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2宫与28宿-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不到两年之后,刘裕果真迫使东晋恭帝司马德文下诏“禅位”于他,建立起刘宋王朝,取东晋而代之了。消息传到北魏,太宗立刻将崔浩召来,对他说:“往年卿言彗星之占验矣!朕于今日,始信天道。”这时他才真正表示信服。    
    在这次星占中彗星的主要意义仍是“除旧布新”。站在东晋立场上说,这无疑是亡国之祸,不吉之至;站在刘宋立场上看,则就成为“除旧布新,扫去凶殃,更立明君,天下大昌”的大吉之兆了。


第三部分 中国篇第83节 流陨之占

    流星是极为常见的天象,每天夜晚都会出现。而“夜观天象”是古代星占学家必修的功课,从理论上说,一昼夜二十四小时都应有专人值班观天——当然他们值班时偷懒也有可能。流星这种夜夜可见的天象,也被纳入中国星占学的理论体系之中,而且地位还相当重要。李淳风说:    
    流星者,天皇之使,五行之散精也。飞行列宿,告示休咎。若星大使大(星大则其所负“告示休咎”之使命亦大),星小使小。星大则事大而害深,星小则事小而祸浅。《乙巳占》卷七。    
    与中国星占学理论的一贯倾向相一致,流星主要也是被作为凶兆。    
    流星因形态的不同被分成许多名目,有些名目常可能与彗星等别的天象混淆。比较主要的流星名目是如下三种:    
    流星:在空间留下尾迹者    
    飞星:无尾迹者    
    使星:有尾迹而较小者    
    前面讨论分野理论时提到李认出便衣使者的故事中,李所见的就是上列第三种。    
    流星是外来的小天体,它们发光而为地球上的人们看见,是因为它们以很高的速度闯入大气层,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导致燃烧的结果。因此古人所见的流星,实际上是大气层内部的现象。但古人不明此理,仍将所见的流星与日、月、恒星、行星、彗星等天体等量齐观,同样列为星占的对象。在中国古代星占学理论中,被列入星占对象的还有风、云、气、虹、雾、霾、霜、雪、雹、露、霰、雷等许多大气现象。由于这些现象之占严格地说已不是“星”之占,本书格于体例,略去不论。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我另一本专论中国星占学的书: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在中国星占学文献中,星占学家们很认真地讨论着下列天象:    
    流星犯日    
    流星犯月    
    流星犯五星(五大行星)    
    流星犯列宿(二十八宿)    
    流星犯中外星官    
    稍举《开元占经》卷七十二至七十三中的几则占辞为例:    
    流星起心(从心宿出现),南行,越君死。《开元占经》卷七十二引石氏。    
    流星起心,至北斗,赵君死。《开元占经》卷七十二引郗萌。    
    流星入牵牛,当有邻国使者来,不出百八十日。《开元占经》卷七十三引《春秋纬文耀钩》。    
    流星入七公,人主信谗佞,诛忠直谏者;凶人起兵,义人入狱。《开元占经》卷七十三引《玄冥占》。    
    这些占辞中所谓“起”、“入”,指流星尾迹的始、没之处。    
    流星如果落到地面时尚未燃烧净尽,则成为陨星,这在古代星占学家看来,其兆更为凶险。举《开元占经》卷七十六中两条占辞:    
    大星陨下,阳失其位,灾害之萌也。《开元占经》卷七十六引京房。    
    国易主则星坠;国有大凶,其主亡,则众星坠。《开元占经》卷七十六引《天镜》。    
    这些占辞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时有一颗大星陨落的故事。至今人们仍常将名人伟人之死说成“巨星陨落”。这种“地上一人,天上一星”的观念,即来源于古代星占学。诸葛亮死时大星陨落的故事,并非《三国演义》的作者凭空杜撰,而是早在魏晋之际的稗官野史中就已流传了:    
    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向)西南流,投于(诸葛)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阳秋》。    
    这是古代星占学家乐于称道的典故,而且其说深合星占学原理,因为有这样的占辞:    
    坠星之所,其下流血、破军、杀将,为咎最深。《乙巳占》卷七。    
    当时蜀军统帅正是诸葛亮,那颗要“杀将”的不祥之星竟三次投向他营里,自然是“上天弗佑”,非薨逝不可了。    
    流星天象有时也被归入别的名目之中,比如下面这条关于“妖星”的占辞,从所述现象看,很可能是流星:    
    东北有星,长三丈而出水,水气交,名曰女帛。见则天下兵起,若有大丧。《开元占经》卷八十六引石氏。    
    但要完全确定也不容易。此外,那颗与诸葛亮之死有关的陨星,古人有时也将它归入“妖星”之列,下面这首唐代温庭筠的《经五丈原》诗就是例证(五丈原是诸葛亮去世之处):    
    铁马云雕共绝尘,    
    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    
    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    
    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    
    从此谯周是老臣。    
    顺便不妨一提,这位建议后主刘禅向魏军投降的“老臣”谯周,也是那时有些名望的星占学家,《晋书·天文志》几次提到过他。后记    
    这本“欠债”几年的书终于完成了。我感谢好心的“债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吴智仁总编,他一再延后我“还债”的日期。我也要感谢下面这些热心为我提供资料的友人:上海古籍出版社金良年先生、台湾清华大学黄一农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王小盾教授和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我还要感谢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夏建萍女士,她以极好的技艺和耐心为本书复制了大量资料及图片。    
    江晓原    
    一九九四年元月廿八日于上海二化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