要求国有产权进场交易的精神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实施。
国有产权规范交易和保值增值的目标初步得到实现
国有产权转让,采取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传统的行政审批,不仅因为缺乏监督导致不规范行为的很难避免,而且往往以评估值为参考并有明确意向受让人,受让方由于没有竞争者,有理由讨价还价地争取最大限度的优惠,其结果是国有产权转让价格大多低于评估值,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就无从谈起。
在产权市场转让国有产权采取报盘制、单边价,即:转让方确定一个价格底限作为挂牌价,并公布全部受让条件;通过产权市场公开征集受让方,让有意向的投资人都有机会参与国有产权的受让活动;意向受让方以接受全部受让条件为前提,以不低于挂牌价的价格报价申买,并按要求交纳保证金。在形成多个意向受让方的情况下,大家以公允的价格为起点以竞价的方式确定最终的受让人和受让价格。
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形成多卖一的局面,充分利用了“物以稀为贵”的经济规律,由出价最高者获得产权,使得转让方处于有利的谈判地位,通过竞价的方式形成一个竞争性价格,从而卖一个好价钱。
国有产权转让价格变化趋势图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2005年,在京津沪三家产权交易机构转让的企业国有产权平均增值6。4%。2006年,三家机构完成国有产权转让3168宗,评估值758亿,转让金额901亿,增值143亿,增值率18。8%,增值率比2005年大幅增长,产权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进一步得到体现。
2006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选择确定的64家产权交易机构共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17074项,成交额达到2715亿元,其中国有产权交易项目9184项,成交额2015亿元,成交额与资产评估值相比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值。
可以说,3号令规范国有产权进场交易、促进国有产权在有序流转过程中保值增值的目的初步得到了实现。另外,据国务院国资委披露的信息,自3号令规范国有产权进入产权市场进行“阳光交易”以来,政府部门接待的因国有产权交易纠纷的群众上访事件明显减少,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在规范国有资产流动重组、防止产权交易商业贿赂行为、降低社会风险等方面真正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4。 产权市场成为吸引外资并购的绿色通道
伴随着国有资产战略调整进程的加快,产权市场聚拢项目资源的能力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投资机构、金融服务中介将目标瞄向产权市场,在产权市场中寻找投资中国的机会。
为了吸引外资通过产权市场参与中国企业并购重组,扩大中国利用外资规模,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产权交易机构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发展国际会员、扩大信息披露覆盖面、开设外汇结算账户、与利用外资管理部门合作等措施,为外资并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专业化服务。如今,产权市场已经成为吸引外资并购的绿色通道。
以前面所说的双汇集团股权转让项目为例。通过产权市场广泛披露转让信息,竟然搅动和吸引了十多个世界上顶级投行的关注和竞争,最终参与投标的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无论资产规模和实力,都位列世界投行的前三名。以往,国际投行到中国选项目,一般是非省长一级官员有请,否则不来,这些财大气粗的外资机构被作为“财神爷”迎来送往,习惯了讲条件要优惠的谈判方式,从不以公平竞争方的身份出现。但在双汇项目上,各路境外投行一律遵守中国国有产权交易的各项规则,进场交易,公平竞争,高盛高华董事长、摩根亚洲总经理、淡马锡中国代表都曾亲自率队来到北交所,详细了解市场情况与规则。这也充分说明,产权市场在调动境外资本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关注、积极引导外资遵守中国国有产权转让的法律法规进行企业并购方面卓有成效。
与双汇集团国有股权转让类似,张裕集团的国有产权转让项目一经在北交所挂牌,就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机构和葡萄酒业大集团公司的广泛关注。在挂牌期间,征集到包括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国际金融公司、葡萄牙威诺克公司、意大利意利瓦公司四家意向受让方。在北交所的见证下,经过专家组审核和评标,意利瓦以4。81亿元购得张裕集团33%股权,国际金融公司以1。46亿元获得张裕集团10%股权,总成交总价格与评估总值相比,增幅超过20%。这次股权转让的受让方意大利意利瓦公司和国际金融公司均能为张裕集团及其上市公司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酒业文化,加快集团国际化道路。可以说,是产权市场促成了国有企业与境外资本的合理重组,即各种资本在产权市场这一平台上融合、流动,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张裕集团股权转让项目也因此入选“2005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5。 符合国情的国有产权交易监管框架初具雏形
