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做,还是不太好呀,若是被群众发现了,人家会怎么想?我们给人民留下的是个什么印象呢?”宋庆龄缓缓摇着头,神情严肃地表示疑虑。    
    


特殊使命“亡命之徒”(4)

    “鬼都不晓得呢!”靳三旺见老太太松动了,不由开心地咧开大嘴笑了,“刚才,不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过去了?就算被人家看见了,也至多是我二二乎乎(陕西方言:稀里糊涂、简单愚蠢的意思)地拿错了杯碗嘛!”    
    “侬呀侬,侬叫我哪能说侬呢?”宋庆龄嗔爱地望着卫士长,无可奈何地直摇头……    
    就这样,在靳三旺与宋庆龄之间,达成了这样一个默契,并从此直到靳三旺离开宋庆龄,这个默契也没有改变过,连后来宋庆龄出访印度、缅甸、巴基斯坦等国时也不例外。    
    宋庆龄视察江南的工作,在靳三旺等人的忠诚保卫下,一切顺利,她的调查研究也特别细致深入。同时,从她那篇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当时江南农村的政治情况确实比较复杂,反革命破坏并非不可能发生:    
    “今春农村粮食供应在某些地方一度发生紧张,富农和反革命分子乘机起哄,企图造成混乱……”    
          
