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道-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代的文献也有关于二十四桥的记载,从茶园桥、大明桥到下马桥、洗马桥等二十四桥。实际上1987年2月,在扬州西边的石塔寺附近,还发现了宽七米长三十米的木桥。由此可见,当时运河上桥梁分布密集。不难想像,运河沿岸的青楼里传来的女子的歌声,呼应着外国商人们的翩翩风采,是如何地散发着独特的异国情调。

事实上,杜牧吟诵过这二十四桥,即《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豆蔻花所在的青楼便在二十四桥中第四桥九曲桥旁,年轻的杜牧便在这别名红药桥的桥边度过了他似梦非梦、沉湎酒与蔷薇的一段岁月。

在如梦如幻的岁月里,杜牧并非只是虚度时光,他便是在这个妓院里,听到了有关新罗人张保皋的传闻。

三十二岁的杜牧,有妻有子,却禁不住经常驻足于九曲桥旁的青楼,和豆蔻花一起饮酒嬉戏。

青楼女子大都能歌善舞,当时在她们当中流行的曲子便是“后庭花”。

这首陈后主所作的靡靡之音也曾传到韩国,特别是在高句丽忠惠王时,宫内十分盛行,宫女们常配器合唱。或许是因为这首歌富含挑逗之意,在朝鲜世宗时遭到了禁唱。朝鲜朝圣宗时,该后庭花的原词为朝鲜式的新词。故至今“后庭花”的歌词完全失传了,但据推测,内容大致为张贵妃与孔贵嫔之间的比美。

杜牧梦醉扬州之时,令天下所有女子仰慕的心目偶像是大英雄郭子仪和李光弼,他门都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一等功臣。

郭子仪(公元697~781年)任朔方节度使时发生了安史之乱,他率朔方军队汇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成功地平定了叛乱。后又出兵征伐了回纥,为唐王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尊为尚父,封汾阳王,是唐朝最为功勋卓著的功臣。

李光弼(公元708~764年)虽然功勋不及郭子仪卓著,但是仪表堂堂,而且勇猛无比,是天下第一勇士。

杜牧在《樊川文集》中也介绍了这两个人的故事:

郭子仪和李光弼既是唐朝的大功臣,同时也是竞争的对手。

平定安史之乱已是七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而两位大英雄却仍是所有女子爱慕的对象,在卖笑的歌妓中更是如此。后来有歌女改了后庭花的原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填了进去,并唱得兴致盎然。

正当杜牧枕着豆蔻花的膝盖朦胧欲睡时,他隐隐地听到楼下歌女们的歌声。

只听得歌女们唱着:张贵妃美,还是孔贵嫔更美?拥在怀里谁更暖?

亡国之音。

早在春秋时期,卫灵公前往秦国,途中在复水边上听到了奇妙的乐声。灵公听着这令人销魂的音乐,令随行的乐师师涓记下乐曲。后来到了秦国,灵公拜会秦平公时,向他炫耀新学的曲子,命师涓演奏。

当时秦国著名乐师师旷听了这个乐曲非常吃惊,连忙抓住师涓的手,示意他停止演奏,并说,“这不是新乐曲,而是亡国之音啊。”

灵公和平公很是吃惊,连忙问师旷理由。

师旷说:“殷纣王时有一个叫师延的乐师,创作了一曲名叫‘新声百里’的靡靡之音。暴君纣王被此曲陶醉,沉湎于酒池肉林中,最后为周所灭。殷亡后,师延抱着乐器投复水自杀。以后路人经过复水,都能听到这首乐曲。因为人们畏惧这支亡国之曲,每当过那地时都掩上耳朵。刚才演奏的便是那支乐曲啊。”

师延所作的靡靡之音“新声百里”是导致国家灭亡的亡国之曲。无独有偶,三百年前,即公元589年,位于扬州所在的长江一带的南朝,最后一个国家陈灭亡了,也留下了亡国之音。陈国最后一个君王陈叔宝远贤臣,近小人,最后招致国家灭亡。

那灭亡的陈国,那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的后庭花啊。

扬州原本就是陈国的国土,所以,后庭花能历经数百年而不衰,至今仍是该地的流行曲调,也不足为怪。

“大人,”豆蔻花向枕在自己腿上的杜牧说,“大人在睡觉吗?”

“没有。”杜牧回答,“我在听楼下传来的歌声。”

于是豆蔻花笑着问:“大人认为是张贵妃美还是孔贵嫔更美?大人想拥哪一个在怀里啊?”

