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秋千女人 作者:周雁羽-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媳妇孝敬您俩老呗。赶明个,俺们去做个公证,你们老俩口的生活,就归俺们伺候了,好不好?老子赶忙说,那敢情好,就这么的了。
  媳妇听了,暗自心喜。秋千却越听越不地道。啥叫就这么的了?啥事儿还得公证?我这儿硬胳膊硬腿的,除了眼花了些背驼了点,连牙都不曾掉一颗,哪里就用得着你们伺候了?这么一想,秋千由不得就板了脸,直拿眼白翻孙拴柱那老东西。怎奈那老东西正在性情之中,得意之处难免忘形,对秋千的意图浑然不觉。
  2
  直到第二天,孙拴柱的酒醒得差不多了,秋千也从一时的混沌当中悟了过来,这才记起,昨天的家宴,分明是个赝品,分明是一场别有用心的鸿门宴。秋千傻,秋千没有心机。但是秋千再糊涂,也不至于连这点水都拎不清爽。公证什么?公证什么?!退休金,是她苏秋千工作一辈子应得的;房子,是她苏秋千用自己的钱购得的。秋千没有当场翻脸,跟小崽子们算账,那是秋千厚道,不是秋千可欺。秋千不敢想,不敢想,还是咬紧牙关往深里想了。
  小房是自己买的。可是,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在集圩的现成房子不住,要和这个老东西回关营子呢?为什么老东西有家回不得,自己就乖乖地掏了钱,买了房呢?人生七十古来稀。自己已经年近古稀之年了,满打满算的,也不过再有二十来年的活头,这房子又将归了谁呢?为什么会丢下儿女不顾,到这片人生地陌的疙瘩上来?就为了让那对非亲非故的儿子媳妇,觊觎自己那点儿财产?那都是自己的血汗钱呵,秋千再傻,里外还是分得清的。既然分清了,秋千就有了决断了。至于那个老东西,秋千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他是和儿子媳妇串通好了的,是红脸黑脸配合着演的双簧。那就让他自屙自吃吧。你总不能要求一个不以你为然的老男人,设身处地为你着想吧?秋千可以认自己的命,却不能任由小崽子们摆布。
  秋千为自己煮了一碗面,吃了,略加收拾,就去找王莲子。她把昨天赴宴前后的经过一说,王莲子就骂起孙拴柱来:这个老东西,土都埋到脖子梗儿了,还没半点儿吊数。良心叫狗吃了。又哭秋千:妹子呵,你的命咋这样苦呢。哭得秋千立马掉了泪。姊妹俩商量来商量去,车轱辘话直说了一头午。
  只要秋千留在关营子,孙拴柱肯定是不离左右的。那房子,海燕海鸥包括鲁闽,哪一个也不会几千里迢迢的来继承。即使秋千此时留下遗嘱,办了公证,将来也不过是给儿女们硬生生地找些麻烦。再说了,有孙拴柱的儿子媳妇在,她秋千能有安生日子过?那两口子,此时正在家里盘算好事儿呢。说不定今儿明个,就会和那老东西一道,逼秋千表态。他们肠子里那点儿算盘,王莲子比秋千还要心知肚明。啥叫“老俩口的生活,就归俺们伺候了”?说白了,还不是看上了秋千手里那两个钱。秋千的退休金,每个月有一千好几百块哪,加上孙拴柱的几百块,老俩口敢情忒好伺候,比到敬老院打工又轻快又有得赚,还能博一个孝顺的好名声。等二老归天了,那存款,那房产,还用说吗?岂非顺理成章的事情。
  想到这里,王莲子不由得反思自己。或许要秋千回关营子定居养老,从根本上就错了,是她王莲子的一厢情愿,也是孙拴柱那老东西的自私自利。她和秋千共同犯了一个女人的错误,那就是考虑问题太不理性了。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要往最坏处打算,往最好处争取。而她们,正好倒了个个儿。她们只做了最好的打算,却没有想过,凡事都可能往最坏处发展。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幸亏海燕那孩子坚持,没有让秋千退掉在集圩的住房。否则,秋千此时可真是进退维谷啦。
  秋千也不得不承认,她随孙拴柱回关营子的决定,是欠考虑的,是她再一次做了错事。既然知道错了,那就该尽量弥补,尽量将因为这错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老姊妹俩同时明白了,秋千必须离开关营子,回集圩去。就当回了趟老家,看看老人儿吧,秋千这一趟,也算是不虚此行了。需要立马处理的头一件事,就是那小房。房子归属在秋千名下,房产证攥在秋千手里,秋千只要在一天,谅是谁也无可奈何。但是,秋千现在想离去了,小房也就没必要保留了。