    1955年是宋庆龄外事活动比较繁忙的一年,从这年的12月中旬起到翌年的1月份,她相继出访了印度、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其中还因身体的原因,在云南逗留了两个星期。但就这两个星期的休整期间,她也没有闲着,连续视察了晋宁县、阿拉乡、云南纸烟厂等十个地方。宋庆龄克服了年老多病的纠缠,以饱满的革命热情为新中国的成长踏遍祖国各地,调查研究、献言献策,同时也以她那强烈的事业心,有力地影响了靳三旺等这些在她身边长期贴身警卫的年轻人。    
    然而,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人们的争强好胜心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靳三旺与隋学芳这两位正值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般的年轻小伙子。为了争取更大的进步,因工作竞争而产生的误会,无可回避地在靳三旺与隋学芳这一对好兄弟之间发生了。    
    宋庆龄应邀访问印度,是她由来已久的夙愿。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宋庆龄就以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身份,出席了印度在新中国的第一批文化活动。1951年5月,她寄词祝贺加尔各答和孟买两地的印中友好协会成立;1954年10月19日,已成为印度总理的尼赫鲁到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宋庆龄同周恩来到机场迎接。在毛泽东主席举行国宴招待尼赫鲁时,她陪同毛泽东在门口迎候,事后还邀请尼赫鲁和他的女儿英迪拉到她家中共进午餐。    
    党中央批准宋庆龄出访印度等国的决定刚一下达,靳三旺接到了公安部办公室打给他的电话,要他即刻前往公安部听候命令。靳三旺奉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公安部时,罗瑞卿部长与岳欣局长已等候在那里了。    
    “少尉同志,你来了!请坐,快请坐呀。”罗瑞卿一如既往那样风趣与幽默,笑容可掬的神情里,却隐隐透露出几分严肃。    
    “嘻嘻。”靳三旺本能地整一整军服,国字脸上露出了腼腆的微笑:想不到罗瑞卿部长这样细心,连自己前几个月授衔也知道。    
    那天,靳三旺被中央警卫师一个电话召去,光荣地接受了由该师主持的、以彭德怀元帅的名义举行的授衔仪式,一下子从一个普通的分队长,晋升为少尉军官。当时,他笑得一张嘴就像庙宇里的木鱼似的,怎么也合不拢了。自从当兵参军那一天起,尤其是自从他十九岁就被任命为分队长后,他心底那种争取尽快进步、当上将军的想法更强烈了。如今,自己二十刚出头,这想法就开始逐步地如愿以偿了,向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发展了,他怎能不喜不自禁、心花怒放呢?更令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穿着一身戎装雄赳赳地回到方巾巷时,楼下的小餐厅里,已摆开了一桌丰盛的宴席,餐桌上除了有平时不多见的大鱼大肉外,还有几瓶殷红剔透的红葡萄酒!原来,宋庆龄早已知道了这个好消息,竟亲自指挥着办事老练的“两口钟”(指钟松年与钟兴宝),置办了庆功宴,要为她家中第一次有人荣授军衔而庆贺呢!所以,见到靳三旺意气风发地一回家,宋庆龄就满面喜悦地迎上前,招呼全体人员围坐下来,下令潘厨师开了席。    
    “各位,今天是靳三旺同志的喜庆之日,刚才,他已前去警卫师参加了授衔仪式,现在开始,不,应该说从刚才他佩戴上这枚少尉军衔开始,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少尉军官了。这是党和人民对靳三旺同志努力工作的回报,更是我家从来没有过的一件喜事,我家终于出了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官了。为此,我建议大家一起举起杯,为靳三旺同志的进步而干杯!”    
    这可真是喜上加喜的喜庆事,中央警卫师向自己授衔已是喜出望外了,现在,身为人大副委员长的宋庆龄又亲自置办与主持了这顿庆贺晚餐,这更是喜上加喜的大喜事呀!当时,靳三旺激动得视线都模糊了。平心而论,二十一年来,还从没有人如此郑重其事地高抬他、看重他。靳三旺握着酒杯的手颤抖了,一仰脖,喝下了满满一杯酒。    
    这顿庆功宴,除却大门外站岗的警卫战士,宋庆龄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出席了,就连钟松年也没例外,把一张老脸笑成了一朵深秋的菊花样,围在靳三旺身边,好听的话说了一箩筐。    
    靳三旺清楚地记得,当时,他的月薪是部队里发的,一月70多元。授予少尉军衔后,一下子加到了92。6元。这对家有老人、还没成家娶媳妇的他来说,太需要了。    
    席尽人散,靳三旺红着脸、搓着双手来到宋庆龄面前致谢,一声“今晚这顿宴席共花了多少钱”还没问出来,善解人意的老太太就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轻声说道:“少尉同志,侬放心,今朝侬授衔升官,我掏钱请客。”    
    “别别……”    
    “别跟我客气了,侬晓得?我今天特别高兴,因为侬在我的身边进步了呀。要放别人呀,或许人家办了酒席用八抬大轿抬我去,我也懒得动身呢!大炮呀,好好干,前途无量呀!”    
    “是!宋副主席!”靳三旺再也没话可说了,他把对宋庆龄所有的爱戴与敬仰,全放在那个标准的军礼上了。是的,还有什么话才能表示此时此刻靳三旺心中的那片感激之情呢?一切的感谢都放到今后的实际行动中去吧,只有更出色地工作,才是对老太太的回报。    
    “靳三旺同志,党中央决定,从本月底起到下个月,宋庆龄副委员长将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代表团,对印度等国进行访问。这可是她自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外事访问。有关你前一段在宋副委员长身边的工作表现,组织上都已清楚,希望你再接再厉、反骄破满,切实做好宋副委员长在出国期间的一切安全保卫工作。现在我代表公安部向你指示。”靳三旺正沉浸在授衔那天的喜悦的回忆之中,罗瑞卿部长的大嗓门使他情不自禁地来了一个立正,“在宋庆龄出访期间,你要保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你要百倍警惕,绝对保证宋副委员长的安全;二是你要时刻想到自己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行动听从宋副委员长的指挥;三是你要主动维护宋副委员长的形象暨我们国家的形象,严防国际上一切敌特分子的破坏与捣乱……”


特殊使命“亡命之徒”(5)