“真想知道吗?”杜牧醉眼朦胧地盯着豆蔻花说。

“是想知道啊。”

“那就先喝一杯酒。”

豆蔻花刚要起身去取酒,杜牧叫住了。

“不用酒杯,喝口唇酒吧。”

豆蔻花自然很清楚杜牧话的意思。

口唇酒。那是要自己先将酒含在嘴里,然后喂到杜牧的嘴里,将嘴唇当酒杯。豆蔻花没有犹豫,含了一口酒,对着躺在自己膝盖上的杜牧喂了进去。

杜牧慢慢地品味着酒的味道,说:“张贵妃也好,孔贵嫔也罢,现在都已成白骨,比起这两个绝色的美人,我觉得活生生的含态花更美,美多了。”

尚未开放的豆蔻花花骨朵儿称含态花,杜牧将才十三四岁的豆蔻花比做含苞待放的花朵,叫她含态花。

“含态花呀。”杜牧将手伸到含态花的胁下边咯她的痒,边说:“我认为这世上含态花最美。”

之后,杜牧又枕着豆蔻花的膝盖,躺在那儿听着楼下歌女们的歌声,陷入了沉思。

南朝最后的国家陈。亡陈的曲子后庭花,还有那时的奸臣宦官们。同样的歌声,同样的佞臣,真不知大唐也会在哪天便灭亡。唉,朝廷昏庸,人才无用武之地啊。

倘若读过杜牧那时所写的《江南春绝句》,便知道那逝去的王国让杜牧有多惆怅。

那是一首吟诵江南的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时建立的无数寺庙楼台都笼罩在蒙蒙的烟雨中,此情此景下,歌女们仍不知亡国之痛,还在唱着后庭花。

正在这时。

歌声不知什么时候竟改了词:是郭子仪还是李光弼更英雄?一女娇媚地唱道:我更喜欢郭子仪,想投到他的怀抱里;另一女则幽柔地唱:我想在光弼的怀抱里。

词意暧昧的歌声过后,歌女们咯咯咯地笑起来,喜欢郭子仪的一方和喜欢李光弼的一方分开,对唱起来。

默默听歌的杜牧突然问:“那么,我问一个问题。含态花想投到谁的怀抱里?郭子仪还是李光弼?”

“真的想知道吗?”豆蔻花笑笑地问。

“真的想知道。”

“真的想知道我便告诉你。便像大人说的那样,郭子仪也好,李光弼也罢,都已成白骨,小女子想投进的只是大人的怀抱。”

杜牧一下子将豆蔻花搂进怀里,紧紧抱着,说,

“我也一样,我想拥抱的也只是含态花。”

两人紧紧抱成一团,在楼上滚了起来。

“这次要喝乳酒。”杜牧嗓子发干地说。

豆蔻花毫不犹豫地解开衣服,袒露出浅粉色的乳头,撒上美酒。杜牧便像一个吃奶的孩子,将脸埋在豆蔻花的胸脯里,舔吮着。

楼下歌女们的歌声依旧飘过来,歌词不知什么时候又变了。杜牧抚摸豆蔻花的手突然间停住了,屏息听了起来。

“大人,什么事呀?”豆蔻花抬头看了看正侧耳朝楼下倾听的杜牧,问道。

杜牧将手放在自己的嘴边,“嘘”了一声。

“我在听歌呢。”

杜牧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歌词。

歌女们的唱词不知不觉竟由郭子仪和李光弼变成了杜牧完全陌生的名字。

她们在唱张保皋和郑年。

豆蔻花抬头看着杜牧表情专注的样子,笑着说,“到底在听什么呢?”

杜牧举起手指着楼下说,“歌声。”

“这歌不是大人日日夜夜听的后庭花吗?”

“不是曲子,我是说歌词。”杜牧回答说。

豆蔻花用奇怪的表情看了看杜牧,又问:“歌词不也是常听的吗?”

杜牧却回答说:“不,我第一次听到这歌词,那取代郭子仪的张保皋到底是谁?取代李光弼的又是谁?”

听了杜牧的话,豆蔻花摇摇头,问道:“大人第一次听说张保皋和郑年的名字吗?”

“第一次听到。”

“大人,比起郭子仪和李光弼,现在歌女们更喜欢张保皋和郑年,更爱慕他俩呢。”

“他们是何许人?”