《秋千女人》第八章(3)
  回到小房里,秋千就没给孙拴柱那老东西好脸色看,却也没有说出自己的打算。她和王莲子盘算好了,决定瞒过那老东西,省得节外生枝,给秋千找事儿。过了几天,老姊妹俩又回到当初介绍这房子的中介那儿,做了售房登记,说好了,一个月之后倒房。也许是因为地角好,售价也公平,很快就有人要看房了。秋千趁着孙拴柱上街闲逛的功夫,领着中介和看房人,屋里屋外看了个遍。很快,小房就以略高于原价的售价出手,秋千没赔本,倒赚了两个月的白住。
  售房款一拿到手,秋千就去邮局,和其他存款一道,汇回了集圩。这期间,孙拴柱的儿子媳妇再来,秋千不动声色,好言相待好酒伺候,就是不接实碴儿。孙拴柱呢,只要有酒有菜的,就觉着滋润,就诸事不管,急得媳妇直上火,回到家里连骂带嚼的。儿子倒豁达,反正来日方长,好事不怕多磨。秋千把四季衣裳悄悄理了个遍儿,一些不打算要的,就地扔了,一些送了人,其他换季的都打了包裹,也寄到海燕处了。她写信给海燕,要海燕把集圩的房子抽空打扫一下,很快,她就要回去。
  秋千从未这么坚定过。壮士断腕一般地来了,如今,却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一般地走。是的,风已萧萧,心如易水。这一回,壮士一去,就永不复还了。而且,秋千将悄悄地一个人走。如果说,上一回孙拴柱逃离集圩,原本是想丢下秋千;那么,这一次,就是秋千下了狠心,要置这个老东西于不顾了。秋千心说,老孙你甭怪我,我也是叫你们逼急了。秋千我早已看透了,咱们这两个人,看着是一张床上睡着,其实过到了儿也是两条心。羊肉,终究贴不到狗身上,秋千我不伺候啦。
  秋千悄没声儿的买了去大连的火车票。从大连换船到烟台,然后在烟台再倒长途车,才能回到集圩去。为了不惊动孙拴柱,秋千坚决不让王莲子和她小儿子开车接送。一大早,秋千像平常一样,做好了早饭,和孙拴柱吃了,就撵着他出去溜弯儿了。孙拴柱前脚走出,秋千就把整理好的行李包从大床底下拖了出来,挎上就走。出门走了二百来米,扬手招了一辆出租。直到坐进车里,这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个小时以后,孙拴柱溜弯儿回去,才会发现秋千的失踪。那个时候,秋千就已经坐在南下的列车上了。
  3
  仿佛一架秋千,被一双无形却有力的大手推搡着,在空中无助地飘来荡去。如今终于又荡回了原点,得以安全着陆。折腾了大半辈子,秋千再也没了折腾下去的心劲儿。海燕把秋千的家拾掇得十分干净,被褥床单都拆洗过了,弥散着好闻的太阳味儿,叫秋千由里而外的暖和。回到集圩的第二天,秋千才给孙拴柱的儿子媳妇打电话。电话是媳妇接的。秋千请她转告他们的爹,不必再等秋千,也不必再回集圩了。至于那套小房,老东西还有一个月的居住权。一个月以后,新房主就会入住。没等媳妇那冷霜般的语气变得尖酸,秋千就适时撂下了话筒。
  他妈的。秋千忍不住地想,原本不负责任的感觉会这么好,这么轻松。负责任?干嘛要对他孙拴柱负责任?他孙拴柱对你负过责任吗?秋千惬意地钻进被窝,听着小火炉欢快的噼啪声,不管不顾外面正是大天白日,她要好好睡上一觉。睡足喽,才有精神计较以后的日子。秋千睡得真香,好久没有这么香了,呼噜声灌满了整套房子。她在梦里,像个孩子似的吧嗒着嘴巴,不知又梦见了哪种美食,是东北的杀猪菜,还是闽南的烧肉粽;是老北京的涮羊肉,还是集圩的绿豆凉粉?她不晓得,也不想晓得,正当她沉睡在黑甜之乡的时候,孙拴柱早已踏上了归途,即将再一次突然出现在她面前。
  秋千应当有所预料。因此,当孙拴柱再一次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并没有感到惊奇。老东西一副欲哭无泪的模样儿,叫秋千又是怜悯又是羞愧。秋千一边为自己莫名其妙的怜悯和羞愧不值,一边还是重新安置他住下来。反正里外两个卧室。这一回,打死秋千,她也不愿意与那老东西同床异梦了。秋千对自己说,就当那老东西是个乞丐吧,人家几千里路专奔着自己来了,也不忍心撵出门去的,是不是?