    罗瑞卿部长与岳欣局长接见靳三旺并下达指示之后第三天,即宋庆龄一行即将出发的前夜,靳三旺又接到了岳欣局长的指示,前往北京饭店。使靳三旺惊喜交加的是,当时除了罗瑞卿部长在场外,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也来了。周恩来总理专门为宋庆龄出访四国之事接见了他们,并作了重要指示。不过,周总理的神情与语气都没有罗部长那么严肃,他微笑着握了握靳三旺的手,不无风趣地说道:“听说你是宋副委员长,不,应该是整个中央警卫师中年纪最轻的一位卫士长,是吗?”当他从靳三旺口中得到证实后,周恩来总理不由连连点头,向靳三旺伸了伸大拇指,“了不起,小小年纪,就已为中国革命建功立业了。不过,小靳呀,我还得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吩咐你几句,你要知道,这回,可是宋副委员长第一次出国访问,而且是单独率团,工作很艰巨,任务很重大呀。你可一定要竭尽全力地配合她,协助她。我相信,你小靳是会全节而归的……”    
    就在这次接见中,罗瑞卿部长向靳三旺明确了他这次随同出国时的特定身份—宋庆龄的私人侍从。根据国外一些规定,在国家元首级的外事访问时,是不能够带任何军人出访的。由于靳三旺的真实身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所以,他必须入乡随俗,服从组织的安排,以宋庆龄副委员长的私人随从的身份,出现在外国朋友的面前,而且还必须严守秘密……    
    关于这个规矩,宋庆龄自也心明如镜,所以,尽管每到一处她总要先把贴身站着的这个英武的小伙子介绍给对方,但她却每次总能做到既不暴露靳三旺的真实身份、又巧妙地向对方暗示靳三旺还是一个拥有高超的警卫武艺的高级侍从。这一点对宋庆龄来说很重要,因为这样巧妙的介绍,会对可能混杂在外国朋友中间的极少数别有用心的坏蛋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从而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靳三旺,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可是部队里打仗勇敢的一个英雄呀,神枪手,现在,他是我的侍从……”每到一处;宋庆龄总是第一个把靳三旺介绍给对方。    
    在决定对印度等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前,宋庆龄的身体已明显发胖,对此她曾在1955年4月25日致格雷斯·格兰尼奇(纽约人,是宋庆龄抗战前在上海办《中国呼声》时的老同事)的信中有所提及:“我得准备一大堆服装……我非常讨厌,因为我对穿着已经毫无兴趣。过去五年里我一直穿制服,身体已全方位地膨胀起来……想到要穿‘紧身衣’,真让我吓坏了!我真希望我能就这样穿着制服去!”    
    在这里提到这个细节,主要是说明当时宋庆龄出访印度时所带的行囊,将是多么庞大与沉重,这对作为对宋庆龄这次出访负全部安全责任的靳三旺是一场艰巨的考验,也为后来靳三旺与隋学芳之间那个误会的产生作了铺垫。    
    1955年11月底,宋庆龄在出国前夕到昆明视察,于12月16日乘坐号称“空中霸王”的超音速飞机离开昆明,前往印度访问。初冬的西南边陲西风凛冽、寒意逼人,但随着脚下印度新德里市的渐渐临近,机舱里却暖意融融。    
    “大炮,侬了解印度?”宋庆龄一边望着舷窗下面渐渐放大的印度国土,一边兴奋地向身边的靳三旺提出问题。    
    “我哪能会勿晓得。”紧邻宋庆龄而坐的靳三旺用一口夹生的上海话回答道,“印度人的歌唱得好,舞跳得更加好。印度舞全世界闻名。去年,印度歌舞团到北京演出,我不是陪侬一起去观摩的吗?”    
    “唔。不错。还有呢?”    
    “还有?还有尼赫鲁总理嘛。这个皮肤比我还黑的半老爷子,去年这个时候到北京来访问,当时,侬和总理还一道去机场迎接他,后来,侬还邀请他和他的女儿英迪拉一起到方巾巷家中吃中饭呢。”    
    宋庆龄笑了,露出了一口好看的牙齿,“如果我没记错,尼赫鲁总理应该是去年10月19日来访的,当时,伊刚当选为印度总理不久。其实,伊这次来访,还是我当年约伊的呢,这一约,就是整十年。十年前,我同尼赫鲁曾共同表示希望在两国获得自由后见面的。”说到这里,宋庆龄这才发现自己的话题走偏了,“咦,大炮,我勿是问侬了解印度吗?侬哪能只讲了一部分?还有?”    
    “没了。我讲只晓得这点点。”    
    “侬呀!”宋庆龄笑着朝靳三旺摇了摇头。    
    靳三旺以为老太太又要批评他平时时事政治学习不用心,没想到她却来了个不问自答。宋庆龄神往地望着舷窗外翻卷而过的云层,絮叨道:“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次于我们中国。我们两国的关系,不仅仅因为我们是一山之隔的近邻,而是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的。历史上,我们两国很早就开始通商了,不断交流经济和文化。别的不讲了,就讲全国各地各种大小庙宇里供奉的阿弥陀佛,只要侬留心看,就可以看出这些菩萨身上的穿着,都明显地带着印度服装的特征……”    
    宋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