“小女子也不太清楚,上次听人说是平定藩镇之乱时立了大功的大英雄呢。”

藩镇之乱。

即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平庐节度使李师道挑起的叛乱。两年的混战之后,李师道被刘悟的军队打败,藩镇之乱才得以结束。但藩镇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冲击却比八十年前的安史之乱严重得多。

藩镇之乱时,杜牧十七岁,比谁都清楚叛乱带来的灾难。因为杜牧的父亲杜从郁当时是太子司议郎,所以杜牧十分清楚朝廷因叛乱而面临的严峻形势。

杜牧对藩镇之乱再清楚不过了,平定叛乱的最高功臣是武宁军节度使李愿及其牙将王智兴。

武宁军是讨伐平庐军的先头部队,特别是王智兴,歼灭了李师道的士兵九千名,虏获牛马四千头,取得了出师大捷,成为当时最优秀的武将。

因而,杜牧对豆蔻花提到的名字感到十分意外,如果歌女们在歌词中用李愿和王智兴替换了郭子仪和李光弼,他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歌女们在最新的后庭花中唱的却是闻所未闻的张保皋和郑年。

如此,杜牧从青楼的一首流行曲子中首次听说了张保皋的名字。

杜牧敏锐的神经和洞察力使他捕捉了这个小小的细节。

“你是说藩镇之乱时的英雄?”杜牧重复了豆蔻花的话问道。

紧接着他又问:“那么我怎么一次都没听说过他们的名字?”

“大人您听我说,那两人不是我们唐朝的人。”

“不是唐朝人?

“是从东边来的异邦人。”

“东边来的人?是什么地方?”

“我也说不清楚,听说是东夷人。”

东夷,是中国对居住在其东边的其他民族的蔑称,多指新罗人。

“东夷不就是新罗人吗?新罗人在平定藩镇之乱时立了什么功勋,以至于歌女们争相传唱?”

豆蔻花接过话头说道:“小女子虽然不太清楚,但略知一二。听说两人从东夷过来加入了军队,张保皋是哥哥,郑年比他年纪小。两人都很善战,骑马举枪,所到之处,无人能敌。

据说,那大哥张保皋擅长射箭,郑年则剑术出众。当时将李师道射下马的便是张保皋,纵马过来取下李师道首级的便是郑年。节度使大人无法分辨两人功劳大小,便将两人一起晋升为军中小将。后来扬州便流行起大人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唱张保皋和郑年的后庭花了。”

豆蔻花的话震撼了杜牧。

韩国有句古话,“言语无足却行千里”。李师道的藩镇之乱发生在山东半岛,距扬州有千里之遥。但张保皋和郑年的故事口口相传,竟在扬州已经街闻巷知了。然而,传闻究竟有多少是事实呢?

听过豆蔻花的回答,杜牧突然一脸坏笑地问道:“那么,再问你一个问题。含态花希望在谁的怀抱里?是张保皋还是郑年啊?”

“真的想知道吗?”

“想啊,不然我怎么会问呢?”

“不都说过了嘛,小女子只要生气蓬勃的大人的怀抱。”

“你说那郭子仪和李光弼都已作古,可张保皋和郑年不是尚活在世上的天下大英雄吗?”

“大人。”豆蔻花翻了一个白眼娇嗔道,“含态花眼里只有大人,大人才是小女子的郭子仪、张保皋。”

“果真如此?那放下珠帘吧。”

“大人,天还没黑呢。”

“放下珠帘不就没关系了,快伺候吧。”

“大人那么着急,便依了大人吧。”

红晕泛到了豆蔻花的脸上,她站起来拉上了珠帘。接着开始缓缓地脱裙子。

豆蔻花的身体开始发热。虽然是年仅十三四岁的少女,也许是天生的尤物吧,豆蔻花全身蠕动着,喘息着……

“楚腰纤细掌中轻”,这是杜牧赞美豆蔻花的诗句,古书中也有类似的诗句。据记载美人赵飞燕纤细轻巧,行动有如飞燕,故称飞燕。不仅如此,她真的能在手心跳舞。

飞燕腰如细柳,有细柳美人之称,且身轻如燕,但这都不算什么。因为她常随着快节奏的舞曲锻炼腰肢,她还是擅长房中术的老手,尤其飞燕的小脚是最敏感的又最性感的部位。

事实上,对小脚的赞美,始于杨贵妃被处死时。据说有一老妪将杨贵妃的鞋当作观赏品,赚了大钱。据传当时杨贵妃的脚不过十厘米,估计当时小脚是美人们的必备条件。

杜牧也特别喜欢豆蔻花的小脚,而脚掌的涌泉穴则是最敏感的性感点。杜牧很喜欢将酒倒在豆蔻花的玉腿上,舔吮着流向脚掌间的酒,慢慢由下而上……

自那以后,豆蔻花说过的那句话便一直在杜牧的耳边回响着。

“……后来扬州便流行起大人刚刚听到的歌唱张保皋和郑年的后庭花了。”

豆蔻花的话确实冲击震撼了杜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