  听说秋千又回了集圩,赵小兰再上街买菜时,特意转了个弯儿。虽说当年秋千为朱卫红保的媒,并不那么称心如意的。但自从赵小兰礼了佛,就挚信了因果报应的道理。朱胜儒两年前查出了胃癌。一查出来,就已是晚期了,很快就水米不进,最终竟是被活活饿死的。这位光荣了一辈子的贫雇农,打小儿就挨饿,最害怕饥饿的滋味儿,最后还是死在这个“饿”字上,也是命中注定的事吧?赵小兰跟着朱卫军过日子,两口子一个经商,一个当公务员,是眼下市场经济中最为合理的一家两制式结构。一个孙女儿远在德国留学,两三年的见不着一次面。赵小兰并不寂寞。白天除了买菜做饭收拾房间,其他的时间,就用来念经定省,按点烧香拜佛,初一十五的还要守斋。日子久了,倒修炼得慈眉善目,清心寡欲,成了个温良恭俭让的好老太婆。
《秋千女人》第八章(4)
  赵小兰的这次出现,改变了秋千对于人生的认识。不夸张地讲,是给了秋千从未有过的祥和与幸福。
  第一次跟随赵小兰,走进普照寺,听着大悲咒的唱颂声,秋千忽然变成了孩子。这个孩子,是在走了太远的路之后,在走了太多难走的路之后,才找到家的。她觉得好委屈,委屈极了,委屈得无以言说,只能听任眼泪无声往下流,哗哗地流,人,也不知不觉跪了下来。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眼泪呀,擦也擦不完的眼泪,像两条欢快的小溪,流到身下的蒲团之上,很快濡湿了一大片。赵小兰不去管她。当初她第一次面对这庄严时的感动,也是用流泪来表达的。泪流出来了,那委屈就少了,心里眼里就都清亮了。
  中午她们随了僧人们一起用斋。僧人们诵起了斋前课,那抚慰人心灵的唱颂,令两个女人再一次泪眼相望。素油炒的大白菜,白米饭,馒头,怎么就那么香甜啊?偌大的斋堂静悄悄的,秋千完全被那种静穆庄严震慑住了。原来人生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情,就是吃饭时吃饭,诵经时诵经,就是担当那该担当的一切,放下那该放下的一切呵。就是这样的啊。直到随着僧人们,做完了下午的功课,老姊妹俩这才搀扶着,依依不舍地慢慢出了寺院。这一天里,秋千几乎一直在流泪。那泪流过她的心田和脑海,把她的心和脑洗得那么清爽而透明。这是她一辈子也没有过的感觉,是她再也不想丢掉的感觉。随着秋千回家的,是她在普照寺里得到的一本《般若波萝密多心经》,一本《了凡四训》,还有一只小巧的念经机。
  赵小兰再一次来找秋千,是一个傍晚,秋千正在厨房里做着简单的晚餐。换作从前,秋千独自忙碌久了,难免无名火起。现在不同了。秋千一下子还读不懂那本《般若波萝密多心经》,但是这一本《了凡四训》,是一位有案可稽的凡人撰写的,读起来又朴实又亲切。每天晚上,秋千端坐于床头,细细读着这本小册子,许多想了一辈子也没想通的问题,都在这薄薄的一本小册子里,找到了答案或是通向答案的路。再看孙拴柱,是好是坏都是因果,秋千只当是在施舍了。
  赵小兰的身后跟了一个人,是个高高壮壮的汉子。汉子的眼睛仍是有点睨斜,但因为这张脸已经有了沧桑,那睨斜,早已不像从前那样明显了。他是朱卫军。朱卫军没有开他那辆奔驰,是扶着赵小兰步行来的。秋千有近二十年没见到朱卫军了,乍一见面,才知道时光这东西都跑到哪儿去了。想当年那个暗恋自己的十七岁的少年,如今已然年过半百,花白了头发。
  朱卫军是“文革”以后最早下海的那一批人。他的第一桶金,掘自海南最初的开放时期,是靠炒楼花一夜之间发起来的,颇具传奇色彩。而后,在海南楼市崩溃的前夜,朱卫军及时退步抽身,回到苏北,搞了一家中外合资的出租公司。这家出租公司从最早的本地客运,逐渐发展到长途货运,如今已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客货联运大集团公司了。朱卫军是听赵小兰说起,秋千这些年的遭遇,油然而生来见秋千的念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