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富大家-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醒生:完全是,我们现在做肯定是恰逢其时。    
    李南:那目前亚信最需要的是什么?    
    张醒生:亚信现在最需要的,第一是我们这次和联想的战略合作,我们要把我们的战略变得能够执行,变得能够真正实施;第二我们需要尽快地给我们的资本市场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证明我们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李南:这样的重担是不是落在了您的身上?因为您是亚信的CEO。    
    张醒生:作为CEO,成败是自己一定要背的。成,荣誉可以大家分享;败,永远只能一人承担,责任是绝对逃脱不了的。    
    李南:当时从爱立信到亚信,您曾经对外界说过,说您希望从一个执行者变成一个决策者。那么在亚信这1年多时间当中,您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决策者了吗?    
    张醒生:总体来讲,战略的设计和实施确实和在爱立信的时候是大不一样。比方说亚信的战略——我们去年宣布的全客户方案战略,比方说横向切入收购兼并,切入到企业信息化市场,比如说和联想的这次战略合并,这些都是决策,都是通过一系列战略分析以后做出的决策。但在爱立信的时候,这对我是很难的。    
    李南:很难真正参与这样的决策是吧?    
    张醒生:我可以提供对中国市场的建议,然后全球总部再根据这个建议来进行判断。而在亚信,我们完全是为中国人管理,为中国做事,只要对中国、对中国客户、中国社会有好处的事,我们就干。    
    李南:丁建说他不做CEO的时候要比做CEO时睡得好,现在我想他可能睡得好了。是不是您睡不好?还是你们现在都睡不好?    
    张醒生:我最近眼泡特别大,因为你承担了一个上千人公司的责任,还有,你承担了几千万股民对你的期望,所以责任确实是不一样,我现在深刻理解丁建的话。    
    李南:当您到更高层次的时候,您以这种CEO的身份,去总揽全局的时候,会有一点角度的不同吗?    
    张醒生:首先,决策责任在你身上,最后签字的是你。像我们这种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如果出了问题,现在只追两个人:一个是CEO,一个是CFO。出了任何问题,这两个人坐牢,其他人没有任何问题。    
    李南:和丁建没有关系吗?    
    张醒生:没有关系。    
    李南:怪不得他可以睡得很好。    
    张醒生:对。因为美国的这种公司,尤其是安然出事以后,它是以CEO、CFO作为全权的治理结构,是CEO和CFO负全责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责任非常重大。另外,当你做CEO的时候,你希望每个人都做好本职工作,所以还有一个调动、激励、交流的过程。    
    沟通、交流,对于有着4年接线生经历的张醒生来讲,不是什么难事。但作为一名跨国电信公司的副总裁,空降到一个成立仅有10年的IT公司,很多人还是替张醒生捏着一把汗。不一样的待遇,巨大的落差,回首1年多以来的风风雨雨,张醒生感触良多。    
    如果为了物质,我决不来亚信。李南:那您对您自己这1年多的工作满意吗?    
    张醒生:不是特别满意。    
    李南:为什么?    
    张醒生:要满意的话,就要有问题了。在这1年的工作中,我经历了很多:第一是刚上任没两天,就遭遇了SARS,这个非典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连管理团队的人都没认全,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是谁还不知道,公司就要进入应急机制,全部撤离。大部分人不认识,客户不知道,所以搞得我有两三个月非常紧张。第二呢,就是我做了较大幅度的机构改革,机构改革就一定会触及到一些原有的流程、原有机构的一些人和事。    
    李南:还有利益。    
    张醒生:好在我空降当天只带了一个助理过去,宣布只有我们两个人,没别人,大家放心好了,不是一个团队整体空降,所以大家看得出来,我是希望和大家一起来做的。但是当你要机构改革,根据战略进行调整的时候,自然会有一些变化,这个时候要解决每一个受牵连的或涉及到的人和机构,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    
    李南:那怎么解决的呢?    