市场经济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不让市场盲目发展,就必须加强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是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的一项重要工作。监管的目的在于培育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监管的原则是既要有利于产权交易的规范,又要有利于企业国有资产重组、兼并、转让和国内外各种资本的引进,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管理的原则是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管”是手段,“活”是目的,通过管理,促进市场搞活。
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产权市场已经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的、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市场监管格局。在北交所,一方面接受市有关部门组成的产权市场监督协调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和接受“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监测系统”全过程监督的方式,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管架构,对规范国有产权交易和促进产权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具体内容在本书的第八章进行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6。形成了一大批可圈可点的经典案例
三年来,在产权市场完成了一大批社会影响广泛、行业带动明显的并购案例,对于产权市场积累经验、扩大产权市场影响和带动各类产权进场交易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这里简单列举几个案例,供大家参阅。
产权市场成就“雪津神话”
2006年初,久被世人期待而且引起全球关注的雪津国有股转让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揭开谜底。全球第一大啤酒巨头比利时的英博啤酒集团以最高的报价竞走了雪津39。48%的国有股权。同时约定,两年内,雪津其他股东同意以同等条件、同等价格将剩余的60。52%股权分两次出让给英博集团公司。换句话说,英博集团公司是以58。86亿元的代价取得了雪津的全部股权。
雪津上演的无异于一幕神话。创立于1986年的雪津啤酒公司,2004年总资产11亿多元,净资产5亿多元。当年产销啤酒72万吨,净利2。05亿元。净资产只有5亿多元的雪津,通过福建产权交易中心科学组织,向境内外征集买受人,通过两轮的竞价,卖出了58。86亿元的高价,溢价率达到空前的1000%。
雪津的收益还不止于此。用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主持工作的副总裁郑康营的话说,此次雪津国有股权转让,交易成果实现了“四个最大化”。
一是实现了国有资产和全体股东权益增值的最大化。要约捆绑式竞价收购,不但39。48%国有股权找了个好婆家,58。86亿元的总收购价也让非国有股东赚了个盆满钵满。事实上也正是股权的捆绑式转让,增加了雪津对参与竞价的国际啤酒业巨头的吸引力。
二是实现了政府工作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化。雪津是莆田市最重要的支柱企业之一。国有股转让,不但要卖个好价钱,找到好婆家,还要考虑继续为地方财政做贡献,不能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于是,“注册地不变,税收不变,品牌不变”三不变原则成了这一次要约收购的重要条件。雪津尽管在福建是啤酒业老大,但在全国排行第八,充其量也不过是中国啤酒业的一方诸侯。可随着战略投资者英博的入主,雪津自然进入国际啤酒业视野,这当然也提升了莆田市的国际形象。
三是实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品牌保护的最大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例子:一些颇具竞争力的企业,被国际同行收购后,就被捆绑了手脚,作为竞争对手被“新老板”设置了种种发展障碍。雪津此次股权转让明确提出,股权受让后,受让方必须承诺“不能限制雪津的发展空间”,“不能限制雪津品牌的扩张”;而且,受让方必须长期持有雪津的股权,对如何进一步发展雪津必须有一定的发展规划,还要利用母公司的优势提升雪津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四是实现职工队伍和管理团队稳定的最大化。维护职工队伍和企业管理团队稳定,对员工个人而言,是权益问题;对企业而言,是人力资源保障问题;对政府而言,还是社会稳定问题。所以,雪津要求受让方,在约定的时间之内,不施行结构性裁员,员工总数至少保持与收购时一致。至于企业管理团队,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逐步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激励机制。
如果我们把这一次雪津股权转让放在近几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