    张醒生:当然首先还是要大家共认一个理念,一个事情要这么做,是不是能够做更好一点,所以我费了很多很多的功夫呢。    
    李南:要常常沟通吧?    
    张醒生:管理层成员和中层经理在很长时间内是沟通,了解你的看法,谈谈我的看法,然后大家来共享,所以沟通的时间比较长。完成一个机构改革的设想,从4月1号到7月份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我们7月份进行了机构调整,接着10月份进行了战略转型。这一系列动作,说实话很多员工是心存猜疑的。    
    李南:压力比较大,因为您在爱立信是一位元老,爱立信在中国慢慢起步,是您看着它从一个小房间、六七个人,到现在这么大的规模是吧?    
    张醒生:对,是。    
    李南:在爱立信签一个单子,可能就10亿,但是亚信全年的收入,可能才10亿人民币。    
    张醒生:对,是这样。


第三部分第37节 从执行到决策 张醒生专访(3)

    李南:很奇怪,这样的落差,怎么去平衡?    
    张醒生:完全要从数字上找平衡是肯定找不到的,因为不一样。我在爱立信呆了12年,看着它从小到现在这么大规模,真的是元老级的人物了。    
    李南:感觉会非常好。    
    张醒生:感觉非常好,我不做事,也不会怎么样,我可以有非常好的待遇。    
    李南:比亚信待遇还要好吗?    
    张醒生:当然比现在好了。举例来讲,在爱立信的时候,我的办公室可能是全爱立信最大的。    
    李南:有多少平米?    
    张醒生:比我们爱立信中国总裁的办公室要大两倍吧,但没人会说什么,觉得应该的。到了亚信以后,比如说我们出差都只能坐经济舱,这就要调整心态。过去坐飞机,很多朋友看到张醒生是在公共舱、头等舱里坐的;到了亚信以后,在经济舱看到他,我自己都要调整。过去出差,你可以穿着西服去坐飞机,很简单,因为头等舱挂西服都不怕,现在要坐经济舱了,你没有挂西装的地方。    
    李南:要轻装简从?    
    张醒生:是的。    
    张醒生:另外,原来出差,住的宾馆是五星级、超豪华的,现在因为很艰苦嘛,要把每一分钱都回馈给投资人。我们无论是CEO,还是普通员工,出差都一样,每天不超过250块钱的住宿费。    
    李南:250块钱的住宿费,那住什么样的宾馆?    
    张醒生:就是过去我从来都不知道的宾馆,很多人都说不可能吧,我说是真的,我们应该把每一分钱省下来。    
    李南:自己贴钱住算了。    
    张醒生:有时候也确实是这样,我觉得这也要调整,如果为了物质,我决不来亚信。真的是这句话,真的是为了这个事业,真的是为了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看看能不能真正地再搏一把,创造出一个中国非常有名的、有实力的、有长远发展的好公司。    
    从15岁做北京电信局的接线员,到30岁辞去邮电部的公职,从爱立信执行人到亚信决策者,一直以来,张醒生都与电信有着不解之缘,从他收藏的各式电话中,我们也许会找到一份答案。作为亚信第三任CEO的张醒生,对他在亚信的位置有着深刻的理解。“十年亚信立志中兴”,在张醒生看来,他正在做的就是要在人生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搏击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李南:您只收藏电话吗?还是说有很多收藏品,其中最喜欢收藏电话?    
    张醒生:其实我也没有太多的收藏,能谈得上真正的收藏品的只有这个古董电话,我并不是收藏所有的电话,一定要有它的含义,有它一定的历史意义。    
    李南: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电话,它的意义在哪里?有什么故事呢?    
    张醒生:这个电话大概是1900年到1906年间,挪威当时一个非常有名的家庭使用的。在2001年我离开爱立信之前,曾经组织了一次中国企业家到北欧的考察,在挪威的一个风景非常漂亮的湖边小镇上,我在一个古董店里发现了这部电话,我毫不犹豫就买下来了。第一因为这个电话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第二呢,我作为一个跨国公司的代表,陪同20多个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包括我们亚信前任CEO、现在的董事长丁健。我们在那里探讨,一个企业发展百年之后,我们这些人肯定不存在了,那么我们这个企业还会存在吗?中国现在的企业百年以后能不能还有一批存在着?这个家庭存在了,它留下了一个物证,我们中国的企业、我们企业家不存在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物证能够留给我们的后人呢?    
    李南:所以这部电话才值得您去收藏?    
    张醒生:对,那件事情我们坐在车上讨论了很久。所以今天我特意把这个电话拿出来,它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    
    李南: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呢?有没有结论?    
    张醒生:我们大家真的都很激奋,说我们肯定不可能永远地存在,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做得好,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我们当时参观爱立信,爱立信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了,这个企业还存在着,但是有的企业就不存在了,它们只留下了一个古董,所以我们是要留下一个古董呢,还是留下一个企业?中国的企业家真的可以思考一下啊!    
    作为亚信第三任CEO的张醒生,对亚信的发展历程有着深刻的了解“……十年亚信立志中兴”。在张醒生看来,亚信10年的历史是值得骄傲的,也是值得敬畏的。在信息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中,在人生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搏击中,张醒生正在创造着一个中国人的财富梦。    
    这样一家英雄式的中国公司,这种有展示意义、启示意义的公司,决不能败在我第三任手上。李南:田溯宁和丁建是您的前两任CEO,他们都受到了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而且有非常鲜明的性格特征。那么您作为第三任CEO,希望大家怎样去评说您?    
    张醒生:评说就不重要了。咱们试想一下,今天的亚信已经是美国上市公司,也是在中国IT界做得非常好的,手里握有15000多亿美元的现金,这家公司怎么起来的呢?田溯宁田总、丁健丁总两个人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美国去留学,两个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而已,怀揣几十美金,最后因为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互联网将会改变世界。抱着一个为中国做事的理想,把互联网带回中国,然后又返回美国上市,成功了,成了中国一个成功的企业。他们不仅仅事业成功,也通过事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实现了一个中国穷学生中国式的美国梦。所以这样一家英雄式的中国公司,这种有展示意义、启示意义的公司,决不能败在我第三任手上。我们去年的口号是走向一条中兴之路,走向长远稳定、有广阔前景的发展之路。在我干了一段时间以后,若干年以后,还会有人接任我做CEO,永远地做下去。再过100年回过头来看,如果亚信还能够在中国存在的话,那我们这几位都算没白做,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梦,一个中国人的财富梦,这个财富包括我们的物质财富,也包括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希望留给后人一个管制最规范、财务最透明、具有很好远景的中国人的国际化公司。    
    李南:这也包括您自己的一个梦想,就是您的职业理想,希望能够把亚信带上中兴之路,为您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非常完美的感叹号。    
    张醒生:或者是无数无数的逗号,让后人能够继续写。    
    李南:去揣摩是吧?    
    张醒生:继续能写。    
    从北京电信局的接线员,到跨国公司爱立信中国区的执行副总裁,再到亚信总裁兼CEO,从执行者到决策者,从“在中国做事”到“为中国做事”,这一切改变的是身边的环境,不变的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梦想。也许从张醒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亚信的未来。    
    编导:刘淑伟    
    两年前,提到亚信科技,人们立刻会想到丁健,或是田溯宁,可是今天,当人们再次提到亚信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另一个名字——张醒生。作为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总裁兼CEO,张醒生的名字其实早在他担任爱立信中国区副总裁时,就已经被人们所熟知。    
    认识张醒生的人都说他是天生的大嗓门,人们也总是把张醒生的大嗓门和他的激情联系起来,曾经有同行这样形容说,张醒生在北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